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最新演講:企業過了這3關,才能活到明天

马云最新演讲:企业过了这3关,才能活到明天

马云最新演讲:企业过了这3关,才能活到明天

4月22-23日,2019中國綠公司年會在甘肅敦煌舉行。馬雲在“贏在商業本質”的主題演講中金句頻出。

1

馬雲:這3點都具備的企業,才能活到明天

马云最新演讲:企业过了这3关,才能活到明天

這是我第一次來敦煌,發現甘肅可能是最早的海關,也是中國最早對外開放的地方。中國最早一批商人、探險家就是從條絲綢之路走向西亞和歐洲。

做企業需要相當大的勇氣。不過和當年那些穿越沙漠、歷經風險的商人來比,他們的勇氣比我們更大。這就是生生不息的企業家精神、探險精神。

大家都講,現在經濟形勢變化很快。很多東西都在變化,但只有一樣是永遠不變的——人類永遠面臨各種各樣的挑戰。不管你喜不喜歡,挑戰總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奇特

做企業就會面臨挑戰,做企業就得解決挑戰。大家都不敢走,敢走的人就走出了絲綢之路。

再惡劣的環境都是有機會的,困難越大,機會越大。企業家要在困難的環境中學會生存,尋找機遇。其實今天我們的社會問題很多,挑戰也很多,尤其現在講的三件大事。第一,脫貧。第二,中美貿易的摩擦。第三,“一帶一路”,甚至是數字經濟。

要真正地解決這些問題,是個歷史的責任。這些挑戰隱藏著重新的洗牌,隱藏著巨大的機遇。

未來5-10年,世界格局將發生巨大變化

過去40年,中美貿易發生了前所未有的合作。現在中國的對手是美國。今天我們的競爭標準在美國手上,金融標準也在美國手上,技術在美國手裡。

40年來的合作,沒有問題就是最大的問題,有問題其實很正常。中美貿易這次協議的簽訂,可能在5到10年內,會給世界格局帶來巨大的影響。因為涉及到就業,涉及到科技,甚至華爾街都會發生變化。中國為了解決貿易平衡問題,本國內部的經濟也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所以,所有的企業和政府都要為即將來臨的貿易協議的簽訂做好前期的準備。

中國過去賺的是貿易逆差,所以很多我們賺的錢買了美國國債。貿易逆差沒了,美國國債也會出現巨大的問題。為此,美國也要有大量的準備工作。

中美貿易問題不是中美兩國的問題,歐洲會捲入,南美會捲入,亞洲各國都會因為這個協議的簽訂,在未來5年10年受到巨大影響。

所有人都希望按部就班,但是每次變革都是重新洗牌。很多行業和企業會重新洗牌。所以企業要考慮一下,這對我有什麼影響,對我的企業有什麼影響,應該去怎麼應對,以及從中發現巨大的機會。

“一帶一路”也帶來巨大的機遇。加入WTO的時候,中國可以說是被全球化,由美國和歐洲引導的,跨國企業為主導的,伴隨著集裝箱、國際物流而形成的。雖然是被全球化,但我們所有的企業都受益於這個階段發展了起來。

但接下來“一帶一路”是我們主動的全球化。“一帶一路”是中國啟動的新一輪全球化。它的使命是讓世界更具活力,更具創新,更具平等,更具普惠。這是一種由發展中國家興起的全球化,讓發展中國家更有機會,讓每個年輕人更有機會。

今天反對全球化的聲音越來越響。其實是過去全球化不完善,所以迫切需要建立新的規則。全球化必須普惠,必須讓所有人都參與才有機會。

“一帶一路”不是輸出過剩的產能,不是轉移過剩的生產力,也不是為了更加便宜的勞動力、生產資料,而是共同探索發展完善的模式,建立新型的遊戲規則。

“一帶一路”不應該是中國去做,而應該發動沿線國家共建,也不僅僅讓政府去推動,讓國有企業參與,應該讓所有的民營企業參與,讓“一帶一路”沿線所有的國家的企業也參與。只有這樣,才是一輪真正的新的全球化。

