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東北土匪中,還有沒有比“座山雕”更厲害的?

七追風


民國時期,東北地區土匪太多,座山雕充其量只能算是一箇中等級別的土匪。

因為《智取威虎山》這部小說寫的太好,把座山雕反面形象塑造太成功,讓座山雕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比座山雕更大、更兇殘的土匪反而沒有名氣了。

座山雕頂頭上司就是比座山雕更厲害的大土匪,座山雕都得向他下跪。他就是謝文東。

快速發家、擁有武裝

1887年,謝文東出生於遼寧省丹東市寬甸縣。

16歲的謝文東,將鄰近村莊姓楊的大地主孫子綁票。事情敗露,官府緝捕,謝文東攜帶全家跑到黑龍江省依蘭縣躲藏。

謝文東膽大心細、胡作非為,2年後當上了依蘭縣第三區自衛團長。從此以後,他擁有了自己的武裝力量。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鬼子將武裝力量向依蘭縣擴展,企圖永久佔領這塊土地。

1934年3月8日,在謝文東帶領下,2000多農民舉行抗日暴動。謝文東擊斃一名日本軍官、打死一名偽警大隊長、以及近30名日偽軍。

這場暴動在東北地區驚天地、泣鬼神,謝文東名聲大振,成為東北的風雲人物。

東北抗日聯軍主動聯絡謝文東,將他整編為東北抗日聯軍第八軍。

戰鬥失利、投靠日軍

日軍集中力量攻擊抗聯八軍。由於眾寡懸殊,抗聯八軍損失慘重。領導成員要麼犧牲了、要麼投降了。

22天時間中,謝文東8位親人獻出寶貴生命,謝文東的隊伍只剩餘16人。

1939年春天,日軍愈加瘋狂,謝文東變節,投靠日本關東軍。

謝文東到日本面見日本天皇,恬不知恥地跪到“忠魂碑”下,表示堅決效忠日本。

日本任命他為雞西城子河煤礦把頭。謝文東任意剋扣中國工人的工資,成了助紂為虐的吸血鬼。

在謝文東的壓榨下,大批中國勞工累死、病死、餓死、凍死。煤礦中堆積了大量中國勞工的白骨。

再次抉擇、背離人民

抗日戰爭勝利後,謝文東在勃利縣,豎起了國民黨的大旗,招兵買馬1500多人,被國民黨任命為第五戰區第三軍軍長。

不久,國民黨委任謝文東為“東北第十五軍團第一先遣軍”上將總司令,座山雕成為其部下。這時候,座山雕手下只有900人。

謝文東在東北地區橫行霸道,放火、殺人、搶劫,肆意妄為、殘害百姓。東北人民深受其害,處在水深火熱中。

東北四大股匪,謝文東實力最強,禍害最重。

逃入深山、終被活捉

1946年,解放軍三五九旅開往東北地區,將謝文東打得狼狽不堪、四處逃竄。

但是,謝文東仍然死不悔改,繼續當匪。

在茫茫雪原中,經過數次艱難的戰鬥,土匪謝文東的主力基本上被消滅,殘餘的土匪首領竄進密林深山。

為了宣傳東北剿匪的艱苦歷程,東北電影製片廠的徐肖冰跟隨剿匪大軍,拍攝紀錄片《活捉謝文東》。令人驚喜,果然拍下了謝文東被活捉的情景。

牡丹江的冬天,冰封雪蓋,氣溫降到零下36度。

在一處避風坡下,擒匪排戰士們正在燒飯。突然,哨兵跑來報告:前面雪地上有幾個人的腳印。

這時候,山裡不可能有普通百姓,一定是流竄的土匪。

在一座小廟中,搜索的戰士們看見一個大胖子雙手合十、跪地禱告,旁邊還有幾個人坐在地上。

看見解放軍,他們開槍射擊。解放軍奮勇還擊,幾個土匪被打死。

大胖子竄到樹林中,躲藏在一棵大樹旁邊,頑強抵抗。

徐肖冰毫不畏懼土匪瘋狂的子彈,架好攝影機,對著胖子土匪拍攝。

胖子土匪從樹後伸頭,看見一架巨大的、從來沒見過的武器,放出白色的光芒,並且已經瞄準了自己。

胖子土匪渾身一抖,,手槍掉到雪地上,並且身不由己舉起雙手。

3個戰士快步上前抓住胖子。後來經查實,胖子土匪就是謝文東。

謝文東被攝影機嚇破膽了,鏡頭也記錄了土匪頭目投降的情景。

1946年12月3日,公審謝文東的大會在勃利縣政府門前舉行。會議結束後,謝文東被帶到勃利大街東門外槍斃。

惡貫滿盈的大土匪終於逃不脫人民的鐵拳。

我是:岳飛的飛。

歡迎批評、一起成長!


