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的貢獻是否過譽?

何方明


評論區有否定的成分,我想說的是民以食為天,能為糧食增產增收做貢獻的人就是功臣!無論是北方小麥和南方大米哪一項增產大家都是受益者!做人要厚道,要講良心,不能吃飽了就滿嘴跑火車,就像問城裡的小孩大米從哪裡來?答曰是從麻袋裡倒出來的一樣滑稽~請問哪一項科研成果不是辛勤勞動和汗水換來的?包括我們今天使用的所有科技產品。

有對一位老科學家無聊的質疑,還不如向那些弄虛作假,那些腐敗分子開炮!因為他們才是老百姓最痛恨的壞人!

中國再多一些像袁老一樣為國家和民族做貢獻的人,我們的祖國才能興旺發達,繁榮昌盛,才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並走在世界最前列!

……


一生平安178325765454


我是快70歲的人了,經過了1958年吃食堂飯,那才是飢餓,當時是16兩為1斤,我的指標是每天5兩分三餐,早上2兩,中午2兩,晚上1兩,總數約現在的4兩,但食堂裡剋扣打折後就不到4兩了,正是長身體的時候,萊裡無油水,肚子能飽嗎?我母親帶著我們五兄妹,只有挖野萊填滿肚子…。從60至80年代,農業都處於落後,吃飯從為中國人的頭等大事。記得毛主席曾經在農村工作60條裡面向全國人民倡議:農時吃幹,閒時吃半乾半浠,節約毎一個銅板,支援國家建設…。我們回憶過去,現在的年輕人覺得不可思議,因為你沒有親身經歷過。這也叫飽人不只餓人飢。袁隆平老人家和他的團隊,為中國的糧食作出出卓越貢獻,雜交水稻的問世,解決了13人民吃飯的大事,袁老把這來之不易的科研成果推廣到了全世界多數貧窮國家,舉世矚目,所以我們都要感恩祖國,感謝袁老!無論對袁老予以多大的榮譽都不過份!


孫應奇


一提起袁隆平,大家第一時間腦海閃現出的可能就是“雜交水稻之父”吧。稍有了解的,可能知道他還有“當代神農”、“米神”等稱號。再深入點,他還曾獲過“國家特等發明獎”、聯合國“世界糧食獎”等。有人質疑對袁隆平的讚譽過度了,有書君可不這麼認為。以袁老的貢獻之大,這些榮譽他絕對受之無愧。憑什麼這麼說呢?有書君在此就簡單地講二點。一是他為解決“吃得飽”的問題所做出的成績。二是他為解決“吃得安全”的問題所做出的貢獻。其實實現這二點可不簡單,但袁老以其畢生的精力,投身專注於人類最基本也是最重要“吃”的事業中,其敬業精神可歌可泣。

有書君先說一個小故事。雜交水稻在研究階段期間,袁隆平幾乎每天都在實驗田裡度過。有一天,他在秧田裡專注研究秧苗,他的一個學生正好路過,看見他兩隻小腿上竟趴著起碼六、七條螞蟥,看得心裡直發毛,趕緊叫了起來:袁老師,你腳上有好多螞蟥呢!喊了幾聲,袁隆平這才反應過來,略微低頭看了看,不屑一顧,淡淡地回答:螞蟥喝飽了,就會走的。

先來說“吃得飽“的問題。

中國人多地少,耕地資源更是有限, 這是基本國情。想想10多億的人口壓力,再加上沙漠化、城鎮化,日漸稀少的耕地如何能產出更多的糧食,來滿足日益增長人口的基本生活需要,很顯然,提高單位產量是最有效的切實可行的辦法。而就是這個有“雜交水稻之父”之稱的袁隆平,他投身於這項研究,帶領團隊培育出了雜交水稻,讓水稻產量由畝產300公斤上升到1000公斤以上,地進行了大規模地推廣種植,在有限的耕地資源上,創造瞭解決中國人民溫飽的歷史難題,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做出了貢獻。

此外,袁隆平又開拓了研究範圍,2017年成功地進行了耐鹽鹼的海水稻培育,其中一個品種小面積測產可達到摺合畝產620公斤。袁隆平設想將海水稻推廣種植一億畝,如果這一技術成果得到大面積推廣“按最低產量畝產300公斤算,每年將增產300億公斤,相當於湖南省全年糧食總產量,能多養活8000萬人口。”這發展前景可是槓槓的。

再說“吃得安全“的問題。

據統計,全世界每年向環境中會釋放一種有害物質,這種物質有80%以上會進入到土壤中,汙染農作物,人吃了這種農作物後,這種物質會在在人體中積存,嚴重會時會導致軟骨症,最糟糕的還會引發癌症。這種物質有個化學名稱叫“鎘”。

