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普京的強硬姿態還能維持多久?

濤聲啊依舊


2012年3月5日,俄羅斯總統大選終於有了結果:普京以超出60%得票率的絕對優勢在第一輪選舉中直接勝出。答案揭曉之後,全國歡騰,世界也為之一震,因為這是普京第三次當選俄羅斯總統。這個被稱為硬漢、“普大帝”的典型俄式的彪悍男人,居然在演說時流出了激動的淚水!男兒有淚不輕州,只是未到激動時。這次,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清晰地聽到,普京那帶著沙啞的聲音從結實的胸腔中有力地傳出,在廣場上空久久迴盪不散:“曾經,我問你們,我們會贏嗎?現在,我們贏了!”

普京曾經說:“給我20年時間,還你一個奇蹟般的俄羅斯!”

一直以來普京給我們的印象都是“強硬姿態”!而普京本人經常說的一句話則是:“我就是一個平凡人”。

普京本人從大學畢業之後,就成為了一名特工,也就是說普京是特工出生,所在的部隊是偵察分隊,因為普京工作認真,學習能力強,所以被當時他的領導賞識,送去了德語進修班,在進修班學習完成之後普京又在克格勃第一總局列寧格勒工作站工作了八年,從事的工作是諜報工作。然後由於普京表現突出被調到了對外情報局接著就進入了更加嚴格的訓練。

普京的強硬主要是因為他的經歷,普京是從一名戰士慢慢成長起來的。

這位“硬漢”已經在國際上展現出了“硬漢”的一面,在外交上或者是在軍事上都表現的十分強勢,但是強勢的背後也曾有過軟弱。在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經濟十分低迷,普京主動與美國緩和了緊張的外交關係。一度讓美國放鬆了警惕,美國那時候就將眼光放向了中東地區。十幾年之後,俄羅斯經濟回溫,普京開始展現了他強勢的一面。

普京能強勢多久,筆者認為強勢是一個人的性格,也是一種政治主張。目前來看普京會一直強勢下去。

本文借鑑:《普京:為俄羅斯而生的萬人迷》

歡迎各位點評!


四十五度軍報


弗拉基米爾普京是一位鐵腕強人,未來他還會強硬下去。但普京過去曾經委曲求全過,並非徹頭徹尾的硬漢,普京其實是一位非常有才情和柔情的領袖。在蘇聯剛解體的時候,俄羅斯經濟陷入了巨大的泥潭,雖然葉利欽執政了八年,情況卻並沒有什麼起色。為了改善俄羅斯的經濟,普京主動同美國改善了關係,戰略上也主動收縮了很多,放棄了部分海外利益。此時的美國也覺得面對俄羅斯暫時可以放鬆一下,把精力轉移到了中東。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俄羅斯都沒有跟美國在中東進行大博弈。隨著油價的增長,俄羅斯經濟越來越好,美國人忽然反應過來了,又開始打壓俄羅斯,於是普京開始強硬了。

說完了普京的隨機應變,因勢利導。再說普京的才情和柔情,普京善於彈鋼琴,柔道水平很高,高中時期就拿過冠軍。普京還喜歡養狗,拒絕吸菸,很少飲酒,個人的品行是比較正派的,頗有點藝術家,儒將的風範。

但普京也很強硬,他上臺後,在國內大力整治酗酒,控制菸民的數量,改善社會治安,一度逆轉了蘇聯後期的社會亂象。在政治上,執行雙頭鷹外交國策,籠絡獨聯體國家,避免後院起火。在打擊武裝襲擊的問題上,不給劫持分子任何情面,告訴這些人,敢在俄羅斯製造劫持事件,只有死路一條。俄羅斯的內政開始逐漸走上了正軌。

普京還是一位徹底的軍事愛好者,關注俄羅斯的武器發展事業。並且盡最大的努力,為俄羅斯提供足夠的軍事費用和研究經費。雖然俄羅斯在很多領域裡開始落後於美國,但差距是可控的。現在俄羅斯的局勢已經穩住了,此時俄羅斯已經不能後退,特別是在敘利亞的問題上。所以普京還會強硬下去。


兵說


能強硬到普京去見斯大林!