岳飛的飛


座山雕其實只是東北眾多土匪頭目中的一個小角色。而且,座山雕的人物形象,很多內容都是文學和影視劇建構。

清末民初的馬賊劉永和(劉單子)和民國中後期的謝文東,才是真正的綠林大佬,地方悍匪和幫會頭目。我在這裡主要談一下謝文東這個活躍了近十五年的匪首。


謝文東早年家境貧寒,被地方惡霸欺負,所以逐步出現了反社會的人格。在青年時期就手段兇狠,綁了本鄉磙子溝楊姓與張家富戶的票,勒索小洋錢4000元,被當地的保安團追捕,於是全家從丹東市寬甸縣永甸村跑到鳳城縣一帶,暫避風頭。

沒有土地依靠,憑藉打工賺不了多少錢,又是又流亡到依蘭縣,一家人不斷輾轉,到了土龍山西太平屯,算是安家了。當時的依蘭縣很多土地還沒有被開墾,謝文東一家壯年勞動力比較多,逐步就富裕起來,還混了個一官半職,加入保安團,自己成為第三區第五保的保董兼自衛團長。靠著與地方官府的勾結,加入謝文東性格圓滑,生存能力比較強,很快就積累了財富,培植起了很多家庭貧寒的跟班小弟,組織起一支隊伍,燒殺搶掠,勢力最大的時候近萬人之多。

隨著野心的滋生,謝文東聯合李華堂、張雨新、孫榮久等三大股匪,經常協作作案,壓榨普通民眾,國民黨為了籠絡他,還給了一個陸軍中將的職銜。客觀來說,謝文東在日本軍隊剛入侵時,是參與了抗日活動的。但是,很快就意志消沉和蛻化了,1939年春他就投靠了日本,做了人人不齒的漢奸。日本人招安拉攏謝文東,恩威並施,殺死他的部從之後,再給了一個勃利縣的會長職務,讓他管理雞西城子河煤礦,這是一個有巨大利潤的肥差。謝文東很快就賺了很多錢,成為一個徹頭徹尾的食利者,吃的大腹便便,而煤礦勞工凍死、餓死、病死的白骨成堆,忘記了曾經的國仇家恨,也不再顧及被奴役的現實。

歷史的審判或許會遲到,但不會缺席。謝文東最終沒有逃脫法網,抗戰勝利後,謝文東毫無改邪歸正之心,而是試圖東山再起。1946年,逃跑失敗的謝文東作為匪首在山神廟一帶被抓獲,公審之後於勃利街東門外立即槍決,結束了複雜而罪惡的一生。

秦右史,原創通俗歷史,專注民間文化。


秦右史


座山雕要不是因為一出樣板戲,哪裡會有那麼大的名氣?

在東北土匪中,他只有幾百人槍,被解放軍一個小分隊就給全殲了,哪裡算得上什麼大土匪。

座山雕原名張樂山,出生於清朝末年,年輕時在東北伐木為生,後加入土匪,後因其心狠手黑,被推為匪首。

1947年2月,東北解放軍牡丹江軍分區戰鬥英雄楊子榮深入匪巢,憑著自己的機智和勇敢,克服重重困難,及時配合剿匪部隊消滅了土匪,並活捉司令“座山雕”張樂山。

當月11日召開公審大會,張樂山被處決。

由於時代的原因,解放前東北土匪很多,名氣大的也不少,比如謝文東,原先是土匪,後來接受改編加入抗聯,任抗聯第八軍軍長,旋即投靠日本人,成了鐵桿漢奸,殘殺我東北人民和抗日誌士。

土匪們:

抗戰後又投靠老蔣,被委任為先遣第三軍軍長,繼續與人民為敵,最後被我解放軍擒獲槍決。

當時的東北勢力與謝文東不相上下的土匪有很多,大多都惡行累累,被人民痛恨。

但有一個大土匪,一生致力與老毛子鬥,保國衛韁,成為土匪中的傳奇。他就是傳奇土匪劉永和。

劉永和:

土地肥沃、物產富饒的東北,它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一百多年來一直為老毛子們垂涎三尺。

自1897年起,沙俄軍隊在中國東北意侵奪民房,姦汙婦女,,掠奪財產,致使東北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老毛子的種種暴行,迅速激起了東北人民的英男反抗。 東北地曠人稀,森林密佈,許多貧苦農民嘯聚山林,結成幾十人甚至幾百人的隊伍,對抗侵略者。他們有時也搶劫普通居民, 但主要是以打劫富人為主。

這些隊伍裡,劉永和的一支是最強大的。劉永和槍法超群,百發百中。人送綽號“劉單子”。原為“吉林馬賊中巨魁”,老毛子入侵東北時,劉永和打出忠義軍的旗號,在朝陽鎮與俄軍開戰。

老毛子:


十二月攻陷通化,聯合王和達、楊玉麟等武裝,劉永和稱總統,統率全軍。

忠義軍分為十四營,王和達,李貴春,董毅敏,楊玉麟等稱統領,分統數營,下設營官、幫帶、哨官等,還有總尋,稽查等職,全軍上下約有二萬餘人,正式豎起了反侵略的大旗。

這時候的有賣國賊增祺向老毛子獻計,叫他們一面派兵圍剿,一面採取誘降和“反間”的陰謀策略,“使彼各自吞併”。

但無論他們怎麼施展詭計,劉永和都不為所動。 有一天劉永和一個人車站去,看到有五十多個老毛子在野外練習射擊。


他偷偷地貓在蒿草裡,俄兵正在對靶子持槍低頭瞄準。劉便從後邊開了一槍,一個俄兵應聲倒地。其他俄兵還沒反應過來,又是一顆子彈飛來,一個老毛子又應聲而倒。

一連打倒了四個,這些老毛子這才發覺情況不妙,大呼有敵人,奔向蒿草來搜查。

劉記和有個絕技,單手同時能用兩隻短槍,兩手可用四支槍。對準撲過來的俄兵,他連開四打倒四個俄兵。

交戰:


