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離開部隊的軍官(包括復原,轉業,自主擇業的)現在過的怎麼樣?

蔡賢毅


其實這個問題是不能成立的,因為不在統一起跑線上,軍旅有軍旅的優勢,回家有回家的好處,具體問現在過得怎麼樣,還是取決自己怎麼看待了。1.從低位上來說,參加入伍的那一刻,身上就有了政治低位和榮譽,不管走到那裡都會得到別人的仰慕和愛戴。而自己脫下軍裝的那刻起,什麼也不是了,什麼也沒有了,只有的就是難忘的軍旅生涯,你的迅速調整自己的心態,去重新開始面對新的生活和挑戰。2.從經濟待遇來說,部隊實行的是月薪制,也就是我們從不會考慮今天休息有沒有錢,會不會被餓死的擔心,隨著現在兵役制度的不斷改革,軍人的福利待遇不斷提升,我們一個軍人輕輕鬆鬆能夠養活一家人的基本生活,而退伍後,除了再那種所謂的“鐵飯碗”工作外,我們都的時時刻刻在考慮掙錢養家的問題,甚至有時不敢休息,因為生活沒有穩定的保障。3.從內心幸福指數來說,參軍入伍能盡忠但是盡不了孝,由於崗位和環境的特殊性,肯定和家人離多聚少,記得有一個班長一年多快兩年沒有休假回去了,一回去孩子不認識他,叫他“叔叔”,讓他一下子心裡挺難受,流了淚。但是退伍後,能夠天天陪著父母,陪著妻兒,不管每天工作多累,回到家門口,能聽到孩子叫你一聲“爸爸”,能和父母看看電視,說說話,聊聊天,這就是一種真正的幸福,所以說“簡單就是幸福,幸福也很簡單”,就是看自己怎麼去看待這個問題了,畢竟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總之一句話:“不當兵,遺憾一生;不孝順,愧疚一輩。”


煤礦的生活


我的老部隊是機務部隊,主要是維護戰鬥機,我的老鄉是機械隊長,我和他特別熟。一箇中隊有兩個機械隊,他比另一個機械隊長,無論從技術、人品、資歷上都要更有口碑。但是由於“大家都懂”的原因,在提拔使用上被淘汰。我的老鄉一怒之下,選擇了復員。



大家都覺得他可惜,也覺得他傻。復員以後退伍費也不多,只有十幾萬,而且復員以後失去了軍官身份,不給安排工作,就是一個老百姓。退伍以後,他通過自己的努力考取了律師,在律所實習了一年後,成為了一名專職律師。由於人品好、口碑不錯,經過幾年的努力,慢慢積攢了一些名氣。現在和幾位同行合夥在省城開了一家律師事務所,事業逐步走上正軌,蒸蒸日上,省裡電視臺的普法節目也上過好幾回,現在年入上百萬。我很欽佩他,也由衷的為他取得的成績感到高興,偶爾相遇,小酌幾杯,談起這些往事,他總是說對自己的選擇不後悔。

選擇轉業的這位是我的老首長。轉業的時候是團參謀長,轉業總是要照顧一下的,所以他轉業的命令是師副參謀長,正團級。轉業安置也順風順水,像他這種級別必須要安置合理的職位,安置在市裡林業局副局長。官兒不大不小,出入有專車,飯局有人請,也算是比較圓滿的結局。當了幾年副局長之後,由於年齡偏大,也不是專業對口,於是前兩年下來了,退居二線了。兒子大學已經畢業,自己年過50,這一輩子基本也就這樣了。有空跟他聊天的時候,他總是勸我要在部隊多幹幾年,說其實轉業也就那麼回事,在哪裡幹都差不多。

兩位自主擇業大佬



自主擇業開會,頭髮都掉一半了

不論轉業、自主、復原,都是離開部隊的一種方式,選擇什麼,你的人生就會得到什麼。絕大多數軍官都要離開部隊,這是早晚的問題,部隊決定了你的前半生,你自己決定你的後半生。我覺得這些選擇也沒有好壞之分,如果是我,我覺得像我老鄉那樣復員回家,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這才是人生應有的態度,也是每一個軍人不折不撓的精神體現。


一坑四彈


作為一名有過這種經歷的轉業軍人,我想我是有發言權的。

先說自己,自己部隊正連軍官轉業,回到地方進去行政體系工作至今,有幾點體會:

1.我在部隊基本一直在最忙的那個那個部門工作(單位和部門就不提了),平均下班時間都是晚上1點以後,沒有周末的概念,現在回想起來,也不知道自己是怎麼過來的,回到地方以後,仍然加班較多,不像沒進體系的時候別人告訴我的每天很輕鬆,平均下班時間晚上9點左右,但和部隊比起來,確實輕鬆太多;

2.部隊一年有一個月能迴歸家庭,照顧小孩,其餘時間相隔千里,各種親情都是缺位的,可以說虧欠很多,回到地方後雖然加班較多孩子每次都睡了,但週末能陪到孩子;

3.部隊時工資到手8000左右,能夠負擔家庭大部分開銷,回到地方後到手實際不到3000(小城市,確實是這樣),算上養老,公積金和年終一類的總數比在部隊低20%左右。

