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留守兒童”的他,建了一個家庭農場,簡直美翻了!

▼這篇文章開始之前,我們先來做一道選擇題,

如果給你兩個選擇,一是生活在繁華都市、月薪過萬,每天過著忙碌且充實的生活,另一種則是生活在田園,悠然自得,但每月只有兩千塊錢,你會選擇哪一個?反正益美君選擇了前者,但是有一個人,他卻有著截然相反的選擇,他選擇了再普通不過的田園生活,在這個太多人都在標榜個性的時代,他把普通的生活過成了一首詩,益美君今天想說的便是這個人

曾是“留守兒童”的他,建了一個家庭農場,簡直美翻了!

▲唐亮生活照

他叫唐亮,今年33歲,在成都的郊區建了一個家庭農場,或許你想象的家是這樣的

曾是“留守兒童”的他,建了一個家庭農場,簡直美翻了!

但是他的家是這樣的

曾是“留守兒童”的他,建了一個家庭農場,簡直美翻了!

這樣的

曾是“留守兒童”的他,建了一個家庭農場,簡直美翻了!

甚至是這樣的

曾是“留守兒童”的他,建了一個家庭農場,簡直美翻了!

01家庭農場的誕生源於一個“留守兒童”的願望

2008年,唐亮畢業於西南大學生物科學專業,剛畢業的他,和大多數年輕人一樣,在大城市找一份與專業相關的工作

曾是“留守兒童”的他,建了一個家庭農場,簡直美翻了!

▲大學時期的唐亮

在重慶工作了三年的唐亮,一直都過著朝九晚五的生活,但他心裡一直有一個想法,就是讓漂泊在外的家人重新團聚在一起,因為年幼的時候,唐亮的爸爸、媽媽就輪流在城市務工,而自己和弟弟則被留在

曾是“留守兒童”的他,建了一個家庭農場,簡直美翻了!

▲左起:弟弟、唐亮和媽媽

唐亮常常開玩笑說:“我和弟弟算是最早的一批‘留守兒童’吧”雖然是開玩笑的語氣,但是話語間,還是流露出滿滿的無力感,年幼的唐亮初嘗父母不在身邊的艱辛,大學畢業之後,他在重慶工作,父母依舊在城裡務工,沒有念過書的大伯在家得過且過,小伯為了生活一直在外漂泊,而弟弟和弟妹帶著剛出生不久的孩子,在廣東打

曾是“留守兒童”的他,建了一個家庭農場,簡直美翻了!

▲唐亮弟弟、弟媳、侄子和侄女

一家人本來應該其樂融融地聚在一起,卻因為生活所迫流落四方,而且這種狀態已經持續十幾年了,而唐亮的願望就是,把分散在各地的家人,通過生態農業重新凝聚起來,大家在一起共同建設農場,不僅能解決就業問題,讓一家人重聚,而且還能讓家人吃上綠色健康的蔬菜,基本過上自給自足的生活

曾是“留守兒童”的他,建了一個家庭農場,簡直美翻了!

▲唐亮在小毛驢市民農園

懷揣著這樣的願望,唐亮辭職了,他選擇北上學習生態農場的經營,在北京小毛驢市民農園和“分享收穫農場”學習並工作的兩年,讓他更加了解農場的經營模式,2013年,唐亮回到家鄉成都,創辦愛佳源·亮亮農場

023萬元就能辦農場?

“辦農場”三個字說起來容易,就是上嘴唇碰下嘴唇的事兒,但是辦起來可不是一件省力氣的事兒,困住唐亮的第一道難關就是資金,當時的唐亮手裡,只有之前上班攢下來的3萬塊錢,3萬塊錢如果是買菜,那肯定是綽綽有餘,但如果是辦農場,卻微不足道,因為辦農場除了租金和種子,還要購置各種設施,這點錢根本不夠

曾是“留守兒童”的他,建了一個家庭農場,簡直美翻了!

當時唐亮想,反正也是自家農場,而且剛開始運營,自家人可以作為勞動力多做一點,這樣可以減少員工工資的支出,省下來的錢可以購置設備

曾是“留守兒童”的他,建了一個家庭農場,簡直美翻了!