“一帶一路”應該是民營企業的機遇。只有民營企業成為“一帶一路”發展過程中的主導力量,一帶一路才能看到光輝的前景。

“一帶一路”對中國的影響,絕不亞於中國加入WTO那個時候的影響。所以不要把一帶一路當作北京的會議,建議每個人都去思考,每個人都去走。

過去的3年,我幾乎跑遍了東南亞的所有國家。我每年至少去四個非洲國家,去探索去思考。我們所有的人必須為未來做準備。從未來思考明天、思考今天,你就會不一樣。

所有人都面臨全球數字經濟的挑戰。不僅對你們是挑戰,對阿里巴巴、騰訊、百度、谷歌這樣的公司也都是挑戰。

今天利用數據,可能要比用電更加可怕。現在人人講大數據,幾乎聽見每個政府、每個企業都講自己有大數據。其實大家對“大數據”這三個字有很大的誤解。大數據的“大”,和大小沒關係,是大計算的意思,數據全面上雲。

未來,計算的能力和數據,就像今天的石油和電一樣

。我希望所有的企業,尤其是甘肅的企業,不管上哪個雲、誰的雲,一定要上雲,一定要用好整個計算。

我相信未來肯定會有失業。機器會代替但同樣會產生新的就業。新技術的發展帶來了很多新賽道。沒有落後的企業,只有落後的觀念。

很多企業非常擔心,包括政府極其擔心新的技術會造成巨大的失業。其實直面今天的挑戰,才能解決未來的問題。

企業家做得比“996”更多,社會才更加進步

企業家不僅要直面挑戰,還要反思。很多做企業的人在A股很大膽,他們覺得自己會投資。那不是在投資,連投機都稱不上,他們就是賭博,就是個悲劇。

我們如果不反思自己的過錯,不從去年接受教訓,經濟形勢好,你也好不到哪去,經濟形勢不好,你就災難重生。

每個企業要學會怎麼做好企業,要控制自己的慾望,學著怎麼讓夢想變成理想。夢想是自己的,理想是大家的。不管再大的理想,你都要腳踏實地,必須付出比別人更大的代價才有可能實現。而且這個代價不是你讓別人為你付出的代價,而是你付出的代價比員工更多。

最近大家批評我比較多的是“996”。我覺得我們這些人,做得比“996”更多,員工才能活得更好,社會才會更加進步

昨天我去沙漠種樹,第一次看見了梭梭樹。一開始我覺得這樹跟稻草似的,沒有機會活下來。但是我發現,這個樹種下去以後,經過三年它長出了一點綠,長出了一點生命力。它不僅自己活下來,它還固沙治沙,不斷地適應這種環境。

我看到了拼搏的精神、求生的慾望,這就是我們的企業家精神。

我希望每個企業都能像沙漠裡的梭梭樹,不管經濟形勢多麼糟糕,不管商業形態多麼不好,但是今天比昨天,比過去任何一年都好。不放棄理想,學會生存,學會適應環境,學會用好團隊,學會服務好客戶,這是我們做企業的初心和出發點。

我在杭州並沒有什麼感覺,都是綠的。在這我能夠感受到綠色的珍貴。我看到一點綠、一滴水,就特別高興。綠公司年會創立的初心,就是我們相信做公司有綠色才能持久。企業只有帶著綠色的思想、綠色的行動、綠色的理念才能夠走得更久更遠。

很多人在講我們今天要走向全球化,必須要在一帶一路有所建樹。有的企業家說我不懂英文,不懂外語。不懂外語不等於你沒有全球化的思考。

毛主席不懂英文,他講最多的是“paper tiger”,紙老虎。尼克松不懂中文,但是1972年,這兩個不懂對方語言的人做了全世界最了不起的面對未來的全球化

所以,我經常要求我們公司高管三個觀。

1、未來觀

2、全球觀

3、全局觀

只有這三個觀都具備的企業,才能活到明天。

我們要相信未來。雖然你不懂技術,但不等於不欣賞技術,不敬畏技術,不用好技術,不發揮技術的作用。

我們去做全球化,如果你真的不懂語言,找個翻譯很容易,翻譯軟件也很多。但是你要學會對當地的尊重。學習別人的語言是真正的一個開始。學習另外一種語言讓你懂得另外一種文化,開啟另外一條路。

希望大家在全球化發展過程中,在未來發展過程中,一定要有未來觀、全球觀以及全局觀。

2

郭廣昌:決策層的主要工作,是找到公司“血淋淋”的地方

马云最新演讲:企业过了这3关,才能活到明天

我知道你們想讓我少講點,給馬校長(馬雲)多留點時間,這樣你們門票的含金量就更高一些。

今天的主題是商業的本質,“本質”的逼格比較高,這是個很哲學的詞。

做企業的大部分人都很聰明,很少犯技巧的錯誤,大部分的錯誤都是在商業常識上。我今天主要講的是商業的常識有哪些,為什麼堅持常識那麼難。

企業要盈利是常識。有的人說,“我不要盈利,就要燒錢,把對手都燒死了,市場都是我的了”;負債率要低是常識,但有人覺得負債率越高,別人越怕我;以客戶為中心是常識,但是有人熱衷開會,很少花時間在客戶身上;好產品是賣出來的,明明自己的產品不夠好,還覺得是電商把營銷渠道變得更難、更激烈了;還有商業常識是投資未來、投資科研、投資人才等等。