今天的俄羅斯,給世界的最大印象就是強硬。這種不服就乾的所謂戰鬥民族心態,讓很多國人深深著迷。尤其是硬漢普京,更成為真漢子和真爺們的典範。

但就和在幕後哭泣的小丑一樣,在讓他人激動,滿足他人意淫心理的同時,箇中酸楚只有自己知道。

自1991年蘇聯解體以來,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圍追堵截從未有過一刻停止。縱然繼承蘇聯衣缽的俄羅斯,已經半死不活,徹底掉出超級大國系列。而且俄羅斯在葉利欽的領導下,一度有過擁抱西方建立和諧世界的美好構想。

但俄羅斯這個名字就和瘟疫一樣,除了讓西方國家恐懼,剩下的只有預防。

而且當聽信西方蠱惑的葉利欽,推行了長達10年的休克療法後,俄羅斯不僅沒有在快速私有化的浪潮中迅速脫胎換骨,反而在一蹶不振中滑向了再次崩潰的邊緣。

直到這時,葉利欽才幡然醒悟,意識到投靠西方的俄羅斯只有死路一條。於是在他的第二個總統任期內,俄羅斯掉頭向東,與西方國家劃清界限。依靠與東方大國發展睦鄰友好關係,俄羅斯成功避開了所有因西方國家封鎖帶來的經濟危機,重新成為對抗西方世界的先鋒。

所以咄咄逼人的強硬姿態不是俄羅斯先天就有的,而是通過血的教訓獲得的,為此俄羅斯付出了幾乎二次解體的慘痛代價。

作為執政生涯的唯一亮點,葉利欽之所以選擇普京,就是要將與西方世界對抗的決心傳遞下去。

而普京在1999年上臺後,再次嘗試靠近西方,在受了二茬羞辱後,徹底堅定了要和西方世界勢不兩立的決心。

而事實也證明,重新拾起反西主義旗幟的俄羅斯,腰不酸了,腿不疼了,打架也有勁兒了。趁著國際油價一路飄紅的東風,俄羅斯經濟實力得到較大增長。

強人總統普京在收拾了不聽話的寡頭集團後,俄羅斯凝聚力和戰鬥力得到空前提升。在普京執政俄羅斯的將近20年時間裡,俄羅斯雖未重回超級大國地位,但今天的俄羅斯已然成為令整個西方世界巨大的力量,其在國際社會的地位舉足輕重。

那句“給我二十年,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普京雖然沒有說過,但他的確辦到了。

所以是強硬的俄羅斯選擇了普京,而普京的強硬也使俄羅斯更加強大。

所以為了俄羅斯的今天和明天,也為了普京的身前和身後,這種強硬姿態還會維持很久,至少也是普京時代結束以後。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後普京時代已經開啟了,因為俄羅斯已經給了普京二十年時間,但俄羅斯的百姓並沒有得到多少實惠獲得感,反而在國際社會的制裁下,民生凋敝,日子過的難辛無比,號口與畫餅充飢,只能瞞著一段時間,但長期性下來,百姓會無法忍受,當作放屁了!

麵包比美麗動人的口號實力更強,更有實際上的意義,如果光喊口號,如同耍流氓,不落實民生實際問題,百姓迷茫看不到未來,誰都會用腳投票的。

前蘇聯擁有500多萬軍隊,擁有上萬枚的核彈頭,5萬多輛坦克,依然無法阻止解體,最終還是被蘇聯百姓拋棄。

歷史往往會有相同驚人的相似性,王朝也有輪替,時代的洪流誰也無法抵擋,也根本就阻止不了。



隨雨飄渺


普京的做法,其實是和俄羅斯利益捆綁在一起的。

也就是說,不是為了強硬而強硬,是如果不強硬可能利益就沒了。畢竟西方,特別是美國對俄羅斯的打壓還是不遺餘力的。在此背景下,普京當然要強硬以對。

木叔可以談兩點:

