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的中師生,現在的工作狀況你瞭解嗎?子女從教的多嗎?

模型數學


從最近的自媒體報導中,有關當年老中師生的話題有些火,究其原因,與現在大的教育環境有關,一方面社會方方面面對於當今教育抱有各種看法,另一方面也對當今的師資持有懷疑的態度和很大的期盼,今天,作為當年的老中師生也來聊聊這個話題。

首先,做一個自我介紹,我是82年初中畢業考入的中師,當時是全校唯一考上的,由於錄取比例太低,所以各個學校能考上兩個的及其稀少,當時算了一下,我比本校第二名高出的分數,應該說有一門科目不考的話差不多相當,大家不要說我在自我陶醉於過去,因為我感覺今生能夠坦然誇獎自我的,這也算是唯一的了。

畢業後進入了初中,畢竟那個時候,很多的代課老師,我們也算是個科班出身,還算是學歷可以的,後來大專畢業的也多了起來,本科的還很少。居安思危,也想提高一下自我就想上個函授大專,那時候也是真考的,不像後來只要報名即可,好多都考不上的,沒想到在全市報考的理科老師中,又考了個第一名。但是大家知道,函授畢竟和正規的大學不一樣,以至後來學歷必須提高到本科,也都隨大流學了,地球人都知道,那隻不過是個經歷,並代表不了實力。

好了,下面說一下我所認識的老同學們的工作狀況。幾年後,男同學陸陸續續走到了其他行業,那些年,有人好辦事,火星人都知道,。能在教育上保留下來的是大部分的女生和像我一樣極少數的男生。至於為什麼都想改行,在這不講也都明白的。我們上班的那年開始有的教師節,當時的興奮勁那就別提了,感覺國家對教育的重視程度那是肯定的。幾年過後,新鮮勁也就過去了,節日還是節日,可無非永遠是開個會,幾個人上去被表揚一下,領導做個發言,授獎老師表表決心。更多的大家在臺下陪著,年年如此也就都無所謂了。不過這些年又有所謂了,因為添了新內容,除了表揚外,更多的是對全體老師的紀律要求或者不點名的現象批評,沒有表揚,還隱含著批評,所以人們都盼著,還是去掉這個節日好。

閒言少敘,在教育上留下來的,自然成了學校的主力,這些人怎麼說也是思想更活躍一些,雖然學歷不高,但是都成了學校或者所教學科的領頭雁。我也相信,教師應該是終身的學習,一年一個樣,幾年變大樣,與時俱進嘛。沒看到,像我這個年齡的也玩起了電腦,甚至於比不少的年輕人懂得的還要多,看來,學習也是一種習慣。對待工作也是一樣的吧,教學差了,別說人家說咱,自己的臉也掛不住啊,給自己加加油唄。

光心不服老不行,身體還湊合,眼睛不聽話啊,眼花了,花的看個作業、試卷都是太費勁了,這個時候,就盼望著能早點退休,不是不想工作,實在是教育這個行業的特殊性,具體和孩子們代溝有多深,反正月亮能代表我的心,良心說話!說實話,我還是蠻能接近小同學的,但不能代表全部吧。那些轉行的老同學們,今年有個新政策,大部分可以從領導崗位上退休了,遇見他們,只能揶揄的說,你們真不夠意思,也不給老同學辦辦,多想退休啊,以前教過的好多學生,現在都可以正大光明的退休了,看來,老朽還得拼搏六、七年,不服不行,誰讓咱是老師呢。

聊聊我們這些老同學的孩子狀況,現在都有微信聯繫了,也就有了更多的聯絡聚會。孩子們基本上都讀了研究生,除個別讀博的還沒工作外,都參加了工作。不過,繼承他們父輩讀師範的,起碼我的同班同學中,一個也沒有,真的,竟然一個也沒有。這些孩子應該是比較有叛逆性,不願意繼承父業,咱也不能說什麼吧,誰讓咱也沒有充足的理由教育人家從事教教育呢,拿我來說,好在孩子讀大學、讀研都拿獎學金,基本上花我錢很少,要是真的不斷要錢的話,恐怕我也會囧的。

不過我在想,一切都會進步的,對教育不會只停留在口頭上的口號,一切會好的,教育自然也會好的,可能有人問,若是來生有個選擇,你會選擇什麼職業?我想了一下,教育很好,小朋友很好,不過,我既然已經這輩子當了老師,下輩子還是換個活法吧!

教了幾十年數學,閒暇時候,把自己的教學體會,發個教學視頻,希望能夠給同學們有所幫助,喜歡的話,就加個關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