▲唐亮的弟弟和弟妹在田間勞作

第一年,唐亮打水井、建雞舍、牽網線,買了割草機、三輪車、電子秤、備置封口機、醬罈子等設施,雖然,設備不能一站式購齊,但是在唐亮心裡,他已經成功了一大步

曾是“留守兒童”的他,建了一個家庭農場,簡直美翻了!

▲唐亮弟弟、弟妹、父親在勞作

當時,很多朋友質疑:3萬塊錢能建一座農場嗎?就連唐亮自己也懷疑了但他還是去做了,事實證明,3萬塊錢不僅可以建一座農場,而且做得還不錯

03生態農場的互動+體驗爽爆了!!

創辦之初,這個農場還只是6畝地,後來,這個農場經歷了,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如今它已經6歲了,從最開始的6畝擴大到了30畝,在這個過程中,家人們也在漸漸聚攏,現在,它已經成為一個10人制的家庭農場,平時的時候,農場裡的活都是自己家人在做,農忙的時候,會叫附近的村民來幫忙

曾是“留守兒童”的他,建了一個家庭農場,簡直美翻了!

如今亮亮農場發展的有模有樣,各種各樣的植物、動物齊聚在這裡,為一家人增添了生活的詩意

曾是“留守兒童”的他,建了一個家庭農場,簡直美翻了!

春天來了,大片的油菜花海,堪比網紅打卡地,一眼望去,黃彤彤、綠油油,給生活帶來了撲面而來的清新感

曾是“留守兒童”的他,建了一個家庭農場,簡直美翻了!

炎炎夏日,池塘裡的荷花就像是等待出嫁的姑娘,含苞待放、粉嫩的花瓣如同羞澀的臉龐

曾是“留守兒童”的他,建了一個家庭農場,簡直美翻了!

秋季的農場,就像是一個巨大的菜市場,各種蔬菜水果,還有花生和玉米,經過了一個夏季的洗禮,在陽關雨露的滋潤下,呈上了最優質的果實

曾是“留守兒童”的他,建了一個家庭農場,簡直美翻了!

“草木搖落露為霜”說的應該就是這樣的景象吧,冬季的農場依舊有一種素雅的美

曾是“留守兒童”的他,建了一個家庭農場,簡直美翻了!

農場養了一隻貓,它長了一雙“王”的眼睛,時刻俯視一切,永遠都是一副“我看誰敢惹我”的樣子~~

曾是“留守兒童”的他,建了一個家庭農場,簡直美翻了!

偶爾也會有蝴蝶飛來,可能是農場的花開得太過美麗

曾是“留守兒童”的他,建了一個家庭農場,簡直美翻了!

藏在綠葉裡的昆蟲,貌似在捉迷藏

曾是“留守兒童”的他,建了一個家庭農場,簡直美翻了!

爭做勞模的小蜜蜂,見證著農場的春去秋來,農場還會在不同時節迎來不同的客人,客人們可以在農場裡體驗環保生活的樂趣,也可以和農場裡的“小夥伴”們互動

曾是“留守兒童”的他,建了一個家庭農場,簡直美翻了!

這隻山羊的名字叫做“大煤球”每當有客人拿著食物靠近的時候,它都會忍不住的湊過來,是一個

十足的“吃貨”

曾是“留守兒童”的他,建了一個家庭農場,簡直美翻了!

沒仔細看的小夥伴一定會覺得,這隻山羊也是“大煤球”本球,其實不然,它是“大煤球”的小夥伴“小煤球”它可一點都不認生,還喜歡和漂亮的女孩子一起玩耍

曾是“留守兒童”的他,建了一個家庭農場,簡直美翻了!

“二師兄”們也是農場不可忽略的存在,吃不了的食物也不能浪費全都可以給它們,無論什麼到它們口中就會變成“豬”間美味,由於是家庭農場,所以農場裡更多的是充滿溫馨的氛圍,凡是到農場的客人,都像是回到自己家的家人,農場不提供點菜服務,給客人吃的都是應季的蔬菜,而且是不添加任何農藥的新鮮蔬菜喲~

曾是“留守兒童”的他,建了一個家庭農場,簡直美翻了!

