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最風流的一句詩詞是什麼?

梓筱筱


我國的古詩體系從最開始的樂府詩到後來的五言和七言律詩絕句,經過了漫長的歲月洗滌和沉澱。

風流,實際上,在中國古代文學史的發展過程中,喜歡用魏晉風流來形容當時的文風。魏晉時期的士大夫之詞還盛行於世,竹林七賢等人,飄然物外,自成一派。曹操父子門下,詩風盛行,卻多是風流之詩歌。

根據您的問題,我更傾向於回答兩個答案。

在古詩繁盛的唐朝和詞闕風靡的宋代,風流這個詞的意義變得更加廣義。

詩歌方面,我認為李白的一句詩最有意境,得盡天地之風流。

“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

盛唐風華絕代,睥睨古今。李白的詩歌雄奇豪放,清新俊逸,頗得自然神韻,有物我合一之態。

這句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更是得物我自然之妙。我覺得這句詩比王維更像詩佛,極盡自然萬物之風流。

詞方面,王國維先生對於李後主的詞評價甚高,我覺得李後主的詞也充滿了風流。

其中我認為最好的一句詞,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

李後主生逢王朝更迭之變,人生經歷急轉直下,一夜之間,富貴榮華皆成鏡花水月。

人生長恨水長東,這背後,有太多朱顏改,人不在,月難圓。

所以這一句林花,春紅,匆匆,極盡了萬物之風流與無奈之情,雖然不是驚豔之句,卻耐人尋味,值得品讀。

總而言之,我認為詩歌之風流在風與流兩個字上面,講究天人合一,水到渠成,佳句偶得,才是難能可貴之風流,人不風流,焉能得之?

———————————————————————————————————————

筆者身在媒體工作,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深知其淵,偶有所得亦不能全之於萬一,請老師斧正。


壹簡財經


開玩笑說 可能是 "停車坐愛楓林晚"。

記得那是初中上語文課,炎熱的下午,同學們幾乎昏昏欲睡,語文女老師教到這首詩,大聲朗讀到這一句時,班上有個調皮的學生不可抑制的突然狂笑,女老師呆住,又唸了一遍,問這句我念錯了嗎?結果全班鬨堂大笑(老師念第一遍時沒反應過來,但壞學生笑加老師再讀忽然就意會了),老師有點生氣的再問,你們笑什麼?沒有同學敢回答。最後老師無奈狀繼續講課。那個壞學生沒看課本,把坐字當做字了。後來下課,我們小聲討論說古人太牛了,詩歌不是講意境嗎?那個意境不敢想象。其實古人這個詩沒有那個意思,是諧音現代詞引發的壞笑點。

正規的說,可能是“宋詞"裡“羅裳輕解”之類的香豔詞吧。

如果論愛情詩,更喜歡 崔護的《題都城南莊》

“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

特別是一邊小酌一杯酒,一邊輕輕吟誦,那感覺很舒服,男歡女愛,得不到的最好,遐想無限。就像看電影《前任三》一樣。

現在想來,還是《禮記·禮運》中,孔子說“食、色,性也,人之大欲存焉!”(簡單理解,吃飯和男女關係就是人的大欲望啊)。正確看待,合法合道德就好。


天邊的一團雲


最風流的一句詩詞?

那肯定要算上柳永的一首《菊花新》了。

其中:

留取帳前燈,時時待、看伊嬌面。

這句,各大男同胞們和女友那啥的時候,如果她讓你關燈,你就可以來深情款款的看著她的眼睛,念出這句,哈哈哈哈,柳永本身寫的也就是這個意思。

整首詞也可以說是非常香豔的了:

欲掩香幃論繾綣。先斂雙蛾愁夜短。催促少年郎,先去睡、鴛衾圖暖。 須臾放了殘針線。脫羅裳、恣情無限。留取帳前燈,時時待、看伊嬌面。

畫面感也是很強了:女主想要哪個啥了,又不好意思直說,就說這夜怎麼越來越短了,哎呀都睡不夠,我困了,少年郎你快先去給我暖下被窩…

女主脫完衣服上了床就想把燈吹熄了,少年郎大手一揮,且慢!咱跟一個大美人同床共枕,那怎能來關燈來事這一套,我要一直看著你美麗的臉龐。

嘖嘖嘖。。。



另外,柳永的還有,

《兩同心》其中的:

飲散玉爐煙嫋。洞房悄悄。錦帳裡、低語偏濃,銀燭下、細看俱好。那人人,昨夜分明,許伊偕老。

玉製的香爐仍生氣嫋嫋青煙。房裡悄言無聲。錦帳裡,語低情濃,在銀燭下細看,眉眼分明。那個人,分明是昨夜許你陪伴到老的人。

這是柳永嫖完妓寫的,表達柳永對那妓女的相思之情。

這你說說,嫖就算了,完事了你還對人家朝思暮想,想就算了,你還專門寫首詩來表達,還這麼有畫面感,實在是有夠大膽風流的。

其實柳永蠻多風流佳句的,本身風流就是柳永這個人的一大特色!

