有親戚自豪地說,自家兩個女兒都考了一本,在他們村中只有他們一家,對此你怎麼看?

歷史漫談君


好啊!兩個女兒都考上一本,值得炫耀!農村女娃、一家能出兩個大學生,是屬不易;要知道,“一本” 大學出來、前途無量,是知識、改變了命運。

從古至今、雖然說 : 時勢造英雄,但沒淵博的知識和閱歷,也只是曇花一現不能持久;是“知識” 壯大了我們的思想意識,讓我們凝聚成了 “智慧” 。

然而、“智慧” 是結合實際的產物,讓我們一次次再實踐中、提升了,我們的閱歷和能力;去實現了我們的人生價值。農村孩子能上一本線,除了聰明、她們吃苦耐勞的良好素質,是成功的密訣;

這就是她們家長、對孩子良好的素質教育結果;抓孩子學習、不能只看分數,重要的是 : “素質教育” 。從小、讓孩子知道大人辛苦,是因為什麼?是缺乏知識,才會這樣辛苦;鼓勵她們、去積極學習改變自己的命運。

要讓孩子知道、自己學習的目的,是為了自己“比父輩”有一個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另外、在課餘時間,讓他【她】們、幹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讓她們、深切體會,沒文化“做” 卑微工作的辛苦。

最主要的是 : 要讓孩子 “養成” 積極自覺學習的習慣;做完作業後、給自己糾錯的習性,有利於提升自己的學習成績。有這樣的女兒、能考上一本,和孩子良好的素質教育是分不開的,值得借鑑學習,我為這樣的家長“自豪” 而點贊。


切隨風9


在農村一個家庭或一個家族能有大學生還是很值得驕傲的,祝福這個家庭出了二隻金鳳凰。

我的父親50年代的中專生(1937年,副縣級,現身體棒棒噠),兄弟姐妹5人父親最小集全家之力供出一箇中專生是全家人全村人驕傲。父親當年縣農委工會主席給我們村農資、化肥、農機、煤炭、煤油幫助不少。父親的同學初中畢業後來都上升到縣農行行長,市農行副行長。常聽父親講他的一位同學當年被參選國家原子彈工程,當年國家動員他同學談話不能告訴任何人如果項目實驗不成功永遠消失不能通知家人,他同學是獨生子就一個老母親在家,他同學很孝順結果沒去,後來感到很後悔如果去了也會成為功臣。2010年父親的同學聚會在北京,軍界的幾位同學介紹了我們的原子彈可比當年的原子彈威力強大多了。

我大伯父家的二位哥哥70年代的高中中專一位教育系統退休(高教)另一位市水利局(正縣級)都是1977年恢復高考後考上高中中專(都以下學6年)

我兄弟姐妹三人(初中畢業)學習都不太好也都不愛學習也不明白學習的重要性,都不太成材但受父親的教育人品影響,也各自通過自己努力在單位都有點小成績,我們兄弟姐妹三人都是80年代初農轉非父親給安排就業。

可喜的是2015年我兒子與弟弟家的孩子都雙雙考入211重點本科大學,中國藥科大學(藥學),中國石油大學,我的兒子當年山東全省位次7500名646分(985山東大學644分)姐姐家的孩子也是一本畢業2010年考入本市公務員。

2019年4月我的兒子與弟弟家的孩子又同時都考入中國藥科大學研究生(藥物代謝動力學,第一志願),弟弟孩子上海大學研究生(第一志願)。

我哪位正縣級的哥哥家孩子也碩士畢業分到國家水利部工作多年了。

我一個堂哥也是1979年的中專生市財政局退休,孩子研究生畢業考到教育系統工作。

另一個堂哥家兒子軍校研究生畢業空軍正團級,北京工作安家多年了。

一個小家族(總人口不足100人)出了5個碩士,9個本科生,4箇中專生(70年代)2箇中專生(50年代)我們村1980年時4500多人,2017年時聽自己的同學村長說5600多人了通過發選票獲知,有二大家族都過千人。我們村前前後後走出去1000多人,北京三人空軍司令部一人,水利部一人,最高檢一人。

我二位舅舅從未上過學,5位老表也多隻是上過小學農民工,但他們的孩子個個也都是本科。

大表侄本科(曲阜師範大學)碩士(南京師範大學)博士(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博士後(韓國延世物理研究方向)2012年被評為(國家傑出)青年學術帶頭人。

