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從軍22年的上校,退役前寫了7句話,感人至深!

这位从军22年的上校,退役前写了7句话,感人至深!

文圖 | 章詠

初聞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

送走了一茬茬老兵,揮別了一任任同事,也到了給自己22年軍旅畫句號的時候。不是被拋棄,我也沒放棄,只是想變個跑道換身裝備繼續奔跑,沒有必要太過傷感。但再灑脫的人生,也無法割捨20多年種下的情愫。批覆來臨時的心情,猶如即將跨上花轎的新娘,縱有再多對新生活的期待,此刻也濃不過對孃家的眷戀與不捨。

無奮鬥,不青春。在這最富激情的20年,經歷了98抗洪,參與了最難對抗,遇到了恩師知己,拜交了老鐵損友,抵住了燈紅酒綠,娶回了最美新娘,目睹了歪風盛行,見證了打虎拍蠅。來時,老子只為紅警傳奇狂;別時,兒子已被王者吃雞顛!嘆歲月如梭,敬軍旅如歌。總有一些片斷歷歷在目,總有一些曲音猶在耳畔。

初入軍營時,軍旅是青澀的歌

這裡沒有《同桌的妳》

只有《睡在我上鋪的兄弟》

这位从军22年的上校,退役前写了7句话,感人至深!

章詠上軍校時

香港迴歸那一年,我從安徽桐城老家參加高考,如願被當時的長沙炮兵學院錄取。之所以報考軍校,是因為父輩兄妹四人,家家都有軍人,記得高三寒假時,偷偷把姑父的校官馬褲呢冬裝試穿一下,竟然出奇的得體合身,於是幻想擁有自己的一身軍裝。帶著如願以償的喜悅,我開始了新奇而懵懂的軍旅人生。那時候才知道,部隊的一個班才十幾個人,遠比高中六十幾人的班小多了,也就一個小組的規格;那時候才知道,班長比班主任還厲害,管天管地管人管思想,還好,單單不管學習成績;那時候才知道,飯前是要唱軍歌的,被子是要講顏值的,走路是要喊口號的,有一次當大家聲嘶力竭地喊完“一二三四”時,薛姓同學用力過猛,喊出一個響徹雲霄的單聲道“五”,於是留下“薛老五”的雅號至今;那時候才知道,"新兵三個月,家書抵千金"是真事,"抵萬金"的是為數不多小夥伴才有的情書,來自貴州的小楊,傳說是訂好親來上軍校的,每次來信總有那麼幾段是致全班的"公開信",我的角色是專心起鬨,認真傻笑,也曾有一位同城上大學的高中女同學到學校看我,被一幫人若有其事的笑話到現在,其實連手都沒牽過;也是那時候才知道,吃著自己的飯,還要看著桌上的菜,可不是"好吃你就多吃點",而是擔心自己吃超了平均數,每次盤子裡的最後一塊肉,一定是在你推我讓中被消滅。如果說大學階段讓人走向成長,那麼彼時的軍校必定是催人成熟,畢竟在煉獄般的嚴格、艱苦、約束、枯燥、自律面前,一切放縱、矯情、懶惰、媽寶都無法生存,除非被淘汰出局。

摸爬滾打時,軍旅是勵志的歌

最美的《溫柔鄉》永遠是昨天

《年輕的戰場》一直在沸騰

这位从军22年的上校,退役前写了7句话,感人至深!

