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戰友聚會?

博古通今傳奇


戰友聚會,只是貼了個標籤,看重戰友情的心情激動,也有無所謂的,沒聚時特別憧憬激動的不遠千里來相聚,聚一次淡一次,聚在一起回憶當兵歲月的很少,時間長了有的都淡望了,喧的話題,炫耀再炫耀,說實話組識聚會的戰友,一定是有影響力的戰友,有社會地位的,活的不如意的,聯繫方式都沒有,也沒戰友關心,但有作為有實力的戰友聯繫方式都知道,我曾在新兵連的一位戰友,探家,走時不留意說了句:有時間到我家中看下,正值冬季,但沒想這位戰友大冬天12月份因不知路途,坐火車提前一站下了火車,風雪夜走百十里雪路,半夜一路打聽找到我家裡,不巧家中沒人,也沒看上,只好在鄰居家住一夜,又餓又凍的,新穿的皮鞋都張口了,這種戰友情是真情真心,復員26年了,他從不參加戰友聚會,覺的沒啥意思,餐桌上虛情假意,稱兄道弟,裝模作樣,我幾次邀請他都不參加,當時我很不理解,但是早幾年我常參加戰友會,發生過各種狀況,慢慢也理解他了,戰友情兄弟情不一定聚會情更深,這份情永遠心中深處。(那是曾經站崗值勤的舊崗樓)




顥旅途


我們分別38年後的戰友聚會。

十八歲當兵到部隊,同吃一鍋飯,同訓練,同學習,濃濃的戰友情,親如兄弟。

見到了新兵班長,百感交集,淚如泉湧,忘不了他對我的關心與嚴厲,使我在未來的軍旅生涯中一步一個腳印的走到退休。

忘不了連長、指導員、排長對我這個農村青年的偏愛,入黨、入學、提幹,一路綠燈,沒有去走半點關係,那時候部隊的風氣真正。

只要好好幹,該得到的榮譽肯定是你的。懷念那時候的部隊成長環境,懷念那時候的戰友真情。





82老兵新傳


沒有當過兵,你永遠都不會理解戰友這種感情。那是同甘苦、共患難下產生的友誼,尤其是那些參加過戰鬥的戰友們,他們之間的感情,猶如兄弟。

去年冬天,我的一個山西戰友來天津辦事,退伍二十年沒有見過了,一個電話當年一個班的七個人齊聚天津,那種感覺就是暢快。淋漓盡致的爽。

想想當兵的那個年代,青春而不青澀,連隊、訓練場、還有炊事班,哪裡都留下了美好的回憶。“戰友戰友親如兄弟,革命把我們召喚在一起,你來自邊疆我來自內地……”,一首歌都讓人激動的淚下。



“當兵後悔三年,不當兵後悔一輩子”,因為在這三年中,就像在一個大熔爐裡淬鍊,當然肯定有艱辛有苦澀,但是就在這三年裡,卻學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東西,不管是為人還是做事。而戰友就是陪著你成長,給你鼓勵的兄弟,對於自己來說,戰友就是你的見證,是最值得信賴的兄弟。


我是焱垚


沒啥意思,就是擺顯,如果是國家徵召入伍碰在一起那才是激動人心,又要生死與共,前幾天有個70年兵對我講最近全國各省來了七十多個戰友每人出500元,在九江,廬山等地遊玩7天,他每天疲於安排,煩都煩死了。今後再不搞這樣集會了,我說還是我們68年兵好,70年退伍沒互聯網,沒手機,沒電話,互相聯繫不上,沒那麼多事,都七十左右的人了,受不了。但原戰友真情永在!管聯不聯繫記住,一起當兵永遠是戰友!祝所有當過兵的戰友身體健康,幸福長壽!


74626722


每年的11月第一個星期六,是我們淮陰箱戰友聚會的日子。我們是86年11月9號從淮陰出發,到了福建,做了一名光榮的工程兵舟橋戰士。在部隊期間,有大部分戰友陸陸續續的退岀了現役,但也有幾位戰友考上了軍校,事隔這麼多年,現在沒有戰友在部隊了。在我們37個戰友中,從事的職業五花八門,大的到局長,小的到小商販、工人、司機,但是每年戰友聚會積極報名參加,聚會的費用都是AA制。大家在一起吹吹牛,聊聊天,說說一年的工作生活,家庭情況,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其樂融融。戰友聚會,以走過十二載,值得慶幸的是:37位戰友沒有“掉隊”的,在此,在謹祝各位戰友工作順利,闔家幸福!


