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50公司近三年淨利複合增長率均超150% 13股去年淨利超10億

本週大盤累計下跌5.64%,創下2018年10月下旬以來最大單週跌幅。對此,有市場人士表示:當前空頭勢力略佔上風,不過4月1日上漲過程中形成的跳空缺口已經回補,部分資金也在蠢蠢欲動進行低吸,昨日盤面上仍有大面積漲停股便是例證。在市場後市方向暫不明朗的背景下,優先關注業績持續增長的上市公司股票,或能實現攻守兼備。

數據統計發現,截至昨日,兩市共有2996家公司披露2018年年報,其中967家公司近三年淨利潤均實現同比增長。從近三年淨利潤複合增長率來看,TOP50公司該數據均超150%,高成長性凸顯。恆信東方(1121.87%)、三一重工(972.28%)、智度股份(488.32%)、廣譽遠(469.04%)、中際旭創(381.15%)、滬電股份(368.76%)、新鋼股份(360.27%)、中泰化學(330.53%)、中百集團(325.08%)和中公教育(324.26%)等10家公司近三年複合增長率均在300%以上,中海達、上海能源、華新水泥、通化金馬、捨得酒業、好想你、盤江股份、江山股份、柳工、青松股份、長春一東和方大特鋼等12家公司近三年複合增長率也均超200%。

從2018年年報,這一最新完整年度財報期的淨利潤同比增幅來看,在上述近三年淨利潤複合增長率居前50的公司中,長春經開(981.83%)、中百集團(537.06%)、青松股份(322.55%)、中際旭創(285.82%)、鄭煤機(192.82%)、三一重工(192.33%)、滬電股份(180.29%)、山河智能(170.84%)、華新水泥(149.39%)、經緯輝開(140.49%)、捨得酒業(138.05%)、花園生物(135.74%)、柳工(127.70%)、中公教育(119.67%)、金科文化(113.76%)、恆信東方(110.65%)和航天通信(109.27%)等17家公司2018年淨利潤同比均實現翻倍。

淨利潤絕對額方面,寶鋼股份(215.65億元)、三一重工(61.16億元)、新鋼股份(59.05億元)、華新水泥(51.81億元)、方大特鋼(29.27億元)、廣宇發展(25.02億元)、中泰化學(24.28億元)、方大集團(22.46億元)、桐昆股份(21.20億元)、陽泉煤業(19.71億元)、上峰水泥(14.72億元)、沙鋼股份(11.77億元)和中公教育(11.53億元)等13家公司表現居前,2018年年報淨利潤額均在10億元以上。

近三年複合增長率、2018年淨利潤同比增長率以及2018年淨利潤絕對額均位居前列的三一重工,今年以來市場表現十分搶眼,儘管4月中下旬股價出現較為明顯回調,但年內累計漲幅仍達42.93%,跑贏大盤近20個百分點(滬指年內上漲23.76%),最新收盤價為11.92元。對於該股,華創證券表示:2019年開局向好,一季報預計增長100%至120%。2019年工程機械行業銷量將超預期,預計2019年至2021年每股收益分別為1.13元、1.31元、1.45元,考慮下游需求景氣及龍頭優勢,結合公司歷史估值水平以及與國際對標來看,給予三一重工2019年15倍動態率估值水平,維持目標價位16.95元,維持買入評級。

從整體市場表現來看,上述50只個股中,31只個股年內累計漲幅超同期大盤,佔比逾六成。中公教育(83.62%)、滬電股份(65.27%)、桐昆股份(61.78%)、華新水泥(60.77%)、方大集團(59.23%)、航天通信(57.34%)、東山精密(56.78%)、上峰水泥(48.58%)、中百集團(47.35%)、三一重工(42.93%)和方大特鋼(42.04%)表現居前,年內累計漲幅均超40%。

值得一提的是,從行業構成來看,近三年複合增長率居前50的個股中,機械設備、化工兩大行業涉及個股數相對較多,分別有7只、5只。機械設備行業7只個股分別為:三一重工、華宏科技、新萊應材、柳工、山河智能、鄭煤機和上機數控。化工行業5只個股分別為:桐昆股份、青松股份、中泰化學、江山股份和當升科技。另外,電子、鋼鐵、計算機和醫藥生物等4個行業相關個股數也均為4只,上述6個行業中近三年複合增長率居前50的個股就達到28席,佔據半壁江山,顯示出行業較高的景氣度。

本文源自證券日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