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裡有礦啊”算有錢嗎?經濟學原理告訴你

“你家裡有礦啊”算有錢嗎?經濟學原理告訴你

最近網上有個梗“你家裡有礦啊”,啥意思?

“家裡有礦”,最早源自趙本山老師的表情包,原梗出自電視劇《馬大帥》,原話是“啥家庭啊,家裡有礦啊?”形容別人很有錢,或者是吐槽不知道節儉很敗家的人。

家裡有礦真的算有錢嗎?現在我們從經濟學的角度來分析一下。

現在我們評論國家很富有會說,這個國家地下有石油、有黃金、海產豐富,如果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這些東西在地下或者在水裡真的不是財富。

這裡涉及一個經濟學原理——薩伊定律,就像前面講過的供給與需求的關係,薩伊定律就是建立在供給與需求上面的經濟學第一定律。

“你家裡有礦啊”算有錢嗎?經濟學原理告訴你

生產和服務要滿足需求才算有效供給

那麼什麼是薩伊定律呢?

“有效供給創造自己的有效需求”,搜索互聯網會找到這樣的答案,是不是很拗口。

字面意思理解―我生產的東西都是我需要的。這是一個西方經濟學概念,建立在西方私有制經濟基礎之上,私有制下產權是受保護的,屬於你產權的東西別人是不能拿走的,也就是說經濟學裡面的供給需求建立在自由自願的基礎上。

換句話說就是商家創造的商品和服務最終目的是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比如從鋼鐵產量來說,從上世紀末開始我國的鋼鐵產量已經連續十多年穩居世界第一,但是中國人又能消耗多少鋼鐵呢?所以我們的內需是不足的。

明白了薩伊定律的核心內容,所有的生產都是為消費服務,用來滿足需求的。也就是說所有的生產和服務都要有人來買單。

生產和服務要有交換的價格才能產生財富

我們拐過頭來看國家地下的黃金、石油、礦產,你怎麼知道別人會來買呢?所以地下埋的黃金和石油、礦產不是財富,只有把它挖出來變成商品去市場上和別人交換的時候,這樣才會變成財富。埋在地下的時候你不知道別人願意用什麼樣的價格交換,也就估算不出財富。

明白薩伊定律就明白了經濟的很多情況,大家在投資的時候就會注意,一家公司的股票到底值不值股市上的價格,還有買房的時候能不能用現有市場的價格去買入,都可以用薩伊定律去判斷,考慮地段、自己的喜好、居住配套、周邊環境等。其實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已經應用了經濟學的薩伊定律。

薩伊定律是我們去理解經濟基本面、複雜的經濟現象、理解投資或財報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思維提升工具。理解這個概念,用這個思維視角重新去審視你身邊的財經問題,當老闆的可以用這個視角重新去審視你的生意如何才能更賺錢,創業者也可以用這個角度去審視你的創業可以從哪裡開始,投資者可以用這個角度去審視怎樣的投資能夠帶來更多的收益,用好薩依定律可以給你的生活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

“你家裡有礦啊”算有錢嗎?經濟學原理告訴你

那些說“你家有礦啊”的意思是,埋地下的礦產有人願意買,在市場上有交易的價值,變成財富後才算有錢。

你家有礦啊——不一定有錢!你明白了嗎?以後人家嫌你敗家時說“你家有礦啊?”,你可以直接懟“還沒賣掉呢”或者懟“你要嗎?”

經濟學原理解決身邊小問題,繼續關注有更多有意思的話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