老毛子兵正在慌亂中,劉單子移動到另一棵小樹旁,砰的一響,又一名俄兵又隨著槍聲倒下,就這樣連開十多槍,已有七八個老毛子被打死,剩下的嚇得捨命逃竄。

劉永和這時才從容的撿起俄兵扔下的槍支,哼著二人轉扛回去了。 在劉單子活動的地區,老毛子根本不敢小股活動。

吉林興凱湖西北,有個叫鍋奎頂子的地方,有一次來了一百多個老毛子,霸佔了百姓的村子, 劉單子就派人到去告訴老毛子們,說今晚我要來劫營,俄軍既不敢出戰,又怕他真的打進來,嚇得晚上都不敢睡覺。

天明之後便灰溜溜地撤走了。 老毛子為了侵蝕邊界,經常移動邊界木樁,劉單子一發現界牌被移動後,就再把它移回原來的地方,並且說:

“有我劉單子在,不能讓國家丟掉一寸土地!”

劉單子團結了許多好漢,當地駐軍頭子左寶貴想方設法要消滅他。

守土:


有一次左寶貴率兵追捕他,眼看就要追上的時候,劉永和回頭對左寶貴高喊:“你要帽子還是要腦袋?”左寶貴還沒來得及回答,劉永和一槍,左寶貴帽頂子應聲而碎,嚇得左寶貴渾身打顫。

他的綽號“劉單子”就是這麼來的,指他一顆子彈便解決問題,槍法很準。

後來日本人侵略東北,他已經五十多歲了,他聯絡了許多山寨和日本人幹,被推舉為首領,殺死了不少日本鬼子。劉永和後來於民國初年病逝。

劉永和雖然做過土匪,也有過打家劫舍的行為,但他英勇抗擊外敵的行為,還是值得肯定,也應該被我們記住。

這是位偉大的土匪!土匪和偉大在他身上並不覺得違和。

《桓仁縣誌》(民國十九年版)第15卷,《兵事志》. 《興京縣誌》(偽滿康德二年版)第九卷,《兵事志》.


剛日讀史


解放戰爭初期東北的匪患是非常嚴重的,據不完全統計,當時的南滿地區有匪眾50000餘人,地域更為廣大的北滿地區則至少有10萬人槍,總兵力甚至超過了我軍最初進入東北的全部數量。北滿150多個縣中被土匪控制的超過100個,活動非常猖獗,危害極大。



國民黨方面為了利用土匪搶佔東北和禍亂我軍後方,則大肆封官許願和濫發委任狀,有“總司令、總指揮”名頭的32個,“軍長”33個,“師、旅長”158個,尤其是北滿土匪揀獲關東軍武器較多,因此裝備精良,部分匪眾甚至擁有野戰重炮。

而“座山雕”原型的匪首張樂山只是其中的一小股,他被委任的職務是“國民黨先潛軍第二縱隊第2支隊司令”,不過是個旅級幹部。這個傢伙手下的匪眾高峰時期也只有800餘人,被楊子榮追擊擒獲時主力早已潰散,身邊只剩下25個匪兵。他之所以出名,全賴《林海雪原》的文字和影視傳播,而實際在東北諸匪中只是個小角色。



當時東北地區職務最高、兵力最多、所謂最“厲害”的匪首叫姜鵬飛,遼寧金縣人,東北陸軍講武堂畢業,早年是東北軍的團長。“九一八事變”後投靠日本人成為漢奸,曾任“偽滿洲國軍”佳木斯軍管區少將參謀長,因為虎作倀比較賣力,1940年調往華北,先後出任“唐山行營主任”、“冀東特別行政區長官”等偽職。

有名的漢奸武裝“鐵石部隊”就是這個傢伙指揮的,在冀東地區破壞甚巨。



日本還未投降,姜鵬飛就已經暗中投靠了國民黨,1945年7月便被秘密委任為“冀東挺進軍總指揮”,鬼子投降後的9月7日,蔣介石親筆簽發命令,任命姜鵬飛為陸軍新編第27軍中將軍長,任務是迅速前往東北收編土匪和偽軍,配合國民黨正規軍搶佔東北。

1946年1月,姜鵬飛潛回哈爾濱及周邊地區,利用“官方身份”招集舊部和大肆招兵,收編偽滿潰軍、土匪武裝等60000餘人,共編成16個師,著名的北滿遊雜武裝謝文東、李華堂等部都隸屬於他的序列;姜鵬飛同時接納了日本關東軍的殘餘30000多人,僅哈爾濱一地就蒐羅了1800人,可以指揮的人馬接近10萬,成為當地實力最大的“中央鬍子”。

