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黃山“快遞下鄉”助茶“上行”增農效

安徽黄山“快递下乡”助茶“上行”增农效

茶商正在快遞茶葉。 吳蘭 攝

茶商正在快遞茶葉。 吳蘭 攝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安徽黃山“快遞下鄉”助茶“上行”增農效

中新網合肥5月1日電 (記者吳蘭)晚春時節,安徽黃山,散佈山間的各大茶場、農家茶園進入春茶採摘製茶的尾聲,但此間快遞網點卻因“茶”事繁忙依舊。

位於黃山市黃山區西海路上的一順豐速運網點,黃茂群正將自家的茶葉發給一外地客戶。她說,早上已經發過一些太平猴魁給客戶,現在發的樣本是給另外一個客戶嚐嚐鮮。黃茂群擁有茶園200餘畝,從2014年起,她的茶葉開始“觸網”,通過快遞寄往北京、上海、新疆等全國各地的客戶手中。她說,去年全年通過快遞渠道發貨的茶葉約1000斤。

安徽黄山“快递下乡”助茶“上行”增农效

為響應國家“綠色物流”號召並減輕茶商包裝成本,順豐升級茶葉特質包裝,並創新性地試點投入“豐BOX”可循環包裝,倡導“綠色包裝”。 吳蘭 攝

在黃茂群發快遞期間,網點內十餘位“快遞小哥”收件、打包……膠布打包聲此起彼伏。一位“快遞小哥”邊打包邊說:“真是連喝口水的時間都沒有。”

安徽順豐速運有限公司黃山分公司負責人張玉國介紹,僅西海路上的這個網點每天攬件約2000件,重量約在2萬到3萬千克,其中茶葉佔7成。從2006年開始當“快遞小哥”的他介紹,前些年快遞在基層不是很發達,之前也只是以道路運輸為主,如今隨著經營農產品網店的普及,茶農、茶商、客戶信息的互通及時,不用到現場的交易方式逐漸普遍,選擇快遞交貨的越來越多。

安徽黄山“快递下乡”助茶“上行”增农效

一茶企工作人員正在整理當日發貨快遞單。 吳蘭 攝

黃山市產茶歷史悠久,是全國重點名茶產區和安徽省主產茶區,該市所轄三區四縣皆是名茶產區,共有茶園面積70餘萬畝。近年來,該市不斷挖掘服務模式,提升快遞服務現代農業的專業化標準化規模水平,深入推進“快遞下鄉”工程,為黃山茶產業等流通轉型助力。

人不出村,茶香漂四海。據介紹,2017年至2018年期間,安徽順豐速運有限公司黃山分公司共攬收茶葉產品200餘萬件,帶動當地茶葉產值約45億元。此外,依託企業科技實力驅動服務升級,通過優化系統、流程、冷鏈運輸等物流解決方案帶動其它特色農產品寄遞服務,如黃山貢菊、臭桂魚、枇杷、冷水魚等100餘萬件,帶動區域產值約15億元。

在安徽黃山屯溪國際機場,一批400多公斤的茶葉正打包待發往北京一茶莊。機場航空客貨銷售公司負責人高科介紹,今年與順豐速遞合作,讓網購商品可以通過航線出去,目前,屯溪國際機場每週109個航班,加速當地農副產品的送達速度,最快12個小時能送達,24小時內肯定沒有問題。

他說,黃山物產豐富,如太平猴魁、黃山毛峰、祁門紅茶等名茶。如何快速讓這些農產品第一時間送達遠程市場尤為重要。目前每天航運發貨量接近三噸,其中茶葉佔據八成,較上年增長約20%。

他說,今年機場將完善貨運功能,增加海關監管場所,完善後未來茶葉可以通過國際航班運送到韓國等其他國家。

黃山市郵政管理局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黃山市快遞業務量近1900萬件,其中茶葉快遞業務量達1165萬件,帶動農業總產值41.98億元,茶葉成為當地電商和快遞行業的主要服務對象和關鍵經濟增長點。黃山茶葉被國家郵政局授予“2018年快遞服務現代農業金牌項目”。

安徽黄山“快递下乡”助茶“上行”增农效

位於5A景區宏村內的郵局成為遊客郵寄當地土特產的重要網點。 吳蘭 攝

黃山市郵政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勇介紹,黃山市郵政管理局大力推進郵政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建設,全市建成市縣級運營中心7個,鎮級運營中心22個,郵樂購站點836個。構建社區“15分鐘服務圈”,依託郵政網點建設警郵便民服務站50個,“家郵站”11個,方便社區居民日常生活需求。大力推進快遞末端公共服務站建設和“快遞入區”、“快遞下鄉”工程換檔升級,服務最後一公里。與此同時,促進交郵、快郵合作,順豐、韻達、圓通等快遞企業已在部分區縣進行了快郵合作。

2019年,安徽郵政新推出“驛路鮮 黃山茶語”項目,上線後將在中國郵政郵樂農品網重點銷售黃山茶。據悉,該項目以黃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門紅茶為主打,依託郵政遍佈全省的郵政網點、服務全國的線上平臺等渠道,行銷北京、天津、上海、廣東、河北等十五省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