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高曉鬆《曉說》之《對越反擊戰35週年祭》

高曉松的脫口秀節目《曉說》第二季2014年2月21日那一期,講的內容是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保衛邊疆作戰,題目叫做《虎嘯南天—對越反擊戰35週年祭》。就這麼一個52分鐘的節目,居然出現了20多個常識性的錯誤,奉勸大傢伙以後看到他吹歷史還是趕緊換臺為好。

評高曉松《曉說》之《對越反擊戰35週年祭》

1,“奠邊府戰役的總顧問團團長是陳賡大將。”

1950年7月7日,陳賡被任命為中共中央代表(不是所謂的軍事顧問團團長!)前往越南北部,幫助越軍組織邊界戰役和負責統一處理有關中國對越南軍事援助的各項工作。4個月後,於11月4日返回廣西南寧。

越南抗法戰爭期間,中國軍事顧問團的團長是原第三野戰軍第10兵團政委韋國清,也就是奠邊府戰役的實際指揮者,他於1956年6月回國,任廣西省省長。

評高曉松《曉說》之《對越反擊戰35週年祭》

陳賡大將

2,“越南北方大約只有3個正規師,後來又從柬埔寨前線調來3個正規師,”

1979年中越戰爭爆發時,越軍在中越邊境一線部署了6個作戰師:316A師位於平盧 345師位於柑糖 3師位於諒山 346師位於高平 338師位於亭立 325B師位於先安(戰中又有327師、337師、197團、46旅獨立營向諒山增援),另外還有15個獨立團,30餘個獨立營,54個公安屯,總兵力約十萬餘人(不含數量龐大但無法統計的民兵)。利用山高、谷深、林密、洞多的地形特點,構築工事,儲備糧彈,形成了完整的防禦體系。

3月初,越軍主力兵團第2軍的304師和325師從柬埔寨緊急撤出,星夜兼程向北增援,當他們到達諒山地區後,也未敢對我實施反擊。55軍為了打擊越軍的反撲,從3月8日起在扣馬山、395高地、扣當山一線組織防禦,專門等越軍送上門來,結果了等了3天,越軍不敢上來嘛。

評高曉松《曉說》之《對越反擊戰35週年祭》

3,“9個軍打過去,6個軍都是廣州軍區的”

廣西方向參戰的6個軍是由廣州軍區前指指揮,但不能說都是廣州軍區的。11軍、14軍隸屬昆明軍區,13軍、50軍隸屬成都軍區,41軍、42軍、55軍隸屬廣州軍區,43軍、54軍隸屬武漢軍區。

4,“昆明軍區司令員王必成是55中將,不配和許世友平級指揮。要調一個平級的楊得志上將來。犯了臨陣換帥的兵家大忌,導致雲南方向打得不夠好。”

王必成之所以會被臨戰撤換,和所謂的軍銜、級別無關。他是和手下的野戰軍關係不好,打仗首重上下一心,才能克敵制勝,部隊和指揮員有矛盾,怎麼能打好仗?這才是王必成離任的根本原因。實際上雲南方向並沒有受到臨陣換將的影響。因為我軍在實力上佔據絕對優勢,換不換人其實無關緊要。楊得志生病離開指揮位置之後,代理職務的張銍秀很好地履行了作為戰役指揮員的職責,圓滿完成了雲南方向的作戰任務。

評高曉松《曉說》之《對越反擊戰35週年祭》

楊得志上將

5,“楊得志上將紅軍時期飛奪瀘定橋”

飛奪瀘定橋的是2師4團,團長王開湘,22勇士。而楊得志是1師1團團長,他指揮的是在安順場強渡大渡河,17勇士。

6,“楊得志在蒙自機場給營以上幹部作動員,後來又生了病,西線作戰由張銍秀指揮”

