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鐘搞懂閩劇,有人說它唱腔醉人 演技精湛?它到底有何魅力!

閩劇的簡介

閩劇,又稱福州戲,福建地方戲曲地方戲曲劇種,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5分鐘搞懂閩劇,有人說它唱腔醉人 演技精湛?它到底有何魅力!

閩劇是現存唯一用福州方言演唱、唸白的戲曲劇種。流行於閩中、閩東、閩北等地區,並傳播到臺灣和東南亞各地。它是由明末儒林戲與清初的平講戲、江湖戲,在清末(光緒至宣統年間)融合而成的多聲腔劇種,俗稱“前三合響”,雅稱“榕腔”或“閩腔”。閩劇風格高雅、瀟灑,道白清晰,唱腔優美,婉轉流暢,演員在表演中重視運用手、眼、身、法、步的基本程式,力求展現優美的身段,通過外形體現人物的內心世界。

閩劇的歷史淵源

閩劇最早前身由福州西郊洪塘鄉人曹學佺組織創辦曹家班(後稱“儒林班”)創研出新腔“逗腔”起始。

萬曆甲辰年(1604年),曹府的“曹家班”參加洪塘鄉金山寺普渡演出,被稱為“第一代儒林。” 曹學佺興辦“儒林班”的前後,福州民間還有“江湖班”、“平講班。”兩類班社。演唱的是流行於民間的“江湖”、“洋歌”、“小調”等曲調。

5分鐘搞懂閩劇,有人說它唱腔醉人 演技精湛?它到底有何魅力!

光緒元年(1875年),儒林班從農村向城鎮發展,福州出現“梁父吟”、“醉春園”等班,合稱為“十三家儒林班”。

清末,福清人何璧與福州“儒林戲”創始人曹學佺交流,並與之合寫劇本,把“儒林班”引進福清,且吸收崑腔、京戲等外來聲腔,形成用福州話演唱的地方戲。因在地坪上圍著草索演出,被稱為“地下坪”、“牽草索” 。

20世紀30年代,福清閩劇鼎盛時期有禮木班、番菇棵班。安邦班、東嶽悌悌班、劉妹班、嚇渠班、忠侯班、西門班、漁溪班、破缽班等戲班活躍在城鄉。

5分鐘搞懂閩劇,有人說它唱腔醉人 演技精湛?它到底有何魅力!

五六十年代閩劇進入歷史上第二個高峰,創作、改編出一批優秀的劇目。1951年,在政府召集下,成立了福青和平閩劇團,為公有制組織,後定名為福清閩劇團。

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福清民間職業劇團逐漸發展和壯大。《門檻刀痕》《魂斷燕山》《灞陵傷別》《龍鳳金耳扒》等長演不衰。福清民間劇團最多時達100個團。

20世紀八九十年代,閩劇進入了新的時期,新創作的劇目不斷湧現。

閩劇的藝術特點

一、腳色行當

閩劇的腳色分行,早期較簡單,儒林班、平講班行當由生、旦、丑三個角色構成"三小戲",後來吸收徽班、京劇的分行,角色漸趨完整,增加到七個,曰"七子班",再到九個,稱"九門數"。隨著行當的細緻化,又逐漸發展為"十二角色",有小生、老生、武生、青衣、花旦、老旦、大花、二花、三花、貼、末、雜等,相當齊全。

生行分老生、小生;旦行分花旦、彩旦、正旦、青衣、丑旦、潑旦、老旦、武旦,淨行分大花、二花,醜行分文丑、武丑、短衣醜等。

5分鐘搞懂閩劇,有人說它唱腔醉人 演技精湛?它到底有何魅力!

二、唱腔

閩劇唱腔有“逗腔”、“江湖”、“洋歌”、“小調”、“哆噦”和“板歌”六個部分,統稱“榕腔”。曲牌有190多首,其音樂旋律與福州方言的音韻、聲調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

逗腔

逗腔出自儒家班,是閩劇唱腔的主體。音樂結構方整、嚴謹,有板腔體。曲牌體和板腔。曲牌綜合體三種。旋律婉轉,纏綿悲側,風格高雅,拖腔較多,以“呀、哎、啞”等音為襯。樂器以吹奏樂器為主,拉弦、彈撥樂器為輔。

5分鐘搞懂閩劇,有人說它唱腔醉人 演技精湛?它到底有何魅力!

江湖

江湖出自“江湖”戲,是在本地區民間歌謠和“評話”(說唱藝術)腔的基礎上,糅合外來聲腔(如徽腔、弋陽腔等)發展而成的。旋律簡樸,強變性較大。在上下句落音不變的前提下,可按唱詞的語言聲調自由行腔。節奏自由,說唱性強。伴奏樂器主要用絃樂。唯【陰調】一曲的幫腔和過門用大嗩吶。“江湖”高亢粗獷,緊拉慢唱時,最能體現激情。 [4]

洋歌

洋歌有傳統曲牌30多首。分四種類型。由引子、主曲、尾聲三部分組成的有【雙蝴蝶】【孝順歌】【金湘】【清言詞】【花鼓相罵】【皈禪】等;由引子、主曲兩部分組成的有【水底魚】【賞花】等;只有主曲部分的有【山坡羊】【紗窗外】【看相】【彌陀寺】【花鼓】等;唱唸相間類型的有【浪淘沙】【拍妻】【鰲頭金桂】【駐雲飛】等。四類曲牌的旋律互相牽連。滲透,可連串成套。唱腔字多腔少。行腔簡淨。伴奏樂器以京胡、月琴、三絃為主。曲牌後末句用吶仔代替幫腔,俗稱“吶仔尾”。小過門也用“鑼仔齧”,旋律流暢如話。適宜敘述、盤答(對唱),亦可描景抒情。代表劇目有《蘇百萬討親》等。配器以彈撥樂器為主,拉弦吹奏樂器為輔。

5分鐘搞懂閩劇,有人說它唱腔醉人 演技精湛?它到底有何魅力!

閩劇的代表曲目

截至2008年6月,閩劇傳統劇目有一千多種,大都取材於民間傳說、歷史演義或古代傳奇、雜劇,其中有的源於儒林班,有的源於江湖班,有的源於平講班,還有的是從徽班繼承而來,常見的代表性劇目有《煉印》《荔枝換絳桃》《紫玉釵》《女運骸》《開封府》《珍珠塔》《儲問記》《招姐做新婦》《孟姜女》《秦香蓮》《杜十娘》《梁山伯與祝英臺》《萬花蓮船》《邱麗玉》《秋蘭送飯》等。

5分鐘搞懂閩劇,有人說它唱腔醉人 演技精湛?它到底有何魅力!

閩劇的傳承人物

陳新國,男,1946年9月生,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閩劇代表性傳承人,福建省福州市申報。

林培新,男,1951年4月21日生,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閩劇代表性傳承人,福建省福州市申報。陳乃春,男,1952年11月生,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閩劇代表性傳承人,福建省福州市申報。

5分鐘搞懂閩劇,有人說它唱腔醉人 演技精湛?它到底有何魅力!

林瑛,女,漢族,1950年生,福建福州人,國家一級演員,福建省試驗閩劇院院長,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閩劇代表性傳承人,福建省福州市申報。

你還知道閩劇的哪些小知識點呢?歡迎分享留言哦(本文圖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