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成大器者必讀曾國藩“六戒”,細細琢磨,頗有幾分道理

最近在讀一些關於曾國藩的文學作品,讀到曾國藩的人生“六戒”時,頗有感悟。今天咱不說曾國藩的名望和功績,只解讀他的這六句箴言,品析他的儒家哲學思想。讀懂曾國藩的為人處事之道,也許能對你未來的人生道路產生一些積極的作用。

都說成大器者必讀曾國藩“六戒”,細細琢磨,頗有幾分道理

1.久利之事勿為,眾爭之地勿往

久利之事勿為並不是說一直都能獲利的事不要做,而是說在這個世界上沒有能夠長久獲利的事,更不會一勞永逸。如果你有看似可以一直獲利的項目,在執行之前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切勿被表面現象或者騙局矇蔽雙眼。

子曰:“危邦不入,亂邦不居”,眾爭之地也是充滿危險與禍亂之地,看到巨大利益的同時,易招是非。

都說成大器者必讀曾國藩“六戒”,細細琢磨,頗有幾分道理

2.勿以小惡棄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禮記》曾載曰:“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不能因為別人的一點小小的缺點就忽略人家的優點,也不要因為別人的一點怨仇就忽略了人家的恩德。為人處事切勿感情用事,要用客觀地角度對待他人。

3.說人之短乃護己之短,誇己之長乃忌人之長

俗話說,“打人不打臉,揭人不揭短。”,經常揭露別人短處並且經常誇耀自己長處的人,倒不如說是掩飾自己的缺點,嫉妒他人的長處。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真正的成功者都會從自我出發,能發現自己的不足,自我完善。

都說成大器者必讀曾國藩“六戒”,細細琢磨,頗有幾分道理

4.利可共而不可獨,謀可寡而不可眾

利益是每個人都渴望得到的,可誰都不想利益被別人獨佔。獲得利益而不與參與者分享,那麼必然會招來怨恨,甚至會成為眾人的對立面。在處理與利益相關的事務時,要學會取捨之道,共享勞動果實。

《戰國策》語云:“論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謀於眾。”,面對決策,每個人有自己的見解,正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謀劃也就可以了,如果眾人一同商量,總有不同立場的人,七嘴八舌,便會動搖你的意志。

5.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

庸人敗於懶惰,天才輸於狂傲。普通人只有勤奮工作才能成就事業,所以最忌諱的便是一個“懶”字;有才的人雖然可憑才氣走捷徑,但經常會因孤傲自大,致使失敗。

都說成大器者必讀曾國藩“六戒”,細細琢磨,頗有幾分道理

6.凡辦大事,以識為主,以才為輔;凡成大事,人謀居半,天意居半

成大事者,一定要有豐富的閱歷和開闊的眼界,才能僅為輔助。劉邦帶兵打仗不如韓信,治國不如蕭何,謀略不如張良,而他可以網絡天下人才為自己所用,從而霸業成矣。

正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凡是成就大事者,一半在於人的準備,而另一半則要看天意了,有充分準備,時機到了也就成功了。盡最大的努力,順應時勢而為,切勿怨天尤人。

都說成大器者必讀曾國藩“六戒”,細細琢磨,頗有幾分道理
讀乏味的書,做趣味的文。----最新思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