章詠參加朱日和跨區演習

無論哪個年代,"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始終是軍人不二的座右銘。我所在的部隊是江南唯一一支裝甲師,後來幾經改革成為現在的重裝合成旅,每年大項演習任務不斷,從瀕海訓練到基地駐訓,從揮師東南到決戰漠北,從礪兵小洪山到赴賽俄羅斯,總有一部分官兵春寒料峭出營,深秋打霜歸隊,箇中滋味,冷暖自知。都說現在的年輕人身在福中不知福,而一線的官兵們恰恰是身在苦中不畏苦的那群人。記得那年保障首次坦克兩項國際競賽集訓隊,目睹了備賽官兵魔鬼般的訓練強度,每天隊員們早上五點起床,平均每天500個以上的俯臥撐、仰臥起坐,一天跑兩個5公里,還有20趟負重25公斤的100米速跑,六七月份在溫度40度以上的坦克裡一待就是數小時……小龍的父親是比賽前幾天去世的,超林的妻子是他在賽場的時候分娩的……捧著獎盃載譽而歸時,只有他們自己知道鮮花掌聲背後的艱辛與付出,小夥子們笑著笑著就哭了。在作戰部隊工作十八年,見慣了風餐露宿的簡陋清苦,經歷了孤立無援的演習困境,也嘗夠了"5+2""白+黑"的苦撐煎熬,經過了才真正懂得,領導沒有忽悠人,這些還真都是財富。當然,苦中作樂的時候也有,一臺慰問演出下來,戰士們一定會評一位最美女演員;荒郊野嶺的帳篷村裡,一定有大家自己搭建的假山池沼和花花草草;一天訓練下來,最美的期待一定是晚上拿出手機和戀人、妻兒、父母通話視頻。偶爾也有不一定的意外笑點,記得第一次坐悶罐車去三界的時候,方便是件很不方便的事情,老兵們通常都會帶個瓶子,或者荒野臨時停車時解決。年少輕狂的我,根本沒把悶罐車的那點速度放在眼裡,對著門縫就地解決,不料列車運行的勻速橫風,均勻地把肥料吹到了自己的左手,引得一群人捧腹大笑。也算為年輕埋個單吧。

思鄉念親時,軍旅是奉獻的歌

《望鄉》是深埋心底的願景

但在《家國天下》面前又顯得那麼朦朧

这位从军22年的上校,退役前写了7句话,感人至深!这位从军22年的上校,退役前写了7句话,感人至深!

全家福

有道是“父母在,不遠行”。但大多數軍人從穿上這身軍裝起,就意味著背井離鄉,短則兩年,長則永遠。現在還依稀記得,父親送我到學校報到後轉身離去的背影,還有甩下的那句“好男兒志在四方”。母親在我臨行前默默洗衣服,並沒有出門相送,後來才知道不是不想送,而是不敢送,怕崩不住流淚影響我心情。二十多年,唯一一次和父母共處超過一個月的,是兒子出生那年請的長假,平日零打碎敲不覺得,一朝算算總賬真是虧欠太多太多。父母是農民出身,但對我和姐姐的教育非常重視,田間地頭的活基本不讓插手,就是想讓我們一心學習,別人家孩子能幹的抓魚摸蝦、野泳偷瓜統統與我無緣。偶爾開個小差偷跑出去,被大人發現就是罰幹農活。說是懲罰,我也就是下到田裡抓抓螞蟥、摸摸田螺,興趣來了割幾攏稻子,還劃破了手,至今左手無名指還留下一個不小的刀疤,彷彿讓我永遠記住自己是農民的兒子。童年時光雖說沒吃多少苦,但父輩們樸實勤勞的性格卻影響至深。

这位从军22年的上校,退役前写了7句话,感人至深!

1998年還在上軍校的章詠參加長江抗洪搶險(前排右三)

上軍校的第一個暑假,正趕上百年一遇的洪澇災害,我們被緊急派往岳陽華容段江堤抗洪搶險,那時候喊得最響的口號是“人在堤在,誓與大堤共存亡”。只記得滿大堤都是人,沒日沒夜地缷砂石、堵管湧、壘子堤。好不容易回到宿營地洗澡洗衣服,剛打上香皂,哨音一響,拽著剛泡上的迷彩服就得走。記得那天新聞播報抗洪英雄高建成犧牲的消息後,大家情緒都很低落。當晚洪峰將至,為防管湧所有人都和衣睡在堤上。我和甘肅老鞏並排躺著,邊聽著腦袋下面江濤拍岸的聲音,邊給自己打氣,他問:“你說我們睡的這個地方會不會決堤?”我答:“應該不會吧,真要是決了也沒辦法。”稀裡糊塗好像也不過爾爾一樣,現在想想倒是有些後怕。要說生死考驗,這可能是最接近的一次。任務完成後,地方群眾給抗洪部隊搭凱旋門,帶著土特產夾道歡送,氣氛很熱烈。車隊開動的那一刻,有的老百姓開始抹眼淚,車上的我們也終於把一個多月的生死搏鬥化為淚崩。那一刻,算是我軍旅生涯的成長禮,第一次把家國使命、犧牲奉獻清晰地與個人聯繫起來。誰沒有家鄉故土,誰不愛父母親人,只是軍人更需懂得,也必須懂得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的責任與擔當。