2017年,袁隆平宣佈了一項重大成果:在水稻育種上有了一個突破性技術,可以把含鎘或者吸鎘的基因‘敲掉’,讓水稻種子變得乾淨。因為水稻是對鎘吸收最強的大宗穀類作物,也可以說,水稻重金屬汙染類型中,鎘汙染是最嚴重的一種,此次水稻親本“去鎘”成功,袁隆平院士對人類糧食的貢獻無疑是空前的。

1930年出生的袁隆平院士,現在已是將近90歲的老人了,仍一如既往從事水稻研究。他這一生奉獻給了雜交水稻,奉獻給了人類。他說趁現在身體還過得去,抓緊時間乾點事,希望2020年能夠實現超級雜交稻大面積畝產1200公斤和海水雜交稻研發成功這兩大目標。

滿懷敬意之時,有書君衷心祝願袁老安康長壽、達成夢想。說一句掏心的話:袁老,您可是咱們的一寶啊。無論何種榮譽稱讚,有書君認為都不會過頭,你們以為呢?


傑哥的時間空隙


以下是我去年回答的一個類似問題,不作修改直接複製過來,個人觀點歡迎板磚,同時也希望頭條別太多重複的題問,原文如下:

忍不住要駁一下某些人,水稻基本普遍畝產量300公斤是40(七十年代)年前,500公斤是30(八十年代)年前,600公斤是20(九十年代)年前,近年基本還在600至700公斤之間徘徊,300公斤也就是"人民公社"的產量,"千斤畝"是1980-1981年分單幹後的產量,當時"良種"並沒有大面積推廣,提產的主要原因是"單幹"後農民的積極性空前提高,90年後,無論是農耕環境,種植經驗,化肥農藥都有了飛躍的發展,牛糞+石灰+六六粉+敵敵畏的種植模式一去不返,產量也去到一千二百斤左右。你們在強調畝產300公斤提升到600多公斤的時候,你不知道過去40年中國的農耕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麼?科學的種植方法,生物肥,葉面肥,微量元素肥,生長調節劑促進劑,土壤改良,測土配肥,林林種種層出不窮的提產方法和手段你一律忽視而歸功於一粒種子?可以明確的告訴你,你帶著袁隆平回到七十年代他也種不出"千斤畝",而現在隨便一個過去的品種也能種出千斤以上。在眾多提產因素中袁隆平只是提供了其中一種可能,但袁隆平的試驗田產量無法在推廣中實現,恰恰也在側面驗證了要提高產量僅僅依靠優選種子遠遠不夠,如果沒有輔以良好的種植環境(大環境包括國家政策扶持、農民的積極性、科學種植管理知識的普級及運用、氣候環境等等,小環境包括農民種植技術、田間管理的力度、農資投入的力度等等)仍然無法達到預期的產量。說明什麼?說明提高產量關健不在種子,起決定性作用的仍然是農民的積極性,種植理念和技術的掌握!

而整個國家的糧食提產更是事關國策。打工潮的出現導致了大量農田荒蕪,國家適時推動的"農田補貼""農機下鄉補貼""土地整改"(平地.開機耕路)"保價收購糧食""農田保護政策"等等政策更是國家保證糧食安全的基石。所以說糧食增產是一個面,牽涉到政策扶持,農民積極性,種植技術,規模化機械化參與度以及化肥農藥的改善提高等等。種子只是這個面裡的一個點,大家卻喜歡甚至盲目地無限放大這個點的作用,這是不合理的。當然,袁隆平在糧食增產方面是有功的,說貢獻巨大也許還說得過去。要誇大到養活十幾億人那就純屬只吃五穀雜糧,完全是"無雞之談"。承認和肯定他的貢獻不等於要神話他。


坐看雲起時48370347


本人認為,袁老的功勞確實有,貢獻不小,過譽一說也不離譜。

其一,雜交水稻之父不準確:因為袁老的雜交水稻三糸配套技術成於1975年,而雜交稻五十年代在菲律賓就產生了(那是第一次綠色革命),我國同期也有,六、七十年代雜交水稻種植已在全國推廣了,只不過那時的種植比例不高,產量提高的有限,而袁老的三系雜交稻屬於第二次綠色革命的階段,因此袁老準確的稱呼應該是三糸雜交稻之父。(關於三系雜交稻,不懂的同志及網友不妨百度一下,科普一下)