第一,普京之所以強硬,是因為俄羅斯不強硬吃過虧。

蘇聯解體後,葉利欽曾主導俄羅斯外交幾乎一邊倒向西方。當時他和克林頓簡直都要成了好朋友,似乎天下太平,俄羅斯從此安枕無憂了。

結果呢,北約該東擴還是東擴,車臣危機西方該批評還是批評。這讓葉利欽感到,他對西方的政策有了失誤,甚至是錯誤,如果繼續按照這個外交路線走下去,俄羅斯很可能成為西方的跟班,自己的利益會嚴重受損。

正是因為葉利欽吃過西方的虧,於是普京上臺後,改變了葉利欽的這種政策,開始在很多涉及到本國利益的問題上與西方唱對臺戲。

10多年下來,俄羅斯的利益基本上得到了維護,而且還有發展。雖然普京和俄羅斯也付出了很多,但整體上來看,所得大於所失。

第二,普京強硬是不得已而為之。

木叔之前也提到,普京強硬其實也是因為西方對俄羅斯太強硬。

如果俄羅斯軟弱的話,利益喪失的更多,這樣不僅普京本人難以在俄羅斯國內獲得支持,俄羅斯這麼大的領土甚至都可能像蘇聯一樣再度分裂。

車臣危機等高加索地區的獨立勢力其實就是一個試探。如果普京不對他們嚴厲打壓,未來多米諾骨牌效應就會出現。

西方指責俄羅斯在車臣的問題,普京也毫不含糊地懟了回去,從俄羅斯方面來看,這是維護本國利益的必要措施,西方是想利用這件事來壓縮俄羅斯的戰略空間。

所以如果沒有西方的壓力,俄羅斯和普京恐怕也不會這麼強硬。

如今西方與俄羅斯關係形成了一個死循環,一方強硬另一方更強,這種攀比對雙方乃至對國際社會都不是好事吧!


木春山談天下


普京的強硬要分清為何強硬。如果這三個問題不改,那麼,普京會永遠強硬下去,甚至不排除我昨天說的“普京是抱著魚死網破的心態與西方國家抗衡到底嗎”那些情況。因為,每個民族、每個國家在遇到“生存威脅”的時候,其反應是不同的。

有的國家屬於逆來順受,有的國家則暗中裝慫,有的國家是直接拔刀相向打了再說。很顯然,俄羅斯六七百年的國家歷史告訴我們:俄羅斯屬於第三種,面對威脅,打了再說,贏了更好,輸了改朝換代再投降。

1992年,現代俄羅斯成立後,俄羅斯和西方從蜜月期到強硬對峙期,走了22年,經歷了三個時期。如果美國和北約不改變“獨贏心態”,擁有“民族國家自信的俄羅斯”就會把對峙進行到底。

(1)1992年到1999年3月23日的蜜月期。

葉林欽從政治、經濟、軍事上全面靠攏西方,政治上改為西方式選舉、經濟上實行美國的“休克療法”、軍事上大規模削減武器、外交上全面支持美國的各項政策,緊隨美國。為此,1997年俄羅斯加入G7俱樂部,由此形成了“G8集團”。

然而,因為俄羅斯的軍事、科技、自然資源、經濟發展潛力等多方面原因,俄羅斯再次成為“超級大國”的可能一直存在。所以,美國和北約一直不間斷地東擴,使得俄羅斯周邊安全形勢越來越危險。

與此同時,在美國和北約的暗中支持下,俄羅斯國內的寡頭勢力開始向政治領域進軍傷害到了“傳統政治人物”的利益,同時,國內的民族分裂勢力也越來越猖狂。

因為對西方的失望,特別是1999年3月23日轟炸南聯盟,和1994年到1996年的第一次車臣戰爭讓葉林欽改弦更張,葉林欽選擇了“強硬”的普京擔任總理。

(2)1999年3月24日到2014年3月16日的溫和競爭期。

作為本世紀最偉大的政治家之一、戰略家之一,普京藉助“油價上升期”迅速打贏第二次車臣戰爭使國家免於分裂。在國內迅速對寡頭出手將親西方的“寡頭經濟”打碎。雖然,寡頭仍然存在,但都在“國家控制下”,已經不用再擔心政治混亂。由此,普京率領的俄羅斯對美國、西方的態度越來越有變化。其根本訴求就是希望改變對俄羅斯“抑制”策略。