嚴格來說,“座山雕”及其手下也是姜鵬飛的部下,是“中央鬍子”指揮下的“地方鬍子”,是小巫見大巫的關係。



隨著杜聿明指揮的國民黨軍佔領長春和四平,姜鵬飛認定“杜總司令”進入哈爾濱只是時間問題,於是命令所部向哈爾濱周邊集中,一邊派人聯繫杜聿明部隊,準備內外夾擊奪取哈爾濱。到8月10日,傳說中即將兵臨城下的新一軍仍無蹤影,姜鵬飛決心單獨動手。

1946年8月24日晚,姜鵬飛潛入哈爾濱市區道外的“光復飯店”,約見一名試圖叛變的東北民主聯軍團長,研究裡應外合進攻哈爾濱的問題,被早已監控該人的東北局情報部門當場抓獲,其參謀長姜鳳鳴、軍需處長張福平等也被一網打盡,我軍順藤摸瓜,又抓捕大批土匪骨幹。



民主聯軍隨即出動部隊,將各股群龍無首的匪眾紛紛擊潰或消滅,9月10日槍決姜鵬飛等匪首,粉碎了土匪的陰謀,有利保衛了哈爾濱的穩定。東北民主聯軍則在戰線穩定在松花江一線後,抽出三分之一的主力分散剿匪,發起重大剿匪戰鬥212次,斃傷俘匪78000餘人,基本消除了北滿地區的匪患。

根據地的鞏固和土改的順利進行,為後來的遼瀋戰役勝利奠定了良好基礎,因此東北剿匪意義非常重大。


度度狼gg


一部京劇電影《智取威虎山》和故事片《林海雪原》,使得全國的男女老少都知道了偵察英雄楊子榮,而同時也使反面人物座山雕一炮打響。

現實中的座山雕據說不止是一個,但最符合原劇中典型的當屬叫張樂山的這個座山雕。



其實真正的座山雕手下沒有幾百號人的實力,頂多也就幾十號人。

而這些土匪也沒有小說《林海雪原》中那麼豪華奢侈,什麼狍子肉、自釀的葡萄酒,純屬過度的誇張,就更別說什麼百雞宴了。

現實中的土匪,其實真正最寶貴的東西有兩樣:第一是武器彈藥,這是他賴以保命的東西,俗語講槍是男人的膽,如果沒有槍他什麼都不是。

第二是糧食,但凡乾土匪的,可以沒有光洋,但是不能沒有糧食。

糧食也是他能夠生存下去的保證,假如說如果有剿匪部隊圍山的話,沒有糧食餓都餓死了,還打仗?

所以,現實版的土匪遠沒有小說中那麼誇張。

但是如果就小說《林海雪原》而言,座山雕在東北的土匪中實力能夠排到第幾位?

首先說他的實力和地位,也包括影響力,是比不上馬希山的,這一點毋庸置疑。

而馬希山的匪夥在土匪之中也還不是最強大的,真正實力最強,出身最高貴、影響力也最大的是許大馬棒。

除了這幾股土匪之外,另外還有大小不一的匪股,座山雕、李德林和九彪。

如果按小說《林海雪原》中的匪徒實力排行榜排名的話,大略是許大馬棒第一,馬希山第二,座山雕、李德林和九彪分別排第三。

另外還有忽略不計的小股土匪,事情大概就是這樣!

在小說《林海雪原》中,匪徒的總把子是謝文東,但這只是名以上的,不管是許大馬棒還是馬希山都不太不他這個司令放在眼裡。

許大馬棒和馬希山在行動時隨意制定作戰計劃,根本就不需要向他這個總司令請示。

而侯殿坤是由國民黨派來的專員,負責拉攏這些土匪對抗人民政府的,跟電視劇《烏龍山剿匪記》中的四丫頭一樣,屬於特派員。

由於專員的身份,侯殿坤不斷地遊走於各匪夥之間,在少劍波攻打許大馬棒的奶頭上之前,侯殿坤當時正在山上,而奶頭山被攻破之後,侯殿坤常駐馬希山一夥。


由此可以得出結論,許大馬棒和馬希山兩人的實力是要高過座山雕的。

最強悍的土匪鄭三炮

在《林海雪原》裡,少劍波的剿匪小分隊是一個由全能型和綜合型的人才組成的一支剿匪隊伍。

這其中有作戰勇猛的劉勳蒼,善於奔跑長途跋涉的孫達德,身輕如燕善於攀爬的外號“猴登”的欒超家。

但是所有這些人的優點集中起來剛好及的上一個土匪的本領,或者說這個土匪一人具備了上述所有人的優點於一身,這個人就是慣匪鄭三炮!