第二,一九八二年以前,我國的糧食產量一直不高,幾千年的歷史中,除了漢武帝時人均擁糧兩千斤(這是文、景兩朝積累的),其它時段是不充足或短缺的,新中國的前30年,糧食產量穩步增長(這是人口增加3.5億的主要原因),除了1959年因人患造成短缺外,基本上是夠吃的,但沒有富餘,但是到了82年,我國糧食一季撈全年,農民手中個積壓了大批量的糧食,自此之後,我國糧食一直是供過於求直至現在。這個一季撈全年,主要是指小麥,畝產由過去的300斤一下子翻番增長到600斤,這與雜交稻一分錢的關係也沒有,從82年到如今,小麥產量是持續的增長,現在,我們襄陽市的小麥畝產水平近千斤(指80平方丈的大畝),就說水稻,本地的水稻畝產多年來一直保持在1500斤的水準,但這個是粳米,不是三系雜交稻的燦米,與袁老的成果沒關係。

說一段題外話,小崗村農戶包乾後,糧食產量並未大量提升,他們手中多了糧食不是增產得來的,是鑽了國家政策的空,投機得來的;我們襄陽本地農戶分田兩年,糧食產量沒有提升,82年的大豐收,是我國過去30年全面發展農業結的一個大果實,與改革開放的政策沒有必然的聯繫,道理我不講,我講事實,我當時所在的單位是勞改農場,我學的是林業專業,工作後從事農、林業生產的技術及管理工作,82年時,我單位仍然是過去幾十年的生產經營管理模式一既集體化加機械化,周圍農民分田單幹後,其糧食的單產及品質,一直不如集體化經營的農場,這是一個事實。再一個事實是,農民單幹後,天旱了你不澆水,你也不要使用改良了幾代的高產品種,你也不準使用農業機械,更加不準使用化肥,你一個單幹的農民去種糧致富去,遇到災年你不餓肚子我就服了你!


用戶72414383014


中國水稻種植第一要數南方的廣東省,廣東省是魚米之鄉。廣東農學院成立於何年何月就要查一查才消楚,海南島屬廣東省管轄,水稻種植一年3造。記得沙河鎮(人民公社)獵德大隊也派社員到海南島搞科研培育水稻雜交種植,雜優一號在七十年代育成(單造畝產千斤)跟著全沙河鎮推廣開來。講到野稻高過人,的確有,這種稻一年只產一造,名曰:"大金豐(蜂)″米粒線條花紅色,另一種曰"小金豐(蜂)"赤紅色″可種2造,屬粘米類,多用於蒸酒。還有兩種糯米,一種曰"大糯谷″另一種曰"小糯谷″。白粘米有韶關馬霸油粘、增城絲苗、青遠香粘、貓牙粘、銀粘……這些稻穀產糧低,大躍進後只有小量種植,七十年代基本種《雜優》為主,統稱《中糧》每麻袋200市斤。七十年代《中糧》出口佔世界第一位,種水稻問《番禺佬》。🇨🇳😡


山雞6467


過不過譽我不清楚,但我想有兩點得說清,水稻產量問題,我不是專家,但我知道過去產量低是人為因素,大家都知道,承包到戶以後小農小戶都能自給自足尚有盈餘,還有餘糧繳公糧,但明顯農業生產小戶單打固然不是方向,但至少說明好好耕作貌似糧食產量不會差,當然離不開基層農業工作者不懈努力,這是我說的一,其二,我還是想問問,袁老水稻是轉基因嗎?袁老兒子與轉基因有沒有關聯?怎麼不回應?是不敢還是不屑?糧食問題是大問題,事關國家前程安危,那是大道理,咱老百姓不懂也關心不了,但餐桌上糧食安不安全,我們得關心,轉基因大豆已經在坑著我們每個人無處逃避,每天入口的大米總不能不關心吧,


啄木鳥大叔來了


可以說袁隆平是中國雜交水稻的頭號功臣,但說他養活中國,或者把雜交水稻的功勞全算在他一個人身上,是過譽了。

1.“野敗型”雜交水稻的四大功臣排序是:袁隆平、顏龍安、張先程、李必湖。

袁隆平在國內最早發表水稻雄性不孕性的論文(日本學者最早發現並提出相關理論),指明中國雜交水稻發展的方向,而且培育成功的關鍵是袁隆平團隊成員李必湖在海南三亞發現野生水稻“雄性不育株”,袁隆平命名為野敗,並在70年把“野敗”材料分發給顏龍安等全國水稻育種科技人員。在這個基礎上,顏龍安率先做出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張先程做出恢復系,才最終完雜交水稻的三系選育。就是說,第一個能大規模推廣的不育系、保持系、強恢復系與優勢組合都不是袁隆平做出的,但沒有袁隆平的指導,李必湖不會發現“野敗”,沒有袁隆平無償分發的“野敗”就不會有顏、張的成果,袁隆平是雜交水稻的頭號功臣!這是沒有爭議的。

其實雜交水稻還有一個非常重要但很少有人提到的人物,他就是海南的農技員馮克珊。他聽過袁隆平的課,袁隆平和李必湖到海南找野生水稻時,他想起農場附近有一種名叫“假禾”的草像是他們要找的野生稻。後來他發現一片很像野生水稻的野草,然後再告訴李必湖,他們倆一起發現三個雄花異常的野生稻穗。

但2004年以前,包括袁隆平李必湖在內,沒有人提過他!什麼好處都沒有他的份!有記者知道後寫了一篇短文發表,並把報道發給湖南農科院,於是2004年“第三屆袁隆平農業科技獎”才向他頒發袁隆平農業科技獎證書及獎金!