事情哪有這麼簡單?楊得志赴昆明上任後,親自勘察了3個軍出擊地域的地形,聽取了部隊的情況彙報,審修了作戰方案。特別是1月14日,他陪同副總參謀長楊勇、何正文、總後副部長張賢約到河口前線視察,檢查部隊戰備情況,在四連山上定下了戰役決心,以紅河為戰鬥分界線,13軍和14軍分別在西岸和東岸作戰。

2月17日戰役發起後,西線部隊一舉突破越軍防線,進展順利。21日,軍委給昆明軍區發來指示:要在柑塘地區打一個大仗,打一個惡仗,殲敵萬把人。就在大戰前夜,楊得志的胃病突然發作,引起急性左心衰,被迫離開前線治病,副司令員張銍秀代理指揮,一直到自衛還擊作戰結束。

評高曉松《曉說》之《對越反擊戰35週年祭》

7,“一二三四野戰軍以及華北野戰軍”

解放戰爭時期,華北的18、19、20兵團由中央軍委直接指揮,並沒有成立獨立的統一的領率機構,不能將其稱之為華北野戰軍。2011年2月,該部戰史正式出版,書名叫做《中國人民解放軍華北野戰部隊戰史》而不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華北野戰軍戰史》。

8,“四野一直排到54軍”

在54軍之後,還有一個55軍,系21兵團於1952年11月1日改稱。55軍在對越作戰中取得了最大的戰果,共殲敵10509名,戰後被中央軍委授予榮譽稱號的集體和個人同樣名列參戰部隊之首。時任軍長朱月華,代政委郭長增。

評高曉松《曉說》之《對越反擊戰35週年祭》

9,“梁光烈調到昆明軍區輔助楊得志”

梁光烈當時的職務是武漢軍區司令部作戰部副部長,並未見到其參加對越作戰的記載。退一萬步講,就算參戰了,也就是作為參謀人員打打下手,網絡盛傳其指揮西線作戰,是荒誕不經的說法。一個副師職幹部,何德何能指揮方面大軍?當昆明軍區的老紅軍,各軍長師長是三歲小孩嗎?

10,“41軍、43軍都是最後進攻海南島的部隊”

和43軍一起跨海作戰,解放海南島的是有著旋風部隊之稱的40軍。

11,“一直打到最遠處的諒山”

諒山位於廣西友誼關東南18公里處,而高平距離廣西那坡縣、龍州縣均約70公里左右,哪一個更遠,一目瞭然。

12,“高平作戰計劃和濟南戰役計劃一模一樣”

高平戰役屬於熱帶山嶽叢林地進攻作戰,其作戰形式是外線運動戰,而濟南戰役是城市攻堅作戰,其形式是陣地戰,二者的作戰形式完全不一樣,根本不具有可比性。

評高曉松《曉說》之《對越反擊戰35週年祭》

13,“我軍裝備不佔優”

1979年的時候,越軍主力部隊的步兵輕武器完全實現了自動化(一個班裝備40火箭筒、班用輕機槍、M79榴彈發射器各1支,衝鋒槍6支,如果兵力不滿員,則減少衝鋒槍。),在這一點上優於解放軍(一個班裝備衝鋒槍3支,半自動步槍4支,班用輕機槍1挺)。

但是!大兵團作戰,比的是幾支衝鋒槍還是大口徑火炮?在重裝備技術兵器上,越軍是根本無法和解放軍相比的。以炮兵為例,越軍參戰師屬以上炮兵9個團,解放軍參戰師屬以上炮兵48個團,論火力,解放軍佔據壓倒性優勢。

評高曉松《曉說》之《對越反擊戰35週年祭》

14,“我軍裝甲兵部隊好幾天找不到了,步兵到了目的地,裝甲兵還沒上來,最後在一個河邊找到了,因為過不去河。離進攻出發位置就幾里地”

43軍坦克團(欠3營)和42軍坦克團在從佈局出擊,向東溪穿插的途中,確實出現過遇到過水障的情況。但那是一條小河,根本不會對坦克部隊構成實質性的障礙,或是選擇迂迴路線,或是用自救木、束柴開闢通路,很快就克服了河流障礙。並沒有耽誤太多的時間,43軍坦克團1連9時50分進至東溪,全營10時許到達,2營則於18日8時到達;42軍坦克團17日19時進至東溪。所謂幾天後還在河邊徘徊,純屬瞎扯。

