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屢次起火,擺在電池生產商面前的不止是產能問題

如果說三星Note7的爆炸案讓不少消費者對三星手機產生了陰影,那麼特斯拉的爆炸則將質疑聲帶到了整個新能源車行業。

4月21日晚間,上海某小區地下車庫內一輛白色特斯拉地盤突然冒起白煙,幾秒種後竄出明火,火勢迅速蔓延,造成包括起火車輛特斯拉在內的三輛車被燒壞。燃燒過後,特斯拉只剩框架。得知消息之後特斯拉派出團隊趕往現場。車主透露,這輛車購於3年前,型號為Model S P85,之前底盤沒有磕碰,但起火之前曾到特斯拉的超級充電站進行“超充”。

新能源汽車屢次起火,擺在電池生產商面前的不止是產能問題

24日,國家質檢總局汽車缺陷調查與鑑定召回專家陶巍表示,初步判定自然原因是電池短路的問題,不過現在汽車電池、芯片已經燒掉,記錄已經沒有辦法找到,鑑定還將繼續進行。不過特斯拉方面迅速對此進行了否認,並表示有進一步的消息會及時公佈。

特斯拉起火事件並非首例。從2013年至今,在美國、中國、加拿大、法國、挪威等多個國家發生過幾十起特斯拉電池起火的事件,原因包括底盤碰撞到金屬物、車庫中充電起火、車庫停放未充電自燃、試駕過程中起火、撞擊護欄、牆體導致起火等。此外,特斯拉還發生過一系列Autopilot未開啟和車輛失控導致的交通事故。

不僅僅是特斯拉,包括乘用車、公交車、物流車等不同車型的電動汽車,均有起火事故發生,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國內這樣的事故就有40多起。而且就在特斯拉自燃事故的第二天,22日下午兩點左右,一輛維修中的蔚來ES8也發生了自燃,最後車架基本燒光,只剩底盤。目前蔚來還並未給出原因。

新能源汽車屢次起火,擺在電池生產商面前的不止是產能問題

此外,比亞迪的電動車也有過多次燃燒事故。

對所有此類事故原因的猜測目前集中在動力電池上。受外力損壞影響的機械電氣誘因、過度充放電和電池包內部短路等電化學誘因、以及車輛電控芯片故障等導致電池包溫度過高形成的熱誘因,都可引發純電動車自燃。

專家稱,鋰電池單體電芯由於自身的內阻,輸出電能的同時放量,溫度很容易升高。目前主流的電動車主要採用三元里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三元鋰電池會在200度的高溫下發生分解,磷酸鐵鋰電池在到達700度高溫時才會分解。但是三元鋰電池的優點是續航衰減小,在低溫狀態下最小。為了延長待機和續航,保障低溫性能,特斯拉、蔚來、比亞迪這些車廠為追求能量密度,實現更長的續航里程,紛紛選擇三元鋰電池。而原本研發硫酸鐵鋰電池的比亞迪如今多將其運用在新能源貨車和大客車領域。但是三元鋰電池帶來的隱患目前無法避免,引發消費者對行業的質疑。

當前生產三元鋰電池的企業國內主要有寧德時代、比亞迪、國軒高科、力神、孚能科技等,國外有三星SDI、LG化學、松下等知名企業。

中商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中國2018年動力電池企業總裝機量達57.35GWh,同比增長57%。其中,新能源乘用車動力電池裝機量達32.86GWh,同比增長137%,佔總裝機量的57.3%,成為動力電池的主要需求增長點。而2018年中國動力電池助企業裝機量排行榜上前十分別為寧德時代、比亞迪、國軒高科、力神電池、孚能科技、比克電池、億緯鋰能、北京國能、卡耐新能源、萬向。其中寧德時代的裝機量為23540MWh,比亞迪為11106MWh,第三名的國軒高科裝機量僅有3025MWh。形成雙雄割據的局面。

特斯拉的動力電池由松下供貨,特斯拉如今也聯合松下建造了超級電池工廠Gigafactory,並將繼續建新的超級電池工廠,擴大產能。國內的車企則大多與多家動力電池供應商合作。

寧德時代

而國內動力電池的老大寧德時代則是20多家車企的供貨方。跨國車企寶馬、戴姆勒、大眾等,國內的上汽、北汽、吉利、長安、宇通、東風、廣汽等老牌車企,以及蔚來、威馬等造車新勢力,均是寧德時代的客戶。除此之外,寧德時代還與一些合作的車企進行深度綁定,合資成立電池企業,並且進行股權方面的合作,進一步穩定合作關係。車企與電池企業合資建廠也能在自身技術實力不夠的情況下保障優質的產品供應。