柳永並未能在仕途上一帆風順,但是卻在煙花之地頗受歡迎。

他有很多詞包括著名的: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相傳就是寫給青樓女子的詞。

柳永作為婉約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詞可謂唱遍風月場所。

柳永縱遊娼館酒樓,多少名妓都以得見為榮,要是有不認識柳七哥的,眾人都要笑她是下品。甚至妓家還傳出幾句口號:

不願穿綾羅,願依柳七哥;

不願君王招,願得柳七叫;

不願千黃金,願中柳七心;

不願神仙見,願識柳七面。

就連柳永去世後,每年到清明,一眾名妓還會不約而同的去柳永墳山祭掃。

喚作 “吊柳七”,又喚作“上風流冢”。

可以說是真風流了,

所以我一直認為最風流的詩詞佳句就是柳永的這句“留取帳前燈,時時待、看伊嬌面。”了。

我是腦百斤4A廣告,我會分享一些有趣、經典的案例和廣告與營銷的技巧方法,關注一下,一起成長。


唐書夷


說起“最風流的一句詩詞”,我首先想到的還是孟郊的“一日看盡長安花”:

《登科後》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當然對這首詩的解讀,歷來會有不同。我的理解是:因為唐朝有官妓制度,這些舉子一旦中榜有了官身,是可以免費攜妓出遊的。比如說唐朝長安成分為108坊,每坊又分為16個小區,其中位於東區第三街的平康坊和崇仁坊的夾道,也叫“北里”。各地來的舉子考完之後,一定會去“北里”逛一圈。為什麼?因為這裡妓院林立。

所以,有人說孟郊這句“一日看盡長安花”,是考完試心情愉悅跑去花市賞花去了。反正我是打死不信。

杜牧《遣懷》裡的一句“贏得青樓薄倖名”,風流程度一點也不輸給孟郊。

《遣懷》

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這首詩是杜牧三十一二歲時,在揚州任推官(唐朝執掌訴訟一類的官員)時寫的。為什麼說最風流呢?詩裡面表達的很清楚:在揚州一覺就睡了十年,而且還與青樓有關。這種詩酒風流、放浪形骸的能力,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啊!

還有北宋詞人柳永柳的詩詞,更是每一首每一句都透著風流,尤其是一句“風流事,平生暢”,若不是最風流都冤得慌。

《鶴沖天》

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
且恁偎紅倚翠,風流事、平生暢。
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為了能在“煙花巷陌”裡“偎紅倚翠”,什麼功名利祿呀,什麼虛度青春呀,統統都不管了,統統都比不上與美女們“淺斟低唱”。這種豁達,這種放浪,豈是一般文人墨客能夠比的。

我是索彥,平時喜歡聊些與詩詞歌賦有關的話題,也喜歡寫寫詩填填詞,歡迎一樣喜歡詩詞的朋友關注我一起交流學習。這是我列舉的三首我個人認為比較風流的詩詞,大家覺得那一首算得上最風流呢?或者,大家還有比這三首更風流的詩詞?


索彥聊詩詞


攜手腕鸞入羅幃,含羞帶笑把燈吹。

金針刺破桃花蕊,不敢高聲暗皺眉。

——《濟公全傳》

這首詩通篇清新脫俗含香浪漫,首句“攜手”二字突出二人你情我願恩愛親暱,“入羅幃”三字切入正題,值此春宵一刻,二人盡享歡愉。“含羞帶笑”的緣由是兩人首登床笫初識雲雨,“把燈吹”後便進入到臆想和現實交錯的空靈之地。“金針”刺破“桃花蕊”是用兩種象形物來比喻陰陽交合之具,“不敢高聲”和“含羞”呼應,“暗皺眉”皆因“刺破”之傷的疼痛。


風雲書場


“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這一句詩是最風流了,特別是在這個春雨綿綿,情音脈脈的日子裡。

春暖花開的季節,是嚮往的季節,鴛鴦、雙夜、梨花和海棠,用這美妙的詞彙把“老牛吃嫩草”說得如此詩意,這是我們的大文豪蘇東坡先生的“傑作”,打油詩也要有高度。

公元1069年一個喜慶的日子,年已八十高齡的北宋詞人張先(就是張三影,以“雲破月來花影”成名的那位)再娶小妾的日子,邀請了我們33歲的大文豪蘇軾參加宴席,席上張先老得意了,情不自禁:

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紅顏我白髮。

與卿顛倒本同庚,中間只隔一花甲。

看看,這是比較正經的感懷。

好了,詼諧幽默的蘇大文豪一向才思噴湧,立即戲謔了一番,他倆忘年交關係好,很隨便,和了一首:

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

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這個“壓”字,用到妙處,滿堂喝彩!

