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家都說勞動最光榮,卻很少有人讓自己的孩子去當工人?

穿了馬甲的春


這個問題其實感覺是還不太懂事的人提出來的。如果你的孩子是可以有條件不當工人的,你還會讓他或她去當工人嗎?

很簡單一個道理,我們不歧視當工人的,但如果你的孩子可以讀個碩士或者博士,你會要求他去當個工人就了事嗎?

以我的孩子為例吧,小學的時候她一直成績還過得去,只是到了四年級,數學就特別差,起起伏伏的,五六年級還找老師幫她補習,但數學成績一直上不去。

到了初中,她還補過物理,不過一直成績都不理想,小學有幾位同事的女兒也是同一年出生的,看著個別人的女兒成績都很好,我真的很急,有些時候我會覺得很累,雖然不想跟人家比,不過看著人家的孩子成績那麼好,同是老師的我們是真有點慚愧,但沒辦法,她雖然不是最差,但始終只是中上,讓我們覺得很不是滋味,初中時試過語文成績120分只考到80多,數學物理就更加不濟了,把我們擔心得。中考她還是很有運氣的,629分畢業考到本區最好的高中,不過一進高中,這科不合格那科不合格,又讓我們擔心了好一陣子,我還對她說,以後讀不成書就回來賣衣服吧。說是這樣說,但我始終不希望她回來當工人賣衣服。因為有個同行教她數學不久就不願意教了,因為怕做家教有風險,我只能網上找網課讓她學了,只學了幾節課,她的數學就超過100分了,這個讓我們非常驚喜,希望又來了,我還是很想她考得到一線本科的,起碼不會丟我們這對雙職工的面子呀。其實我也不是要求很高,既然我們都是老師,她以後最少也不能比我們差,考個一線本科,找份穩定的文職工作,有份固定收入不要太差就行。哪個父母不希望自己孩子找到好工作,不用沒日沒夜工作的?


教你孩子學英語


大家一提“勞動”二字,腦海中就會聯想到工地上汗流浹背的搬磚扛大包。似乎粗鄙的體力勞動者就代表了“勞動”。我的一個舅舅是在環衛局工作的,他的兒子就是我的表哥。我記得清清楚楚,這個舅舅經常教訓他讀書平平的兒子:不好好唸書,以後長大沒出息,到馬路上拖板車。90年代中期之前,環衛人員都是在大街上拖拉板車,用板車來搬運城市的垃圾。所以,“拖板車的”一詞也用來代指環衛人員。似乎大家都認為,“拖板車的”,“掃大街的”,就是一些比較低賤的工作。不但職業受歧視,而且待遇很差。因為,他們都是一些純體力工作者。

有些人就提出看法,認為這些純體力者沒有“技術含量”。但是,真是這樣嗎?最近,香港一個大公司的董事長參加了當地電視臺組織的體驗活動,他在街頭親自做環衛工作,結果發現真的很辛苦。其他環衛工人一上午可以清理十個垃圾桶,但是這位董事長忙得累斷腰,才完成了三個垃圾桶。原定十天的體驗,他在第三天就宣佈退出。他對記者說,以前他以為這些工作都沒有技術含量,原來根本不是這樣的。儘管這樣,這些勞動者的報酬低微到讓人難以接受。大量的勞動付出,得不到應該有的報酬,才是職業被歧視的本質原因。


懷疑探索者


勞動最光榮這句話在毛澤東時期最流行了,勞動模範真的很純潔。不是勞動模範也願意把勞動作為自己賴以生存的唯一選擇。現在不一樣了,不勞而獲日子過得更好,錢更多,生活更富裕,所以不勞動才是真理,為錢而奮鬥才是明智的選擇,所以很多人歧視勞動,認為太低級了,人總是往高處走的,這是自然規律。國家的政策也鼓勵大家讀書奔前程,潛移默化的把勞動最光榮給毀了。讀書考公務員多好。福利是自己管的,順手就能拿,只要掩人耳目,把工資差的漏給你們看看就矇騙了多少無數的英雄烈士為他們窮困潦倒顛沛流離,拖著病體得著癌症英勇就義,可歌可泣卻沒人同情,憑什麼勞動最光榮?