為什麼對這麼清晰的常識,很難堅持呢?比如投資,在股市五六千點的時候,人應該變得謹慎,可那時變得很貪婪;在股市兩三千點時,投資的價值顯現,應該貪婪一點,但人們反而變得很恐懼。這就是人性。

迴歸常識時,我們要面臨很多誘惑和恐懼,總是要和人性做鬥爭。

另外的情況則是,我們變得過分的自信

。改革開放40年,有人和我說過去這麼多年,我都是這麼做的,每一次都賭對了,未來怎麼會錯呢?但是世界已經變化了,原來的那一套不靈了。如果還要堵下去,還要all in,能不輸嗎

還有一種人不自信。互聯網來了,被馬爸爸打趴下了,就說:馬爸爸說的每句話都是對的,也不知道自己姓什麼。於是他就違反自己的常識,做很多事情。

做企業二三十年,他可能是累了,開始懈怠、懶惰,併為自己的不作為找藉口,他找接班人,招了一批碩士博士,還有一批空降兵。

怎麼避免這些(誘惑、恐懼)?沒有高深的東西,而是應該緊緊圍繞商業的常識做該做的事情。

我相信大家能走到今天,都有非常好的商業直覺,能直覺感知客戶的需求、商業的模式往哪裡走。但是,直覺會忽視人性的弱點、世界的變化,我們應該尋找到直覺背後的商業邏輯;再繼續尋找到商業邏輯背後的稟賦條件,一是自己的條件、二是外界環境,制定屬於企業自己的戰略商業規劃。

但規劃並不是越快越好,越強越好,越漂亮越好,還是要符合自己的定位,一步步落實到組織、文化上。這樣才不會偏離常識,把企業帶到一個正確的道路上。

我和大家分享一些技巧性工具:

1、設定更合適的績效指標

復星曾投資了一個海外公司,但它做的不好,原因是隻考核銷售額,而沒有考核利潤,於是拼命做大銷售額。復星非常注重未來的科研投入,最近公司的KPI,把利潤和科研投入兩個加在一起考核,利潤高但科研下來了沒用。

2、注重內部的透明化

企業大了,信息層層彙報,內部競爭機制不夠,很難做到信息的透明化、資源利用的最有效率性。

3、注重成功和失敗的覆盤

人性的弱點是喜歡聽好消息、看好消息。

復星的最高領導機構是全球50位合夥人,最主要的工作是要正視做得不好的地方,逼迫大家看血淋淋的地方、知道弱點在哪裡

3

互動環節

马云最新演讲:企业过了这3关,才能活到明天

馬雲提問郭廣昌

馬雲:你這麼聰明的公司創始人,有沒有想過公司的未來,你是怎麼培養下面的人?要找到你這樣聰明的人,還真不容易。

郭廣昌:要找到像你這樣的不是更難嗎?

馬雲:找到我這樣的是不可能的,所以我有別的辦法。

郭廣昌:我覺得也有可能,現在有克隆技術。我已經把馬雲的很多基因偷偷收藏了,未來會克隆很多,開玩笑。

我發現企業的二把手比較容易找到,一把手很難找到,它需要很多特質,甚至是一種匪氣。自己確實在想接班人的事,但我比你年輕很多,還有時間。

馬雲:現在很多人做的事情和曾經學的東西沒有關係。你是學哲學的,請講講如何做成復星董事長的?

郭廣昌:學哲學等於什麼都沒學,但這也是它的好處,它是空的,能接受所有的東西。

我的特質是願意去聽。

一個人最最重要的能力不是告訴別人該怎麼做,而是聽別人怎麼說,而且去分析他為什麼這麼說、他背後的邏輯是什麼。馬雲站在這講的話很有高度,很有啟發,還要思考他背後的邏輯,這是哲學教給我的。

哲學給我的啟發是,不要迷信任何一個人,也不要輕易說別人錯了。學會去聽、去分析,這是最重要的。

甘肅副省長提問馬雲

宋亮(甘肅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非常感謝主持人把最珍貴的提問機會,給了渴望學習、渴望發展的甘肅。我們說,政府創造環境,企業創造價值,但是企業從來都不是完美的,營商環境同樣也不是完美的,我向馬主席(馬雲)請教的是:政府如何包容、認識、支持不完美的企業,在比較落後的營商環境下,向比較好的營商環境邁進,地方政府必須做好什麼?

