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央視兩度聚焦這些十堰老人 到底是因為啥?

5月2日中午12點03分,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新聞30分》欄目再次播出特別節目《青春的印記》,講述十堰三線建設的故事。這是繼今天早上7點21分央視新聞頻道《朝聞天下》欄目之後,6小時內央視第二次播出該節目。

節目從山東青島的牟乃照老人返回十堰與老同學團聚入手,通過20位古稀老人講述了49年前為響應國家號召,投身三線建設,他們從全國各地來到鄂西北深山中,為建設第二汽車製造廠、建設十堰揮灑青春和汗水,回顧了一段激情燃燒的歲月。本節目由十堰廣播電視臺協助拍攝。

投身“三線建設” 他們將青春奉獻山城

4月26日上午9點,武當山機場的一場久別重逢,讓在場的人,都為之感動。

視頻中,頭戴白色鴨舌帽,從機場出站口走出的老人,名叫牟乃照,這一次,老人專程從青島飛來十堰,是為了參加一場特殊的同學聚會。

上世紀60年代中期,由於國際形勢的變化和國防的需要,中央決定實施“三線建設”,在中西部的三線後方地區,開展大規模的工業、交通、國防基礎設施建設,重新提出二汽建設。

偏遠落後的鄂西北山區,顯露出獨特的戰略優勢。二汽籌備組經過多省市勘察後,最終把廠址選定在符合“靠山、分散、進洞”條件的秦巴山溝小鎮十堰。

1970年,風華正茂的牟乃照畢業生於山東化工學院,為響應國家號召,展開“三線建設”,他們學院一共99人,被分配到十堰,在東風輪胎廠工作。


今天,央視兩度聚焦這些十堰老人 到底是因為啥?


其中一位老人的畢業證書

久別重逢的這20餘位老人,他們都是十堰工業最早的建設者。今年是五四運動100週年,老人們相約在雙星東風輪胎廠,重溫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


今天,央視兩度聚焦這些十堰老人 到底是因為啥?


故地重遊,老人們的心情都分外激動,站在廠區的空地,老人們一起唱著他們曾經工作時,最愛唱的歌。

望著眼前熟悉的老廠房,拿著手中珍貴的老照片,一段段動情的故事,被娓娓道來。


今天,央視兩度聚焦這些十堰老人 到底是因為啥?


老人們年輕時的合影

今天,央視兩度聚焦這些十堰老人 到底是因為啥?


老人們年輕時的合影

今天,央視兩度聚焦這些十堰老人 到底是因為啥?


今天,央視兩度聚焦這些十堰老人 到底是因為啥?


今天,央視兩度聚焦這些十堰老人 到底是因為啥?


王月香老人曾在東風輪胎廠設備科上班。站在當年工作的老廠房,老人動情地講述著建廠100天時的場景:“當年路不好走,運材料的車突然趴窩,我們工作服都顧不得換,就過去幫忙,前面用繩子拉,後面推,都是自願去幫忙。”


今天,央視兩度聚焦這些十堰老人 到底是因為啥?


建廠初期,大家的工作條件十分艱苦。許京洲老人回憶說,當時建廠的水泥都是靠火車運來的,為了抓緊建設,他時常一次扛起2袋水泥,有200斤重。“常常扛重物,工作服穿不到一個月就破了,破了補上再穿上”。

“在非常艱苦條件下,參與三線建設,同大家一起建起了大型輪胎廠,把青春獻給這裡,值了!”望著眼前充滿回憶的場景,牟乃照老人激動地說。


今天,央視兩度聚焦這些十堰老人 到底是因為啥?


老人離開十堰已有二十多年,可十堰、二汽,仍舊是讓老人魂牽夢縈的地方。重溫故地,老人現場賦詩一首:“熱灑青春獻東風,難忘韶華舊夢處,倘若青春又再來,不忘初心展宏圖。”


今天,央視兩度聚焦這些十堰老人 到底是因為啥?


老人們站在老廠房前合影

今天,央視兩度聚焦這些十堰老人 到底是因為啥?


今天,央視兩度聚焦這些十堰老人 到底是因為啥?


今天,央視兩度聚焦這些十堰老人 到底是因為啥?


今天,央視兩度聚焦這些十堰老人 到底是因為啥?


二汽、十堰 感謝天南海北的建設者

新中國成立之初,藏在山溝裡的十堰鎮仍是一幅偏遠落後的圖景。據十堰市檔案館資料記載,當時的十堰鎮中心地帶只有百十戶居民,幾家小商鋪,現代工業一片空白,被人們形象地戲稱為“重工業是鐵匠鋪,輕工業是豆腐坊”。


今天,央視兩度聚焦這些十堰老人 到底是因為啥?


操著天南海北地方方言的數十萬建設者們,向這個曾經寂靜的小山溝湧入,來自一汽的幹部、技術人員成為建設二汽的骨幹力量。


今天,央視兩度聚焦這些十堰老人 到底是因為啥?


建廠初期,二汽職工在蘆蓆棚內試裝汽車,艱苦創業、勇於奉獻的馬燈精神是那個時代的偉大創造和精神寫照。

工人們用乾打壘、搭蘆蓆棚的方法建造廠房,一條山溝一個廠,當時為了保密,27個工廠都以代號命名,廠區分佈在東西長32千米,南北寬8.5千米的二十多條山溝裡。

1969年,二汽大規模建設開始。同年,十堰市成立,由鄖陽專署領導。自此,共和國又一座現代汽車工業城市誕生在鄂西北的崇山峻嶺之中。二汽創業之初,十堰鎮還未通電,建設者們便在夜晚掛上一盞盞馬燈,在蘆蓆棚裡開發製造汽車。1970年,二汽人用榔頭和臺鉗,在四面透風的蘆蓆棚裡打造出第一輛軍用越野車——EQ240,以馬力大、速度快、輕便靈活、視野開闊等特點而聞名,是我國生產的第一代軍車中的重要車型。

8年後,二汽調集5噸載重車和2.5噸越野車各1000輛,在保衛祖國邊疆的戰鬥中一戰成名,二汽車因此被譽為“英雄車”“功臣車”。


今天,央視兩度聚焦這些十堰老人 到底是因為啥?


如今,東風汽車享譽世界,十堰汽車城的美譽名滿天下!我們都應向這些奉獻青春、揮灑汗水的城市建設者致敬!(金勤 黃龍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