但可惜,俄羅斯換來的失望。美國和北約仍然要“移植到底”。

(3)2014年到今,俄羅斯很可能最終用“武力”強迫美國、西方改變態度。

2014年,克里米亞事件發生;緊隨其後,俄羅斯進入敘利亞戰爭;之後介入委內瑞拉問題。可以說,俄羅斯越來越強硬。2014年,俄羅斯也退出了“G8組織”。美國也對俄羅斯進行全方面制裁,從政治、軍事、經濟等立體方面進行制裁。

最終結果是:俄羅斯2017、2018年兩年連續扭轉三年的負增長,經濟開始正增長,說明除了西方外,俄羅斯東向政策和與歐洲交好的政策起到了效果。

軍事和外交上俄羅斯在敘利亞、委內瑞拉都佔據上風。

但問題是,美國如果惱羞成怒,開始要求全面封鎖俄羅斯盟國伊朗,俄羅斯會如何反應?從實力上說,俄羅斯不是美國對手。

但俄羅斯是在軍事上唯一能“百分百消滅美國和世界”的國家。

如果俄羅斯認為有必要利用這一特點,強迫美國退讓的話,最終能否退讓呢?我想是可以的。


炮口之外


要預測普京還要強硬多久?先要明理。大家可以看一看世界上有沒有一條永無盡頭的單行道供你勇往直前永不回頭?答案是顯而易見的。老子說道法自然,即一切行為皆要遵循自然規律,凡違背自然之道的人可得逞於一時難得長久。

普京的強硬作派雖有個人性格因素,但真正的底氣有二,一是擁有可以毀滅地球的核武庫,老虎屁股摸不得。二是俄羅斯地大物博,資源豐富,有充裕不饋的糧食,源淵不斷的石油,天然氣,不愁無錢花。把二者結合在一起,一付老大帝國,面子大於裡子的驕橫暴涙。

還有羞於啟齒的以攻為守。

近年來,俄羅斯斯的日子並不好過,強勢的後果逐漸顯現,在歐洲,除白俄羅斯以外盡對頭仇敵,亞洲日本不屈不撓索要四島,在敘利亞,烏克蘭,久拖不決,委內瑞拉又損財費力,美國,歐盟長期制裁,北約步步緊逼圍而不攻,俄羅斯窮以應付,捉襟見肘。國內經濟下滑,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不帶主觀的看,危機四伏內外交困,雖毫不示弱,但已漸漸地露出那下世的光景來。

以愚見,普京的強硬作派最多維持到2020年底。此後會漸漸由硬變軟,該回頭時須回頭,一味強硬過鋼則折,反而得不償失。


雙樵\n


普京的強硬姿態還能維持多久,這要從他的總統經歷來分析了,普京當選總統可以說是一個傳奇,在他當上總統之後,面對俄羅斯經濟萎縮,金融寡頭涉政嚴重的情況下,普京先打擊了金融寡頭,之後指揮了格魯吉亞戰爭,親自到前線慰問官兵。當然,剛上任的時間,國際油價天然氣價格飆升,俄羅斯元氣恢復了一些。後來美國看不慣了,進行了制裁,包括克里米亞事件,敘利亞事件。



普京的強硬是發自內心的一種姿態,對於國際格局千變萬化的情況下,他必須要保障俄羅斯的利益,防止美國的步步緊逼。就拿克里米亞來說吧,烏克蘭危機爆發之後,俄羅斯必須衡量和北約的戰略空間,所以,收回克里米亞是正確的選擇,哪怕普京面對國際壓力。但是他依然這樣做了,因為他要保障俄羅斯的生存空間。普京強硬,也和俄羅斯的文化有關係。戰鬥民族嘛!!普京看中的是一些戰略武器的發展,所以他親自監督俄羅斯核武器研發,核武器是俄羅斯的底牌,也是普京強硬的一個來源。至於維持多久,我個人感覺他不會衰弱,一直會持續下去,如果下一個總統不是親美的話,普京的政治才能會傳遞到下一個總統身上,強硬也是俄羅斯面對美國壓力必然的選擇。有些國家的關係,俄羅斯是能緩和的,俄羅斯能源還是有些國家需求的。




