飢餓時出現手腳顫抖的情況是不是代表血糖已經消耗完了,開始消耗脂肪了?

詩詞會友


飢餓時出現手腳顫抖的情況是不是代表血糖已經消耗完了?開始消耗脂肪了?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看題眼?血糖消耗,手腳顫抖?這說明低血糖了!手腳顫抖是出現在嚴重低血糖的時候嗎?先了解一下低血糖的知識!

低血糖:低血糖是靜脈血漿葡萄糖(簡稱血糖)【濃度過低】。

①是指成年人【空腹血糖】濃度【低於2.8mmol/L】。

②【糖尿病患者】血糖值【≤3.9 mmol/L】即可診斷低血糖。

低血糖的症狀【通常表現】為出汗、飢餓、心慌、顫抖、面色蒼白等交感神經興奮症狀;【嚴重者】還可出現精神不集中、躁動、易怒甚至昏迷等腦細胞缺氧症狀。

低血糖腦病是血糖濃度<2.8 mmol/L,腦部【葡萄糖】儲量【耗盡時】所引起的一系列神經精神症狀。長時間低血糖可發生不逆性腦損害,搶救不及時可致死亡。所以,經常不吃早餐的人很容易發生低血糖致腦細胞缺氧,影響學習、工作和勞動的效力。

飢餓時,不能及時進食,則【外源性】血糖來源斷絕;而貯糖量最多的【內源性】的【肌糖原】僅供本身氧化供能,【內源性】的肝糖原儲備有限,約為70-100克,大約10多小時即被耗盡。經過24至72小時後,血糖開始下降。此時機體開始靠【糖異生】來維持血糖濃度。

飢餓時出現手腳顫抖的情況是不是代表血糖已經消耗完了?由於劇烈運動時產生的大量乳酸會迅速擴散到血液,隨血流流至肝臟,先氧化成丙酮酸,再經過糖異生作用轉變為葡萄糖,進而補充血糖。所以說當【手腳震顫時】只是說明內源性的【肌糖原】即 【肌肉組織葡萄糖】儲量耗盡!【而不是說血糖耗盡】!

其後還有肝糖原的轉化!以糖原形式儲存在肝的碳水化合物僅夠維持24小時所需,連續飢餓24-72小時後,血液葡萄糖水平開始下降。

這時,人體啟動將非碳水化合物的【脂肪】和【蛋白質】分解產物轉化成葡萄糖,這就是所謂的糖異生!使血糖水平穩定在一個相對較低的水平。

所以說,出現手腳顫抖只是說明肌肉組織儲存的葡糖糖耗盡!而不是血糖耗盡!重要的話,再說一遍,不是血糖耗盡!接下來的24到72小時,依靠肝糖原轉化,維持血糖濃度!72小時候,才開始啟動以【消耗脂肪】和【蛋白質】來維持血糖濃度的糖異生!

故,手腳震顫後是72小時的肝糖原轉化,而不是緊接著的脂肪消耗!



大內科馮醫生


應該不是消耗脂肪,這個想法是錯誤的應該是低血糖的表現,我以前就這樣餓的時候出虛汗 手顫抖去小診所問了下醫生說是低血糖,後來體檢測血糖才知道自己並不是低血糖而是高血糖,高血糖就會伴隨低血糖,就算減肥也不能老是覺得餓這樣很傷害身體的,還是要少吃主食多吃蔬菜來減肥。


博博和碩碩的麻麻


是身體在消耗肌糖,也就是肌肉裡的糖分,所以會手腳無力,脂肪消耗要在持續長時間運動狀態才會消耗,血糖要是沒了人也就沒了


西南65360448


偶爾出現並非壞事,經常出現則要注意了。


厚德載物12261


非也,中空之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