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中诸“尸”——窫窳之尸

首先,是对作为怪兽之窫窳的分析: 对于《北山经》所言之“状如牛而赤身”、“人面”、“马足”、“音如婴儿”且“食人”之“窫窳”,郝懿行认其与《海内南经》所载“龙首,居若水中”之“窫窳”及《尔雅》所释“似貙”、“虎爪”之“窫窳”,似乎不为同一物。另外在《海内南经》所载“窫窳”处,郝懿行还引刘逵所注《吴都赋》云:“南海之外有猰貐(窫窳),状如貙,龙首,食人。”对于书中关于怪兽窫窳形貌不同的说法,吴任臣、汪绂等也表示“未知孰是”。究其根本,大约是不同时代或地方的人,由于口耳相传过程中对怪兽窫窳的形貌描写产生了一定的误差,进而导致《山海经》不同篇目对于怪兽窫窳的描述各有所异。

经中诸“尸”——窫窳之尸

对于此怪兽窫窳(猰貐)的结局,《淮南子·本经训》云:“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禽封豨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于是天下广陕险易远近始有道里①。”这里怪兽窫窳(猰貐)为害人家,最终被羿所杀,与尧、羿的传说有了一个交叉点。

经中诸“尸”——窫窳之尸

其实上古神话都有一定的历史实影,羿所杀的这些例如窫窳(猰貐)、九婴等怪兽,其实还有一种可能是为当时作乱的臣子或者扰乱中原的蛮夷部落。其实很多古代文献中对于蛮夷或者贼寇的形象描写,往往就是一些半人半兽的状态,其原因或是蛮夷人身着兽皮;或是蛮夷以禽兽为图腾;或是以禽兽的凶猛来比喻蛮夷、贼寇的凶恶。这种情况皆为大家所熟知,这里不再赘述。另外就是“猰貐”这类带有“犭”、“豸”偏旁的字,在古代也经常用于对蛮夷的称呼(如狄、貊等)。

经中诸“尸”——窫窳之尸

另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窫窳”是古代“神灵”,“人面蛇身”等半人半神的形象是“窫窳神”的画像,其情形当与著名的蛇身人首之伏羲、女娲交尾图(见附图)相类似。此“窫窳神”的画像有可能存于已失传的古《山海图》,而《山海经》中关于窫窳的叙述,当是对于此神像的文字说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