微觀V視野


弗拉基米爾·普京,作為俄羅斯第三任總統已經掌控俄羅斯20年。在這20年當中,無論是國際國內都給人以硬漢和強人形象出現。無論是國際風雲如何變遷,普京依然駕駛著俄羅斯這艘“老舊巨輪”行駛在波濤洶湧的航程中。


但是,再高大的偉人也會老去,大浪淘沙無論是多麼偉大的人物也難免被後人所取代。再強硬的普京也維持不了多久了。

1、國際上的壓力:普京歷來以去強硬和雷厲風行著稱,在俄羅斯東部邊境地區,從黑海到波羅的海“橫掃”,使格魯吉亞、烏克蘭和波羅的海三國戰戰兢兢,使歐洲強國包括美國看到了普京的強硬。但是強硬不能“過日子”,普京、俄羅斯也為其魯莽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從2008年格魯吉亞事件發生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於俄羅斯進行了長達10年的經濟制裁,使俄羅斯經濟舉步維艱。在軍事上以美國為首的北約也給俄羅斯施加了很大的壓力,北約東擴,使前華約成員國幾乎全部加入了北約,慫恿格魯吉亞和烏克蘭入夥北約,使俄羅斯的戰略空間越來越小。在波羅和羅馬尼亞部署具有強大搜索能力的陸基反導系統,在俄羅斯北部地區,鼓動中立的芬蘭和瑞典加入北約,使俄羅斯在北極地區的壓力劇增。最近,美國以各種藉口準備退出《中導條約》為其在歐洲部署中程導彈在鋪平道路。總之,為了打壓俄羅斯、為了打壓普京,美國人使出了渾身解數,在經濟上制裁、政治上孤立、軍事上圍堵等各種手段都用上了。說心裡話,現在的俄羅斯真的不好過。



2、國內的壓力:在國內,普京的壓力也不小。最新的民意調查,普京的支持率從最高的2015年的78%下降到現在的37%,可以說普京的國內壓力確實很大。他的民調壓力主要在延長退休年齡,男的從60歲延長的65歲、女的由55歲延長的60歲退休,這在俄羅斯公民當中引起了不少的反對之聲,再有就是,由於國際上的孤立和西方的制裁,俄羅斯經濟已經陷入了非常嚴重的衰退當中,盧布大幅度貶值、物價飛漲,國民生活水平下降嚴重等。總之,在俄羅斯國民心中這個“普京大帝”的高大形象已經今非昔比了,人們更多的關係的是如何生活下去。更多的關心的是怎麼樣生活的更好。什麼俄羅斯如何的“強大”、如何的“偉大”,普京如何的強硬、如何的在國際上叱吒風雲,跟老百姓沒有太大的關係。所以,普京在國內的“神”的形象已經不復存在,老百姓的日子如果還是這麼窮,那麼,在國內留給普京的時間也不多了。



東義義


從人性角度看,會一直下去,這裡有兩個方面的一直下去。

第一,普京會執政下去,可能連與梅德韋傑夫的換位都不搞。注意到烏東頓涅斯克和盧甘斯克已成俄實控區,而普京亦撕下面皮承認俄軍存在(聯合部隊)。那為什麼不急於搞“公投"併入俄羅斯呢?合理的答案只能是他在等,等選舉前拋出這份“禮物"。另一個方面看年中俄羅斯爆發反腐示威,矛頭直指梅德韋傑夫,辜勿論緣由,普京何苦去搬一個麻煩人作為自己名義上的上司徒添“變數"。至於法律的程序,事在人為而已。

第二,普京會一直強硬下去,甚至更加強硬。正因為俄羅斯沒有拿得出手的經濟表現,他唯有拿開疆拓土作為政績。況且現在他若退下來難保就沒有後來者把他“處理”作為俄政治改革的“投名狀"以換取歐美國家的經濟解封或援助。

開弓沒有回頭箭,普京現在的情況是不願退又不可退。這種預測可能會令一些人失望,然而做預測不能僅憑自己的喜惡而忽略客觀事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