鮮嫩爽口的蘿蔔湯,入口即化

曾是“留守兒童”的他,建了一個家庭農場,簡直美翻了!

紫薯和紅薯搭配,顏色看起來就很誘人,美味又營養

曾是“留守兒童”的他,建了一個家庭農場,簡直美翻了!

新鮮的時蔬被翻炒呈上餐盤後,真是讓人垂涎欲滴

曾是“留守兒童”的他,建了一個家庭農場,簡直美翻了!

看到滿滿一盆的花菜,隔著屏幕都能聽到咬上一口“咯吱咯吱”的清脆聲

曾是“留守兒童”的他,建了一個家庭農場,簡直美翻了!

有客人的時候,大家會熱情的招待客人,閒下來的時候,一家人會做上三五個小菜,在狗兒的陪伴下,享受悠然自得的生活

曾是“留守兒童”的他,建了一個家庭農場,簡直美翻了!

曾是“留守兒童”的他,建了一個家庭農場,簡直美翻了!

鑑於這種家庭農場的模式,還吸引許多國外遊客的參觀,很多研究農場領域的專家也來考察,紛紛對亮亮農場豎起了大拇指

曾是“留守兒童”的他,建了一個家庭農場,簡直美翻了!

曾是“留守兒童”的他,建了一個家庭農場,簡直美翻了!

▲外國友人在農場學習、就餐

04農場主的愛情,兩個有趣的靈魂相遇

在創辦農場的過程中,唐亮還有一個意外收穫,那就是交了一個女朋友,女朋友陳銳麗和唐亮有著共同的愛好和理想,她不願意奔赴大城市的車水馬龍,只嚮往田園牧歌和炊煙裊裊,情人眼裡出西施,她的身影自然成了農場裡,最亮麗的風景線

曾是“留守兒童”的他,建了一個家庭農場,簡直美翻了!

曾是“留守兒童”的他,建了一個家庭農場,簡直美翻了!

說到唐亮和陳銳麗,還有一個美麗的故事,2013年,兩人相識於一個聚會,當時並沒有彼此發展的打算,但是隨著兩人的深入接觸,2016年,陳銳麗捧著一株玫瑰來到亮亮農場,那時候兩個人才開始互生情愫,而這株玫瑰,也成了二人愛情萌生的種子,後來兩人將這株玫瑰花種在農場,每到春天就會開出大朵的鮮花,也象徵著兩個人的感情蒸蒸日上

曾是“留守兒童”的他,建了一個家庭農場,簡直美翻了!

▲2016年,兩人親手栽種的玫瑰


曾是“留守兒童”的他,建了一個家庭農場,簡直美翻了!

曾是“留守兒童”的他,建了一個家庭農場,簡直美翻了!

▲如今長得更加繁茂

有時候會想,擁有純粹的感情真的很幸福啊,不需要香車寶馬的堆砌,只需要一房兩人三餐四季,你若不離不棄,我必生死相依,想必唐亮和銳麗的愛情就是如此,農場做船、草帽做帆,一株玫瑰定情,一生結此良緣,而以後在農場的日子,想必是很多人都向往不來的神仙生活

曾是“留守兒童”的他,建了一個家庭農場,簡直美翻了!

05大學生回家種地,鄰居:“瘋了!”

將時光的車輪倒轉回6年前,當時的唐亮或許不會想到,6年後的自己會過得如此幸福,因為當時他選擇回家創辦農場,周圍所有的人都反對他,當他將生態農業的理念講給大家聽時,很多人都說他瘋了“不施化肥、不打農藥的蔬菜能長大嗎?”“一個大學生,回家種地,真是天方夜譚!”

就連父母也不支持他,一個好好的大學生,非要放棄城裡的工作回家種地,在學校唸的書白唸了嗎?

曾是“留守兒童”的他,建了一個家庭農場,簡直美翻了!

然而,即便全世界都不理解他,他還是要將自己的理想堅持下去,唐亮不在乎那些流言蜚語,而是一步一個腳印,專心做自己的生態農業,農場建立之初,只有大伯和小伯支持他,農場的第一年,大伯、小伯、唐亮三個人,撐起了6畝農田,加之大伯和小伯都有輕微殘疾,所以,

農場經營起來任重道遠

曾是“留守兒童”的他,建了一個家庭農場,簡直美翻了!