而且攻佔東溪的是裝甲兵而不是步兵,43軍坦克團1連到達東溪後3個小時,也就是當天中午13時5分,376團的步兵才進入東溪鎮。

評高曉松《曉說》之《對越反擊戰35週年祭》

15,“把步兵綁在坦克上進攻”

這一點必須說清楚,僅有一例,並不是普遍情況。376團2營、3營分別搭乘43軍坦克團2營和42軍坦克團2營向東溪穿插,上午8時許進至那崗、那悅附近時,遇到越軍用樹幹、大石塊設置的路障,並遭到道路兩側由40火箭筒、輕重機槍組成的交叉火網的猛烈射擊,步兵傷亡80餘人。這次損失主要是因為步兵搭乘坦克的方法不當,用揹包繩把步兵和重武器綁在坦克上。結果遭到越軍襲擊時,步兵來不及下車戰鬥,坦克也不易發揚火力。嚴重的教訓發生之後,部隊立即制止了這種用繩子栓人的搭乘方法。

16,“山頂有越軍一個排防守,我軍用一個團進攻。”

軍盲都不知道戰場容量這個詞,意思就是作戰區域範圍內所能容納和展開兵力兵器的最大數量。一個排就能守住的一座山能有多大?能展開一個團進攻?而且越軍的慣用打法是扼守山腰和山腳,這樣才能有效的控制道路,因為在山頂太高的話,既不便於實施觀察也不便於發揚火力。進攻越軍一個排的陣地,我軍通常使用的兵力為一個連,三比一的兵力優勢,足夠了。再科普下一個團的進攻正面和縱深:3-4公里和0.5-1公里。記住,集中優勢兵力,要根據敵情和地形情況而定,不是無腦就比人多。

評高曉松《曉說》之《對越反擊戰35週年祭》

17,“攻克諒山打得很艱苦,我軍遇到了越軍的精銳部隊,被越南反包抄,傷亡很慘重。”

55軍進攻諒山,屬於強攻硬打的陣地攻堅戰,確實不容易。但越軍是處於逐點守備的防禦態勢,而且兵力遠不及我軍,並沒有實施反包抄的本錢,55軍傷亡也只有越軍的一半。

19,“撤軍過程到邊境後,把不穿軍裝的民兵釋放。”

我軍確實在戰鬥過程中釋放過一些越方民軍,但不是撤到邊境之後,而且並不是全部釋放。到最後兩國在友誼關交換俘虜時,我國交還給越南的民軍俘虜為471人。

21,“150師是丙種師”

1975年底,根據軍委頒發的新編制,我軍開始執行摩托化師和甲乙種師編制,從來沒有實行什麼丙種師編制。

評高曉松《曉說》之《對越反擊戰35週年祭》

22,“取消軍銜之後導致指揮混亂”

這是流傳極廣並被許多人接受的謬論!軍銜不是指揮的必要條件,和指揮沒有必然聯繫!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工農紅軍有沒有軍銜?抗日戰爭時期的八路軍、新四軍、華南遊擊隊有沒有軍銜?解放戰爭時期的解放軍有沒有軍銜?抗美援朝戰爭時期的志願軍有沒有軍銜?怎麼就越打越強,越打越壯?

