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尷尬了 奔馳4S店金融服務費不降反升

人民日報:尷尬了 奔馳4S店金融服務費不降反升

據澎湃新聞報道,近日,有網民爆料稱,湖南仁孚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南仁孚汽車”)金融服務費從3%上漲至6%,漲幅100%。而這一事實已得到該公司的確認,其銷售人員稱,貸款服務費一律收取車主貸款額度的6%,且無上限。至於為何金融服務費要提價,銷售人員未予正面回應,僅稱可以到店裡談。

經過西安奔馳的風波後,金融服務費幾乎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不光是老車主們紛紛出來喊冤,訴說自己被套的各種“慘狀”,一些準車主們也是大呼“驚險”,而相關的監管部門更是一個接一個地出來表態,否定4S店收取金融服務費的合法性,並稱將對其進行調查。按理說,在“洶洶民意”面前,很多4S店都該“夾起尾巴”生活了,最起碼也是要做到三“不”:不主動、不拒絕、不表態。

然而,就有湖南仁孚汽車這樣的“愣頭青”,敢於放著膽子冒天下之大不韙與世人抬槓,不僅上調金融服務費,而且很霸氣地上調100%,且不作回應。這看起來似乎就是對消費者的一種赤裸裸的輕視和嘲諷,是對此前“圍剿”金融服務費的一記反抽啊。當然,這是我的一句調侃之言,更是沒有根據的猜測。但其所給人的感覺,至少是如此。

事實上,湖南仁孚汽車之所以敢於“抬槓”,無外乎兩個原因,利益大和處罰力度偏弱。當下,整車市場越來越透明,賣車已然掙不到什麼錢,很多4S店的都將盈利點轉向了配件及其他的延伸服務,比如金融服務費。這已然是汽車銷售的潛規則,只是叫法不一樣。簡單來說,就是油水、灰色收入,還必須現金給。這一現象,幾乎存在於任何品牌的車企。如果就此放棄,對4S店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損失。

不過,雖然是心知肚明的慣常操作,但並不代表就合法,要收取這種金融服務費,按規定必須要取得相關金融許可證才可以,很明顯4S店不具備這種資質。但事實上,就目前來說,對4S店的這種做法並沒有很有力的規制措施。比如,在回應湖南仁孚4S店的“頂風漲價”行為時,奔馳金融官方也只能無奈表示,經銷商是獨立經營的法律實體,與奔馳金融是合作伙伴的關係,我們對經銷商沒有制約的權限。這就是現實的尷尬之處。

那麼,藉助行政或法律手段又如何呢?從目前來看,這個問題雖然引起了關注,卻並沒有得到實質的解決,該收的照常在收,許多借助這次風波提出退還服務費的要求似乎也沒有落實,這說明在現實操作中,監管部門存在著“有心無力”的尷尬處境。此外,

根據現行的法律,即便是有了處罰,很多也是隔靴搔癢,撓不到他們的痛處。

比如,2017年4月底,合肥市工商局接到舉報稱,合肥通源豐田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存在違規收費情況,該市工商局對此進行立案調查。合肥市工商局最後認定,通源公司收取金融服務費的行為,構成附加不合理條件的違法行為,並開出70餘萬元罰單。問題是,與源源不斷的服務費相比,70萬的罰金多嗎?

這樣看,我們就能明白湖南仁孚汽車的行為了,在沒有有力規制和懲處的利益面前,自然會催生出鋌而走險的“莽漢”。

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刪除內容,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