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郭嘉比諸葛亮優秀嗎?

霸道小QQ1


郭嘉不如諸葛亮優秀。笑談君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說過,整個魏國,能拿出來和諸葛亮比劃一下的,只有荀彧、司馬懿和曹操本人,其他人不是一個層級的,不能拿來比較。

諸葛亮何等人物?

首先,幫助劉備規劃了三分天下的戰略,其能力可比張良。在得到諸葛亮之前,劉皇叔漂泊半生,沒有方向感;而諸葛亮加盟以後,一直到關羽失荊州前,劉備的發展路線都是嚴格按照諸葛亮的隆中對計劃進行。

其次,施展治國理政才能,幫劉備營造一個完美的後方,這方面可比蕭何。有一個靠譜的人鎮守後方,劉備才能在前線放開手腳打仗,要不然,就如同前期劉備和袁術交鋒,留張飛守徐州,前線還在相持,結果老家沒了……

先主遂收江南,以亮為軍師中郎將,使督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調其賦稅,以充軍實。

先主外出,亮常鎮守成都,足食足兵。

能做到以上兩點,就已經很了不起。在曹操這邊,進行戰略規劃、鎮守後方的是荀令君荀彧,荀彧也是被曹操比作張良的人物。

此外,在劉備死後,諸葛亮還作為三軍統帥,平定南蠻,北伐中原,擊殺王雙、張郃等名將,一度壓制司馬懿,展示了不俗的軍事能力。當然了,就軍事才能來講,諸葛亮還是比不了韓信,要不然,他一個人頂漢初三傑,那也太變態了。

郭嘉的話,只能說是一個出類拔萃的謀士,在面對具體問題的時候,提出解決方法,供曹操參詳,既無治國理政、勸課農桑之才,也無獎率三軍、臨陣討敵之能。

所以說,就能力維度而言,郭嘉和諸葛亮沒法比,要是讓郭嘉統領一軍上戰場,其結果估計和馬謖一樣。

但是吧,在笑談君看來,能把出謀劃策這一件事做到極致,其實也很厲害了。畢竟曹操集團人才濟濟,不要求你是一個多面手,郭嘉的確有幾次驚為天人的論斷,在曹操猶豫不決時,促使曹操下了決心,幫助曹操在前期順利打開了局面。

至於說郭嘉短命,天妒英才,那龐統、周瑜又何嘗不是呢!


歷史都付笑談中


可能受《三國演義》影響,很多人覺得諸葛亮和郭嘉都是軍師,但是實際上兩個人並非同類型的人才,很難說誰更優秀。

曹操因為戲志才死後沒有可以商量大事的人,“莫可與計事者”,因此問荀彧“誰可以繼之”,荀彧推薦了郭嘉。曹操和郭嘉會面以後談論了天下之事,認為郭嘉可以助自己成大業,因此任命他為司空軍祭酒,陪伴身邊參謀軍機事務。

郭嘉在曹操賬下時發揮了很大作用的,像滅呂布、敗劉備、和袁紹決戰、平定河北等戰事都有他身影。因為在大事上郭嘉分析透徹,因此曹操說“臣策未決,嘉輒成之”,可見郭嘉在曹操心目中的地位。赤壁戰敗以後,曹操也說如果郭嘉還在,不至於有此大敗。

而諸葛亮則和《三國演義》中不同,雖然他也幫劉備出謀劃策,像提出《隆中對》,在當陽之敗以後提出和孫權聯合等,不過更多的是直接參與具體的工作。劉備奪取荊州以後,諸葛亮就負責管理零陵、桂陽、長沙等地。劉備取得益州以後,諸葛亮又被任命為軍師將軍,在劉備不在時代為署理事務。在這一點上,他和荀彧的工作倒有些相似。

而在劉備去世以後,蜀中人才凋零,諸葛亮更是以丞相身份總領朝政,掌管蜀漢一切軍政事務,還要親自帶兵出征,其工作相當於曹操當年所做的,和郭嘉定位也不相同

所以說郭嘉和諸葛亮兩個人都是優秀的人才,但是各自側重的方向不同,很難說誰更優秀一點。如果一定要比較的話,郭嘉長於出謀劃策,是個很好的謀士,曹操這種自身能力出色的君主更需要這樣的人才。而諸葛亮長於政務、軍事,能力更全面,蜀漢後期這種局面只有他才能支撐。


不沉的經遠


小小小百科全書觀點!