衛琴42


這個問題其實和五一勞動節沒有太大關係,其實就是為什麼很少有父母讓孩子去做工人?

根本原因就是我國目前已經畸形到一定程度的價值分配體系!

1.現象

提到工人,我們第一印象是什麼?

薪水低,社會地位低,工作環境差,辛苦等等,總之就不是有前途的工作

工人大部分還是出自技校,你再看看又又哪些父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去藍翔,一般都是層次較低的家庭不得已才會選擇這條路。

2.技術工人的重要性

親身經歷,就拿渦輪泵設計為例,設計基本都是照抄國外已有圖紙,稍微更改一下,這個很容易,國外這塊也不是很保密,圖紙,設計資料搞到手也不是很困難,但,製造就出大問題,圖紙很豐滿,製造很骨感,設計出來很容易,你想高質量,高可靠地造出來,太難了,這裡除了與材料,設備,工藝參數相關,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我們國傢俱有高素質,豐富經驗的技術工人嚴重缺乏,而國外由於社會地位,薪酬等因素,人家的技術工人可可以被稱作金領。

3.根本原因

社會價值分配嚴重失衡不僅是樓主提這個問題的根本原因,小鮮肉,網紅等等如此高的收入,和一個不及其收入千分之一的技術工人,說到底還是價值分配錯位問題。大家是否想過,同樣是努力,明星也很辛苦,但論動腦筋,一個加工中心的高級技術工人對人的綜合素質要求我告訴你絕對不弱於一個流量網紅和明星,做明星需要天分,做能熟練操作複雜機械裝備的高級工人更需要天分,別以為這個誰都能做好,很多學歷達到博士的功科科班你讓他去加工出一個高精度產品,他不一定行!

同樣是腦力,體力付出,明星一年就能拿到上千萬,網紅就能幾百萬,碼農就幾十萬,高級技術工人就不到十幾萬,底層工人就幾萬,這樣的價值分配體系,和社會認可現狀,有家長讓孩子去做工人嗎,就是有製造天賦也不會去的,還是先走高考這條路,不行再說

國家天天喊著製造強國,沒有高素質的技術工人,那句兩個強國也就只能是口號,難以落地,培養大國工匠,我們任重道遠!





走向智能


我也聽過有官員大談職中,技校如何吃香?群眾說:舉個例子,誰的領導送子女到校讀出個名堂?

不試者不知,不知者是妄議!較真是世界上最難的事情,香港富二代,著名實業家田北辰就與環衛工人同幹同住同吃,不到一週就頂唔順了!

工人農民都是偉大的勞動者,為什麼社會在“懲罰”他們。說到底還是遊戲規則沒有懲罰到制訂規則的人。這些制訂和執行之人都心知肚明。他們的講話無非都是讚賞而已,誰願望較真的到那些工廠去當工人?!

新的技術新的流程,正在為他們提高效率和成果,工人的投入感更高,這些是好事,但是,工人的生存環境與幹部的努力是分不開,幹部的責任是當好工人的貼心人,而不是高調說不著邊際的話!


閒適人家


這個時代確實是對勞動者的心態變了。我就見過一個家長。是這樣教育孩子的。她買了一雙黃膠鞋。和一身工作服。掛在他家的走廊裡。然後跟孩子說。看見沒?你是準備穿著這雙黃膠鞋和工作服去當工人嗎。去幹那些又髒又苦又累。又沒有幾個錢的工作嗎。還是好好學習,考上名牌大學。以後當上國家公務人員。或者是科學家,或者是專家,或者是醫生,或者是領導。或者是企業高管。或者是演員。或者是老師。這哥們兒的做法很奏效。孩子看到了那身工作服以後。。。於是就拼命的學習。生怕自己以後會當工人!去幹那又髒!又苦!又累!又不掙錢!又受氣!又沒有社會地位!還隨時可能下崗失業!的工作。(工人)於是終於考上了名牌大學。現在的發展很好。聽說現在已經當上了鄉長,😝