砥礪前行99905876


現在戰友之間的感情是一種非常濃厚的他們之間的感情超越了普通朋友的感情,那如何看待戰友聚會?


首先我雖然沒有當過兵,但是通過電視劇或者朋友之間聊天的瞭解我認為戰友之間的聚會是一種非常正常的,而他們之間的感情雖然不是親兄弟,但是他們之間的感情勝似兄弟,因為他們經常在一起出生入死,一起參加訓練,一起為同一個目標去奮鬥,而且他們之間互相幫助互相理解對方。

我認為戰友之間的聚會是一種懷戀曾經在一起當兵,在一起訓練,在一起出生入死,而且他們之間的感情非常濃厚,所以我認為戰友之間的聚會是一種非常正常的,而且沒有任何的攀比性。



喜歡我寫的就關注我,評論點贊,喜歡情感領域的問答就關注我,每天都有更新。


明明關注


戰友見戰友,就是喝大酒!在身邊的朋友圈看來,當過兵的都挺能喝,其實也有喝不了多少的,閒話少說,關於戰友聚會,我身邊是這樣的:


一、“戰友戰友,親如兄弟”,戰友聚會,聚的是感情,是一起回憶當兵的歲月,隨著年齡增長,退伍分開的時間越來越長,想要把曾經一起扛過槍的兄弟聚起來還是蠻難的。一般組織聚會的都會提前一個月通知大家聚會的時間,地點,費用計劃,活動內容等。其實真正要把所有人聚在一起,難度很大,因為總會有各種各樣的突發情況導致缺席。



二、 戰友聚集起來之後,無非就是吃喝玩樂,談談人生,談談理想,到了結婚年齡的,問問女朋友落實了沒有,沒有女朋友的,大家幫忙想想辦法撮合一下,結婚了的,談談婚姻生活,交流下經驗,有孩子的,談談育兒的方法等。但是,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環節,好戲還在後頭呢!



三、隨著聚會的深入,酒越喝越多,有的人說話開始不利索,有的舌頭開始打結,聚會高潮慢慢的就到了,這時候通常會幹一些在部隊常乾的事情,一起唱歌,一起嘲笑有槽點的戰友,或者一起回憶當兵時乾的傻事情,搞到最後總是醉成一堆,彷彿又回到了火熱的軍營,回到了那殺聲震天的訓練場!



最後,戰友聚會我認為比普通的同學聚會要純真得多,在聚會上,沒有老闆,沒有領導,有的只是一個班、排、連,甚至一個團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退伍之後,人各有志,走的路不盡相同,但是我始終相信,條條大路通羅馬,只要不捨棄當兵時鍥而不捨的精神,始終會成功!


老兵看籃球


戰友聚會有感

青春熱血灑邊關,萬水千山四十年。

五湖四海聚故地,皓首白髮又團圓。

高歌一曲豪情在,烈酒三杯淚漣漣。

疆場情意泰山重,魂牽夢繞到百年。

2月16日,為紀念對越自衛還擊作戰40週年,原43軍128師383團5連戰友,從全國各地齊聚老軍營河南鞏義米河鎮,面對荒草萋萋的老營房,面對記憶中生龍活虎,現在老態龍鍾的戰友,想想長眠祖國南疆的烈士,大家感慨萬千,許多人老淚縱橫,我有感寫了一首小詩,表達戰友情意。(5連3排戰士侯學明)


天高雲淡135086151


在我們生活當中有很多聚會,同學聚會、朋友聚會、家人聚會、公司聚會、戰友聚會等等,那麼如何看待戰友聚會呢?其實很多老兵退伍之後,戰友之間的聯繫也就少了,大家都忙於工作,為了家庭奔波,難度戰友之間在一起聚會。