看看,撩妹也是要有境界,大家還是多多讀點詩吧,漲些文采!


林兆文說


《雪梅》少有的天姿與悟性,將冬天變得如詩如畫。你好美!婷婷玉立寒風中。純淨的是雪,嬌豔的是梅。如同情竇初開的少女。高貴的氣質,頂風傲雪。頑強的個性,戰勝寒冷!你是冰天雪地上的嬌子,是天地萬物中的精華,是我傾慕已久的佳偶,更是春的使者美的化身。雖然風欺雪壓,你依舊爭奇鬥豔迎春怒放。青春之火燃燒,寂寞的冬天被瞬間染紅。我用愛心守望,你美麗的天空閃爍奪目,燦若星河。縷縷芳香沁脾醉人,朵朵紅梅含苞待放。真誠相伴,一起擁有春天,與你長相守。(作者:劉濤)——這是我08年發表在甘肅省一家省級刊物上的,我最欣賞的,還是最後一句:真誠相伴,一起擁有春天,與你長相守。


劉詩任


柳三變、溫庭筠還有躲在床下聽宋徽宗和李師師私會的周邦彥,這幾個詞人本就風流,寫下的詩詞自然也風流,但少一些對比。今兒咱們說說看起來老實,但風流起來一點兒也不遜色這些後輩的一位詩人,不是李白,但與李白齊名,對,說的就是被我們在課本上玩壞了的杜甫。

在我們普遍認知中,杜甫是一個胸懷國事的憂國憂民的詩人,創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還寫出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心繫蒼生,但其實他也有風流的一面,譬如這句“越女天下白,鑑湖五月涼”,這時老杜遊吳越二三十年後了,卻還對著肌膚白皙的越地姑娘念念不忘。

還有《江畔獨步尋花其七絕句》,把四五六首連起來,完完全全就是一個跟女子有關的曖昧行,其中“黃四孃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還把女子名字說出來了。

還有《陪王侍御同登東山最高頂宴姚通泉,晚攜酒泛江》詩句中:“笛聲憤怨哀中流,妙舞逶迤夜未休”,一夜沒休息,就只是跳舞,你信嗎。杜甫後面詩中還經常同這姓王的太守一同出遊,同他們的家裡也熟悉了,“願攜王趙兩紅顏,再騁肌膚如素練”。

不過相比一些詩人或詞人,老杜風流而不下流,多了一股正氣。


今夜亂彈琴


“風流”這個詞,在現代是一個貶義詞,比如說“某某人非常風流”,但是在以前,“風流”是一個褒義詞,有很多種解釋,生活中或者小說中最常見的解釋可以理解為放蕩不羈,率性天真,無拘無束,風度翩翩。比如紅樓夢中史湘雲說“真名士自風流”,又如“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每個朝代都有每個朝代的風流人物,如晉朝謝靈運說““天下才共有一石,子建獨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同用一斗。”也正因為如此曹植被稱為“八斗才”,所謂才過八斗指的是比曹植還要有才華。 唐朝李白最豪邁最風流的詩是“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而蘇軾最風流的一句詞是“老夫聊發少年狂”柳永最風流的一句詞便是“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不過我覺得最風流的一句詞是辛棄疾寫的,辛棄疾寫的詞,喜歡用典故,給人一種賣弄學問的的感覺。不過辛公用典恰到好處,便如同錦上添花。辛棄疾寫過很多豪邁的詞作,可以說是宋朝繼蘇東坡之後,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也因此和蘇軾並稱為蘇辛。但是我最欣賞的是辛棄疾的一首“賀新郎·甚矣吾衰矣”,裡面有這麼一句詞“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當我第一次讀到這一首詞的時候,就被深深震撼了。這種震撼是甚至不能用言語表達,這是何等的自負何等的自戀又是何等的自信,明末秦淮把八豔之首楊愛就是因為讀了辛棄疾這首詞,而改名“柳如是”,所以辛棄疾的這首詞不僅是詞風流,讓人更風流。


青埂峰下的鬼話


“曾因酒醉鞭名馬,生怕情多累美人!”

說起風流詩句,恐怕得與美女扯上點關係才能算數吧?郁達夫的這兩句詩,堪稱詩意風流的神來之筆!



這兩句詩不僅對仗工整,而且非常唯妙唯肖地刻畫了一個“狂放不羈”的風流才子形象,堪稱郁達夫的標準自畫像:雖然酒醉敢於鞭打名馬,但是,卻又擔心自己太多情,累及美人。

後一句,蘊含著郁達夫對自己才華出眾的高傲和自負:作為一代才子,我被美女們愛慕,在所難免。但是,各位美女:我很風流,愛我有風險,入手需謹慎!當年有“杭州第一美女”之稱的王映霞,就是郁達夫曾經的老婆之一,這說明: 他的自負是完全有道理的!

先抑後揚,抑中有揚,是郁達夫這兩句詩的風流韻味之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