在所有匪幫之中最厲害的一個土匪,同時也是在整部小說《林海雪原》中最厲害的一個,堪稱是整部書中中的第一高手。

鄭三炮既是一個慣匪、同時又是一個獨立行事的土匪,他時而單獨犯惡、時而也帶領手下的徒弟往返於整個的林海雪原之中,有時一高興到許大馬棒或者馬希山的山寨待一陣。


整個的東北地區幾乎就成了鄭三炮如入無人之境的天下,不管他走到哪裡,從來就不買地方土匪的帳。

而且還反過來這個山寨的匪首還得給他一個名以上的正團級幹部噹噹。

許大馬棒特牛B ,在早年間那可是大戶人家,稱霸一方。

東北民主聯軍到來之後,許大馬棒感覺不妙才上山當了土匪,手下有二百多號人馬,四個兒子個個都牛氣沖天。

但鄭三炮來了以後,許大馬棒立馬就授了一個正團長的位子給他,而鄭三炮也當仁不讓的直接就把許大馬棒的老婆蝴蝶迷給勾引上了,而許大馬棒卻屁都沒有吱一聲。


更為誇張的是,有一次許福和鄭三炮為了一張虎皮的歸屬權爭得不可開交,結果是許大馬棒上前就給了許福一耳光。

在《林海雪原》的末尾,鄭三炮投靠在馬希山的手下,乾的還是正團長。直到最後被剿滅,也是合小分隊數名精英之力才把他殺死。

在小說《林海雪原》中又這麼幾段對鄭三炮的描寫:小爐匠也就是欒平曾經這樣描述鄭三炮,他是一個出了名的炮頭,從小當鬍子,後來許大馬棒一千現大洋買來當炮頭,偽滿時又是許大馬棒的馬弁,槍法是指哪打哪,指右眼不打左眼,許家父子都怕他三分。


此外他登峰攀嶺拉老林子如履平地,日行百里開外,有徒弟十二個,槍法都和他差不多,遇上他可得小心一點。

第二十八回,刺客和叛徒

馬希山手下的悍匪楊三楞被擒,這個悍匪的情況是這樣的:他身強力大,一手好槍法,能喝酒、是一個不怕死的亡命之徒!

在土匪夥裡,他就怕兩個人:一個是鄭三炮,因為他槍法好、匪夥大,再一個就是姜青山!

其實鄭三炮不僅兇悍,而且還有更可怕的一面,在血洗杉嵐站時,曾經有這樣一個場面:小孫子哇的一聲慘叫,叫聲未落,慣匪鄭三炮手起一棒,把小腦袋 砸的稀爛,死在奶奶懷中!

鄭三炮的篇幅在整個的《林海雪原》中佔得並不大,名氣更是不如一閃而過的欒平響。


但他是整部書中個人本領最好、單兵作戰能力最強的一個,在這一方面如果單憑劉勳蒼或者孫達德或者欒超家,都無法戰勝他。

在最後時刻也是在混戰之中,合小分隊的數名精英之力才殺死了他!


東方中華不敗


如果說“人參、貂皮、烏拉草”是東北三寶,那麼解放前的東北土匪就是第四寶,絕壁槓槓的。

“座山雕”無疑是東北土匪中的明星人物,建國幾十年打下的知名度,比黑山老妖之流還高几個重量級。

東北有沒有比座山雕更厲害的土匪,當然有,巔峰期東北土匪總數超過25萬,人才輩出。這裡先說兩個座山雕的原型讓大家有個瞭解。

原型一:謝文東

謝文東遼寧丹東的滿族人,早年搬家到了黑龍江依蘭,當時依蘭地廣人稀,謝文東一家勞力充足,不出幾年就攢下一份像模像樣的家業,還當上了保長,如果一切不出意外,謝文東將就此過上中產生活,一直到老。

但鬼子來了,謝文東這種有錢人當然逃不過鬼子的蹂躪。謝也不是省油的燈,管你什麼皇軍太君,搶我東西就是不行。腦袋一熱,拉著一幫鄉親就跟鬼子幹上了,土龍山一戰,擊斃日軍大佐飯冢朝吾以下二十餘人。就這戰鬥力,比正規軍一個營都不差!

胖胖的老謝一戰成名,各路好漢紛紛發來英雄帖,沒過多久,老謝和兄弟們搖身一變,成了東北抗日聯軍第八軍。

但沒過多久,謝軍長就帶著兄弟們投降了日本鬼子。

到這大家先別急著罵!當年老謝帶著兄弟們跟鬼子可是鬥了好幾年,前前後後勝仗打了不少,但犧牲也是不可想象的,光謝文東一家就有八口人死在鬼子手裡,第八軍上上下下更是死傷殆盡,最後只剩下十幾個人。

謝文東崩潰了,他選擇了投降。

鬼子很看重謝文東,畢竟東北是要作為前哨陣地的,謝文東雖然是對手,但多年的抗爭還是贏得了鬼子的尊重,日本天皇親自召見他,老謝從沒有見過那麼大的領導,求生的慾望讓他忽視一切,從此他死心塌地給鬼子做事。

