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的書籍和國內的書籍你更喜歡哪一種?

大師兄聊遊戲


對於這個問題,立水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專業知識方面的書籍,我瞭解不多,所以,我從文學類的書籍來分析這個問題。


外國的書籍我看的不多,原文就不說了,看不太懂外文,舉兩個比較喜歡書籍《基督山伯爵》還有近段時間流行的《白夜行》來說。

《基督山伯爵》大仲馬的作品,故事性,文筆都可圈可點,說的有點大了,畢竟是世界級的名著,整體上來說,內容比較直白,刻畫當時的環境也是給予了比較客觀的敘述。

《白夜行》邏輯思維縝密,故事性豐富,內容過於晦澀。寫作很跳躍,每隔一章都要從新深入,熟悉。


國內的書喜歡的就太多了,沒法單獨舉例了,也沒有可對比性,比如說:魯迅先生的作品,華麗的詞操但又不缺乏樸質的內容,批判之中又有褒獎,耐人尋味。

四大名著《西遊記》《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故事現實為基礎,完整的背景,完美的故事。

直白的我們不缺乏網絡小說,直奔主題引人入勝。

等等吧。


我國文學博大精深,千年的文化傳承,讓我們有了豐富的文化底蘊,是不可比擬的。

所以,相比之下我還是喜歡國內的書籍。


立水講故事


小學五,六年級,年青時開始喜歡文學,從《水滸》《三國演義》開始到《紅旗飄飄》《平原槍聲》等,初中時要父親到廠圖書館辦個證,一本書一二天就看完了,圖書館管理員很煩(那時借書寫條要他去取出來),偶然時節看到《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就開始喜歡外國文學了。看了不少,文革時到處找書看。出差時,到個城市就找書店,一直到現在還有湖南省和湘潭市圖書館借書證,不過現在喜歡看的與以前不同了,比較雜,不專一,外國文學少看了。

有一陣喜歡看《收穫》《十月》《中篇小說選》《當代》等雜誌。

電視劇也喜歡看由小說改編的,不過對抗日神劇和諜戰劇不屑一顧。


千里草十八對將相和


現在你能看到的外國文學還有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