▲左起:唐亮大伯、父親、小伯

但好在第二年,農場漸漸有了起色,田裡的作物不僅沒有像鄰居說的那樣,長不出來,反而在唐亮的培育下,很多農作物長得很好,而農場面積,也從6畝增到了20畝

曾是“留守兒童”的他,建了一個家庭農場,簡直美翻了!

鄰居們再也不說唐亮是瘋子了,而家人也接受了唐亮返鄉的決定本來在廣東打工的弟弟和弟妹,也回到村裡和唐亮一起經營農場,最讓唐亮感動的是父親的理解,第二年眼看著農場做起來了,種田經驗最豐富的父親也回來了,加入到唐亮的“種田大隊”中

曾是“留守兒童”的他,建了一個家庭農場,簡直美翻了!

06幸福,就是一家人一直在一起

原來一家人真的可以如此團結,憑一家之力,經營起一個農場,不過唐亮本人也說:“一家人在一起最重要,我們過的是自產自銷、自給自足的生活,想吃蔬菜,自己種,想吃水果,自己種,想吃魚,自己養,對外界的依賴程度小,當然也不會掙太多的錢”

曾是“留守兒童”的他,建了一個家庭農場,簡直美翻了!

曾是“留守兒童”的他,建了一個家庭農場,簡直美翻了!

▲唐亮朋友圈

農場員工的工資,主要來源於農產品的銷售,亮亮農場的產品幾乎成了“網紅產品”,胡蘿蔔、土豆、花生、辣椒等等這些產品中,最受歡迎的就是小黃姜,光是去年一年的銷售量就達15000斤

曾是“留守兒童”的他,建了一個家庭農場,簡直美翻了!

由於生態種植,無添加、無農藥,所以很多人即便不能去農場參觀,也會在網上購買他家的蔬菜嚐嚐鮮

曾是“留守兒童”的他,建了一個家庭農場,簡直美翻了!

名聲打了出去,收入也會逐漸穩定,現在農場裡的全職工作人員,每月能拿到2000元的工資,這點工資對於在大城市工作的人來說,確實太少了,但是對於家人來說,錢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一家人因為這個農場團聚在一起,再也不用忍受分別的痛苦

曾是“留守兒童”的他,建了一個家庭農場,簡直美翻了!

▲農場全家福

就像唐亮所說的“生活幸福感跟收入多少不是完全正相關的,收入不多也是可以幸福生活的。”唐亮和弟弟早就體會到了“留守兒童”的心酸,不想讓自己的下一代重蹈覆轍,亮亮農場將一家人團聚在一起,通過彼此的勞動獲取收穫,雖然掙得不多,但是維持一個鄉村家庭的日常生活,綽綽有餘,現在唐亮的侄子和侄女,在農場擁有著快樂的童年,農忙的時候,他們還能幫著農場做一些事情,有父母陪在身邊,他們的童年不再缺失

曾是“留守兒童”的他,建了一個家庭農場,簡直美翻了!

曾是“留守兒童”的他,建了一個家庭農場,簡直美翻了!

▲唐亮的侄子、侄女在農場

現在有太多家庭面臨著分別的痛苦,去城裡務工的父母,跟爺爺奶奶住的留守兒童,在大城市上班的子女,獨自生活的空巢老人,這些人只能在逢年過節的時候見上一面,由於太長時間沒見面,有很多小孩甚至都不認識自己的父母,每到過年,這樣的新聞比比皆是,太多的辛酸淚,全是因為生活所迫

曾是“留守兒童”的他,建了一個家庭農場,簡直美翻了!

曾是“留守兒童”的他,建了一個家庭農場,簡直美翻了!

正是因為唐亮經歷過,知道其中的艱辛,所以他建了亮亮農場,凝聚一家人,然而,在益美君看來,這個農場凝聚的不僅僅是一家人,作為試點,它給太多返鄉青年帶去了啟發,而這一啟發勢必會激起千層浪讓鄉村建設更近一步,原來不在繁華市井打拼,也能找到自己的幸福,原來鄉野村莊的生活,也別有洞天

曾是“留守兒童”的他,建了一個家庭農場,簡直美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