1945年鬼子投降後,老謝搖身一變,做了國民黨中央先遣軍第三軍軍長,我軍雖然也爭取過他,但老謝想來想去,還是選擇了當時看起來更有前途的國軍。

不能不說,這是老謝做的最壞的一個決定,1946年東北剿匪,作為土匪中的戰鬥機,老謝早早被列為打擊目標,沒過多久就被抓住,隨即經公審槍斃。

謝文東身材肥胖,面部豐滿而多肉,耳朵碩大,和座山雕陰狠狡詐的面相差別很大,到更像一個土財主,可惜他趕上了那個糟糕的年代,走錯了路。

原型二:張樂山

張樂山是山東人,早年跟著堂哥闖關東砍樹,砍著砍著砍出感覺了,就這麼定居下來。當然,張樂山可不是光頭強那樣的傻缺伐木工,人家是有真材實料的,早年道上人稱“三絕”,槍法絕、眼絕、腿絕。眼絕說他看人準,好人壞人看一眼就知道,腿絕說他腳力好,翻山越嶺,如履平地。

有這本事自然不甘於平凡,何況是在那個有槍便是王的年代,張樂山早早落草,成了當地土匪大哥。

張樂山的後半生和謝文東差不多,也是那個時期東北土匪的普遍選擇,鬼子來了後先是加入抗聯,後來投降鬼子,再後來加入國民黨,最後被共軍剿滅。

不同於謝文東,由於個人能力超強,張樂山被更多認為是座山雕的原型。他後來被楊子榮活捉關進監獄,並死在獄中。據見過他的人描述:白頭髮、黑臉膛、長著一副鷹鉤鼻子、留著一把山羊鬍子的瘦小老頭。

活脫脫就是梁家輝版本的座山雕。



日慕鄉關


比“座山雕”更厲害的土匪?放在當時東北大地,簡直一抓一大把。

影視劇裡“大紅大紫”的座山雕,歷史上真這麼菜?瞧瞧他的原型就知道:“座山雕”本名張樂山,這個曾經給關東軍做走狗的惡匪,雖然也頂著“國民黨先潛軍第二縱隊第2支隊司令”的名號,但他勢力最猖狂時,手下也不過800多嘍囉,被東北民主聯軍(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前身)幾下就打成了喪家犬。

1947年2月6日,東北民主聯軍牡丹江軍區偵察英雄楊子榮,僅率六人小分隊,就一口氣端了張樂山在蛤蟆塘的老窩,抓獲張樂山及其殘餘爪牙二十五人。當時的張樂山,可不止慘到就剩二十多人,連步槍都只剩了六支,三四個人都分不到一杆槍。被俘後也沒享受到“巨匪”的待遇,不久後死於牡丹江監獄。前後全過程,就是名劇《智取威虎山》的故事素材。

所以說,比起《智取威虎山》裡那“依仗著地堡碉堡”,身邊還有“八大金剛”護駕的座山雕。真實的“座山雕”張樂山,只是一股相對普通的土匪。唯一比較像《智取威虎山》裡座山雕的,可能只有他真實照片裡的“顏值”。

而放在當時的東北,在日寇投降後的幾年裡,東北大地的土匪數量,一度突破三十萬人。他們輕者殺人越貨,重者魚肉一方,把剛剛從日寇鐵蹄下掙脫出來的東北大地,變成土匪橫行的人間地獄。其中若論比《智取威虎山》裡的座山雕還兇橫的,當屬下面兩位罪大惡極的“巨匪”。

第一位,就是“座山雕”張樂山的“主子”,“國民黨新編二十七軍中將軍長”姜鵬飛。

這位有著“光鮮”身份的土匪,履歷也十分豐富,此人是東北講武堂出身,二十四歲就在東北軍中當上團長,本是頗被看好的青年俊才。誰知“九一八事變”剛爆發,這“俊才”就調轉腦袋,跑到日寇那邊做了漢奸。不但與抗聯打過仗,還一度被調去華北,組建了臭名昭著的“鐵石部隊”,製造了著名的“潘家峪慘案”,瘋狂屠殺抗日群眾。可抗戰勝利後,這麼個槍斃都便宜的鐵桿漢奸,卻被蔣介石當成寶貝,委任了“中將軍長”高位。

有了新主子撐腰,殺回黑龍江的姜鵬飛,也就匪性大發,打著“配合國民黨搶佔東北”的旗號,他瘋狂擴充兵力,大肆收編偽滿軍和舊東北軍出身的各路匪幫,還包括了三萬六千多日本關東軍殘部,其總兵力一度突破十萬人。包括謝文東李華堂等惡匪,全是他的得力手下。 “座山雕”張樂山?只是他手下的小角色。

1946年8月18日,膽肥的姜鵬飛,竟決定偷襲中共中央東北局所在地哈爾濱。但他派入哈爾濱的特務,全數被哈爾濱公安局秘密逮捕,8月26日,不知陰謀敗露的姜鵬飛親自潛入哈爾濱,本想按原計劃聯絡內線,卻正被哈爾濱公安局逮個正著。這個抗戰勝利時逃過審判的匪徒,這次終於落入法網。

姜鵬飛落網後,他那本想偷襲哈爾濱的“十萬大軍”,當然也群龍無首,被東北民主聯軍碾壓到崩潰。姜鵬飛本人也在1946年9月10日被槍決,落得惡貫滿盈。這股“巨匪”的覆滅,也意味著東北“匪患”的最大毒瘤,就此被快速切除。隨後經過近三年剿匪戰爭,至1949年春,曾猖獗民國數十年的東北匪患,終於被人民軍隊徹底肅清!

