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麗君生前很喜歡的一首詩,是蘇軾七律中的名篇,前四句最經典!

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文化點心鋪“:寫文人,讀詩詞,講故事,這裡只講跟文學有關的事情;

如果按照當下“某圈”的審美標準,鄧麗君並不算是個“美女”。為什麼,因為她的臉太圓,不是一些人心目完美的“錐子臉和尖下巴”,看起來似乎有點“肥”。然而,有一點卻是可以肯定的,如果把鄧麗君和“某圈”的一些當紅女明星放在一起,人們絕對不會臉盲,絕對不會傻傻分不清哪一個才是鄧麗君。鄧麗君的長相其實才是最標準的中國臉,溫柔端莊大氣。這樣一張臉與她甜美溫柔的歌聲最為相配,無怪乎有華人處就有鄧麗君的歌聲。

在鄧麗君大量成名歌曲中,根據古典詩詞改編的歌曲可以說是最具有中國韻味的了。據鄧麗君的哥哥鄧長富介紹,鄧麗君生前特別喜歡蘇軾的詩詞,身邊經常都會帶著一本蘇軾的詩詞集。其中有一首七律詩,鄧麗君生前時常吟誦,這首詩就是《和子由澠池懷舊》,它是蘇軾七律中的名篇,其中前四句最為經典。今天,筆者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這首詩。

和子由澠池懷舊 蘇軾 (宋)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往日崎嶇還記否,路上人困蹇驢嘶。

鄧麗君生前很喜歡的一首詩,是蘇軾七律中的名篇,前四句最經典!

嘉佑六年,即公元1061年冬,蘇軾赴陝西鳳翔府節度判官廳任職,路過河南澠池時,突然憶起弟弟蘇轍此前寫給他的一首《懷澠池寄子瞻兄》,於是一時有感,便寫下了這首七律經典。當時,蘇轍在北宋都城汴京。根據題目,我們可以知道這首詩是蘇軾寫給弟弟蘇轍的一首和詩。詩中表達了一種人生往來無定的惆悵和對往事的懷念與感慨。其中前四句一氣呵成,想象豐富,自由舒展,最為經典

前四句“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很明顯是用一個常見的自然現象“飛鴻踏雪”來形容多數人的人生狀態:來去無定,命運無常,身不由己。人生在世,來來往往,無論走過多少地方,無論做過大大小小多少的事情,其實都像隨處亂飛的鳥雀一樣,不過是不經意間在雪地上留下了一些爪印而已。無論這些爪印是深是淺,最後不都要像飛鳥一樣繼續前行。哪裡會去考慮東南西北!

在這四句中,作者一氣呵成,情感豐沛,一任文字在感情的操控下像天空中的雲彩一樣自由舒捲,令人讚歎。

尤其是第三句“頂針格”的應用,更加增強了詩句情感和氣勢的連貫性;此外,在選擇喻體時,作者採用了“飛鴻踏雪”這一常見而又美麗的自然現象來比喻人生的短暫和漂泊,十分的貼切生動:飛鴻輕盈象徵了人生的無常;飛鴻踏雪和不計東西,寓示了人生的經歷再豐富都會成為過往,不可挽回。

鄧麗君生前很喜歡的一首詩,是蘇軾七律中的名篇,前四句最經典!

一如蘇軾的曠達,這首詩的前四句蘊含了蘇軾對人生的一種獨特領悟:每個人的人生就像一場夢。無論這個夢是歡樂多一些,還是痛苦多一些,都會有解脫的那一天。人的窮與達,在本質上又有什麼區別呢?所以,不要太過於計較一些已經成為過往的東西,未來的路還有很長,要努力往前看。很明顯,蘇軾這四句即是對弟弟蘇轍的一種勉勵,也是他個人人生觀的一種體現。這種人生觀裡既有對俗世煩惱的一種達觀的寬慰,又有積極向上的入世精神。我想,這也就是為什麼此四句能成為經典廣為流傳的原因吧。

此詩的第三聯和第四聯是蘇軾在回憶與弟弟蘇轍曾經在澠池時的一些往事,照應了“懷舊”的主題。第三聯“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是說:當時我們借住過的那座寺廟的老師傅都已經圓寂了,他的骨灰已經放到新塔裡了。我倆曾經藉助的那間禪房的牆壁也已經壞了,我們以前在牆壁上提過的詩句也早已看不清了。這一聯在句意上進一步照應了前四句的主旨:人生就好像“飛鴻踏雪泥”,只是偶然留了一些印記,但是一轉眼一切都會消失。

第四聯“往日崎嶇還記否,路上人困蹇驢嘶”意思是說:你還記得當年我們兩個騎著兩頭小呂在崎嶇的山路上行走,走的十分艱難,真是人也疲倦,驢也嘶叫,真是不易啊!當時的蘇軾剛剛踏入仕途不久,就遭受了一系列的挫折和打擊,想到自己與弟弟蘇轍在澠池曾經的不易,心中當然會有很多的感慨:人生真是有太多的磨難和坎坷,可是卻又匆匆而過,就像飛鴻踏雪一樣。撫今追昔,怎能不讓人心生感慨?

鄧麗君生前很喜歡的一首詩,是蘇軾七律中的名篇,前四句最經典!

對於蘇軾,後人們記住最多的就是他的樂觀曠達和幽默戲謔。其實,那不過是蘇軾把人生領悟透徹了。世界是不變的,而每個人的人生卻像流水一樣不斷流逝。不管生前是風光還是卑微,死後都與本人不再有任何關係。我想,鄧麗君生前之所以很喜歡這首詩,估計也是因為從中領悟了一些人生的真理,看透了人生的無常和無奈吧!不管怎樣,蘇軾和鄧麗君都在短暫的人生中走過一遭,都被後人永遠記憶。然而,我們需要記住的不僅僅是他們的詩詞和歌曲,還要記住他們對人類最大的貢獻是他們永遠沒有失去過自己。

(注意:文中圖片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作者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