寧採臣156046311


我是深度職場作者風雨載人間,不敢說看透職場,也算了解七分,也不敢說看透人心,也算弄懂五成,關注我,不敢說讓你平步青雲,但也能讓你少走數年彎路。

都說高處不勝寒,有幾個不想走高;都說金錢罪惡,有幾個人沒有在撈;都說天堂好,有幾個人願意去,這些話,那是說給別人聽的,真當真,你就太年輕了,人人都想把自己包裝得跟個道德帝一樣,但自己到底是什麼模樣,心裡冷暖自知。

勞動≠工人

當然,我從來不否認勞動的光榮,我們國家之所以成長得這麼快,那必然少不了大量勞動人民的辛苦耕耘,但似乎勞動這個詞從來就不完全等於工人吧,未必非要扛大包,抬鋼筋,做流水線才算勞動?國家成長得這麼快,難道都是由這些人貢獻出來的?不可能吧。

如果說體力勞動代表一個人的身軀,那麼腦力勞動就代表一個人的靈魂,在這個多元的市場環境下面,體力勞動正在逐漸被機械勞動所取代,而腦力勞動正在逐漸走向歷史的舞臺。


門檻和地位變了

過去之所以工人地位高,那是因為國家經濟不行,市場選擇面少,工人門檻高,能當工人的都沒幾個,物以稀為貴,地位自然就高了,但現在不一樣了,世界的經濟已經發展起來了,無數的新興行業不斷崛起,人們有了更多更好的選擇,工人黨的競爭力早就遭到了大幅的衝擊,門檻一路下滑,到現在為止,幾乎已經形同虛設,這個時候,如果你再選擇當工人,那隻能說明你沒有選擇的餘地,你沒辦法才選擇當工人。

其次現在社會的觀念也在逐漸的轉變,現在的工人大部分都是被迫謀生,所以取得的成就感是非常低的,而且目前社會對於工人的認同感也比較低,毫不委婉的說,工人這個階級幾乎已經是屬於瀕臨被淘汰的邊緣。


前景堪憂

並且工人階級往往工作非常的辛苦,環境也比較惡劣,工作反覆而單一,接觸的人也十分有限,思維難以開拓,同時很難積累個人的價值,也十分不利於個人的成長,另外,由於現在的經濟比以前要好得多,大部分子女都可以就讀更高的學府,不可能說家長花這麼多錢,讓子女讀這麼多的書,學這麼多的特長,就是為了去當工人,沒有人會這麼搞笑。

職場深如海,有人光萬丈,有人一身鏽,如想了解更多關於職場領域的知識,乾貨和套路,不妨點波右上角的【關注】,我會持續更新。

這次的分享就先到這裡,非常感謝你能夠在百忙之中讀完這篇問答,祝你生活愉快!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關於職場的心得,套路,乾貨,也可以順便點波右上角的【關注】,我會持續更新,不要錯過精彩哦,你們的支持就是我落筆的巨大動力!


風雨載人間


有個不是段子的段子:現在三千塊錢請不到一個農民工,但是卻可以請到一個大學生。為什麼?因為現在年輕人中大學生越來越多,而從事體力勞動的人越來越少了。這跟大家職業的選擇的偏向有很大關係。



以前,老師總是對我們說,職業沒有高低貴賤,勞動最光榮!但是長大以後,我們才發現,勞動和勞動也不一樣的。腦力勞動的人在辦公室,風吹不到,雨淋不到,相對輕鬆;體力勞動者風吹日曬,勞動強度大,相對辛苦。


家長從小就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好好學習,看上好的大學,要不然只能到工地,工廠幹活,或者只能種地什麼的。雖然從理論上說,勞動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勞動最光榮。同樣是勞動,哪個家長會希望自己的孩子工作得那麼辛苦呢?

現在的孩子從小沒吃過什麼苦,能夠或者願意從事體力勞動的人越來越少了。一邊是搬運,快遞,建築,工廠等勞動密集型企業的用工荒,一邊是各個企業招聘文員,管理等文職的人滿為患。


慢慢地,我們會發現,藍領越來越少,白領越來越多了。三千塊請不來民工,卻能請來大學生的段子不僅僅是段子,是對現在就業趨勢的生動刻畫!