就郭嘉和諸葛亮兩人對比的話,以現在的知名度來看諸葛亮是碾壓郭嘉的。由於後世一系列“尊劉貶曹”思想的影響。一批又一批美化蜀漢,神話諸葛亮的作品相繼問世。這也導致了現在很多人的眼中諸葛亮已經不是個人了,而是神。可以說諸葛亮被過分誇張的神話了。真是的諸葛亮能力遠低於名氣。實際上郭嘉的能力至少不會比諸葛亮差。甚至在我看來,郭嘉的實力要比諸葛亮更強。


相對於郭嘉來說,諸葛亮只是一個晚輩。當然了有志不在年高,能力也不一定和年紀成正比。但我認為國家能力強於諸葛亮的依據之一就是,諸葛亮首先犯過多次錯誤。其次諸葛亮性格上有缺陷。實際的諸葛亮確實是一個能人。但是和郭嘉這個前輩相比還有一定的距離。

關羽的身死和荊州的丟失諸葛亮難辭其咎。當時劉備入川作戰遇到阻力。諸葛亮率軍前去增援。但是大後方荊州卻留給了關羽鎮守。即便是劉備的意思諸葛亮也沒有盡到謀士的職責。諸葛亮明知道川蜀之地道路難行。如果荊州這個大後方一旦發生變故。那麼很難第一時間增援到關羽。而且關羽性格驕傲自負目空一切,看不起別人。本身就不適合鎮守如此重要的關隘。但諸葛亮依舊把鎮守荊州的重任交給了關羽。事實證明關羽驕傲自負的性格害了他的性命。也葬送了蜀漢的未來。


還有“馬謖失街亭”追根溯源最應該負責任的還是諸葛亮識人不明。諸葛亮片面的認為馬謖有大才。但他忽略了馬謖從來沒有國實戰經驗。趙括的前車之鑑貌似諸葛亮也沒有看到。而且劉備在白帝城臨死之際也勸告諸葛亮不可用馬謖。劉備認為馬謖言過其實不堪大用。但是諸葛亮還是一意孤行不聽勸告。結果錯用馬謖導致北伐失敗。興師動眾耗費無數錢糧的北伐,就因為諸葛亮錯用馬謖導致大軍無寸功而返。

而諸葛亮性格上的缺陷就是“專權”。諸葛亮對於權利的慾望可以說是極強的。在諸葛亮統管蜀漢的這些年了。很多蜀漢能臣干將得不到重用,被諸葛亮壓制。劉備死後劉禪繼位。此時的諸葛亮大權獨攬,整個蜀漢的所有人士任命包括錢糧補給後勤等工作,事無鉅細諸葛亮都親力親為。諸葛亮的死很大程度上是累的。而且劉備死前把軍政大權分開了。諸葛亮掌管朝政,而李嚴掌管軍權。劉備死後諸葛亮又是威逼又是利誘,最終壓倒了李嚴奪回了軍權。由此也可以看出諸葛亮此人極速專權,不願意與人分享權力。諸葛亮死後劉禪為其舉行了盛大的葬禮。但是葬禮之後不準立廟不準憑弔。由此也能看出劉禪對於諸葛亮的怨念。


諸葛亮對於蜀漢或者說對於劉備最大的貢獻就是為劉備謀劃奪下了荊州。而郭嘉更是不差。郭嘉在短暫的謀士職業生涯當中替曹操對內平定遼東,平定河北,平定大敵呂布。對外替曹操佈局滅了烏恆,使得曹操北方得以安定。

