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六七十歲的老人還下地幹農活,對此你怎麼看?

終歸農村


不管世界怎麼變,農民還是那個早晨揹著月亮出去,夜晚揹著月亮回來的農民,一成不變的在從事著繁重的農活,日復一日的辛苦勞作也讓農民的身體健康日復一日的在下降,但你們會發現,一些六七十歲的老人應該到了安享晚年的時候了,卻還扛著鋤頭在地裡田間深耕勞作,難道是他們不知道享福麼還是他們對這片土地有感情一天不見心裡頭不得勁呢?其實這些都不是,他們有他們的苦衷,只是我們沒有好好的去理解,那麼我們可以從以下三點原因來說一下為什麼六七十歲的老人還不顧自己的身體在田間那麼吃力的勞作:

一, 不種地就沒飯吃

如果在家躺著就能吃上一口熱乎的飯,誰還會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在地裡幹活呢,你以為農民就不知道享受生活麼,但他們知道如果一旦今天停下來,那麼就意味著明天可能就會沒有糧食吃,這就是生活所迫。城裡的老人六十歲後退休有工資,農村老人六十歲後也有退休金,但農村的退休金基本也就買個油鹽,對於在稍微高點的生活基本是奢求,所以六七十歲的老人下地幹活也是為了生計著想,不得已而為之。

二, 為了給子女減輕壓力

“天下沒有不疼兒女的父母”,現在農村兒女的生活壓力不比城裡人的生活壓力小,他們要承擔著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對於農村老人來說,只要自己還能動彈一天就儘量去地裡種些地,掙多掙少也是多少有點收入的,這樣在經濟上也能緩解孩子的經濟壓力,所以很多農村老人是出於為了給兒女減輕壓力才回去地裡幹活。

三, 給自己存養老錢

在農村一直流傳著一句俗語:“久病床前無孝子”,其實這句話說的很真實,老人到老了臥病在床的時候,不僅自己身體上遭罪而且還給兒女帶來一定的負擔,但很多有遠見的老人都會想辦法給自己存一些養老錢,在農村也叫“過河錢”。這個錢就是以防自己哪天真陷入絕境的時候用來渡難的,所以他們才會在自己還能動彈的每一天都去地裡幹活,多攢一分是一分,防止將來出現無助的情況。

四, 老人自己閒不住

農村老人幹了一輩子農活,突然說不幹了,心裡肯定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落差的,所以很多有條件的父母被兒女接到城裡之後,都是耐不住城市的寂寞多數選擇回農村還是種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因為他們覺得還是看見自己的土地,種自己的土地心裡踏實。所以在農村能看見很多六七十歲家裡條件很好還要去地裡幹活的老人。

以上就是六七十歲老人為什麼還要在地裡幹活的一些原因,他們起早爬半夜的幹活,其中的辛酸苦辣只有他們自己才能瞭解,農民不易,農村的老人更不易,所以我們做子女的更應該去孝順我們的父母,別讓他們辛苦一輩子的汗水與淚水付之東流。


鄉村關中


我舅老爺九十三歲了,四十歲時找了個老伴,不能生育,二人要了一個兒子。三十年前老伴去世了。舅老爺又當爹又當媽,把兒子養大。

可是這個兒子太忠厚老實,在農村被認為死腦筋,一直不好找對象結婚。四十歲時,大雪天在路邊看到一個乞丐女瘋子,眼看著就要凍死了,就心一熱領回家。

稀裡糊塗地結婚入洞房生了兩個孩子。傾盡家產給這個女的看病,女人病情越來越好轉。舅老爺和他的兒子就在這女子清醒的時候,讓她把自己親人的名字和家鄉的地址告訴他們。

根據這個女子提供的信息,舅老爺和兒子找村裡有文化的人給她家人寫信。

很快,這個女子家裡就來人了。他們留下一個兒子,把女子和小兒子帶走了。

舅老爺說:“走就走吧,她只要有人管就行了。冬天凍不著,夏天熱不著,有吃有喝有人管著就好。”爺倆一起養育這個孩子,前年,這個孩子竟然考上清華大學了。

舅老爺九十三歲了,身體健康硬朗結實,堅持下地幹農活,回家做家務,做飯洗衣縫縫補補什麼都幹。他常常說:“人不幹活,吃啥呀?”


