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規定幼兒園不能提前教育,那作為家長要不要私下教育?

你的美獨一無二


不能提前教育,不要小學化,其實並不是不能給孩子識字和學知識。

在公立幼兒園,看似沒有教孩子上識字課,不上算術課,但其實很多知識都安排在遊戲化的活動中了。比如報紙剪貼遊戲,大班會在區域遊戲的過程中邀請孩子們幫佈置自己喜歡的區域,報紙剪貼出區域的名字和規則。語言區的繪本閱讀也在培養孩子潛移默化的識字。

公立幼兒園從中班開始安排數學遊戲,讓孩子在遊戲的過程中認識圖形、數字,5以內至10以內的分成等,只是以遊戲的形式出現,沒有算式。但孩子們在遊戲中已經認識了數理。

有些私立幼兒園,為了迎合家長的需要,給教給孩子一些超前的知識,給孩子佈置裡家庭作業,讓孩子一本正經地寫字組詞,寫算術題。一來容易讓孩子因為學作業而對學習產生厭倦,二來孩子的小手肌肉還不夠發達,提前讓孩子寫太多的字,對手的發育影響不好,三則知識提前學得過多,進入小學後容易有倦怠情緒,覺得自己學過了,不必聽講,愛開小差,難以養成專心聽講的好習慣。

提前教育,只要把握好度,未嘗不可。

我是子喻,專注於幼教知識分享和親子教育,歡迎關注。


子喻老師說育兒


我不知道別的家長是怎麼做的,反正我是在私下教寶寶寫字,算數,還給寶寶報了英語班,純外教的在線英文課。


我承認我是一個焦慮的家長,害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主要是身邊的寶媽都在這麼做,而且我家寶開始讀的公立幼兒園,一般在園裡就是看動畫片,做手工,兒歌都教的很少,而且說實話孩子並不喜歡,今年幫寶寶調了私立幼兒園,教繪畫,兒歌,簡單的英文,寶寶很喜歡,主要現在孩子接觸的東西多,求知慾旺盛,在外邊玩,看到有漢字都會問,這個字怎麼讀,我覺得的在孩子對讀寫感興趣的時候教她效果最好,而且寶寶的語言敏感期也在差不多4-7歲,英文學的也很快,已經可以和外教老師簡單的交流。

在孩子有興趣的時候,教給孩子一些知識效果最好,根據每個孩子的實際情況來吧,就不要勉強也不要錯過孩子的求知慾時期。

我是辣媽愛美麗,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你。


TT辣媽愛美麗


這個具體看所處的環境,有利也有弊。

1.如果你上的是公立幼兒園,那麼整個幼兒園三年,孩子學的都是生活習慣的養成,畢業了可能連自己的名字都還不會寫。深圳的公立就是這樣,杜絕超前教育。

2.如果你上的是私立幼兒園,那麼在從小班開始,除了生活習慣的養成之外,就開始逐漸教邏輯數學、禮儀、英文外教等之類的,到大班就開始拿筆寫字,有的還有幼升小銜接班。但最近一年教育局查的嚴,基本每個月都會來學校查一次。

3.到底要不要提前教小孩,也要看小孩的個性:

有的家長覺得提前交,怕上小學後不認真聽課,容易產生驕傲情緒,尤其是三年級之後怕沒有後勁。

但也有家長就是要提前交一些,要不同一班級,別的小朋友都會,自己小孩容易產生自卑情緒,尤其老師的教學速度是不會等單獨一個小孩的,小孩的自信心更容易受打擊。

4.個人的觀點是建議提前教一些,最起碼,數學20以內的加減法得會,語文識字量基礎300個要有,拼音適當熟悉,關於英語,有經濟能力的家庭早就在還在3或4歲的時候在校外報了班。

5.最後說一句,當你還在糾結小孩要不要提前教的時候,別人家的小孩已經學了很多,而且現在的教育,小孩如果不是那種天才型的學霸,到了下半場,拼的都是家庭經濟能力,上各種培訓班補習了。所以才會有底層放棄教育,中產焦慮教育。


貝貝鴨嬰童電器


我們說幼兒園階段是養成教育,主要是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行為規範,而不是一些知識和形式化的教育內容。對於幼兒園的孩子來說,健康的身體,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會生活自理能力是需要掌握的技能。

許多父母都認為孩子幼兒園裡需要學習一些知識,以便應對小學階段的學習生活,避免跟不上。而幼兒園現在又明確規定不能提前教育,讓不少家長感到焦慮不安。



那麼,家長要不要在家教育孩子呢?又該重點關注哪些方面呢?