寂寞守望時,軍旅是深情的歌

標配的《單身情歌》

唱了一遍又一遍

但總有那麼一件《最浪漫的事》

與你不期而遇

这位从军22年的上校,退役前写了7句话,感人至深!

組織軍屬參加活動

九十年代末到零零初的一段時間,林志炫的《單身情歌》著實火了一把。特別是在軍營這個同性高度聚集的地方,這首歌成為年輕官兵卡拉OK時的必點曲目,用現在的話說,哥唱的不是歌曲,是寂寞。那時候在軍校談戀愛或駐地找對象,都是紀律的高壓線,弄不好就是退學挨處分,所以絕大多數人是不敢越雷池半步的。每年當中唯一官方允許與異性接觸的機會,就是給駐地學校搞軍訓。為防止"亂拉亂掛",單位會安排得力的領導帶隊,制定種種嚴防死守的措施規定。但外力再強,也擋不住內因的四兩撥千斤。一邊是血氣方剛的小夥子,一邊是情竇初開的小姑娘,總會有那麼幾對膽大心細手段高的,突出重圍順利接頭。我所熟知的軍校同學至少成就了3對,連隊官兵也有幾對,當年的暗渡陳倉反倒成了今天的佳話姻緣。真正瞭解部隊的人都知道,軍人的憨是忠誠,傻是實誠,不是不懂風情,只是不允許、不造作、不濫用。軍嫂隊伍中,有列車偶遇的,有網絡傳情的,有博士下嫁的,有校花反追的……如果不懂風情,哪來域外奇緣。不過像我這樣大叔級別的,還是經人介紹的傳統方式多一點。2002年海訓返營後,指導員帶我去他的老家江蘇江陰,經歷了我人生唯一的一次相親。那時候車馬慢,一生只夠愛一人。剛開始寫信通電話,電話卡打了幾十張,後來花一個月工資咬牙買了部諾基亞藍屏手機,但不能隨身帶,每次回宿舍第一件事就是拿出手機翻信息,秒發秒回,唯恐錯漏。老式手機每條信息最多發70個字,睡前的最後一條信息一定是字數在65-70字之間的耳儂軟語或煽情小詩。利用休假的機會,再把這些小詩配上劉德華的《冰雨》做成PPT,存在戀人的電腦裡,想是應該起了點作用吧。2004年底我們領證結婚修成正果,但距離副營隨軍的條件還差得遠,不得不開始分居生活。2006年兒子出生,初為人父的我,休完三十多天長假即將歸隊的時候,竟潸然落淚,是不捨,也有欠疚。家屬隨軍前的那幾年,兒子是放在岳父母家帶的,二老在我們最需要的時候給予了無私支持。愛人從2009年隨軍到現在孩子已上初中,都是一個人拉扯,部隊外訓一出去就是幾個月,她對家裡對我從來都是報喜不報憂。有時孩子生點小病,不用去醫院,自己配點藥保證藥到病除;家裡有我找不到的東西,她能給我定位到哪個抽屜;趕上加班,送完孩子來不及吃飯就勿勿趕到單位。自嘆,哪有什麼輕裝上陣?只是有人為你默默託底。向軍嫂致敬!

同心協力時,軍旅是友愛的歌

哪怕有再多的《酸甜苦辣》

終究《兄弟抱一下》

一笑泯恩仇

这位从军22年的上校,退役前写了7句话,感人至深!

