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地去體驗,你就是在修行

不要那麼急急忙忙地去推銷我們的佛法,而是要真實地用我們所體驗到的佛法,分享給別人。


用心地去體驗,你就是在修行

宇宙很大,我們當然知道這個事實,可是宇宙之大,要用眼睛才能看到。如果我們的眼睛出現問題,那麼整個宇宙顯現出來的就不是真相,而是現象。我們無非是想超越眼睛所看到的現象,用自己清淨的心去感知整個宇宙的法則,以便運用自己心的能力和這個無上的法則借力給力,與宇宙合二為一,來提升我們的生命。

所以,法是善巧,法是溫暖,法是方法,不可思議。我們的生命狀態,猶如明鏡,被深厚的塵土遮蓋,而無法顯現本有的光明。我們皈依,首先要明白這個塵土是附著在我們生命上的,我們要向內搞清楚這個事實。如果沒有皈依,我們就會以為這個鏡子上堆滿了塵土是正常的,認為塵土就是我們的生命,那麼我們就永遠找不到人生的歸宿和方向。

佛陀告訴我們,在深厚的塵土之下,我們的生命是如此的清淨和光明,所以我們要剝離這些生命的負擔,要認清生命的方向。當我們有了真理,我們的生活從現象上雖然沒有失去什麼,但是人生將會從此充滿質感、內涵與穩定。


用心地去體驗,你就是在修行


三寶,在生命的教育上面,它是唯一的、究竟的。所以我們要皈依它,要回歸到這個方向和軌道上來,要依靠這個軌道前行。我們不需要明白這個軌道是誰製造的,但是我們要知道終點在哪裡。雖然現在上車的時候,也不知道是誰在開這個火車,也不知道火車的方向、定位在哪裡,但是我們皈依了,就是跟著佛學,不是自學,我們上了火車,就把自己交給了火車,想都不用想。

如果我們自己走,到了一個村莊,就要考慮路在哪裡,我們自身要非常努力,還會不斷地走錯路,而且沒有效率,甚至朝著相反的方向走。人生沒有皈依就不知道宇宙的真相,我們永遠過著一葉障目的生活,永遠在自己所努力的方向裡作繭自縛,這就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所以佛法不是宗教,佛法教會我們發現自己波瀾壯闊的生命。雖然在修行的道路上有風雨,有考驗,可是所有的風雨和考驗都是有價值的,它能讓你真實地惠及生命。人生存在沒有風雨的日子嗎?根本不可能,我們在世俗的生活當中,面對考驗,往往是無助的,往往是痛苦的。


用心地去體驗,你就是在修行


如果我們能拿出十分之一對待現實人生的勇氣,修行的事情就可以搞定,為什麼?因為修行是宏觀的掌控,當你的認知到位的時候,你所有的行為都是朝著一個目標走的,如果能朝著一個目標走,哪怕走了一小步,那也是減小了一段距離。所以皈依非常的殊勝,非常的難得!

世間是如此的紛紛擾擾,如果我們沒有皈依,一根草能夠壓倒一個駱駝,你在出現問題的時候,沒有任何人可以幫你,來幫忙的也是幫倒忙的,就像我們在臨終的時候,我們最至親的人都是用錯誤的方法來處理我們的後事。如果自己不努力,我們又能依賴誰來完成我們生命的圓滿。

修行佛法,就是從認知上藉助佛陀這個顯微鏡或者望遠鏡,洞察宇宙,瞭然於心。佛陀對我們所做的,就是告訴我們真相,讓我們能夠活在真實當中,這不僅僅利益到未來世,我們的當下也一定是安穩的,是胸有成竹的,經歷風雨後依然如如不動,會有這種能力。


用心地去體驗,你就是在修行


所以皈依真的是不可思議,一個人如果沒有善根,或者生命經歷過風雨,或者自己對人生還沒有放棄希望,想要追求進步的話,他不會皈依。我們今天在一起皈依三寶,要知道何為三寶?自己的心、自性就是佛寶;由自性顯現出來的良知就是法寶;由良知顯現出來的善行就是僧寶,這就是“自性三寶”。

而成就“自性三寶”都是要依賴外在的人格榜樣——佛、真理法則——法、運作的團隊——僧,才有可能達到。外在的三寶是真實存在的,我們用心地去體會佛陀的存在,他就會真實地存在;用心去體會法則的清淨,你的心就會變得清淨;追隨僧團,瞭解它的意義,它是能夠伴隨你的團隊,你的同行善知識更加重要。

你慢慢就會明白,來幫助你修行每一個人,都是你生命當中的貴人。我們皈依了,在這個團隊中,與他人相處是以法來共度,而不是以人情來共度,這是人類最純潔的人與人相處的方式。這種純潔不是外在的純潔,而是內心的知己、內在的依靠,而且大家都不用講出來,就是如此的默契與真實。所以,當我們知道善友應該朝著這樣一個方向相處的時候,就會包容個人性格上的弱點、缺點,會放大他金子一般的理念,從而達到善的複製和惡的清淨。


用心地去體驗,你就是在修行

在修行的團隊中,保持默契和互相支持,這真是最讓人感動的大家庭的生活方式。每一個人面對這種內在的精神生命的磁場,他都會自檢儀容,自己知道自己的定位和缺點,這就是僧團的意義。要朝著這個方向去經營自己與善友互動的模式,並且主動地去發現法,勇敢地面對自己,這才有內涵,有本質,而不是“你好”“我好”的製造。我們會經歷風雨,可是每一次風雨讓我們更加珍惜彼此,這就是不可思議的四海之內皆兄弟的情懷。

所以,生命的模式,你用心地去體驗,你就是在修行,不是說你做了什麼你就在修行。也希望我們誦持《普賢行願品》的人,過得有內涵,不要那麼急急忙忙地去推銷我們的佛法,而是要真實地用我們所體驗到的佛法,分享給別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