而比起曾是東北土匪“老大”的姜鵬飛來,另一位“巨匪”的身份卻更特殊:原日本關東軍125師團參謀長藤田實彥。

一個日本軍官,為何抗戰後還要“賴”在中國當土匪?這就是當時東北“匪患”裡,十分特殊的“日匪”:1945年8月19日,即日本投降後的第四天,日本發佈《第62號命令》,命令偏遠地區的關東軍“避免解除武裝”“就地保存力量”。於是,這些侵華日軍也就“換了馬甲”,成了無惡不作的土匪,是為“日匪”。而藤田實彥的“日匪”,卻是其中最兇悍的一支。

在關東軍裡,藤田實彥曾是著名的“戰地作家”,侵華戰爭多年裡一邊打一邊寫,其代表作《戰車戰記》,還是研究侵華日軍暴行的重要資料。而在日本投降後,藤田實彥的滿腹“文采”,也變成了狡詐心機。他不但組建了一支擁有4000關東軍老兵的“日匪”隊伍,更和國民黨官員勾搭連環,圖謀偷襲吉林通化,以“建立中日聯合政府”“重建大東亞共榮圈”。

但藤田實彥的“奇襲計劃”,早被東北民主聯軍掌握。1946年2月3日,藤田實彥策劃的“通化暴亂”打響,那些戰鬥力兇悍的“日匪”們,卻被八路軍出身的東北民主聯軍戰士一頓暴打,戰鬥持續了八小時。近4000日匪盡數被擊斃,負隅頑抗的藤田實彥更被捕獲, “重建大東亞共榮圈”的春秋大夢,就這麼被砸的粉碎。

不過,這個被打花的藤田實彥,也算給我軍做了“意外貢獻”:“通化暴亂”前,那些作惡多年的日本人們,雖說投降卻依舊傲慢,拿著中國軍隊當“懦夫”,結果八個小時血戰,卻被打鬼子不用動員的人民軍隊教做人。死硬的藤田實彥,這下骨頭也徹底鬆軟。接下來的幾天裡,被俘的藤田實彥被五花大綁,在東北民主聯軍舉行的“展覽會”上,每天反反覆覆向人們鞠躬謝罪,反反覆覆連呼“真對不起了”。“謝罪”十天後,這個死硬的軍國主義分子,連羞帶氣一命嗚呼。

一支軍隊的尊嚴,乃至一個民族的尊嚴,就是多少英雄的戰士,以這樣以血還血的方式,打出來的!

參考資料:《東北日報》、《剿匪鬥爭》


我們愛歷史


民國最成功的土匪,一位影響世界政治格局的土匪:張作霖

大家都知道,張作霖是民國時期的大軍閥,被稱為“東北王 ”。張作霖當軍閥之前一直是土匪,他通過自己過人的膽識不斷的將實力擴大,成為了當時東北最強大的幾支土匪武裝之一,隨後趕上清朝招安,不斷運營,最後成為了東北的統治者。


張作霖出生於貧苦家庭,父親因好賭欠債無力償還後被人打死。張作霖很小就沒有了父親,從小就擔起了家庭負擔,也養成了他堅毅獨立的性格。當時清朝末年,戰亂不斷,民不聊生,安分的老百姓無法生活,因此張作霖為了生計,加入了土匪。於是他投奔了當時著名的鬍匪,土匪杜立山,後與張景惠匪幫結合,逐漸壯大。公元1900年,北方鬧義和團,沙俄以此為理由佔領東北全境。俄軍佔領東北後,清政府陷於癱瘓狀態。東北出現了治安真空,各地鄉紳紛紛求於自保,張作霖乘機收各個村的保護費,以保護各村安全。這件事情讓張作霖發覺了以後的人生道路,他講土匪的部隊整合起來,加強紀律,開始了正規化道路。


俄軍退出以後,清政府勢力重新進入東北,面對壯大的各路民間勢力,清政府權衡以後,決定招安。張作霖接受招安後,帶領以前的土匪部隊,成為了清朝的一位將軍。從此開始了他的軍閥事業,最後成為了東北王!


道話歷史


縱觀我們華夏五千年的悠久歷史,王侯將相不計其數,才子佳人渺如煙海,這些都是被人崇拜的對象,然而還有一類人,正史不屑於對他們的事蹟過多著墨,但也確實在各自的歷史時期有著翻江倒海的能耐,那就是土匪。

我們知道,在封建社會中,戰爭時期有連年的戰火,和平年代有地主的兼併,這使得下層勞動人民的生活非常艱苦,有些百姓被逼的落草為寇也是常有的事。下面就盤點一下我國曆史上有名的土匪頭子們。

有文字記載最老的土匪頭子非“盜蹠”莫屬。雖然他的真實姓氏和身世都著不小的爭議,但在各自古籍的記載中,他都是春秋時期一個率領著九千個匪徒的大盜。歷史上記載他橫行霸道,侵犯諸侯的封地,住在山洞裡,偷盜百姓的牛馬,搶奪人們的妻女,貪得無厭以至於不在乎親情,心中沒有父母和兄弟,甚至連祖先都不再祭祀。封建時代特別注重禮教,注重宗族血緣關係,所以盜蹠的做法可謂離經叛道,因此幾千年來都被人所唾棄。

另一個著名土匪就是程咬金,他是個人生經歷非常傳奇的土匪——從瓦崗寨落草為寇,到輔佐李淵與李世民建立唐朝,最終官拜宿國公,位居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列,長壽至77歲,後代享受榮華富貴,可謂是土匪中的人生贏家。程咬金是如何起家的呢?