其他表侄北京國企工作一位,本省國企工作二位,縣國企工作一位。全都離開了農村老家老表們也都各自跟著他們孩子工作的城市享受晚年了。

以下是我83歲父親寫的








源清茶社滕州


上學無用論都是嘴上說說,你敢說你不羨慕學歷高的,反正我是羨慕,雖然我掙錢也不少,但是就是羨慕嫉妒,我也上了可惜是不入流的大學,我老家村裡有幾個學習超級好的,其中一個直接保送國外留學了,待客的時候村裡都去巴結去了,出去的時候村裡都把那姑娘的學業拿出去吹吹,覺得自己村裡出人才,自己也很有面子,我初中同桌研究生畢業直接去澳大利亞工作加進修,總之一句話你自己感覺自己掙錢挺多的,其實人家說出來自己的年薪的話你可能只是人家的零頭,只是人家不想吹罷了


丟失的戒指4


由衷地為他們感到高興,父母不容易,農村裡能供出兩個大學生而且都是一本,說明父母教育得當,孩子懂事。畢竟和城市孩子比起來,他們的物質條件和教育環境都有很大差距,他們真的是靠自己一點一滴努力得來的回報。父母也是拼著全力供他們讀書。

記得我們小時候,家裡貧窮,兄弟姐妹多,全部讀書是很奢侈的事情,但是父母依然堅持讓我們讀,無論男孩女孩,只要你讀得進。所以在條件有限的情況下,成績成為了我們是否能繼續讀書的唯一判斷標準。

偏偏我們三姐妹成績都不錯,最終大姐為了幫家裡減輕負擔,初中畢業後主動輟學打工,一直到現在父母都深感遺憾。而到弟弟妹妹讀書時,家裡條件好一些了,妹妹又讀不進,不願意繼續上學,父母恨不得拿鞭子抽,卻依然不起作用。

所以說,在農村有能力又開明的父母,同時孩子還懂事成績好,那真是值得驕傲的事情。兩人同時考上名牌大學,更是光宗耀祖,揚眉吐氣的喜事,必須得見人就說呀,因為太不容易了!


盧文衝吧啦吧啦


我家兄妹兩,我們小時候我爸就希望我們兩個上大學,那個年代大學生是包分配,鐵飯碗。後來我家兄妹兩人都是大學畢業,在村子裡也是人盡皆知。從大學那會,村裡人遇到我爸媽,都會說,你管了。兩個大學生。我爸喜歡顯擺,我媽不顯擺。我媽知道別人的奉承只有是嫉妒。其實大學生現在不值幾毛錢,別人家孩子初中畢業就打工賺錢,我家不但沒賺錢還繼續花家裡錢直到二十多歲。家裡真是被唸書唸的窮啊。人家問我爸我工資多少(我在外打工,我哥老家當老師,所以不問我哥),我爸都是往高了說。偶爾問到我,我不直接回答,人家說多少我都說差不多。我不喜歡張揚。過了那種窮酸並且被人瞧不起的年頭。現在我只希望家人開心幸福就好


用戶3861870567657


農村裡,一家出一個一本大學生都是很不容易的事,何況自家兩個女兒都考上了一本,肯定是一件值得高興和自豪的事情。


我家也是農村的,姐姐考上了二本,我考上了一本,今年又考上了研究生。每次寒暑假回家,親戚朋友們總會說,我家風水好,老祖宗為什麼單單隻照顧我們一家人,七大姑八大姨,整個家族加起來三四百多家人,就你家除了大學生,還是兩個。爸爸每次聽到別人這麼說,總是樂呵呵的,略微有點尷尬地笑笑。

爸爸偶爾也會語氣平靜地跟我說,你們小時候靠父母給你們掙面子,父母老了就得靠你們給我們掙面子了,我們家出了兩個大學生,雖說幾年下來花銷有點大,我們比較辛苦,但是這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啊,全村有多少人家能培養出大學生?你們考上了大學,我走在路上,腰桿子都硬得多。


蕭蕭說法


在農村能考上大學的確是件高興的事。我們家三姐弟,都沒有讀過大學,我爸兄弟姐妹的小孩都還在讀大學,所以我們三姐弟老是被我叔啊,奶奶,爺爺看不起,覺得我們笨,沒用,我是最大的(女的),已經結婚了,嫁的很遠,是外省,所以就更讓我家裡的親戚看不起了,我老公自己做包工頭,但是我家裡人就覺得我老公是在工地幹活的,也看不起,都覺得自己家小孩讀大學了,以後有出息的,所以都看不起我們家,但是我想說,雖然我們沒有讀過大學,不過掙的錢不一定比讀了大學的人掙的少。


曉敏mm1


這確實值得自豪。

人生三大喜事:他鄉遇故知、金榜題名時、洞房花夜。其中就有金榜題名時。

“十年寒窗苦,金榜題名時”真的應了那句:多年的媳婦熬成婆,能不讓人高興嗎?更何況一家出了兩個一本的孩子!真是主上墳頭冒青煙,大好事!

