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东黄冈:隐藏大山中的老宅,门口晾晒土特产,柴房堆放老物件


近些年来,鄂东农村的变化非常大,山路虽然弯弯曲曲,但是道路却修建得宽阔平坦。山上时不时能看到来来往往的车辆穿梭于此。这是一位老人驾驶着电动三轮车,目的地应该是乡里的一条小街道。走在山路上,耳畔常常能听闻山林间不知名的鸟儿在歌唱。4月间的山林,一片翠绿。山林间的风吹来让人心旷神怡。这里不仅风景优美,而且空气新鲜。很多人说大山里的老人长寿,或许这就是科学依据之一。

山路间的竹林旁有一个户外厕所,厕所由土砖和红砖混建而成。这样的户外厕所已经渐渐减少,在山路修建这样一处简陋的厕所,大概是当地人为了村民进出大山做小买卖或者外出务农提供方便。如今山里的人都慢慢的搬出了山外,这栋厕所倒是给进山的游人提供了不少便利。

山坡上有几户人家,很标准的鄂东农村建筑风格,红瓦白墙的二层小楼。离房子不远处立着一根电线杆,电线杆上面的18个字发人深省“植树造林福荫子孙,烧山毁林千古罪人”。这样的宣传语在进山的路上能够很频繁的看见。想起前段时间的四川凉山那场大火,让人越发的觉得,不断提高山林间防火护林的意识有多重要。


走进这大山中,这个隐藏在大山中的一栋土坯老宅映入眼帘。这栋老宅就像已经与这山林融为了一体,沧桑斑驳的土坯老宅仿佛山林间的一位老者,默默的守候着大山,任凭岁月的变迁,任凭雨雪风霜的侵蚀,土坯老宅不离不弃。老宅的大门上贴着红对联,这一摸鲜红的喜气就像在原始状态下突然出现的一抹现代气息。

房子的前面堆满了已经枯黄的豆禾,一张古朴的老凳子上面摆放着一个簸箕,簸箕里面是这户农家人制作的土特产干蚕豆。鄂东农村人热衷于土特产的制作,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新鲜的蔬菜与豆类在他们的手中都能变成风味极佳的土特产,例如:掸豇豆、干萝卜、野黄花、干山笋等。

可惜没有遇到老宅的主人家,但是房子一侧的一根竹竿上晾晒的老人衣服可以告诉我们,这里住着的是一对年迈的老夫妻。可以想象,这对老夫妻住在大山里一定是日出而息,日落而作,并且两位老人的身体一定很硬朗。


墙壁的一边还摆放着鄂东农村人常用的生活用具。你知道这个是什么吗?鄂东农村方言称其为簸箕,这是篾匠用竹子制作的一种晾晒工具。天气晴朗之际用于晾晒垂鱼、糍粑等极具乡土气息的食物。

老宅的侧面是一间柴房,说是柴房,实际就是一间批瓦。里面堆放着很多老物件,两个粪桶、一个很有些年头的木盆、一个木铲、一把大竹扫把以及整整齐齐堆放着的棉花秆。这里除了用作柴房堆放老物件及杂物,实际上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用途,这里相当于是一个最原始的卫生间。这里的一切仿佛将人拉回到了半个世纪以前,一切都是那么的原生态。

房子的后面是鸡棚,竹子做框架,然后在外围围上遮雨布匹。为了防止小鸡钻出鸡棚,户主人家还特意用废旧的铁丝网将其围了起来,小鸡群在鸡棚里叽叽喳喳的觅食,外界的来访让它们有些不安,明显的感觉到里面的声音突然变得更加吵杂。鸡棚的后面是两栋已经被废弃的房子,从外面看,看不到丁点有人居住过的痕迹。


在几十年前,这一带应该很热闹。依据鄂东农村的盖房习惯,这后面两户人家和刚才看到的老宅住户应该是同宗族的本家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的进步,隐藏在大山中的这样的土坯老宅如今已经很难看到了,它们就像是一张张岁月的书签,提醒着我们不要忘记过去,要继续艰苦奋斗,同时也提醒着我们要懂得感恩现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