再說戰友,從我能接觸到的層面來講,90%以上都認為回到地方後更好,普遍理由是家庭。

最後總結一下,13年的軍旅生涯,進疆,進藏,千里機動通過無人區,各種難題基本都經歷了,無悔青春的付出,為能為祖國強大盡一份力而驕傲,同時作為人生中擁有這樣的回憶而自豪


行走在心靈荒漠的邊緣


作為一名退役軍官,這個問題我想還是可以回答的。軍官退役可以復原,轉業或自主擇業或退休,就我經歷或身邊的軍官退役瞭解情況來說,大部分軍官無論是復原,轉業或自主擇業,發展的都不錯,最起碼有一份自己喜歡的事情做,可能部分會有軍地落差,但是過的都挺開心快樂!

復原的軍官,都有一筆不錯的復員費,大部分都比較年輕,之所以選擇復原,本身還是有一定的能力或家庭有一定的能力的,不管是自己創業還是家裡安排,都有不錯的發展,要不也不會選擇復原了!

轉業的軍官,一般國家都給安排公務員等國家行政單位,工作穩定,旱澇保收,日子上,面子上都過得不錯。這類軍官可能缺乏創業的能力或膽量啊,年齡大多偏大,一般到地方想發展發展,實際大多沒有職能部門的權利能力,幾乎都是幹活的多。畢竟優勢還是少的!

自主擇業軍官,一般年齡偏大,轉業也不會有太好的位置,自主擇業有旱澇保收的退役金,有能力想自己創業的,到這個年齡人脈,資源什麼的也不少。但是大部分還是打工的多多的掙個萬吧的,少的三五千,也不錯,兩份工資,挺好的!

所以,無論是復原,轉業還是自主擇業,大部分都挺不錯的!但有一點,在部隊幹不好的,到地方不一定幹不好,在部隊乾的好的,在地方不一定乾的好。具體為什麼,自己想~~~~





楊樹皮砍大刀


離開部隊的軍官一般都有以下幾種方式:退休、轉業、自主擇業、復員。

退休,只能是軍齡到一定的年限,職務到一定的級別後,一般軍旅在30年以上,職務在正師級以上才能有退休的資格。退休後,一般在幹休所吃住,還有數額不菲的退休費。高級領導幹部還配備勤務員。

轉業,是絕大部分軍官的選擇。目前的安置政策是,指令性安置,一般都安置在國有企事業單位。各地根據自身的經濟條件、安置任務(部隊轉業人數、駐地部隊數量)等情況出臺相應的安置細則。所有的轉業幹部都需要進行全省統一考試、打分、排名,軍轉雙向選擇,這些程序是必不可少的。一般經濟條件好的、安置任務重的地方,一般安置在事業單位,身份也是事業身份;經濟條件一般的、安置任務輕的地方,一般安置在黨政部門,身份是公務員。我所在部隊的駐地,在廣西柳州,前幾年,安置一般都是公務員,這幾年駐地部隊多,安置任務重,一般都安置事業單位;我轉業到戶籍地,東部某地市,駐地部隊少,安置輕,幾乎全部是公務員,士官轉業都安置在政府部門,不過是工勤編。

自主擇業,是少部分軍官的選擇。也是有條件的,兵齡至少18年。選擇自主擇業的,一般都是專業技術軍官,類似研究所啊、醫生啊等專業技術比較強技術幹部,他們有一技之長,容易找到稱心如意的工作。選擇自主擇業的軍官,有一筆數十萬的安置補償費,每月還有不低於部隊工資80%的退役金,再加上自己創業或就業,收入非常可觀。唯一的缺憾是自己的社交圈子窄了,辦起事了有時不是特別方便。

復員,選擇這種方式的軍官少之又少,可以說是稀有動物,一般在部隊犯了比較嚴重的錯誤或者沒到年限強烈要求退出現役,自己主動按復員處理的幹部。復員處理,所有的政治待遇沒有了,按義務兵處理,只有少得可憐的退伍費,沒有安置,沒有退役金。到地方後要所有的一切都要從新開始。


80後鄉鎮幹部


崤山小虎第112條問答。

軍官作為職業軍人最重要的群體,離開軍隊的原因各有不同。但最終走的形式,按照轉業政策只能有:退休(病退)、轉業、自主擇業、復員四種。

轉業形式的不同,註定了軍官在退役後也會形成不同的圈子。比如,退休的會在幹休所,有自己相對固定的圈子,轉業的因為工作原因,也會有自己的小圈子等。

離開軍隊後過得怎麼樣,和個人的能力、平臺、情商、機遇等等都有很大關係。

一、退休(病退)。

退休的軍官群體一般都會享受相應的待遇,在**干休(或家裡)所頤養天年。生活相對有保障,退休後高額的退休金能夠保證他們有足夠的時間遊覽祖國的大好河山。


有相對固定的生活圈子,一般也都是副師職、30年軍齡網上。屬於本來在部隊地位較高,生活當然沒問題的群體。

二、轉業。

轉業的軍人一般都在地方上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工資待遇因地區差異各有不同,但一般都是公務員、事業編等。參照這個標準,生活也不至於窮困潦倒,如果因為工作失職等被辭退那就另當別論了。