軍銜決定的是等級不是職務,而決定指揮關係的是職務不是等級,職務也不一定非要有軍銜才能體現或者證明。職務在指揮中起決定作用,軍銜作為一種符號起輔助或補充作用。軍銜有,可,無,亦可,和指揮沒有必然聯繫。把軍銜視作指揮的必要條件,認為沒有軍銜就不能保證指揮的觀點是大錯特錯、極其荒謬的。

評高曉松《曉說》之《對越反擊戰35週年祭》

解放軍在指揮員出現傷亡的情況下,保證指揮不間斷的辦法其實很簡單,就五個字:幹部代理人。戰前,要明確各級幹部的代理人,以防止戰鬥中幹部傷亡導致失去指揮。幹部代理人的人選,要在全連軍人大會上宣佈,要在營以上幹部會議上公佈,讓幹部戰士都做到心裡有數。戰時一旦幹部出現傷亡,代理人立即接替指揮。代理人也全部傷亡了又怎麼辦?解放軍的做法是號召非代理人選挺身而出,自動接替指揮;或者由上級臨時指定。

比如:117團2連在代乃阻擊戰中先是和116團6連並肩戰鬥,爾後繼續堅守五天,打退號稱“王牌”的越軍316A師148團12次衝鋒,斃敵291人,陣地始終屹立不動。戰後榮立集體一等功,被中央軍委授予“守如泰山英雄連”榮譽稱號。我們來看看該連在戰鬥中是如何調整組織的:連長林賢睦犧牲後,副連長王順蛟接替指揮;王順蛟犧牲後,2排長楊金洪代理;楊金洪負傷後,由從後面趕上來的副連長李玉明接替;李玉明不久也負傷,3排長靳濤挺身而出指揮全連堅持戰鬥。在五天阻擊戰中,2連先後有14個正副班長代理排長指揮,及時指定了15名戰士代理正副班長。

評高曉松《曉說》之《對越反擊戰35週年祭》

即使平時互不熟悉的分隊臨時聚集到一起,也不需要什麼軍銜來確定指揮。而是由各單位負責人碰頭自報職務,由職務最高者負責指揮。舉個最典型的例子:

2月18日晚,在宗梅吊橋以西,執行穿插任務361團後勤二梯隊和部分戰鬥連隊人員受阻。當時一共有來自19個單位的298人,還有掉隊的民工100多人。但他們沒有因為陌生就自行其是或者自我瓦解,而是馬上成立臨時黨支部,推舉100迫擊炮連指導員徐家欽為書記,在徐的統一指揮下組織防禦,各單位幹部分工負責,密切協同,當天晚上打退越軍3次進攻,取得殲敵65人的戰果,後來安全歸隊。

有些沒有軍事常識的槓精不服氣,說碰頭開會是浪費時間,有了軍銜大家一目瞭然。不開會怎麼行?明確任務、組織協同懂不懂是什麼意思?

和人民軍隊積極主動的戰鬥作風比起來,和人民軍隊行之有效的幹部代理人做法比起來,和黨團組織的凝聚作用比起來,和黨團員的帶頭作用比起來,那塊牌牌算個什麼?(你肩膀上扛著一塊牌牌,能夠一眼看出你的等級或者大致的職務,但你不敢站出來指揮,這塊牌牌有什麼用?)

評高曉松《曉說》之《對越反擊戰35週年祭》

23,“150師448團回撤時被分割包圍,被迫分散突圍”

448團這次失利,是2營以及前去接應的1連、8連共計7個連隊戰鬥失利,不是全團被分割包圍。這也是1979年損失最大的戰鬥,共有542人失散(被俘迴歸219名),丟失各種槍支407支。其根本原因在於50軍駐150師工作組的錯誤指揮。

24,”犧牲一個士兵才有三百元補助,犧牲一個軍官才五百元補助。”

撫卹金是根據職務高低發放的,師職700、團職650、營職600、連排職550、戰士500,民兵民工470。如果是病故,則減少100。1980年8月民政部和財政部下發通知,又一次性增發撫卹金300元。

講真,術業有專攻,隔行如隔山,跨界胡侃,只能是貽笑大方。高曉松在節目中犯的錯,都是時間、地點、人物、事件這樣的基本要素,也就是俗稱的硬傷。不少吃瓜群眾特別是高粉還把這些荒謬言論當做科普內容四處傳播,以訛傳訛,誤導大眾。全世界有哪一家的科普是這樣混身是傷的?不要侮辱了科普這兩個字可好?

作者為歷史學碩士,大學講師,專注中越戰爭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