張君剛文集


60多歲下地幹農活,在農村這很平常,記得前幾天我去地裡澆地遇到一個60多歲的老人也在幹活,就聊了起來,我說,你這麼大年紀了應該享受了。

老人說,歇著就得歇出病來,只要還能幹動就得幹。孩子們也都成家立業了,都有自己的家庭,自己還能幹動,就伸手要吃要喝不好,人家也是一個家。

我覺得這就是大多數老人的真實心聲吧,農村上了年紀不幹活的一般都是年輕的時候有穩定的工作,老了有退休金。或者就是孩子們特別有出息,再就是有病的幹不了活。

你有什麼不同的看法,請在下方留言討論哦





小莉在鄉村


說起來心痛!我也是農村人,最近幾年我到了一些城市,見到了成群結隊在公園的城市人,他們五六十歲有的唱歌跳舞,有的練劍踢毽,還有的下棋聊天,為啥?因為他們經濟獨立,不依靠兒女,所以生活優閒,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再看看農村七八十歲老人,面朝黃土背朝天,哪村沒有幾個?為啥?是他們身體強壯?還是不覺累……?不是,是他們沒工資,經濟不獨立!還有,為了不連累兒女,他們只有種田。再有遇到不孝的兒女,生活沒保障,所以,只要身體能動,就要自食其力,不想連累兒女。但願國家城鄉能一視同仁,給靠種田的農民發點基本生活費,也能和城市的退休人員一樣,過好幸福的晚年!這只是反應農村的冰山一角,謝謝關心農村,關心農民生活的所有人!


勿忘心安94983


我出生在河南商丘的一個農村,我太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觀點,

我爸媽今年六十六了,我有兩個孩子,一個五歲一個三歲,我弟弟兩個孩子一個九歲一個六歲,並且家裡還需有十三畝地

我爸媽每天起床很早,給孩子做飯,再給孩子穿衣裳起床,再把孩子分別都送到學校,自己才有時間做別的事情,才有時間去忙地裡的農活,有時打除草劑,有時灌溉。

我爸媽不捨的花一分錢,但是沒少給孩子買零食買衣服,也不捨得花子女的錢。兩位老人能省的都省下,這是我爸媽在給我兒子慶祝生日,感謝二位老人

我和媳婦在洛陽工作




兒童防護衛士


我的父母今年就已八十多歲了,還下地幹活,每次農忙一到,不是我們先往家裡打電話,而是他們先打電話給我們,說家裡的活少,用不著我們回去。

一天夜裡,我的堂哥打電話給我,說父親住進了醫院,我們連夜往家裡趕,事後才知道,父親聽天氣預報說今夜有雨,一天沒吃沒喝,為了不讓麥子爛在地裡,昏倒了,摔骨折了。

哎,可憐天下的父母,為了我們在外安心工作,總是說家裡一切都好,沒有多少活,身體好好的,可是,連收割機都捨不得花錢用,自己用鐮刀一點一點地割。

看到躺在病床上瘦小的父親,此時,我的鼻子酸酸的,父親看到我們回來,臉上露出從沒有過的微笑,用手摸著我的臉,而我卻哭了...