首先,注重家庭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3-6歲是孩子幼年教育的重要時期,正所謂三歲看小七歲看老,而生活自理能力與習慣也是這個階段養成的關鍵。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大人的事情搶著做,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錯不了。相反,這個階段如果父母沒有把孩子的生活習慣培養起來,再大一點兒就更培養不出來了。

比如,孩子5歲了還不會自己繫鞋帶,把腳一伸讓大人給系,大人一直管,後來覺得孩子應該自己繫了,不管了,可是你從小就沒教過,突然一下讓他自己做,根本不可能,於是發生衝突,孩子覺得父母不愛自己了,父母覺得孩子不懂事,其實就是沒有及時教育。



其次,加強社會生活自理能力的鍛練。幼兒園是孩子從家庭走向社會生活的第一步,開始接觸家以外的世界和人際關係。更有機會接觸到很多社會環境和場景,因此,需要父母提供更多的教育和幫助,適應和學習社會生活的技能。

比如,和父母一起去超市購買商品,學習識物,挑選適合自己的產品,與收銀員溝通交流,知道買東西要交錢才能拿走,付款時候學會對金錢和數量的計算等等,每個環節都有很多可以學習的東西,而這些都是父母可以教會孩子的重要知識。



再次,提高家庭安全和社會安全意識。父母不可能隨時隨地的陪伴在孩子身邊,必要的安全知識和意識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來自外部社會的危險更是殘酷和無情。

比如,父母一定要教育孩子家裡的廚房不是玩耍的地方,熱水瓶不要自己去打開,而電源插座也是不能去觸摸的;保護好自己的身體,關鍵部位不讓別人摸,在外面一個人的時候不理睬陌生人。知道遇見危險找誰幫忙,應該打什麼電話,也可以通過繪本故事、動畫片以為實際的場景教孩子學會保護自己和自救方法。

最後,塑造健康身體和完整人格精神。孩子的性格養成是在這個階段完成的,是正向積極的還是負面逃避的,是樂觀開朗還是極端偏執,都會基本定型,因此父母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和家庭關係與環境氛圍。同時,擁有良好的興趣愛好是塑造孩子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因素。



比如,父母在家庭中的關係和態度決定了孩子待人接物的表現,家庭成員之間的溝通方式決定了孩子與其他人的交流方式。教孩子學會一門興趣愛好是讓孩子擁有正確的情緒調整和方法,畫畫、音樂、樂、運動,都是可以的,只要孩子喜歡。

總之,我們說作為父母,希望孩子各方面不輸人後是很正常的事情。關鍵是如何選擇和把握正確的方向,幼兒時期的教育,應注重於給孩子帶來更多對生活有價值的東西,而並非那些形式化的知識。

歡迎留言發表您的見解,關注大賽爸爸說,讓更多的父母在育兒的路上不焦慮!


大賽爸爸說


你好,我是超級老爸。

規定是好的,可是中國目前的教育狀況出了問題,只解決幼兒園和小學的教育問題是不可能改變這狀況的。

幼兒園可以不提前教育,可是架不住小學的要求,而小學的教育有來自於中學的壓力,中學壓力來自於高考,而上了大學卻沒有什麼壓力了。

我也不喜歡提前教育孩子,不過卻也不認放羊式的幼兒園教育。孩子應該學的知識不能不學,而孩子喜歡學的話,提前教一下也未嘗不可。

另外,現在的小學,很多都要求的很高,孩子幼兒園不學知識,上了小學根本就不可能跟上!我們這裡的的好一點的小學,兩週時間就完成了拼音學些,加減法上來就是50以內的,幼兒園沒有學過的孩子,更本就不可能跟得上。所以現在有那麼多幼小銜接的課外班存在。

