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工業機器人崛起,是就業人口的福音還是噩夢?

國產工業機器人崛起,是就業人口的福音還是噩夢?

產業升級需要機器人;產業工業就業如何保障?

近幾年人口老齡化加劇,勞動力成本不斷攀升,社保納稅新政隱形提升製造業用工成本,同時機器人價格不斷下降,機器人回收成本降低,2018年回收週期有望回落在1年以內。中國產業結構調整倒逼下游製造業自動化轉型升級,對工業機器人需求強勁。

智能製造時代,工業機器人的性能不斷提升,適用性也在逐步擴大,各行各業對工業機器人的大量需求為工業機器人的持續增長提供源動力。根據調查統計數據,2017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售額達到500億美元,同比增長25.0%,2014-2017年年均複合增長率16.4%。全球工業機器人銷售量繼續保持高速增長,2017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達38.7萬臺,同比增長31.6%。預計2018年全球工業機器人保有量達205.5萬臺,同比增長12.4%,達到近十年新高。從調查數據上看,全球工業機器人的保有量不僅僅是量的增加,其年增長率更是保持上升態勢。在全球機器人應用下游產業,汽車行業的佔比正在逐年萎縮,取而代之的是電子產品行業的上升。

中國人口紅利的逐漸喪失,人工工資上升對製造企業的成本端構成較大壓力。同時老齡化程度繼續加大,60歲以上及65歲以上老人佔總人口的比重都有明顯上升。2017年我國16至59週歲的勞動力年齡人口為90199萬人,佔總人口比重為64.9%;60週歲及以上人口24090萬人,佔總人口的17.3%,其中65週歲及以上人口15831萬人,佔總人口的11.4%。

2017年製造業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已達到64452元,同比增長8.38%,是2008年平均工資的2.6倍。製造業面臨較大的人工成本,而與此同時,機器人回收週期不斷縮小,製造業“機器換人”動力很足,對自動化設備需求旺盛。

改革開放以來,由於中國勞動力、土地等成本優勢,歐美日韓發達國家製造業向中國轉移,到現在自主研發、創新突破,中國製造業逐漸從低端加工製造向高附加值邁進。中國製造業層次和核心競爭力有極大提升空間。提升製造業水平成為中國經濟維持長期競爭力的重心。隨著勞動力、土地、環節、能源等要素成本快速上升,我國製造業舉步維艱,利潤越來越薄。 在全球經濟格局大調整的當下,中國製造處於新的關鍵時期,在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的推動下,智能製造已然成為中國製造業轉型升級的“新動能”,它讓傳統制造業脫胎換骨的同時,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方式改變著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