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美藥業百億級虛開迷霧,是否嚴重逃稅?國稅總局應介入調查!

康美藥業虛構銷售收入,超過百億。從稅務角度來說,這些鉅額虛構收入,沒有真實交易背景,牽涉虛開採購和銷售增值稅發票,可能導致國家稅款流失,虛開行為還會觸及刑事犯罪。國稅總局應儘快介入調查!

一、康美虛構營業收入到底幾百億?

2019年4月30日,康美藥業發佈2018年年報,全年營業收入194億元,相比2018三季報時營業收入254億元,反而下降60多億。

與此同時,康美藥業披露《2018年度前期會計差錯更正專項說明的審核報告》,因會計差錯,對2017年財務報表進行更正,資產負債表期末數調減貨幣資金299億元、調增存貨195億元、調減股東權益36億元(未分配利潤32.6億元、盈餘公積3.6億元),利潤表調減營業收入89億元、調減營業成本77億、調增銷售費用5億元、調減淨利潤20億元。

從上述調整可以看出,公司不僅在2017年度存在虛構收入和淨利潤,以前年度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也嚴重虛增。

除了2017年度虛增89億元外,以前年度究竟虛增了多少收入?

公司沒有披露累計虛構收入,筆者試著構建假設來推測:

一)從虛增貨幣資金推測。假設299億元虛增貨幣資金是虛構收入帶來的,那麼按照此前中藥13%增值稅稅率(增值稅稅率變化比較複雜,不同年度、不同產品稅率有變化,這裡取13%)來測算,相應虛增不含稅的營業收入至少為265億元(=299÷1.13)

二)從調增存貨規模推測。調增存貨195億元,如果衝減營業成本為195億元,根據2017年度調減77億元營業成本,調減營業收入為89億元;那麼195億元的營業成本,對應的虛增營業收入約為225億元(=89×195÷77)

三)從調減淨利潤來推測。2017年度調減淨利潤為20億元,對應的營業收入為89億元,累計調減淨損益為36億元,則對應的虛增營業收入約為160億元(=89×36÷20),


康美藥業百億級虛開迷霧,是否嚴重逃稅?國稅總局應介入調查!

四)從虛增的中藥飲片及中藥材貿易業務規模來推測。

以上三種推測結果,筆者估計是低於真正虛構數。

以下是2018年報和2017年報的數據,通過比對具體明細,可以看出2017年虛構收入主要項目。

表1:2018年康美業務構成情況(摘自康美藥業2018年報)

康美藥業百億級虛開迷霧,是否嚴重逃稅?國稅總局應介入調查!

表2:2017年更正前的營業收入構成情況(摘自康美藥業2017年報)

康美藥業百億級虛開迷霧,是否嚴重逃稅?國稅總局應介入調查!

康美藥業百億級虛開迷霧,是否嚴重逃稅?國稅總局應介入調查!

可以看出,2017年報虛增營業收入89億元,主要是中藥業務(中藥飲片和中藥材貿易)虛構收入79億元,保健品及食品虛構收入7億元,其餘業務約虛構3億元。

而且,從更正前的2017年報數據來看,中藥和西藥的收入成本存在匹配,西藥真實的銷售毛利高,但是公司將中藥的成本結轉到西藥的營業收入,用中藥材成本抵減西藥收入,意味著中西藥的進銷並未真實匹配。(公司是否利用中西藥在銷項稅率和進項抵扣政策的差異,利用人為調配收入與成本來逃稅?)

從2017年會計差錯更正來看,業務收入虛增主要是在中藥飲片及貿易業務,這裡面應該是有稅務考慮。

因為中藥飲片及中藥材屬於農產品系列,在銷項稅方面,比一般貨物銷售(例如西藥及中成藥等)低一檔;而在進項稅方面,中藥材屬於農產品,憑農業合作社開具的農產品銷售發票或收購發票即可以扣除,農業合作社(農戶)銷售時免增值稅,而購進方可以抵扣進項稅。

所以,很多農業類上市公司的財務造假稅務成本相對較低,而且比較容易操作,憑收購發票就可以入賬,導致農業相關上市公司造假現金比較突出(萬福生科、綠大地、藍田股份等)。

為此,筆者將康美藥業2011~2018年營業收入,分成中藥和非中藥兩塊來看。

康美藥業百億級虛開迷霧,是否嚴重逃稅?國稅總局應介入調查!

2018年報中披露的2018年營業收入以及2017年更正後數據,應該相對真實可信,那麼康美的中藥營業收入2017年、2018年分別是41.6億元和47.4億元,均沒有超過50億元。

由此看來,康美藥業財務報表上2011~2016年的中藥業務收入存在很大水分,這六年中藥收入累計達到538億元,按照樂觀估計,假定這六年中藥營業收入平均為50億元,那麼六年累計中藥營業收入只有300億元,則有238億元是虛增收入,加上2017年虛增89億元,則公司累計虛增收入327億元。

按常理推測,2017年之前年度的中藥業務真實營業收入,應該是低於2017年度和2018年度,如果2011~2016年中藥收入按年均40億元測算,康美藥業累計虛增收入預計超過387億元。

按照康美的中藥業務毛利率28%來測算,那麼虛構收入帶來的虛增毛利達到108億元,雖然康美藥業已調減2017年及以前年度利潤36億元,但按照本文推測的虛構收入規模來看,康美藥業歷史業績還有非常大窟窿。

康美藥業百億級虛開迷霧,是否嚴重逃稅?國稅總局應介入調查!