比亞迪

比亞迪是典型的自產自銷企業,2018年比亞迪動力電池裝機佔比中,比亞迪佔了86.55%,廣汽比亞迪佔13.28%,而其他採購商包括北京華林、泰開汽車、徐工機械等,加起來只佔0.17%的份額。2018年比亞迪實現新能源汽車銷量24.8萬輛,連續四年蟬聯冠軍。但比亞迪電動車自燃事件也屢次出現,比如2012年的純電動E6碰撞後起火、2016年上海比亞迪SUV自燃、2018年上海亞迪宋DM混合版自燃、2019年比亞迪插電式混合動力車自燃等,比亞迪在電池生產上的缺陷顯而易見。

國軒高科

最近工信部發布的2019年第三批新能源車推薦目錄顯示,國軒高科將為奇瑞、江淮汽車、安凱汽車、眾泰、東風汽車等車企的8款車型配套,目前國軒高科已經累計為31款車型配套。

力神電池

一直以來,松下都是特斯拉的唯一供貨商,但是今年1月份傳出力神電池與特斯拉合作的消息引發熱議,但以一則烏龍結束。力神電池成立於1997年,是國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業,2016年就提過上市計劃,但由於盈利不理想至今未能成功。2015年實現扭虧,到2017年重現虧損,並且揹負著高額的負債。在這樣的情況下,仍然謀求擴大產能,並且於2018年在北京、青島、蘇州、武漢、深圳、綿陽等地設立了子公司及生產基地,綁定北汽福田,擴大市場佈局。預計到2020年能實現200~220億瓦時的動力電池產能。

孚能科技

孚能科技於3月份剛剛於北汽藍谷簽訂了中長期戰略合作協議,對從2019年起始後續5年的業務達成了戰略合作。協議中提到:雙方持續交流,評審技術方案,在技術和商務價格滿足北汽新能源需求的情況下,北汽新能源願意將孚能科技電池推廣應用到更多的車型。此外,孚能科技還向江鈴、長安、長城、昌河等車企進行軟包電池的批量供貨,在國外也向豐田、寶馬、大眾、日產、本田、通用、福特、雷諾、標緻、沃爾沃等供貨,2018年12月份拿到了百億歐元的大單,外界猜測對方為戴姆勒。

比克電池

比克電池雖然排在2018年裝機量的第六位,但相比之下裝機量並不算高,且面臨著盈利困境。比克電池為了破局,開始尋求多元化的轉型之路,計劃拓寬產品線,除圓柱電池,還有方形電池的產品線,並且除了三元電池之外還將生產磷酸鐵鋰電池。今年上海車展上亮相的造車新勢力的產品,小鵬P7、金康SERES SF5、零跑S01 Razer聯名版,均使用了比克電池的產品。

億緯鋰能

億緯鋰能近日在二級市場表現活躍,近日與戴姆勒簽訂供貨合同,實現利好。億緯鋰能目前共計擁有產能共11GWh,包括方形磷酸鐵鋰4.5GWh,圓柱三元電池3.5GWh,方形三元1.5GWh,軟包三元1.5GWh。除戴姆勒之外,還握有現代起亞6年13.48GWh的訂單。除動力電池之外,億緯鋰能還有電子煙、物聯網、電錶等業務。

北京國能

北京國能電池目前主要有主要有一汽、東風、奇瑞、江淮、陝重等客戶。在北京擁有年產2億安時高性能鋰電池生產線,河南、湖北分別有10億安時、4億安時的磷酸鐵鋰生產線,滁州基地年產15億安時的磷酸鐵鋰生產線正在規劃中,江西基地目前擁有5億安時的電池產能。國能電池主要集中在磷酸鐵鋰電池上,不過其能量密度達到260Wh/kg的新型三元電池已經定型,通過了試產和小批量評審及送檢,準備開展量產。

卡耐新能源

卡耐新能源目前是上汽集團、東風汽車、長安汽車、江鈴集團等多家主流車企的電池供應商,在上海、江西、廣西、江蘇擁有四大生產基地。創立之初就集中於三元軟包電池的技術研發。據悉,其產品的各項性能指標均處於行業領先水平,是全球為數不多通過針刺測試不冒煙、不著火的產品,在短路、擠壓、跌落、高溫等極端條件下,也能確保電芯不起火、不漏液、不爆炸,擁有更優秀的安全性能、今年1月獲得恆大10.6億入股,日後將繼續擴大規模。

萬向

3月底,總投資680億元的萬向創新聚能城電池和儲能項目在浙江蕭山開工,該項目包含鋰離子動力電池和新能源乘用車,是其重點發展的產業。如今萬向已經為上汽、廣汽、吉利、上汽通用、奇瑞、長安等主機廠批量供貨,項目建成後產能和供貨的規模將進一步擴大。

在各廠商紛紛著力於擴大產能的同時,如果動力電池在安全問題和續航能力上不能隨著產能的擴張進行有效突破,那麼產能也將受到限制。隨著補貼退坡,電池技術的完善和新能源汽車供應鏈的搭建會面臨更多壓力,研發上的投入將成為市場衡量廠商及其產品價值的更重要的指標。當前政策上的監管也愈加完善,一系列標準的出臺將幫助產業實現規範的發展。

新能源汽車屢次起火,擺在電池生產商面前的不止是產能問題

明燈數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