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劇荒時代的清流——《歷史那些事》淺評

如果說近期是“劇荒季”,相信很多人是不會同意的,僅這2個月,各大視頻媒體近期上架的各類網劇加影視劇就有33部之多。但是隨著大家心智成熟,一批低劣的穿越劇、古裝劇(為避免糾紛,此處不點名,各位心知即可),讓我們進入了一個“隱性劇荒時代”。

而在這極度無聊時代,一個始終以“枯燥”為底色的題材,反而出了一股清流,那就是歷史“另類”紀錄片——《歷史那些事》。

偽劇荒時代的清流——《歷史那些事》淺評

看到這個名字的時候,我是不屑的,講歷史的紀錄片耶!拍的再好又怎樣?現在還有人看麼?而且發佈平臺實在B站?這要是點擊量超過1萬,我就把鍵盤吃下去。然後點開看了一集,嗯........真香!!!(有巧克力做的鍵盤賣的請聯繫筆者)

既然中了“真香定律”,我自然不能一個人中招,要給大家介紹幾個“香點”。

香點1——娛樂性強:新穎而不俗,玩梗而不浮。

作為一個紀錄片,又能有趣到什麼地步? 文案寫的有趣點?畫面二次元一些?而這個片子幾乎到處都是有趣的動漫或網劇梗,結合在歷史紀錄片這個模式中,激發出了強烈的反差娛樂效果。

比如第1 集中《在下 東坡,一個吃貨》,講的是蘇東坡的生平,就大大咧咧的“借鑑”了《孤獨の美食家》的片頭、經典鏡頭,以及BGM。令人哭笑不得。

偽劇荒時代的清流——《歷史那些事》淺評

而內容在看似嚴肅的講述東坡先生的生平時,更另人垂涎欲滴,欲罷不能,誤以為看錯了節目,結果讓當天的飲食控制計劃失敗。而搞得很不嚴肅啊..

偽劇荒時代的清流——《歷史那些事》淺評

偽劇荒時代的清流——《歷史那些事》淺評

最後,東坡先生沒有用詩歌方式,而是來了一段RAP說唱,唱出榮辱不驚,唱出人生灑脫,不遜當年《赤壁賦》。

偽劇荒時代的清流——《歷史那些事》淺評

第2集《我在 我家偷文物》,一看片名就令人覺得是在惡搞《我在 故宮修文物》,整部劇完全就是一個偵探劇,幾乎向所有的偵探劇致敬。

偽劇荒時代的清流——《歷史那些事》淺評

除了這些明顯的“玩梗”點,當然其中還有更多的隱藏的致敬的梗,比如:《舌 尖 上 的 中 國》、《一人食》,以及《進擊的巨人》等等。更令我驚豔的是,這些強行植入的娛樂性,竟然沒有讓人覺得不合適,反而很好的融入到了這些,時而風趣幽默,時而端莊沉靜的臺詞之中,讓《歷史那些事》這部紀錄片與那些嚴肅的翻故紙堆的紀錄片相比,顯得更加清新明快,卻又更加觸動人心。

香點2——角度刁鑽,以小見大:從歷史邊角料下手,卻能反映出大時代

第二集《我在我家偷文物》,從類似本格推理的方式,揭露了一個出人意料,而又令人無奈真相——偷文物的就是皇帝本人。

整個故事結構採用懸疑劇的風格,使故事頗有觀賞性,表現了一個末代皇帝對新時代的渴望、對自己身份的迷惘。

偽劇荒時代的清流——《歷史那些事》淺評

“皇帝”,人人為之折腰,甚至不惜身死魂滅的無上寶座,在溥儀眼裡,卻成了厚厚的枷鎖。束縛著一個年輕卻又備受煎熬的靈魂。

這樣的故事精彩麼?其實並不,但是可悲之處就在於,這不是故事,而是“歷史”。

因為他真實的發生過,而顯得額外的悲哀。

而且,這還不是溥儀一個人的悲哀,這正是《歷史那些事》最令人唏噓,又令人叫絕的地方,一個衰微帝國的皇帝的心路,代表的是一個衰微的舊時代,以及一個正在孕育的新時代的來臨。

偽劇荒時代的清流——《歷史那些事》淺評

正如溥儀想要拋開的“大清國的皇帝”身份,與之嚮往的“島國的學生”兩種身份一樣。

而最終,溥儀離開了紫禁城,皇宮宮變成了故宮,這一刻的唏噓回眸,我的心情不免都被觸動了。

偽劇荒時代的清流——《歷史那些事》淺評

香點3—尊重觀眾智商:不再標籤化人物,讓歷史人物變得更復雜更多元

這部片子給我最大的感動,不在於裡面的某個人物,或者某個情節,而在於其製作的過程中,真實的還原了每個人物。

我們中國人學習歷史,往往是標籤化、臉譜化的。

一個朝代的沒落,往往是因為一個昏君、一個奸臣、或者一個妖姬。

而一個昏君,一定是壞的沒邊,比如楊廣,史書上說他弒父又淫姐,窮兵且黷武。連影視劇中,隋煬帝覺得的演員都覺得紫禁應該顯得狠辣一點。但全面的瞭解楊廣之後,卻發現他並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暴君,他文治也甚廣,修建大運河過程中,並沒有沒有強徵民力,而是正常的僱傭關係,當時並沒有所謂的“民怨”。唯一可稱為“暴政”的,是打高麗輸的昏了頭。但是大部分人並不想要去了解,楊廣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只要知道他是個“暴君”就行了。

正如同大部分人也認為東坡先生僅僅是個偉大的詩人,本片給其安上“吃貨”的名號,雖然不褒不貶,就已經有人受不了了。不因為別的,只因為人們受不了自己腦中的偉大人物是個吃貨,與印象中不符。

而《歷史那些事》,正是從更豐富的角度,重新給大家展現了一個真實的“人”,告訴人們,歷史的複雜性和人物多面性,而不僅僅是一個標籤,一張臉譜。

最後,希望大家都能去看看這部《歷史那些事》,在娛樂的同時,也帶來些思考和感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