曹操生命中最重要的轉折點就是和袁紹的大戰。在擊敗袁紹之前,曹操只是眾多諸侯中的一員。但曹操擊敗袁紹後搖身一變成為了實力最強大的諸侯。而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曹操在與袁紹來戰之前是沒有絲毫底氣的。曹操認為自己根本沒有能力對戰袁紹,而且曹操麾下也認為和袁紹開戰必敗無疑。而郭嘉卻在曹操最迷茫最無助的時候給曹操打了一劑強心針。郭嘉給曹操詳細的分析了和袁紹開始的勝敗因素,告訴曹操和袁紹開戰必勝。這就是著名的《十勝十敗論》。十勝十敗論不僅給曹操陣營重振了士氣,還幫助曹操制定了短期以及長期發展計劃。說是郭嘉成就了曹操也沒有錯。



曹操為人疑心病很重,可以說在曹操陣營中除了自己的本家,其他人曹操都是保留一點的戒心。而在曹操所有的臣子之中,郭嘉又是最特殊的一個存在。郭嘉不僅是當時曹操陣營中最瞭解曹操的人。而且曹操視郭嘉為朋友。曹操十分重視規矩,但這條對郭嘉無效。郭嘉為人不願受拘束,也就是比較散漫。曹操麾下的軍法官多次參奏郭嘉不尊規矩。但曹操都全當看不見,反而稱讚郭嘉有名士之風。由此可見曹操對於郭嘉有多麼喜愛。


後來郭嘉在隨曹操平定北方歸途之中因為水土不服再加上過度勞累因病而亡。郭嘉也可以說是三國時期謀士的典範。有能力有本事不居功不自傲,真正的鞠躬盡瘁 死而後已。諸葛亮相比起郭嘉。不論是在功績上還是人品上都要差不少。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支持一下。歡迎大家留言探討發表自己的觀點。


小小小百科全書


郭嘉,字奉孝,神機妙算,世稱鬼才,軍師天才,奇才,為曹操平定河北立下不朽功勳,遺計定遼東,平呂布,為曹魏鞠躬盡卒,立下豐功偉績,不慎英年早逝,魏損一國柱,郭嘉之死,曹操痛不欲生,內心發出感嘆,此乃天傷我也,赤壁慘敗,痛哭郭嘉,若郭奉孝在,我決不會遭此慘敗,哀載郭奉孝,痛載郭嘉,惜載郭嘉,判斷能力極強,預測孫策死在小人之手,定義準確無誤,郭嘉出謀劃策,不貪權謀公,盡心竭力為國作貢獻,比諸葛亮高風亮櫛,諸葛亮是後勤部長,幫劉備看家護院,督辦糧草,保障前線不缺吃喝,諸葛亮不會打仗,不懂軍事,專權比曹操厲害,劉備死後,軍政大權一手抓,劉禪就是個小孩,傀儡皇帝比漢獻帝更慘,成天遊手好閒,吃飽沒事幹,還要向諸葛亮請安,叫什麼相父,諸葛亮不重視教育,不培養後輩人才,一身好戰,一根筋幹到底,專門欺付小孩,欺付劉禪不懂事,發動六次北伐侵略戰爭,欺付22歲的曹睿小皇帝,50多歲的人去跟沒有成年的曹睿去作戰,有失英雄本色,六次北伐空費錢糧,未奪寸土,誠惶誠恐怕天下人指責,染病而亡,平南蠻用火功把藤甲兵滅族,蜀漢政權,成也諸葛敗也諸葛,諸葛亮是典型的吵王劣蟲,吵鬧一世,害得天下人,吃不飽睡不安,與郭嘉沒法相比,諸葛亮是天底下最愚忠愚蠢的人,如果他連魏功吳,事半功倍,也不至於54歲累死氣死五丈原,一世無成,怎能跟天才軍事家郭嘉去比呢?