總之這個群體裡面一般都是各個地方的轉業軍人小圈子,經常一起聚個餐,回憶下部隊生活。比如譚愛善中校。香港迴歸時的中英交接指揮官。


三、自主擇業。

一般都是一些軍齡超過18年的正營職以上軍官。退役後依然領取在職工資的78%以上的生活補助。這個群體的生活來源相對也比較有保障。比如:國防部發言人楊宇軍大校、軍事評論員杜文龍大校等。

四、復員。

選擇這種退役方式的軍官較少,一般屬於比較有魄力、或者個人能力比較強的人。這種人也屬於兩個極端,要麼功成名就、要麼就窮困潦倒,一事無成。



總之,不管哪種方式退役的軍人,生活精彩與否完全在於個人,生活中一手好牌打爛的人多的是,當然也有人經過一路拼搏終成大事的,王健林、柳傳志、任正非、王石等都是優秀的代表。

題外話:上面的照片分別是哪幾位大佬?知道的歡迎關注評論。


哨兵小虎


軍官退出現役的安排方式主要有四種:一是比較常見的轉業安置;二是滿足一定條件下的退役(自主擇業的一種);三是退休;四是比較少見的復員。

通常來講,轉業安置的比較普遍。相對於士官和義務兵來講,軍官的轉業安置的主要矛盾不是安排不安排、有沒有編制,而是崗位好不好的問題。軍官安置,很多都是公務員編制入職的,最次最次也要是事業編,而且還必須是幹部身份。轉業幹部安排虛職的多實職的少,比如以主任副主任科員和調研員等身份為主,也有很多雖然待遇不變,但乾的卻是普通科員的活,這種落差有時還是比較大的。

從我身邊的一些轉業幹部安置來看,最普通的也就是成為機關一員,按部就班的工作,而有些能力素質不錯,比較會運營的,經過三兩年之後慢慢由虛職混到了實權,而且有的還得到了長足進步。

另外,還有很多選擇自主擇業的退役幹部,他們基本都是服役滿20年以上,而且在部隊大都擔任了營以上職務,年齡以40出頭居多,這些人的想法主要是不想轉業受約束,而且退役一輩子仍然有工資保障,不但身心自由,而且還可以通過建立起來的一些人脈進行創業。不過,真正做的比較成功的極少,他們大多數在闖蕩一段時間之後,還是選擇找地方單位舒舒服服上班。


元芳有看法


首先要糾正一下題主標題中的一個錯別字,軍官“復原”應為復員不是復原,雖然是一字之差,但其含義卻不相同。復員:指軍人退出現役轉業到地方工作。復原:指事物恢復到原來的狀態。

個人看法:總體來說,軍隊幹部對比士兵退役後情況要好得多,基本上有尊嚴有保障,政府的重視程度也強得多。

軍隊幹部如果不能幹到退休,還是應該選擇轉業比較穩妥。到地方職不隨願是常事,只能從頭再來,這是沒辦法的。選擇退役自主創業的話如果不成功時買斷的錢很快花光,現在陷困境,再來找政府就很麻煩了。這部分現在反應強烈,當然有政策引導的問題,但是實際自己要負主要責任。

自主擇業這種安置方式要根據本人的能力人脈等情況是可選項,畢竟基本生活有保障,自由發揮無後顧之憂,可以一試。


老勝算


軍官退役離開部隊,總體應該過得都不錯。

國家隊退役軍官的安置和優待還是不錯的,尤其是離開的早點。大部分都能保持國家幹部身份安置進政府機關或者比較好的事業單位,國有企業。而且,到地方後工資待遇不降,職務雖然不能保證,但職級還是保留的,只要自己退役後紮實肯幹,發展的空間也比較廣闊。選擇自主擇業的,有較高的退役金,自己還可以就業、創業,自己願意幹事情的話,日子應該是過得不錯的。

當然,具體過得怎麼樣,還是和自己退役後的心態及努力奮鬥、個人機遇有關。也有因機遇不好等原因,過得不太如意的。主要還是看個人吧,應該說國家給退役軍官的優待,還是比較到位的,個別地區可能落實沒有到位,或者個別地區的領導對退役軍官不重視,也是有的。



熙熙天下


很難回答。

一是選擇計劃安置的,主要在機關和事業單位,待遇有保障,福利在當下都規範了,在當地一般過著中偏上的體面生活。少數政治上會進步,退休前,省直單位的可以解決處級,市直可以解決正科,縣鄉困難一些。總之,社會地位高,待遇中偏上,幸福感相對足一些。

二是選擇自主擇業的,年齡不大,年富力強,有一技之長的多創業就業,因為有每月退役金所以選擇自由度高,工作層次高。不具備有關條件的,過起寓公生活,在欠發達地區生活質量高。唯一不足,離開了組織,心理會有一些失落。

三複原的。相當於買斷,一切從頭再來,走向社會,投身市場風險高,但也有機遇,需要多以來原生家庭親朋的資源支撐,兩極分化,不可一言蔽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