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身邊一個人是否聰明?

如何判斷身邊一個人是否聰明?

愛因斯坦——曾經的學渣

聰明=成績好、學歷高?

我們習慣於從學習成績、學歷的高低來判斷一個人聰明與否。但是,我們身邊這樣的現象比比皆是:成年後,學霸“傷仲永”,學渣成大事。

眾所周知,在任何行業有所成就,既需要聰明(智力),也需要智慧(價值觀、性格、情商等),聰明和智慧不是一回事。

即使僅僅從知識學習的角度,智力也不能簡單地等同於學習好、學歷高。

什麼是智力?智力包括哪些方面?

智力的學術定義是:人們認識客觀事物並運用知識去思考、推理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美國俄亥俄大學的心理學家羅傑·格里菲思將智力分解為七個維度,包括:

算術(快速而準確的運算能力)

語言(對書面和口頭語言的理解能力,對詞彙之間關係的理解能力)

知覺速度(迅速而準確地從視覺上辨認差異的能力)

歸納推理(確定問題的邏輯後果並加以解決的能力)

演繹推理(運用邏輯來評估某種觀點的價值的能力)

空間知覺(物體的空間位置變化時,能想象出物體形狀的能力)

記憶力(保持和回憶過去經歷的能力)

原來,聰明人是這樣的!

完整地理解了智力的定義和維度,我們就能精準地判斷身邊的聰明人:那些能說會算、邏輯性強、記憶力好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