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一邊是給教師減負,一邊是非教學任務一撥撥襲來?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填不完的表格、寫不完的心得體會、五花八門的比賽或活動、各式各樣的評比或檢查……眼下,在一些地方一撥撥襲來的非教學任務讓不少教師身累,心更累,以至於有教師感慨,“都快沒時間教書了。”

為何一邊是給教師減負,一邊是非教學任務一撥撥襲來?

教師被各種填表、各種考評、各種比賽、各種評估,壓得有些老師喘不過氣來的問題,在去年的兩會上,就被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嚴厲指出,並呼籲,學校要拒絕它們,讓老師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研究教學、備課充電、提高素質、提高質量。而在今年召開的2019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教育部部長進一步強調,要下大力氣為教師減負,今年要把為教師減負作為一件大事來抓,教育部將專門出臺中小學教師減負政策。要全面清理和規範進學校的各類檢查、考核、評比活動,實行目錄清單制度,未列入清單或未經批准的不準開展,要把教師從“表叔”“表哥”中解脫出來,更不能隨意給學校和教師搞攤派。

從教育部長的表態看,給教師減負,已經從呼籲學校拒絕各種“表哥”、“表叔”,轉變為要制訂減負政策,實行目錄清單制度。這是對教師非教學任務負擔沉重的理性認識,即只靠學校拒絕,是難以拒絕來自上級行政部門佈置的各項任務的,只有明確目錄清單,才能減少佈置給學校的非教學任務,從而實現給教師減負的目的。

為何一邊是給教師減負,一邊是非教學任務一撥撥襲來?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教育部門對減輕教師負擔已經有明確的意見,但是,在基層,攤派給學校和教師的的非教學任務一點也沒有減少。媒體的報道就呈現了這一問題。這就要求必須加快推出目錄清單,禁止上級行政部門隨意給學校老師佈置目錄清單外的非教學任務,而且,要對超出目錄清單給學校、老師佈置任務的部門實施問責,否則,給教師減負,就可能淪為空談。

按照當前政府管理學校的方式,要讓上級部門主動減少給學校佈置的任務,以及由學校依法拒絕上級部門下達的行政任務,都很難。首先,我國中小學實際上是存在行政級別的(實行校長職級制的地方,也套用行政級別管理),因此,在政府部門看來,學校就屬於一級政府機構,是下屬部門,因此,給下級部門佈置任務,“進校園”、“從娃娃抓起”就順理成章;其次,學校領導的考核、評價,以及教師的職稱評審,都由行政部門主導,因此,學校、教師雖然對上級部門佈置的非教學任務怨聲載道,認為這嚴重影響正常教學,分散辦學精力,但是卻不得不做,而且做完後,還會作為業績之一。

改變這種狀態,從長遠看,必須推進教育管辦評分離改革,落實和擴大學校的辦學自主權,取消學校實際存在的行政級別,建立新型的政府管理學校的模式。而從眼下看,則需要國家教育部門從依法治教角度,清理不該給學校佈置的非教學任務,要列出“權力”清單,只有清單之類的,才能進行,所謂“法無授權不可為”,這是對公權力的基本要求。

為何一邊是給教師減負,一邊是非教學任務一撥撥襲來?

另外,教育系統內給學校佈置的非教學任務也過多,這主要由行政評審、行政評價所導致,學校為迎接評審、評估,在評審、評估中取得“優異”成績,就得讓教師加班加點準備材料。政府教育部門監管學校依法辦學,主要應該監管學校是否具有合法的資質,依法依規辦學,至於學校辦得如何,這不應該由行政部門評獎,必須減少行政評審、評價,才能減少對學校辦學的影響與干擾。

必須意識到,學校是學校,教師是教師。給學校和教師佈置超出學校功能與教師職責的非教學任務,對任務完成而言,也會變為形式主義——對於這麼多的任務,學校、教師只有採取形式主義手段才能應付、交差;而對學校辦學、教師教書育人來說,既讓學校難以專注辦學、教師不能集中精力教學,還會把形式主義的風氣教給學生,因為有些任務,要求學生參與,學生參與這些任務,也就會習得形式主義這一套,這和教育要教學生做真人的宗旨是背離的。因此,給教師切實減負,是辦好教育的關鍵,這需要切實動真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