我舅家的兩個孫女都上了一本的大學,而且大孫女還是醫學碩士,在我們村是唯一僅有的。兩個孫女這麼長臉,加之鄰居們的羨慕,可把我舅媽風光壞了。逢人就誇:“我家兩個大乖乖真棒,不但成績好,還長的漂亮,我反正是睡著笑醒了,心滿意足!”舅媽的驕傲一點都不含蓄,實話實說!也難怪,人家有資本啊。

我表嫂的方式就不一樣了,她明面上是在謙虛,可別人一聽就知道她在炫耀。

她會這樣說:唉,丫頭花錢兇呢,上個星期又發表了一篇論文,花了一萬多,我叫她不要發表了,可她死不聽,真拿她沒辦法!聽得出她在誇閨女學習成績優秀。再比如:丫頭談了個男朋友,條件不怎麼好,家裡是種田的。再一問,是種幾千畝的種田大戶,還是農藥種子總經銷,這樣的條件不好嗎?又說:小傢伙工作單位不好,再一問,是在省農林廳。這是在誇未來女婿。我會打趣的問:是不是在中南海你才會滿意啊?

看看,這就是兩代人驕傲的不同表達方式。

話說回來,孩子們也確實不錯,值得家人自豪。如果是我家,我可能會更驕傲呢!





舊時青笙


這可不在我們村我和我弟也是大學生,在我們村也是很有名的,甚至整個初中,當時在初中與小學是在一起的,整個鄉中心學校十二個村的孩子讀書最好的村是我們村,而我們村讀書最好的綜合比那就要算我們家了。為什麼說綜合比呢?因為我們周家出了四個大學生,一個是當年的市裡的理科狀元現在搞石油工程浙江大學化工系畢業,一個現在在香港讀博士搞電子科研大學也是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畢業,一個是重點大學本科滿分750考了698分現在在上海做培訓師因第一志願沒選擇好補報了第二志願上了湖南師範大學商學院,而我讀的是醫學系但沒從事醫學因為我讀的是特殊的專業,這個專業只能進戒毒所以才能有用去了幾個月看盡人間冷暖,還是出幹別的好,後來學印刷技術現在是技術員。


飛毛J8個腿


有幾個詞劃上重點就會覺得這是很正常的事了:兩個一本、村中、只一家。

現在很多農村人都認為讀書是最好的出路,也確實是這樣。在這種情況下,一家兩女考一本那肯定得驕傲得自豪啊!更何況村裡還只有他們一家的情況下。

還不說大學,就說初中升高中的時候。

我們村裡有個同學和我一級,小學的時候我的成績是穩穩的壓過他;但是到了初中的時候就開始不相上下了,甚至更多的時候都是他的成績比我好。

每次期末考試完了以後,他奶奶都會有意無意的和我媽媽聊天,“不經意間”問起我的成績,要是得到的結果是比她家孫子低,那得開心好久,要和我媽聊好久這個話題;但是要是我的分數要高些,那肯定聊兩句就走了。

我印象最深的是中考完了查分的那天,那天是我自己去網吧查的分,我還沒回家,我媽也不曉得我的分數。據她轉述,當時她在洗衣服,那個同學的奶奶就跑過來問我的成績了,我媽說她不知道,他奶奶說讓我媽把我的准考證號告訴她,讓她孫子幫我查,我媽還是不知道我的准考證號也就沒有告訴了。就問了下他考了多少分,他奶奶很高興的說考了560(前一年我們那最好的高中錄取線是554),然後她奶奶就走了。

在接下來的三個小時裡,他奶奶來我家看我回來了沒有起碼來了6-7次,很不幸的是我查完分了以後就去找同學玩了,一直沒有回家。

到了晚上的時候,我剛剛到家門口還沒進去,他奶奶就過來了,問我考了多少分。我說580,他奶奶啥話都沒說就直接走了。我媽正好出來和她打招呼都沒回的就走了,搞得我還覺得有點莫名其妙。

最後的結果是當年我們那最好的高中錄取線是570,我過了他沒過,哈哈哈哈。

說了這麼大一段,就是想說其實讀書成績的好壞在農村被看的還是很重的。這還只是個高中他奶奶都會看的這麼重,這要是大學那肯定更不得了啊。

所以啊,兩個一本,獨一家,那別人自豪是應該的。


我是烤腸,喜歡我的回答點波贊哦。更多精彩回答,歡迎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