鄉村音樂曹輝平


三國裡的郭嘉比諸葛亮更聰明,是的,這話一點不假,在三國的歷史上有一句話叫“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郭嘉如果不是早死的話,那諸葛亮是絕對不會出山來幫助劉備的,為什麼呢?顯而易見,諸葛亮也是一個聰明人,他不出山既然是對郭嘉的聰明才能也是有所忌憚的,顯然也是沒有辦法幫助到劉備的。

可以說郭嘉在三國早期的時候,是一個足智多謀的奇才,也是曹操帳下最具有話語權的一個人物,曹操雖然盛行多疑,可是對於郭嘉絕對算的是言聽計從,基本上什麼事情都會按照郭嘉的計策來辦,官渡之戰就是郭嘉的最重要的一個獻計獻策之戰,也是助力曹操戰勝袁紹的關鍵性人物。

不僅如此,郭嘉還對於曹操的很多事情都做好了詳細的計劃,只要有郭嘉在,曹操就可以個高枕無憂的,只可惜郭嘉英年早逝。


迷谷歷史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這句話真有歷史記載嗎?還是人為的附會,後人加上的?

三國時期,幾大頂點謀土,孔明郭嘉龐統賈詡,真說綜合能力,還是諸葛棋高一著,無論情商智商,還是為人為民治國,諸葛孔明不是這幾個人能比的。

郭嘉在官渡之戰中,以十勝十敗論,說袁紹好謀無斷,深透人性,也預亊如神!致使赤壁曹公被燒了屁股,痛得大哭曰:若使老郭活著,老子焉有此敗!推崇如此,使眾謀士羞漸!但赤壁之戰這個孫劉聯軍的劉,卻是在郭嘉眼皮底下,向曹借三千兵馬竄掉的,類似於鴻門宴項羽放跑了劉邦,這禍是深遠的,也不知當時老曹和老郭怎麼想的。

孔明長於治國治民,軍事以謹慎為主,不想弄險!正因為如此,陽謀為正,陰謀為負,若以人心險惡,出奇制勝,自然郭龐賈優之!

人,還是拚到底,拚個綜後實力吧!在強大的實力面前,一切陰謀詭計,便如清風拂山山更秀吧!





萬里雪飄74


第一,郭嘉的識人能力很強,亂世之中都想建功立業,但是郭嘉在出世的時候,先去投奔了袁紹,呆了十天就知道袁紹豎子不足與謀,果斷離開去投奔了曹操,10天判斷一個人的品行,確實是非常不易的。

第二,提出了著名的十勝十敗論,在當時可以說是無人能比,分析到位,有理有據,讓人不得不服。這一點也是很優秀的。

第三,當郭嘉沒死的時候,給曹操提出了很多建議,曹操都遵從了,但是去卻沒能忍下心殺了司馬懿,導致最後三家歸晉,可以郭嘉的預謀能力還是非常不錯的。在郭嘉死後,臥龍才出,但是這不影響郭嘉的才能。

雖然諸葛亮也很優秀,為蜀國王朝立下了不世功勳,但是與郭嘉相比,還是稍微遜色了一點。


過客聽風007


諸葛村夫與蕭何、商鞅 管仲、張居正一起討論治國安邦之道。

樂毅,張良等人和諸葛亮吃過冷豬頭。

代君行事比的是伊尹 周公。

張良、 樂毅、 商鞅、管仲、蕭何:郭嘉是誰?

張居正:一個只當過祭酒的人。沒有治理一郡,也沒有統過一軍。

眾人:能跟小明比?

諸葛亮:郭嘉比我強

眾人:他說曹操第一謀士?

諸葛亮:荀彧、荀攸 賈詡 崔琰 毛玠 程昱,他們欠過你的錢?



紅旗插滿世界


未必,郭嘉要是比諸葛亮強,為何歷史上沒有郭嘉事蹟。


樂天派135319172


三國演義,第一主人翁是諸葛亮,他是月亮,別人都是星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