二、康美藥業涉嫌百億虛開,稅務風險有多大?

康美藥業僅自己承認的,2017年虛增收入就已達到89億元;

2018年三季報時營業收入為254億元,審計後2018年報全年營業收入只有194億元,比三季度不升反降,說明2018年前三季度虛增收入至少60億元;

加上2017年以前虛增收入數據,保守估計超過400億元。

作為一家上市公司,康美藥業財務報表上反映的營業收入,應該會開具增值稅發票並進行稅務申報的;而採購成本應該也會取得相應發票,並申報進項稅扣除的。

那麼,問題來了,沒有真實交易發生情況下,康美歷年以來幾百億元虛增收入,是否已開具銷售發票?如果開具了,這些沒有真實交易背景的發票流向何方?是否已被對方用於抵扣? 相應的採購成本,取得的進項抵扣是否真實?如果不真實,造成的稅款利益流失稅務機關是否要採取措施?

從康美藥業會計差錯更正公告來看,賬上調增195億元存貨,衝減2017年虛增收入,涉及的增值稅事項並沒有說,但從資產負債表看,相應留抵稅額或應交稅費項目也無重大變化。

從上市公司公告來看,存貨調增,既不屬於銷售退回,也不是當年新購進的,此次這麼大存貨的入賬依據是什麼?如果存貨是真實的,相關稅務事項如何處理?種種稅務方面疑團,還有待未來解開。

康美藥業百億級虛開迷霧,是否嚴重逃稅?國稅總局應介入調查!

從稅務角度來說,由於自身虛增收入或利潤導致多交稅,稅務機關也是不會退還給公司的。

但康美藥業不僅僅是多交稅的問題,增值稅發票虛開已涉及到刑事犯罪,而且虛開採購或銷售增值稅發票,可能導致國家稅款利益不當流失。

對涉嫌幾百億的虛開,國稅總局不會、也不應坐視不理。此前,對影視明星逃稅、西安奔馳收取“金融服務費”涉稅事宜,國稅總局都予以及時調查,並向公眾公開了調查結果和處理措施。

康美藥業已明確公告,存在虛增營業收入行為,對康美藥業涉嫌鉅額虛開,相信國稅總局會盡快介入調查。

對於康美藥業涉嫌上百億的銷售和採購發票虛開,稅務風險有多大?要以稅務機關根據調查情況後,最終處理後才能見分曉。

2016年9月,上市公司復華藥業因接受虛開發票9億多元,被上海稅務機關查處要求補稅,並開出2.67億元的罰單。

三、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稅務成本知多少?

當年萬福生科為了包裝上市,各類單據全部做齊,虛構收入和利潤,該交的稅照常交。“外行人以為客戶收入可以隨意編造,其實並不容易。要讓虛增的銷售額沒有破綻,甚至要到稅務部門為假收入納稅。”

湖南常德稅務部門流傳一個笑話是,在上市前,萬福生科曾經帶著幾百萬到桃源地稅局要求上繳稅金,反而吃了閉門羹。一位投資者調侃,“我為萬福生科積極主動的納稅意識倍感欣慰。”

那麼公司虛增1億元淨利潤,理論上要交多少稅?

假定按照25%企業所得稅率,16%增值稅率來計算,稅後淨利潤1億元,則需稅前利潤1.3333億元,繳納企業所得稅3333萬元;而要增加1.3333億元毛利,至少要繳納增值稅2133萬元。

意味著要承擔5466萬元的稅務成本,才能報表虛增1億元淨利潤。

假定按照15%企業所得稅率(高新技術),13%增值稅來計算,虛增1億元淨利潤則,則需要1765萬元企業所得稅、1529萬元增值稅,至少3294萬元稅務成本。

花了這麼多稅務成本,資產負債表左邊增加1個億貨幣資金(如果放在應收款項目,容易露出破綻),右邊增加1個億未分配利潤。如果要完成造假循環,把賬面資金再轉出來,要麼直接侵佔(掛往來項目)、要麼購買虛假資產(需要發票)變成各類資產項目、要麼收購股權轉換成商譽(被收購方要為併購溢價交企業所得稅)。

有人說財務報表上虛假的高貨幣資金,很容易被查出來或受到質疑,但轉移到其他項目也一樣會露出狐狸尾巴,還要承擔稅務成本。例如,通過虛假收購方式,固然能把賬上虛假的貨幣資金消化掉,比如用1個億拿去收購股權套現,現行稅法對收購溢價要交20%個人所得稅(被收購方為自然人股東),看到沒?又要交稅2000萬。

整個併購過程還要一番折騰,倒不如直接虛構在貨幣資金項目,來得簡單粗暴又好使。從公司利益角度來說,那些搞虛假收購形成商譽並最終爆雷的上市公司,更應該受到譴責。

康美藥業百億級虛開迷霧,是否嚴重逃稅?國稅總局應介入調查!

說這些,是要奉勸打算上市或已上市的公司不要以身試法。如果沒有真實業績支撐,指望通過違法手段包裝上市的,是無法持續且遲早會被曝光。尤其是擬IPO公司,很有可能上市不成反蝕一把米。

結語:康美藥業虛增收入,不僅僅是個會計差錯問題,背後稅務風險,需要引起各方關注,稅務機關對這種涉嫌百億級的虛開,應儘快啟動調查程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