所以,我們也要轉變就業思路,只要有一技之長,肯吃苦,能吃苦,工人以後也能比白領吃香。家長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做工人,是唯恐孩子吃苦,但是,今後,隨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湧入,白領的競爭只怕會更激烈,藍領的技術人員靠一技之長走天下有何不可?


周老師的工作室


為什麼人們都說勞動最光榮,卻很少有人去讓自己的孩子當工人?

這個問題有邏輯錯誤,第一錯在僅僅把工人等同於勞動者,而實際上勞動者分兩大類:體力勞動者和腦力勞動者。

一切通過自身的勞動(體力和腦力)來創造社會財富、體現個人價值的行為都值得稱頌。非獨工人在工廠裡工作就是光榮的,老師在學校裡教書育人也是光榮的,學生認真學習、軍人保家衛國、科研人員在實驗室研究、演員在片場演戲、農民在田間地頭揮灑汗水、作家在鍵盤上敲出一排排文字……等等,這一切都是勞動,都是通過自己的努力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有效實踐活動,都是光榮的!

第二錯在既然承認工人是光榮偉大的,就應該都去當工人。

這種想法很片面、偏激,不尊重客觀實際。覺得什麼職業好就一定要成為什麼人,這就是僵化思維定勢思維,在一些少不諳事的追星族身上經常有這種想法。喜歡了某個明星,就發誓要成為跟偶像一樣的明星,卻不考慮自己是否有成為明星的條件和機遇,所以常常幹出許多荒唐事來。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成才之路,都有適合自己的舞臺,在最適合的位置上才能發揮最大的才幹,做出最多的貢獻,所謂人盡其材,物盡其用。袁隆平的崇高價值要在田間地頭顯現,讓他坐在主席臺上誇誇其談他肯定渾身不自在;屠呦呦的崇高價值要在實驗室裡顯現,讓她頂著院士的頭銜四處做巡迴報告她也一定如坐針氈;農民手拿鐮刀鋤頭站在土地上時心裡最踏實;工人在車間裡車床邊上聽著機器的轟鳴心裡最愜意!

第三錯在用靜止的眼光把工人看得太低。

明面上是在質疑其他人有等級觀念,分職業貴賤,實際上正是因為自己先入為主,先分了三六九等,才會覺得工人是沒人願乾的職業。實際上我們的政體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工人是人民的一種,也是國家的主人。我國工業的比重佔50%強,比一、三產加起來還多,城市工人的數量有三億之多,農民工也有1.6億之巨,豈能說沒有多少人在當工人?再說了,隨著科技的進步,AI的登場,傳統意義上的工人需求確實也會由量向質轉變,這是一個趨勢。工人將會向文化水平高、掌握先進科技等進步生產力方向進化,到時候工人、工程師、高級知識分子、高科技人才、科研人員的界限將被徹底打破,大家都只有一個稱呼:勞動者!

結束語:勞動者最光榮,這是真理。好逸惡勞、靠別人養活的寄生蟲最可恥!能找準自己的位置,在合適的時候做合適的事,為社會創造財富,自己也活得有價值,都是光榮的。


劍客談教育


為什麼以前所吹噓的勞動最光榮能成立?皆因大鍋飯制度,大鍋飯制度人為造成知識不值錢,整個社會沒有絲毫動力,絕大部分人依附社會資源混日子而活,而任何社會都是無能無力者作底層且佔大多數,所以支持率肯定相對高,懷念過去的基本上是無能的底層。

現今社會,能力至上,金錢第一,福利最少,各自顧生死,又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無能的人在現今發達的社會里,雖說貢獻不大,但有權分享社會所得,哪怕一丁點醫療,生活上的福利。但現實卻小的可憐。現今他們也充滿不滿。

俄普京曾為保家衛國堅持窮兵黷武。

俄國人有知識有能力的人已現移民潮慾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