章詠在朱日和演習中同政治部參加演習人員合影(二排右四)

戰友是世間最特殊的人際關係,不是親情勝似親情,當屬友情又超越友情。當過兵的人,如果在部隊沒交上幾個抵足而眠的兄弟,算是白來。剛下連隊時,我是新排長,柱子是我排裡的老班長,性格耿直,愛憎分明,還經常寫點文字見諸報端,我也喜歡寫寫畫畫,每次輪到我們二排出板報的時候,通常是兩個人兩桶面,一塊板一通宵,然後第二天補覺到下午,醒來最美的就是聽到指導員的表揚。

这位从军22年的上校,退役前写了7句话,感人至深!

章詠和柱子在海訓場

現在年屆不惑的我們,每每想起這段過往仍是津津樂道。當然,很多時候戰友情並不發生於某個具體人,它可以內嵌於一個集體,一次任務,一種風氣,甚至一個動作。還記得那年連隊落選先進,全連官兵集體簽名要到團領導那去申訴;還記得每次五公里考核,跑得最慢的那位一定是被戰友們連拉帶扛拽過終點線的;還記得那場朱日和演習,數千官兵千里機動,戮力同心,首次"擊斃"號稱"草原狼"的藍軍指揮員;還記得完成大項任務後,全科的兄弟姐妹們必定要在小飯館搓一頓,犒勞一下自己;還記得晚上加班偶爾溜號的時候,同事老徐總是滿臉真誠地幫我給領導打馬虎眼;還記得那次酒後失態對著福娃摔杯耍賴,然後第二天又愉快的一起玩耍。什麼是戰友?戰友,就是扎堆時打打鬧鬧,離別時又哭又抱的那群人;戰友,就是不管你多晚回連隊,總有一份熱飯熱菜留給你的那群人;戰友,就是當你犯錯時罵罵咧咧,問責處理時又挺身攬過的那群人;戰友,就是今天你給我頂雷,明天我為你背鍋,也決不出賣兄弟的那群人;戰友,就是散時滿天星,聚時一團火的那群人;戰友,就是平時可以愛恨情仇,戰時卻能以命相托的那群人。有幸軍營走一遭,萬千戰友伴一程,此生無憾!

意外來臨時,軍旅是傷感的歌

這裡有《激情燃燒的歲月》

也有《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这位从军22年的上校,退役前写了7句话,感人至深!

章詠曾服役的老部隊年年都前往駐地革命烈士陵園開展教育活動

提筆此文時,正輪上清明節日值班,電視網絡上滾播著人們用各種形式緬懷先烈、追思先人。靜思冥想,總有一些人一些事在腦海翻騰閃現,揮之不去。這麼多年來,我所熟知的身邊戰友不下十位已英年早逝。他們中有的是排爆排險光榮犧牲,有的是積勞成疾倒在崗位,有的是罹患重症不幸病故,有的是遭遇橫禍天人永隔。平平、偉明、德剛、松江、鬱平、涼森……哪一個不是風華正茂的年歲,哪一個不是親人家庭的支柱,哪一個沒留下錘胸頓足的傷痛。此時,我尤為懷念我的東北好兄弟剛子。2005年,剛子、苗子和我一起進的團政治處,我們仨關係自然親近幾分,剛子酒量大,苗子很帥氣,那時候宿舍緊張,又都是單身幹部,我們有時三人擠一間房,兩人擠一張床,工作也都幹得不錯,漸漸成了無話不談的“三劍客”。我結婚早一點,他們倆談女朋友總是先通報情況,然後大家評頭論足一番,剛子的第一個女朋友就是讓我們給攪和黃的。我們幾乎每個週末都要到部隊門前小吃店,花幾十塊錢炒幾個小菜,叫幾瓶啤酒,剛子總是嫌我每次喝一瓶太少,說要看看我喝醉的樣子,我就不給他機會。後來韜子和阿輝的加盟,讓“三劍客”喜迎擴員,這兩位都是80後性情中人。一次小聚,剛子又開始勸我酒,韜輝二人知道我的酒量,挺身而出幫我擋酒,都說剛子我來跟你喝,一來二往,恁是把號稱能喝一斤六兩白酒的剛子給放倒了。這是我第一次見他喝醉,也被我笑話了很久:“想看我喝醉,先把自己練好再說”。後來我們幾個相繼換了崗位,但那份鐵打不散的感情始終都在。再後來,聽說剛子患了非常罕見的帶狀氣管腫瘤,去醫院和他家中看望過幾次,眼見他一次比一次消瘦,一次比一次無力,我只敢在轉身離開後偷偷抹淚。在痛苦抗爭幾年後,剛子還是被病魔奪走了。有一種悲傷叫痛失,曾經的嘻笑怒罵猶在眼前,充當主角的那個人卻已不在;有一種遺憾叫錯拒,當你不以為然拒絕他人小小要求時,不想卻永遠失去應允彌補的機會。剛子,我多想對你說:其實我酒量真的不行,你走後的這幾年,我醉過很多次。今年我轉業了,如果你非要看我喝醉的樣子,下一個清明我到你的墓前喝醉給你看。

