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學校,選城市,還是選專業?這個問題糾結到幾時

選學校,選城市,還是選專業?這個問題糾結到幾時

這個問題是高中志願填報時最為糾結的事情。

不受困擾的人很少,除非你是省狀元,想怎麼挑怎麼挑。

做一個假設,假如你想學金融,選北大可能選不上,選復旦可以,你怎麼選?

北大這個牌子厲害,你還要考慮北大能不能在學校換專業?【當然,北大是大類招生,但也面臨轉專業的問題,不是想轉就能轉。】

211以上大學換專業的比例一般都在10-15%,甚至更高。當然,難度也不小,我兩個女兒都是在211學校,大二都考慮轉專業,一個是中國傳媒大學,想轉數字媒體藝術,一個在東北林業大學,想轉風景園林專業,結果都沒換成,不是不努力,想轉的專業太熱門,競爭很激烈,難度不小。但,我同事的孩子,一個山東大學,管理專業轉學會計,一個蘇州大學,化學專業轉口腔醫學,一個湖南大學,化學專業轉經濟專業,都轉成了。有機緣,有志者事競成。

學校的牌子很重要,提供的平臺大,大師的水平高幫助大,校友的相互提攜也很重要。北大的平臺,絕對比南京大學的平臺要高得多。

處在頂尖水平的學生,學校優先。

如果你不屬於這個層次學生,處在二流城市985,一流城市211水平。或者二流城市211,一流城市雙非學。

比如有人糾結在二線城市一流學校和一線城市二流學校,比如中南大學、湖南大學、吉林大學和上海大學、華東理工大學、東華大學、北京林業大學等。

這個層面的,我想問一句,想不想考研?

坦率的講,我是贊成去二線城市985的。因為這個層面的學生,多數都是要考研的,第一學歷是985還是211有差別,特別是如果放棄二線城市的211選北京上海廣州的非211學校,只要考研,你一定會後悔沒有選一個更高的平臺,這個時候,城市、地域因素,不防放一放,到考研究生的時候再考慮。

211學校,尤其是985學校,保研率高,學習氛圍濃。985學校保研率一般在20%左右,最低也是在15%。有研究生院的211大學一般保研率都在15%以上,沒有研究生院的保研率則一般5%,其他有保研資格的只有2%左右。

選學校,選城市,還是選專業?這個問題糾結到幾時

選學校,選城市,還是選專業?這個問題糾結到幾時

選學校,選城市,還是選專業?這個問題糾結到幾時

選學校,選城市,還是選專業?這個問題糾結到幾時

選學校,選城市,還是選專業?這個問題糾結到幾時

大家看。

選學校,選城市,還是選專業?這個問題糾結到幾時

如果你想考研,對專業沒有執念,能上985上985,能上211上211。到考研的時候再考一線城市也不遲。

如果你特別喜歡一個專業,又擔心轉專業太難,可以選次一點學校,確保專業,這時,面臨的問題就是在學校層次相對較低的情況下,保持熱情。

如果想考研,就要認真準備,不為二流學校的玩耍心態所困。

如果你特別喜歡某一個專業,行業類學校比985重要。

比如財經類的兩財一貿,比如電子類的電子科大和西安電子科大,比如傳播類的中國傳媒大學,比如政法類的中國政法大學、華東政法大學(雙非院校)。分數都比較高。

如果不想考研,我要問你一個問題,你想沒想過回原籍就業?

如果你想回原籍就業,那就更簡單,選大學比選城市重要,985大於211,211大於雙非,很多中小城市不管你考多少分,就算你上的是兩財一貿,在他們看來,絕對不如985【比如吉林大學、蘭州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也不如現在的雙一流B【新疆大學、雲南大學、鄭州大學】,不管你比985高了多少分。

特別是考公務員、事業單位,這些地方根本不管高考分數,就看國家分級,上海財經大學的分數不比復旦大學低幾分,在人家看來還是211。外交學院見了誰都不怵,但是人家可能就沒聽說過,和家門口的某某學院一個級別。你虧不虧?

所以,奉勸外交學院、國際關係學院的同學們,千萬別想回原籍就業。

坦率的講,不是對學校分類進行過深入研究的,誰知道哪個學校好哪個學校差?除了幾個非常知名的十幾個學校,沒人瞭解錄取分數排名。人家就看國家教育部的分類。

如果你不想考研,也不想回原籍就業,很簡單,選城市和選專業很重要。

這個時候,你要問自己一個問題?看重城市,還是看重專業?

如果你心中有一個嚮往的城市,好,去那裡上學。北京物質學院、北京印刷學院,也比你上蘭州大學這個985好。在哪個地方上學,在哪裡就業的機會就大的多,甚至是,只要想留下就業,就可能留下就業。

如果你心裡沒有一個嚮往的城市,對某個專業特別喜歡,那就選這個專業,兼顧城市。選一上比較理想的城市中合適的學校,讀相關專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