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斗山丨一處鮮為人知藏身2000多年的聖土之城

金斗山丨一處鮮為人知藏身2000多年的聖土之城

秋訪金斗山 聆聽秋韻道語

文 王玉紅

清晨,推開門,陡然看到黃葉鋪地,不免心生惆悵。樹上,秋風拂弦而歌;地上,落葉翩翩。 “叮噹——叮噹——”秋風送來一陣陣清脆的鈴音,由遠及近,漸漸地越來越清晰,我知道,這是金斗山上的風鈴,離開它十幾天了,它仍是這樣不經意地輕叩我的心扉。

金斗山丨一處鮮為人知藏身2000多年的聖土之城

金斗山丨一處鮮為人知藏身2000多年的聖土之城

金斗山丨一處鮮為人知藏身2000多年的聖土之城

金斗山離新安縣城很近,遠遠望去,它就像一彎新月靜臥在新安大地上。

金斗山丨一處鮮為人知藏身2000多年的聖土之城

登上金斗山那天,天氣出奇地好,陽光普照,秋風陣陣。遠處的雲夢山,影影綽綽,像戴著面紗的少女;山腳下的村莊,雞犬相聞,炊煙裊裊;待收的莊稼,如人到中年,處處散發著成熟迷人的風韻。山上有金斗道觀,道觀的主體建築是薄姬殿。薄姬殿,歷經千年,幾經風雨,幾經重建。

金斗山丨一處鮮為人知藏身2000多年的聖土之城

如今,重建的薄姬殿,更加雄偉壯觀,殿宇重重,紅牆黃瓦,雕樑畫棟,飛簷斗拱,高高地盤踞山頂。

金斗山丨一處鮮為人知藏身2000多年的聖土之城

研究孝道文化

一陣悅耳動聽的鈴音,從空中飄然而來,使我混沌的思維頓然清晰。我在道觀外的青石路上徘徊,在道德天尊的塑像前仰望,在青松翠柏下凝神諦聽,終於發現這鈴音來自觀內鐘鼓樓的翹簷下。鐘鼓樓高大俊美,四角屋簷高翹,如燕展翅,如鶴沖天,每個翹簷下均有一個鈴鐺。風吹,鈴動,音起,清脆如溪水淙淙,清新如雨後風生,閉眼細聽,似雪夜間飲美酒,細滑入骨;如竹林裡啜新茶,清涼入心。我醉了,為這清新飄逸的鈴聲。雖有串串鈴,何人聽我音?因我來了,我覺得鈴鐺也醉了,以至於和我如影隨形,走到哪裡,都可以聽到它叮叮噹噹的聲音。

金斗山丨一處鮮為人知藏身2000多年的聖土之城

研究傳統文化

薄姬殿門楣上方的匾額上,“玉清至道”幾個大字,清秀圓潤,這四個字是慈禧太后的墨跡。望著這幾個字,讓人不禁想起“上善若水”四個字來。老子講: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古往今來,幾千年的滄桑,有幾個女人能流芳千年,能如此被人敬重呢?薄太后正是靠著自己的善良賢德和淡泊如水的品性,利國恩民,不僅使自己成了古往今來最幸福的母親,也贏得了世世代代黎民百姓的尊重和敬仰。思索中,叮叮噹噹的聲音依舊飄蕩在道觀的上空。我望著屋簷下的鈴鐺,它們隱藏在富麗堂皇的大殿一角,終日叮叮噹噹,為人送上悅耳的聲音,它們為了什麼呢?它們可曾想過要得到什麼回報嗎?

金斗山丨一處鮮為人知藏身2000多年的聖土之城

在金斗山一角,有個涼亭。涼亭下的紀念碑上,記載著一個悽美的故事。抗日戰爭時期,就在這薄姬廟旁,發生了一場殘酷激烈的戰鬥。戰鬥中,一個紅衣飄飄的女子和她的連長丈夫一起倒在了日軍的炮火之下。那場戰役,最後突圍出去的只有8人,薄姬廟也被炮火毀於一旦。連長夫妻和他的戰友們就長眠在這金斗山上,那涼亭之下,就是抗日英雄紀念碑。

金斗山丨一處鮮為人知藏身2000多年的聖土之城

不忘歷史 頌揚英烈

站在紀念碑前,我彷彿聞到了刺鼻的硝煙,好像聽到了炮火陣陣,吶喊聲聲,還有那紅彤彤的身影。“叮噹——叮噹——”一陣清脆的鈴聲從不遠處的道觀傳來,再一次使我懵然清醒。涼亭下,人們灑下的烈酒正靜靜地散發著清香,四周芳草萋萋,沒有人潮湧動,沒有香火繚繞,只有萬道霞光灑在涼亭之上,陣陣清風穿亭而過,亭子下的石凳上還有一對年輕的戀人凝望著紀念碑沉默不語。

金斗山丨一處鮮為人知藏身2000多年的聖土之城

遙望遠處雄偉壯麗的薄姬殿,我想,如果真的有神靈,薄姬會不會邀請連長夫妻到她的廟裡做客呢?會不會在人間四月天之時,跟著幾位壯士走一走當年的戰場呢?她會不會拉著戰士的手,說:我有今天,也多虧了你們呢?聽著這日夜叮噹的鈴聲,涼亭之下的戰士們又會想些什麼呢?

金斗山丨一處鮮為人知藏身2000多年的聖土之城

青山無言,石碑無語,只有山下的澗河水嘩嘩向前,奔流不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