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美麗的家鄉——正寧縣永正鎮

正寧縣永正鎮位於該縣西北部,北與寧縣接壤,南與永和鎮、榆林子鎮毗鄰。永正鎮地形東高西低,總面積93平方公里。

永正鎮1946年設集市時,取永遠光明正大、不務邪道之意,而名之為永正。

我美麗的家鄉——正寧縣永正鎮

正寧縣永正段的正周公路

我美麗的家鄉——正寧縣永正鎮

永正鎮屬隴東黃土高原溝壑區,海拔高度平均1460米。屬大陸性季風溼潤氣候,年平均溫度8.5℃。

我美麗的家鄉——正寧縣永正鎮

 1、劉堡子:位於鎮政府東南方7.5公里處,多屬塬地,西面臨溝。該村以姓氏和古時建築寨堡得名。

2、王溝圈:位於鎮政府東6公里處,屬於塬地,南面臨溝。該村以姓氏及地理特徵而得名。

我美麗的家鄉——正寧縣永正鎮

3、紀村:位於鎮政府東北方3公里處,地處溝圈,西面臨溝。該村以姓氏得名。

4、東龍頭:位於鎮政府東南方4公里處,屬於塬地,東面臨溝。該村以地處方位和地形特徵而得名。

5、上官莊:位於鎮政府東南方3公里處,地處塬邊,清朝時期,尚、官兩姓居住此地而得名,後雅化成上官莊至今。

我美麗的家鄉——正寧縣永正鎮

6、路里:即路上李家村,位於鎮政府東北方2公里處,南靠塬,三面臨溝。該村以姓氏得名。

7、友好:位於鎮政府西南1華里處,村委駐地蒙家窪村。傳說秦朝蒙恬將軍作戰犧牲埋於此地而得名蒙恬窪。1958年公社化時,由蒙家窪、冉家峪兩個自然村合設為一個大隊,取其合作友好之意而命名為友好,至今不變。

我美麗的家鄉——正寧縣永正鎮

8、堡住:位於鎮政府西北方3公里處,即東西堡住合稱。

我美麗的家鄉——正寧縣永正鎮

9、南住:位於鎮政府西南3公里處,地處溝邊地帶。相傳明嘉靖年間,南住村叫楊家莊的時候,當地有一座興教寺,人們給該寺立鍾,此鍾在東、西兩面都市沒有鑄成,後在南面鑄成,人們把東邊沒有鑄成的村子叫“東不鑄”,西北邊沒有鑄成的村子叫“西不鑄”,南面鑄成的村子叫“南鑄”,後雅化成“東堡住”、“西堡住”、“南住”。

我美麗的家鄉——正寧縣永正鎮

圖為南住楊氏紀念堂

南住楊氏一脈系隋文帝楊堅後裔,明代山西大槐樹移民先祖(初世高祖)為楊得春,明洪武五年(1373年)隨全國人口遷移時,從原籍山西省洪洞縣鐵潦池村遷於甘肅涇川教書,後徙居真寧(今正寧),定居羅川康家溝。

到(五世祖)楊端、楊正、楊通三兄弟時,又遷移到現在的永正南住村。老大楊端住在前莊,屬大門,後代就是現在的五、六隊人;老二楊正住在廟前頭,屬二門,後代就是現在的三、四隊人;老三楊通住在東頭,屬三門,後代就是現在的一、二隊人。至今600餘年繁衍傳承25代,現有常住人口918戶3856口。

10、佛堂:位於鎮政府東南方川道地7.5公里處,屬山川地形,2004年10月前屬羅川鄉轄。相傳很早以前,有一信佛人家居住此地,並立有佛廟和佛氏之碑,由此稱佛堂。樊灣子樊姓,明洪武五年(1372)由山西遷來,後分居肖水、龍庵、瓦窯溝圈等地。

我美麗的家鄉——正寧縣永正鎮
我美麗的家鄉——正寧縣永正鎮
我美麗的家鄉——正寧縣永正鎮
我美麗的家鄉——正寧縣永正鎮

永正鎮雨量約為650毫米,全年無霜期平均180天左右。年末常用耕地面積3653萬畝,全鎮行政區域面積9533萬畝。

我美麗的家鄉——正寧縣永正鎮

永正初中

我美麗的家鄉——正寧縣永正鎮
我美麗的家鄉——正寧縣永正鎮

圖為永正小學

我美麗的家鄉——正寧縣永正鎮

  永正鎮糧食作物主要種植小麥、玉米、糜子、穀子、洋芋、豆類等。經濟作物有烤煙、蘋果、西瓜、油料、蔬菜等。

我美麗的家鄉——正寧縣永正鎮
我美麗的家鄉——正寧縣永正鎮

高粱

我美麗的家鄉——正寧縣永正鎮
我美麗的家鄉——正寧縣永正鎮

玉米

我美麗的家鄉——正寧縣永正鎮

穀子

我美麗的家鄉——正寧縣永正鎮

紫蘇(荏)

我美麗的家鄉——正寧縣永正鎮
我美麗的家鄉——正寧縣永正鎮

永正南住的溝

永正鎮是全縣優質蘋果、烤煙生產基地鎮之一。

我美麗的家鄉——正寧縣永正鎮
我美麗的家鄉——正寧縣永正鎮
我美麗的家鄉——正寧縣永正鎮
我美麗的家鄉——正寧縣永正鎮

永正鎮上官莊村乃古陽周城所在地。鎮內主要文物古蹟有秦朝大將蒙恬古墓。

我美麗的家鄉——正寧縣永正鎮
我美麗的家鄉——正寧縣永正鎮

肖水漁村,已建成魚塘20多個,水域面積達200多畝,逐步建成集娛樂、休閒、垂釣為一體綜合性服務場所。

永正香包、刺繡、剪紙、根雕等民間工藝做工精細,造型美觀,遠近聞名,暢銷全中國。

永正南住廣場舞蹈隊

我美麗的家鄉——正寧縣永正鎮

永正鎮紀村舞蹈隊

我美麗的家鄉——正寧縣永正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