2.為什麼大家只知道袁隆平?

材料顯示:1981年雜交水稻獲國家發明特等獎 ,因為參與的人太多,獎狀只有一張,獲獎人寫“全國秈型雜交水稻科研協作組袁隆平等人”。顏龍安發現後感覺對其他幾十位協同攻關的科研人員不公平,不服申訴,頒獎前一天晚上方毅副總理主持的協調會上承認獲獎者前四位排名為袁隆平、顏龍安、張先程、李必湖,袁也參加協調會但不發言。但當時大局已定,領導說服其他獲獎者顧全大局,只能把獎狀複印,一人一張,後面寫上獲獎人姓名單位並蓋章,農業部主持獎金分配,獎金袁拿5000,顏拿4600,張李是3000,還有其他幾十人一起分配。可見他們的貢獻程度差別不大。

獲獎消息一發布,全國人民都認為是袁隆平一人之功,忽略了“袁隆平”後面的“等人”,關鍵是袁也不解釋。從此他幾乎一人獨佔雜交水稻榮譽,李、顏、張因此和他翻臉。

起源於文革的成果,大多都有這種情況,袁隆平、屠呦呦都一樣,砒霜治白血病,現在也是吵成一鍋粥。

還有一個:大家都在說袁隆平的“海水稻”,海水稻是湛江陳日勝首先發現、研究,經過30年努力,得到第一個可以大規模種植的產品,並進行基因測序的,但陳日勝沒有科研項目資助,個人單打獨鬥,成果沒有通過驗收,沒有推個。前幾年袁隆平介入後才有更大的發展,但“海水稻之父”應該是陳日勝。至於袁隆平和陳日勝為什麼沒有合作,這就不知道了。

3.野敗型雜交水稻之後,朱英國院士於1972年發現紅蓮型,日本也發現BT型,雖然這兩種沒有野敗型有名,但也說明並不是沒有袁隆平就沒有雜交水稻。另外,在雜交水稻中,種植面積最大的是謝華安的產品,不是袁隆平的。超級水稻抗性差,對水肥需求太大,在安徽出現過上萬畝大面積絕收,所以推廣不太理想。

4.土肥水種密保管工,水稻高產首要是化肥和農藥的推廣,種子只佔20%。

不能否定袁隆平對中國糧食生產的貢獻,但說袁隆平養活中國是過譽的。


吉家凡


感覺袁隆平過譽的,是真沒捱過餓,建議大家去偏遠山裡去看一看,看一看山裡孩子吃的什麼,穿的什麼,因為工作關係我是去過幾次,很震撼,真是艱苦,也許你說那種地方不會種水稻的,假如全國百姓大部分都吃不飽,還有什麼心思發展生產,也許你要說可以買,國際上糧食也很便宜,這是不知道糧食是戰略資源,蘇聯是怎麼解體的,就是蘇聯石油換不起糧食,當然和那個蘇聯偽專家導致國內糧食大減產有關。為啥每年國家一號文件都是涉農的,因為農業穩產增產是國之基石。扯遠了,袁的貢獻利國利民,有功與世界和平發展,當然,袁老爺子這麼高的年齡,肯定是在指揮一幫年輕人在實驗了,袁老爺子現階段已經化身一個符號,一種精神,一個行業代表,而且袁老爺子不爭名不爭利,保持老一輩科研人員無私奉獻的精神,所以如何盛譽不為過,而且我個人認為一兩千年之後,袁老爺子會和神農氏一起被中華民族銘記的,這種人你感覺盛譽了嗎?


youth57


過譽也罷,不過譽也罷。民以食為天,先吃飽肚子,再去爭論。

公道自在人心,事實勝於爭辯。

個人,領頭人,團隊,輔助者,要成就一項工程必有這樣的隊伍。成果如何,作用如何,貢獻大小,榮譽程度,小民好像無法左右。只知道它有否實用性和普惠牲。下雨地區的人會說今天到黴衣服淋溼了,沒下雨地區的會說不可能你不能睜眼說瞎話。你說這樣爭有意思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