馬雲:謝謝宋亮省長的問題。我們大家都在談營商環境,營商環境對中國經濟的發展極其關鍵,但是我們國家確實很多政府部門自己沒有做過企業,缺乏這方面的背景,大家一腔熱血,希望幫助企業,卻不知道從哪兒入手。

改革開放40年,很簡單,給稅收、土地的支持,低端製造業發展相對容易,但今天中國到了第二大經濟體規模,簡單的開放、給政策已不夠,而是需要運營。所以,政府裡面需要官員尊重企業,尊重經濟的規律。我們期待政府真正明白什麼是營商環境,怎麼參與營商環境的打造。這是巨大的挑戰。

這對企業同樣是挑戰。今天絕大部分中國企業都處於低水平發展過程中,我們存在的問題非常大,很多企業家往往覺得自己管了一些人,有了一些利潤,就可以指導政府怎麼運營。即便我們看起來一樣,其實並不一樣。就算是做企業,做投資和做運營,看起來一樣,其實也不一樣。我們必須敬畏對方的行業。

很多領導到我們這裡(阿里)來,聽取我們的經驗,希望知道怎麼發展數字經濟,結果我們彙報了5分鐘,他講了50分鐘。也有很多企業張嘴就指導政府怎麼運營。其實我自己覺得,隔行如隔山,社會治理非常複雜,企業運營也極其艱難。我們只有互相欣賞,互相配合,互相尊重,互相學習,互相支持。這是營商環境的基礎

第二點,真正的營商環境是完善的法治環境。不管企業做得多好,必須依法辦事,犯法就照樣受到處罰。但是政府也必須依法辦事。我們建立完善的法治環境,完善我們的信用體系,才能把社會推向更好。

過去幾年,我們講“親”“清”(政商)關係,今天“親”有了,但那個“清”沒了。我們不聚會,不座談,不喝茶,不聊天。在座談會上,領導聽取大家意見,每個人5分鐘(發言時間),我發現很多企業家3分鐘自吹自擂,2分鐘拍馬屁,啥都沒說。(掌聲)

如果你不講真話,不講實話,怎麼讓我們的政府部門做經濟的判斷和決策,所以我希望大家講真話,講實話,講可行的話。只有經濟穩定了,社會才穩定;只有每個人有就業,家庭才穩定。這是我們巨大的責任,也是我們做企業巨大的福報。

所以,謝謝宋省長的問題,打造營商環境是個不斷推進的過程,這不僅是政府的責任,更是我們企業家的責任。我們共同努力,才能打造好明天的經濟。謝謝!

現已入駐

今日頭條、騰訊企鵝號、搜狐號、新浪看點、一點資訊、界面、網易、虎嗅網、鈦媒體等平臺,

覆蓋商業財經核心受眾群。

重磅頭條:2019(第13屆)蘇商領袖年會 / 2018世界智能製造大會/ 2018(第六屆)蘇商大會 / 2018數字江蘇峰會 / 第三屆金茉莉 / 2018蘇商領袖年會 / "系統思維"報告會 / 大健康產業峰會 / 2017世界智能製造大會 / WIMS名城會 / 十九大報告 / 蘇商產融家指數報告 / 雲南遊學

蘇商講壇:吉利李書福/ 沙鋼沈文榮 / 紅豆周海江 /金箔江寶全/ 遠東蔣錫培 / 英達科技施偉斌 / 著名經濟學家樊綱 / 對話牟其中 / 亞洲知識管理協會院士陸德 / 工信部原部長李毅中 / 著名經濟學家郎鹹平 / 南京大學教授錢志新 / 知名財經評論員葉檀 / 格力董明珠 /亨通崔根良/ 徐工王民 / 揚子江船業任元林 / 揚子江藥業徐鏡人 / 大亞陳曉龍 / 康得新鍾玉 / 波司登高德康 / 南京大學範從來

一學六會:走進阿特斯 / 問道江蘇天成科技 / 走進阿里巴巴 / 走進永鋼集團 / 走進長電科技/ 走進勝利精密 / 走進大亞科技集團 / 走進隆力奇集團 / 宿遷企業家蘇南名企行 / 走進揚子江藥業 / 走進徐工集團 / 走進中南集團 / 走進淮海控股集團 / 走進愛康集團 / 走進銀寶控股 / 問道常盛集團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