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小人物:用生命把名字刻在索馬里,詮釋了忠誠、血性和擔當

大家好,今天小人物紀實和大家講述一位“小人物”張楠。張楠為了祖國偉大的外交事業,把自己年僅28歲的生命,永遠地定格在了異國他鄉,用自己忠誠的鮮血詮釋了
中國軍人的忠誠、血性與擔當。

致敬小人物:用生命把名字刻在索馬里,詮釋了忠誠、血性和擔當

最可愛的武警戰士——張楠

張楠,河北省吳橋縣人,1986年12月出生,2004年12月份入伍,大專文化,中共黨員 。生前系山東武警總隊、臨沂支隊直屬大隊一中隊的戰士。

張楠生前與戰友私下約定:“如果有一天我犧牲了,請代我行孝,在我父母年邁的時候,替我養老。”事實上,在大使館的武警官兵,都事先留好了遺言。大家非常清楚,在這個險象環生的非洲之角,誰都無法預料下一分鐘會發生什麼。

  • 大使館發生爆炸,張楠同志犧牲

時間追溯到2015年7月26日下午,班長張楠帶領七名武警戰士在使館內進行體能訓練。大約16時,一名恐怖分子駕駛一輛炸彈汽車快速向使館所在的酒店發起自殺式襲擊。隨著爆炸聲的擴散,巨大的衝擊波將房屋內的玻璃碎片打碎四處亂竄,其中一塊碎片將張楠的頸動脈劃破,緊接著,房屋的天花板又整體坍塌,砸在張楠身上,張楠無法動彈。

戰友們發現後,立即把他從廢墟中救了出來。然而此時的張楠已經成了一個血人,頸部的血一股股直往外冒,血帶止不住。戰友們緊急地把張楠抬上擔架,準備送往醫院救助。張楠的戰友趙團軍用紗布幫他按著傷口,邊哭邊說:“張班長,你一定要堅持住啊,我們說好了七個人一起來,還要一起回國的……”

致敬小人物:用生命把名字刻在索馬里,詮釋了忠誠、血性和擔當

張楠躺在擔架上

在救護車上,張楠用僅存的氣息對身邊的戰友們說:“我可能不行了。你們不要去那麼多人送我,多留幾個兵保衛好使館。如果我回不來了,請轉告我的爸爸媽媽,我沒給他們丟臉……”

武警戰士張楠經兩小時搶救無效,光榮犧牲,28歲的青春永遠定格在異國他鄉。

  • 八一建軍節,張楠同志魂歸祖國
致敬小人物:用生命把名字刻在索馬里,詮釋了忠誠、血性和擔當

忠誠衛士英靈歸來

2015年8月1日,是中國偉大的"建軍節",然而也是武警山東總隊駐索馬里大使館犧牲烈士張楠同志魂歸祖國母親懷抱的日子。

2015年8月1日晚上19:30分,張楠同志的遺體將到達濟南遙牆機場停機坪,武警山東總隊官兵舉辦迎接遺體回國儀式。

致敬小人物:用生命把名字刻在索馬里,詮釋了忠誠、血性和擔當

覆蓋著國旗的張楠烈士靈柩

20:10分,山東濟南遙牆國際機場,在禮兵和張楠堂弟的護送下,覆蓋著國旗的烈士靈柩被緩緩抬下飛機。禮兵邁著沉重的步伐,帶張楠魂歸故里。

致敬小人物:用生命把名字刻在索馬里,詮釋了忠誠、血性和擔當

武警山東總隊全體官兵鞠躬迎送張楠同志魂歸故里

  • 張楠烈士告別儀式,上萬群眾自發悼念

2015年8月2日上午9:30分,在濟南粟山殯儀館第一告別廳舉行遺體告別儀式。

致敬小人物:用生命把名字刻在索馬里,詮釋了忠誠、血性和擔當

張楠烈士告別儀式

忠誠使命血灑異域衛士永垂不朽

矢志從軍為國捐軀英雄青史長存

致敬小人物:用生命把名字刻在索馬里,詮釋了忠誠、血性和擔當

張楠的父母

張楠的父母在武警官兵的攙扶下,看著張楠的遺體痛哭失聲。

致敬小人物:用生命把名字刻在索馬里,詮釋了忠誠、血性和擔當

英雄張楠一路走好

濟南的上萬人民群眾自發地來到殯儀館門前的一段大街上,手持“英雄張楠一路走好”橫幅,目送張楠同志。

致敬小人物:用生命把名字刻在索馬里,詮釋了忠誠、血性和擔當

楠楠,兵媽媽想你了!

一位大媽拿著“楠楠,兵媽媽想你了!”,身邊的青年被張楠同志的事蹟深深地感動。

致敬小人物:用生命把名字刻在索馬里,詮釋了忠誠、血性和擔當

張楠烈士之墓

張楠同志安詳地躺在墓地裡,用生命詮釋了中國軍人的忠誠、血性和擔當!

  • 張楠烈士塑像在滄州烈士陵園落成

2016年7月26日,在張楠同志犧牲一週年紀念日上,一尊3.6米高的張楠胸像在滄州市烈士陵園落成。

致敬小人物:用生命把名字刻在索馬里,詮釋了忠誠、血性和擔當

張楠烈士塑像在滄州烈士陵園落成現場

致敬小人物:用生命把名字刻在索馬里,詮釋了忠誠、血性和擔當

少先隊員對張楠烈士塑像敬禮

  • 英雄已逝,精神永存

在張楠烈士犧牲後的四年裡,我們從未忘記他為祖國和人民作出的犧牲和奉獻,我們大力宣傳他的英雄事蹟,學習他的不朽精神,始終沿著英雄的足跡奮力前行。

致敬小人物:用生命把名字刻在索馬里,詮釋了忠誠、血性和擔當

張楠生前在宿舍的照片

當代中國軍人,是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軍人。中國軍人不曾忘記祖國和人民賦予的使命,面對人民的安危,即使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張楠雖然離開了我們,但是千千萬萬的“張楠”在守護著我們,用他們的青春和熱血換來了我們社會的和平。他們雖然是“小人物”,但其實在人民心中他們很偉大,他們用“蠟燭”的光輝照耀黑暗。

致敬,中國那些守護祖國邊疆的“小人物”。

本篇文章為小人物紀實原創,歡迎讀者關注。小人物的小編和您們一起分享那些“小人物”的不為人知的事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