我們知道,隋朝二世便亡,在隋朝末年,盜賊非常多,程咬金本來是出於好意組織了一支農民自保的武裝來保護家鄉,也曾歸順李密在瓦崗寨落草為寇,但最終和李密越來越疏遠並帶著瓦崗寨的起義軍跟著李世民出生入死,立下了汗馬功勞,還參與了逼迫李淵退位、殺死太子李建成的宣武門事變。可以說,程咬金、秦瓊等人是李世民征戰四方甚至權力鬥爭奪取皇位這一路上的左膀右臂,因此程咬金的美滿結局也在意料之中。

接下來非常有名的一個土匪頭子就是推翻了唐朝統治的黃巢。黃巢是山東人,自小出生在鹽商家庭,本來可以衣食無憂的生活一輩子,但是他有著讀書入仕的理想,於是非常努力讀書。然而世事無常,數次到長安趕考卻都以落榜告終,所以就萌生了反抗朝廷的念頭。有一年莊稼歉收,水患橫行,朝廷沒有處理賑災,各州府都不上報,百姓們民不聊生,屍體都漂在水裡。這時候黃巢就憑藉自己經營鹽業積累的人望和財富,集結了幾千人的隊伍揭竿而起。

他們一路從山東出發,經過河南,山西一路打到了長安,在路上集結了數萬人,這些百姓都是十分痛恨唐王朝末期的暴政。最終黃巢在長安登基,做了短暫皇帝,號稱“大齊”。黃巢是典型的農民起義類土匪頭子的代表,缺乏治國的能力,過分嗜殺,結果很快就被消滅。

這期的盤點就到這裡了,隨著我們的國家越來越富強,人民也安居樂業,土匪已經從社會上消失,民眾也不用再擔心自己的安全,這是時代的進步。


LongTime常錟


俗話說的好,亂世出英雄!由於民國長期軍閥混戰,民不聊生,許多梟雄揭竿而起,有的組織軍隊加入國民黨或共產黨,而有的卻幹起了打家劫舍的買賣來,佔山為王!兇悍至極!這些人我們統稱為土匪,在東北老百姓稱他們為“鬍子”。

而座山雕就是我們比較熟悉的土匪頭子,《林海雪原》中奸詐狡猾的形象深入人心!“座山雕“,本名張樂山,原籍山東省昌濰縣。幼年父母雙亡隨堂兄闖關東來到東北。張樂山十五歲進山當了土匪,十八歲便當上了匪首,為人奸詐狡猾,長期流竄在深山老林,歷經清末、張作霖、偽滿三個時期,獨霸一方,為我獨尊,所以人稱“座山雕”

那麼東北土匪中還有比“座山雕”張樂山更厲害的人物嘛?我認為有兩人比張樂山更勝一籌!

第一位就是“東北王”張作霖。張作霖早年參加過中日甲午戰爭,後投身綠林,勢力強大,是當時東北最大的土匪勢力,清政府無力圍剿,只得將其招安。而後協助清廷剿滅杜立三等土匪勢力,接著消除蒙患維護國家統一,經過努力逐步提升,先後擔任奉天督軍、東三省巡閱使等,號稱“東北王”,成為北洋軍奉系首領。第二次直奉戰爭勝利後曾打進北京,任陸海軍大元帥,代表中華民國行使統治權,成為國家最高統治者,達到人生巔峰。後因為拒絕簽訂賣國條約在“皇姑屯”事件中被日本關東軍預埋的炸藥炸死,一代梟雄就此殞命,令人扼腕!試問從一個土匪頭子,一步步掌握國家最高統治權,還有誰?

接著來說另一位土匪頭子—謝文東,謝文東是個極具爭議的人物。大家知道嗎,1934年東北土龍山地區農民反抗日本開拓團兼併土地,打響武裝抗日第一槍,這是繼馬占山江橋抗戰,又一次振奮全國,震驚世界的抗日義舉,而“土龍山”暴動的領導者就是謝文東!

暴動後農民成立了農民自衛軍,在謝文東的領導下打擊日本侵略者。然而在1939年抗戰最艱苦的時候他選擇了投靠日本人,從一個受人尊敬的抗日英雄變成受人唾棄的漢奸。抗戰勝利後,謝文東乘合江地區局勢混亂,又重新招兵買馬拉起隊伍。1945年被改編為三江人民自治軍,12月下旬反叛投靠國民黨,被國民黨委任為第十五集團軍總司令。後被民主聯軍擒獲,經過公審大會當場執行槍決,結束了罪惡的一生!

土匪是特定的歷史環境創造出的產物,大部分土匪也是吃不飽飯的老百姓,如果有活路誰想去當令人唾棄的土匪呢?所以,今天的我們要更加珍惜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