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桃葉昌庭入選“中國好人榜”

4月26日,筆者從松桃苗族自治縣委宣傳部獲悉,正大鎮長征村黨支部書記葉昌庭同志在“我推薦富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中,2018年12月光榮入選中央文明辦評選的“中國好人榜”。

松桃葉昌庭入選“中國好人榜”

入選證書

葉昌庭同志2013年擔任長征村支部書記時承諾,5年內讓村民收入翻一番。為實現這一目標,他始終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黨的宗旨,為民謀利,造福群眾,帶領鄉親們夯基礎,興產業,把昔日的“落後村”變成了今日遠近聞名的溫保示範村。去年,長征村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了13860元,是5年前6900元的2倍多。

自掏腰包200萬,引領群眾奔富路。5年前,地處大山中的長征村,荒山閒地資源豐富、土地肥沃、無工業汙染,被稱為“守著聚寶盆過窮日子”。2013年,葉昌庭全票當選村黨支部書記後,為了讓村民過上好日子,把在外打工期間多年積蓄的200萬元存款,全部取出來投入到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同時引進福農鑫農牧科技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進行整體開發,同時積極爭取國家項目投入,動員村民以土地入股建設產業園區分紅,對農民的荒山閒土進行統一開發,建設農旅一體化的村級集體經濟,讓全村152戶村民戶戶有股份,家家有穩定的分紅收入,為建好產業園區,葉昌庭把修路作為首要解決的問題。他帶著村“兩委”班子成員一起日夜奔波,為村裡爭取資金,對通村路和連戶路道進行“硬化”,對全村1萬多畝荒山閒地進行規劃後建成四通八達的產業油路,既方便了群眾生產生活,又促進了農旅一體化的開發。

“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樣子。 ”葉昌庭帶著村“兩委”班子成員,依託當地保護完好的生態環境、水資源等優勢,瞄準本地的旅遊市場,決定發展油茶、養蜂、花海、釣魚、特色飲食、觀賞等農旅一體化產業,決心把昔日的荒山變成景區,資源變成了資產,走農旅一體化的發展之路,讓村裡貧困戶實現家門口就業。葉昌庭的誠信和發展的信心贏得了大家的支持。

幫助農村貧困戶脫貧是葉昌庭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宗旨,如特困戶葉昌照,家庭經濟十分困難,前幾年借路費外出打工,因無文化,只能做苦工,一年下來,除去往返路費所剩無幾,針對他家的特殊情況,葉昌庭主動上門動員他進入村級集體經濟的園會打工,每月給他3000多元的高薪報酬,使他既能在家門口輕輕鬆鬆掙高薪,同時又照顧了他的家庭。

為了讓特困群眾有穩定的收入,葉昌庭通過召開村民大會評議,村“兩委”班子會議研究和公示後,將村裡的葉昌照、葉蘭玉、葉青明、吳青山、葉昌達、滕明貴等所有特困戶吸納到村級集體經濟的園區內打工掙錢,讓這些特困戶月月有收入、增收致富“吹糠見米”,實現就地脫貧的最佳效果。

據介紹,長征村村級集體經濟的園區的水上餐廳、燒烤、釣魚、娛樂、油茶園、蜜蜂養殖、花海、觀光、金秋梨、櫻桃、李子等多項產業因管理到位,獲得了顯著的效益,近三年來,年實現收入630餘萬元。

丹心一片只為民, 贏得村民好稱讚。說起葉昌庭,長征村沒有一個人不誇他。村民們說:“為了長征村的發展,葉書記是顧了大家,舍了小家。”面對採訪,村民葉昌照說,“葉支記為長征村的發展,可以說是連命都可以不要,2013年,他全票當選村黨支部書記後,為了讓村民過上好日子,為了村級集體經濟產業園區建設整體快速推進,葉支記沒黑沒夜地忙碌在工地上,至園區2014年末第一期工程竣工開業,葉支記整整瘦了20斤肉”。

在長征村佔地5600餘畝的油茶示範基地內,製作有“花語長征”4個大字格外引人注目,這裡在葉昌庭的帶領下,已建成了4.6公里的高檔觀光木棧道、15間小木屋、6棟高檔小別墅及沿湖2.5公里休閒自行車道以及10餘畝格桑花海,還在5600畝油茶經濟林內養有400多桶蜜蜂,“花語長征”成了湘黔渝邊區及省內外旅客們吃、玩、樂的休閒之地,每天平均接待遊客1000人以上,五一、國慶黃金週,日接待遊客10000人以上。

葉昌庭帶領村“兩委”班子通過努力,如今的長征村,有遠近聞名的村級集體經濟產業園,家家戶戶有存款,村裡的有14名年輕小夥開上了小轎車,80%的家庭將過去的土木房改造成了小別墅,村民的連戶路全部進行了硬化,村上有文化活動廣場,還建起了高標準文化活動室。

“村官雖小,責任重大,要對得起組織,對得起百姓,只要真心實意為群眾操了心、流了汗、辦了事,群眾心裡就會有你。”葉昌庭常說。(縣畜牧中心 楊正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