戰友聚會:通常大家在一起都是聊在部隊的日子,一起回味當年的拼搏的日子,特別是在一起經歷的磨鍊,大家聊的通常是比較苦的那段日子,還有就是在部隊發生的各種有趣的事情,戰友之間的聚會跟普通人的聚會有很多大不同。



通常公司、朋友之間聚會都是為了應付,在大家在飯桌上都是吃的多,彼此之間的交流還比較少,但是戰友之間就不一樣了,大部分時間都是用來回憶當年在部隊意氣風發的樣子,戰友聚會大家都是盡情的喝,會喝的多喝,不會喝的也跟這喝,很多人以為當兵的都非常能喝,其實不對,只能說當兵的敢喝,喝酒比較豪爽。

全國各地的戰友聚會,大多數都選擇在八一建軍節這一天,還有就是很多退伍老兵會到地方創業,開的飯店也會在這一天推出特別活動,我的老班長就是這樣,當了12年兵,回到老家自己創業開了一家麵館,到了八一建軍節這一天,推出這樣的活動,憑退伍證可以在本店免費吃,或者說在八月一日出生,憑身份證也是免費吃。這大概就是當兵的情懷吧!
戰友聚會就是為了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同時大家都比較關心自己的老部隊,關注軍隊的發展,關注國防的發展,戰友之間在一起聊的比較多還是軍隊、老部隊、老連隊、老班長。


制空能手


記得這兩年說到學生軍訓“老三樣”(軍姿、隊列加內務)都有點反感,很多同學從小學、初中、高中甚至上了大學還是這幾個科目,怎麼不令人乏味呢?

現如今,戰友聚會也變得頻繁了,但如同學生軍訓一樣,出現了戰友聚會“老三篇”(喝酒、隊列、搞參觀),真是沒勁!

喝酒原本是助興,現在卻變成戰友聚會的主角

老戰友相聚,原本是大家敘敘離愁別緒,追憶那些共同軍旅時光的,喝點小酒助助興,也是人之常情。但現在倒好,現在戰友聚會就是忙著喝酒、喝什麼酒、怎麼喝酒、把誰要喝倒,尤其是那些年輕的戰友鬧得更兇。

更有甚者譁眾取寵,喝酒前光著上身,還要向部隊一樣吃飯前組織報告,看似好笑,實質有損我們老兵形象,搞得當兵的就知道吃吃喝喝。讓純真的感情流於形式,變得庸俗,背離初衷。

走隊列,感情上可以理解,但做法上不能接受

我們離開部隊多年,很多隊列動作已經變形,再加上穿著那些五湖四海的衣服,挺著個肚子在部隊營區還在部隊搞當年“一路三有”(一路上有口號、有歌聲、有正步)。

時過境遷,好久沒有訓練過,無論是觀感上都過不去,更別說美感了,這樣看起來一個“雜牌軍”。再加上個別的再冒個泡,引來一陣鬨笑,又有什麼意義呢?不但可笑而且有損形象。

組織參觀有必要,但要有度,更要注意自己形象

我們來到部隊的初衷,就是想看看部隊的變化,尋找當年的印跡,因為在這裡我們曾經的芳華。但是現在聚會頻繁,有的是五年、十年一聚,更有的是每年八一前後都相聚一下。

時間長了,就在部隊不把自己當“外人”了,在部隊參觀指手畫腳,不是說這裡內務不行,就說那裡隊列不照,談起當年他如何厲害;還有的乾脆就一陣狂拍,發群、發抖音、發朋友圈,絲毫不考慮部隊的工作秩序與保密紀律,這些都會讓現役軍人很是反感,讓人感覺“為老不尊”。所以,現在經常會一些老兵到部隊不受歡迎,出現吃“閉門羹”的現象。

其實,我們應當要翻過“老三篇”,展開“新三篇”:每年八一組織戰友去烈士陵園祭拜犧牲的老連隊戰友或者前輩、看望還健在的老連隊英雄前輩、與現役老連隊戰友一起開個座談會,我想這才是我們戰友聚會的初衷,也是戰友聚會的意義所在。

至於,那個 “老三篇”適可而止,甚至可以休矣,每年老一套,誰不膩歪,時間長了,戰友聚會人數只會越來越少,感情越來越淡,因為已經失去它應有的意義了!

戰友你們認為呢?歡迎下方交流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