告別時,軍旅是回望的歌

不管前路是否《飛得更高》

你總是那顆《夜空中最亮的星》

这位从军22年的上校,退役前写了7句话,感人至深!

章詠在野戰部隊時參加集體教育

22年說長也長,長得足以把一個不諳世事的青澀少年,調教成略顯滄桑的中年大叔;22年說短也短,短得讓人覺得昨天還在父母身邊撒嬌受寵,今天才猛然發現父輩已年屆古稀。身著戎裝的這22年,收穫了成長,也有過彷徨;取得過榮譽,也經受過困境;受教於很多恩師領導,也獲益於不少兄弟戰友。如果用一句話概括我的軍旅體味,應該是:來時無悔,別亦無憾!在這座大熔爐,淬鍊的不僅是強健體魄,更是意志品質;在這所大學校,學到的不僅是備戰本領,更是家國情懷;在這個大家庭,感知的不僅是兄弟同心,更是那份榮譽擔當。當過兵的人都深有體會,身在軍營時可能有委曲、牴觸、抱怨,可真到了脫下軍裝轉身離開的那一刻,一切一切都顯得那麼微不足道。我所接觸過的退役軍人,沒有哪一個不對軍營深懷感情,沒有哪一個說過因為當兵而後悔。有時遇到別人對部隊有誤解,還不惜針鋒相對。軍人對部隊的這種感覺,就好比子女之與父母,我可以在父母面前撒嬌耍橫,甚至無理取鬧,但如果別人來詆譭侵犯,那是絕對不允許的。一朝從軍,終生為兵。無論將來家安何方身居何位,普通一兵的身份將伴我一生。步入坦途時,我會感念軍營培養之恩,讓我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新時代得以立足;身處逆境時,我會重溫軍營淬鍊之恩,還有什麼比那次四面楚歌遇困無援的演習更令人煎熬呢;幸福快樂時,我會致敬軍營守衛之恩,沒有戰友的負重前行,哪有此刻的歲月靜好;消極頹廢時,我會常想軍營教誨之恩,山河尚未一統,戰友步履鏗鏘,老兵豈能懈怠。

青春易逝,激情不老。轉身離別之際,我想對適齡的有志青年說:到火熱的軍營來吧!這裡不僅有坦克飛機,也有王者吃雞;不僅有比武競賽,也有空調外賣;不僅有演習戰位,也有型男迷妹。你給軍營一次不尋常的相約,軍營還你一個不一樣的人生。我想對此刻的自己說:退役不褪色,轉身不轉志,任何時候也不能給部隊這塊金字招牌抹黑拉分。我想對無比眷戀的軍營說:放手,依然深愛。若有戰,不必召,定當回!

更多推薦

这位从军22年的上校,退役前写了7句话,感人至深!
这位从军22年的上校,退役前写了7句话,感人至深!这位从军22年的上校,退役前写了7句话,感人至深!

微信號 | 人民前線(ID:njjqrmqxb)

監 制 | 吳 迪

主 編 | 王軍華

編 輯 | 吳榮鑫 彭 強

刊 期 | 2265期

感覺精彩,點擊“在看”支持一下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