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壯的“漠北之戰”,是如何戰勝匈奴主力的?

漢帝國等待了81年才勝利的“漠北之戰”,是如何戰勝匈奴主力的?

公元前119年,漢武帝發動漠北之戰,衛青與霍去病各率領5萬名騎兵,兵分兩路,從代郡與定襄出發。
歷史 | 悲壯的“漠北之戰”,是如何戰勝匈奴主力的?

匈奴得知漢軍來攻後,趙信為匈奴伊稚斜單于出謀劃策:“漢兵既度幕,人馬疲,匈奴可坐收虜耳 ”。於是伊稚斜單于將部眾人畜輜重轉移到更遠的北方,以精兵待於漠北,專候西路漢軍的到來。

結果,兵出定襄、大將軍衛青率領的西路軍遭遇匈奴人的主力,匈奴單于伊稚斜早已準備多時的8萬餘人主力軍隊。而且,匈奴軍隊以逸待勞,衛青的漢軍卻經過長期行軍非常疲憊。伊稚斜也非常明瞭戰場的形式,這是對長途行軍的敵人發起突然襲擊的絕好機會。他立即命令1萬名強力的先鋒騎兵對漢軍發起猛烈的攻擊。

歷史 | 悲壯的“漠北之戰”,是如何戰勝匈奴主力的?

衛青顯然已經估計到會出現這種情況,並迅速採取了防守反擊的對策。他將強弩戰車與著名的重裝甲戰車“武剛車”擺出了環形的大圓陣,創造了一個移動的堡壘,以保護著步兵、弩手與弓箭手。同時,衛青還部署了5000名精銳騎兵——軍事專家一般認為這就是當時的漢軍重騎兵“突騎”,來加強這個車陣。

匈奴騎兵雖然猛烈衝擊,但無法突破漢軍的防線。不過匈奴騎兵人多勢眾,戰場態勢出現了膠著。

這種僵局持續至黃昏,大漠中的一場沙暴遮蔽了戰場。衛青立即派遣主力騎兵,利用低能見度掩護,從兩翼發動大規模迂迴,幷包圍了伊稚斜的軍隊。黑暗中衝殺出來的漢軍騎兵猛烈攻擊匈奴騎兵,而伊稚斜則被這次鉗型攻擊徹底擊垮。

漢軍隨後連續追擊160多公里,一共砍倒了大約19000多名匈奴騎兵。之後漢軍到達了匈奴軍的要塞——蒙古那柱特山的趙信城。在那裡,漢軍摧毀並焚燒了要塞,且掠奪了趙信城中匈奴軍的大量存糧。

歷史 | 悲壯的“漠北之戰”,是如何戰勝匈奴主力的?

就這樣,匈奴單于計劃圍殲衛青的騎兵主力卻遭到了其預估之外的慘敗。伊稚斜之後失蹤超過10天,導致他的部下以為他已經在漠北之站中陣亡,甚至已經推舉了新的單于。新單于在伊稚斜又重新出現之時才退位。匈奴當時的混亂狀態可見一般。

沒有側翼危險的霍去病的東路軍,沒有浪費這個寶貴的戰略機會。霍去病帶領校尉李敢(李廣之子)同右北平郡太守路博德會師,穿過大沙漠,深入匈奴腹地1600多公里,驅使所俘獲的匈奴人為漢軍在前方開路,直接尋找並攻擊了匈奴左賢王的大營。左賢王的匈奴騎兵根本無法對敵霍去病的精銳漢軍騎兵,結果遭到徹底的潰敗。

霍去病的精騎徹底包圍與瓦解了敵軍。在無情的攻擊中,東路軍一共殺死與俘獲了70443名匈奴人,俘虜了三個王和83名貴族。之後,他率軍到達狼居胥山祭祀天神,姑衍山祭祀地神,又登上翰海旁邊的山峰眺望。

這就是著名的“封狼居胥”,漢民族的最高軍功!

歷史 | 悲壯的“漠北之戰”,是如何戰勝匈奴主力的?

在漢帝國騎兵長達近2000公里的長途奔襲中,霍去病在進攻路徑上的準備工作顯然卓有成效,包括使用對地形相對熟悉的匈奴人來尋找路徑。當然,之前霍去病就已經很習慣於這種長距迂迴包抄的新騎兵戰術,並多次取得輝煌的成功。因此。在他的率領下,漢帝國的騎兵在如此長距離奔襲中,依然準確鎖定敵方大營——最薄弱與重要的環節。在攻擊成功之後,漢帝國的騎兵利用敵方遊牧民族沒有固定體系的防禦縱深工事及城市可以依託掩護的缺點,不停歇地進行無情的追擊,直至給予毀滅性打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