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委机关报:干部没有资格、没有权力"耍官威"

中纪委机关报:干部没有资格、没有权力

近日,网上一段关于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教育局某副局长在接待群众时出言不逊的视频引发网友关注。不少网友认为,在狠抓党员干部作风、狠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当下,这名干部“耍官威”的言行,实在令人反感。

“耍官威”的做派与我们党的性质宗旨格格不入。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心中没有群众,就不配再做共产党员”。人们心目中合格的党员干部形象,应该是亲民、爱民、为民、利民的好干部,他们一定会把百姓的疾苦挂在心头,认真尽责地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职权,而不是端官架、打官腔、踱官步的“官老爷、官奶奶”。态度蛮横、颐指气使、简单粗暴的“耍官威”本质是官僚主义作风,是“官本位”思想作祟、权力观扭曲、严重脱离群众,令群众不满,损害了党员干部的形象,也伤害了干部与群众的鱼水感情,影响了党和国家好政策的落实。作为党和国家的干部,没有任何资格,也没有任何权力去对老百姓“耍官威”。权力是用来为人民办事的,而不是拿来抖威风的!

诚然,当前正值改革攻坚期、经济调整期、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期,许多矛盾和问题交织,群众的诉求复杂多样,基层干部处在落实执行党和国家政策的末梢,处在直接面对群众、解决问题的一线,工作繁琐、任务艰巨。群众对有的政策或某些工作不清楚、不明白甚至提出质疑、诘难,都是很有可能出现的情况,这考验着每名干部的信念、修养和智慧。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是简单的作风问题,而是严肃的政治问题。做好群众工作,关键在于始终不忘人民立场,加强服务意识、公仆意识,要和群众心贴心、心连心。还要练就为人民服务的真本领,积极转变工作作风。要认真耐心为群众释疑解惑,用群众语言、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做好工作。尤其是一些直接对接、联系群众的窗口单位、服务部门,在面对难事、杂事时要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多替群众着想,多听群众意见,更要经得起群众抱怨,多从自己工作上找问题找原因,用真心真情、真正的行动来赢得群众的理解、信任、支持。

据媒体报道,该副局长已被通报批评,她本人也将对来访群众道歉,并作出深刻检查。这件事不但对其本人是极为深刻的教训,也当引起广大党员干部警醒。网络时代,党员干部一举一动都可能受到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必须时时自律,严格要求自己,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要自觉接受监督,时刻牢记初心使命,时刻不忘自己的身份和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保证全党集中统一、令行禁止,要把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重要任务。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当前重要的政治任务,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要结合实际,抓住“关键少数”,针对突出问题,精准施策,靶向治疗,一抓到底,推动广大党员干部的作风持续向好。

来源 | 中国纪检监察报

校对 | 张 浩

『每日一学』

  • 《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第四章第十七条

  • 巡视组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开展工作:

    (一)听取被巡视党组织的工作汇报和有关部门的专题汇报;

    (二)与被巡视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和其他干部群众进行个别谈话;

    (三)受理反映被巡视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和下一级党组织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问题的来信、来电、来访等;

    (四)抽查核实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情况;

    (五)向有关知情人询问情况;

    (六)调阅、复制有关文件、档案、会议记录等资料;

    (七)召开座谈会;

    (八)列席被巡视地区(单位)的有关会议;

    (九)进行民主测评、问卷调查;

    (十)以适当方式到被巡视地区(单位)的下属地方、单位或者部门了解情况;

    (十一)开展专项检查;

    (十二)提请有关单位予以协助;

    (十三)派出巡视组的党组织批准的其他方式。

  • 温馨提示

  • 2019年第一季度百姓问政工作通报

『本期荐书《尚书》

  • 至次日上午11时,留言点赞数最高的网友,可获赠本期荐书。

欢迎投稿:[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