我小時候沒怎麼上幼兒園,不過父母在家教了我很多,所以上學後,一直有很強的優勢,學習成績很好,老師也喜歡,自信心比別的孩子強。所以我覺得提前學些沒有什麼不好。

關鍵問題是,現在的教育過於產業化了,孩子學的東西太多太雜。很多幼兒園家長們給孩子報的課外班太多了,就顯得孩子的作業多,學習負擔重。我鄰居的一個孩子,家長給他前後報了10個培訓班,孩子一點玩的時間都沒有了,我覺的孩子一點也不幸福。

在目前的教育背景沒有重大變化的條件下,不提前教育,是絕對不可能的,除非你的孩子是兩種二代,有很多的選擇,否則的話,孩子將來很難有所作為。


女兒的超級老爸


國家說不能提前教育是說不能用小學化的方式和內容給幼兒園孩子教育,但是不是說不能教育。對六歲以下孩子開展教育特別重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行為習慣教育。教孩子自己穿衣服,吃飯,整理物品,早起早睡等等。

第二,閱讀教育。每天陪孩子讀一本繪本,20分鐘左右,堅持三年,絕對比上幼小銜接班效果好。

第三,探索世界的教育。帶孩子去博物館,走進大自然,瞭解世界,更有助於孩子學習興趣的培養。每到週末我都帶孩子去博物館或者公園,一邊學習一邊體驗,孩子特別開朗大方,對學習興趣濃厚。

第四,交往合作能力教育。善於與別人相處,在團隊中會合作,會溝通這樣的孩子情商高,更有出息不是嗎?

上了小學,孩子忙於學業,也沒時間做這些了而且六歲之前養成習慣更容易,因為孩子比較認同大人的管理。

我的淺見,不喜勿噴,謝謝。


幼兒園張老師


家長主要要給幼兒營造一個學習的氛圍環境,不要死學要學中玩,玩中學,最主要從生活實踐去學習。一位好的家長決定一位好的孩子,一個好的習慣決定孩子的一生

1.家長可以培養幼兒喜歡看書

那前提家長必須喜歡看書,家長是幼兒的鏡子,家長的修養直接對應這孩子的教養。

2.家長可以讓幼兒在家學習“識字"方法1 在家中給幼兒準備一個識字牆,幼兒每天1到2個字之後貼在識字牆上每天早晚複習字卡牆上的字寶寶

方法2 家中的傢俱全部貼上對應字卡 比如“📺電視”讓幼兒從生活中去學習

方法3 以遊戲方式去學習比如“小馬過河”讓幼兒讀一個跳一個

3.家長在家還可以引導幼兒學習“數學”

數學不單單是數數,數學很廣包括(形狀、顏色、數量、空間、數與量的對應等)學習數學不要死記硬揹我們要讓幼兒從生活和實踐來學習

方法1 我們在家中要做一些數字樓,讓幼兒學習數數並認識數字(剛來開始不要擔心幼兒會不會不認識,或者強調幼兒一個一個認識)

方法2 在家中準備一些圖形牆

給有兒準備一些益智玩具(積木)讓幼兒從中認識顏色 、圖形、數量在幼兒玩是我們可以提出相應的問題 這是什麼顏色?這有幾個?

方法4 帶幼兒學習對應 列:“小瓶子和大瓶子小瓶子的蓋子對應的就是小瓶子,大瓶子的蓋子就對應著大瓶子”我們要讓幼兒自己動手操作學習。蒙臺梭利曾說:“我聽到了,我就忘了。我看到了,我就記得了。我做過了,我就理解了。”所以我們要不斷的讓幼兒去實踐。

3. 學習英語那必須家長給幼兒一個正確的發音

方法1 給幼兒觀看相應的英語動畫或者放英語光盤

方法2 家長在家中引導幼兒英語 比如 “幼兒看到橘子”我們可以引導他說我們可以引導他說我們可以引導他說我們可以引導他說 “orange”


夾心921


幼兒教育我覺得以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為主,學習都是為輔,當然也要培養他愛學習閱讀的好習慣。


健康營養師—海鷗


我們所有的教育都是為了經濟利益而設立的。現在有聲音要把教育作為拉動經濟發展的一駕馬車。


老貓身敏


有些事情你不教育他也會慢慢明白的,在他還沒有行成自己的觀點時及時引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