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東南飛》,為何劉蘭芝拒絕縣令家卻接受太守家求婚?既然接受,為何又自殺?

一綠浮芳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還特別又去看了全文。讀罷,悲從中來,淚如雨下。

造成他們這種悲劇的,應該是當時的社會背景造成的。《禮記·本命》中有記載:“婦有七去:不順父母去,無子去,淫去,妒去,有惡疾去,多言去,竊盜去。”焦母迫害劉蘭芝可以用其中的任何一點,便能把她打發回家。

劉蘭芝與焦仲卿雖然感情深厚,但他們也必須遵守倫理綱常。當時在婚姻制度方面就規定有“七出”、“天下無不是之父母”等清規戒律。正是這“天下無不是之父母”,讓焦仲卿無法反抗焦母要把劉蘭芝趕回家的決定。

焦仲卿本身也知道劉蘭芝並沒有做錯什麼,只是因為母命難違,只好暫時把妻子送回家。焦仲卿還答應劉蘭芝,不久後他便來接她回家,讓劉蘭芝一定要等他。

劉蘭芝回家後,家裡的父母和長兄都因為她被趕回家心生不解和埋怨。不久便有媒人為縣令家公子來說媒,卻被劉蘭芝以和焦仲卿有約謝絕了。

沒過多久,太守家又遣媒人來說媒。劉蘭芝和劉母又以同樣的理由回絕。但這次因為劉蘭芝的長兄在家聽到後,便有不悅,給他的妹妹施加了壓力。“阿兄得聞之,悵然心中煩。舉言謂阿妹:‘作計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後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榮汝身。不嫁義郎體,其往欲何雲?’”

劉蘭芝出於無奈,只好答應了。“蘭芝仰頭答:‘理實如兄言。謝家事夫婿,中道還兄門。處分適兄意,那得自任專!雖與府吏要,渠會永無緣。登即相許和,便可作婚姻。’”

其實劉蘭芝是被逼無奈只好先答應了的。因為在當時她沒有找到更好的辦法,她唯一能選擇的只有兩條路,要麼聽父母和長兄的話改嫁,要麼為了忠貞的愛情去犧牲自己。

為了她與焦仲卿的誓約,“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移。”最後她選擇了自殺,成全了愛情的高尚。

結局大家都知道了,也與這個提問的話題無關,就不做詳細的說明了。





木簡有聲


接受是被迫!自殺是因為愛情!


鐘山俠客


劉蘭芝開始拒絕縣令家求婚,家人並未反對。太守求婚,劉蘭芝還是拒絕,他兄長很不高興,並以長兄如父的身份訓斥了她。劉蘭芝無法抗拒,所以表面答應,心中已有以死明志的想法。見了前夫以後,大家想約殉情。


無中生有1972


接受太守婚約是被迫,然後與愛人相約絢情。


我在大粵


就只記得一句:君當作磐石 妾當作蒲葦 蒲葦韌如絲 磐石無轉移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張小姐


那時哪裡有縣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