恆通玻璃店


我父親今年六十八,不僅種了自己家地,還包了鄰居家地來種,村裡誰家請他去幹零工,他高高興興去了。比如最近村裡有人家蓋房子,讓他去做小工,一天一百五,他高興的一天假捨不得請,地都是早晨四點起來和媽媽一起種的。話說其實這些年爸爸一直這樣,一天假捨不得請,地裡活都是早晚做,我們小時候,每天晚上把工具送到地裡,爸爸下班直接去地裡幹活。他辛苦了一輩子。

估計有人會噴我,不孝順父母,這麼大歲數還讓他們勞碌,關於孝每個人認知不同。話說我大學時候回家自己事情都自己做,也會下地幹活,想吃啥也不說。到現在回家,因為孩子小,地是下不了了,還會今媽我想吃這個,明媽我想吃那個,媽媽天天忙著給我做各種吃食,我會做一些其他家務。咋說呢,這些年我發現人老了特別怕自己沒用,不被需要,你讓他們做點事,他們還開心,覺得還是孩子的依靠。至於爸爸的忙著賺錢,我也不攔著,你高興就好,最多囑咐媽媽多做點好吃的,告訴爸爸累就歇歇。他們做的高興做的開心,攔著幹什麼,習慣勞動的人沒活幹反而不舒服。

前幾年給父母交了保險,他們每月領的錢足夠日常開銷,不干他們也能吃飽穿暖,這是我們做兒女應該提供的保障,至於選擇哪種生活方式,當然是他們咋開心咋來。

對了,我媽媽還好,我爸除了走親戚,天天穿帶補丁的衣服,都這年頭了,不可想象吧,我原來還說幾句,現在懶得說了,也懶得再買衣服,他新衣服太多了,但就喜歡撿親戚舊衣服穿,我只關心他們吃好就行了,其他隨他們吧,嘴巴長別人身上,我還真無所謂村裡人怎麼看,孝不孝順自己爹媽知道就夠了。


小白5411904611760


我是河北農村的,我們家三個孩子,我和我妹妹出來了,我弟弟在老家農村,家裡的地都是我父母種,我父母都60多歲了。我弟弟不種地,收割的時候他會幫忙。我弟弟,他是年輕人,為什麼不種地?原因如下:

1.主要原因:種地不賺錢,不如干其他的活(如建築活)賺錢,比如玉米一斤才賣1塊錢,我父母都把糧食換成了大米,面了。我們村子裡,經常有人開著車來用大米、面換村民收割的糧食。剩下的糧食,一部分用於自己家吃,一部分餵豬,靠養豬賺錢;

2.次要原因:種地比較髒,年輕人不願意幹。

那為什麼我父母會種地,原因如下:

1.民以食為天,土地就是他們的命根子,這個觀念已經深深地烙在了他們心裡了;

2.他們年齡很大了,做其他工作沒人要,他們又不想靠兒女生活,只有通過種地來增加收入,雖然種地收入少,但是必定也有一定收入;

3.他們認為,如果不種地,糧食和菜都要買,如果自己種地,這些都不用買了,餓不死人。







請叫我大當家的


我的故鄉是一個小山村,離城鎮很遠,三面環山一面臨水,村裡一位老人今年96歲了,一生不吸菸不喝酒,因為家庭貧窮,受了一輩子苦,他生有六個兒子,現在已去世兩個,他老伴患有糖尿病,在他50歲的時候老伴就去世了。那真是莘勞一生,吃盡了苦頭。現在老了,兒子們不讓他上山勞作,但是他不聽,這大年紀了還種了一畝地,閒時就上山砍柴。就是閒不住。孫子做生意賺了大錢。前兩年回家看望他給了他5萬塊錢,他怎麼也不要,告訴孫子,一輩子也沒有見到這麼多錢,自已不會劃。唉!可憐的老人,一輩沒有吃好穿好!就是勤勞!儘管如此但身體很好!不知如何解釋?如果按養生專家講的去保養身體,那此老人家恐怕死了好幾回了吧!


魯平369


現在勤勞人 89十歲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

我親眼經歷身邊形形色色的人群,作為農村人動一動,身體健康,還會給家庭帶來輕鬆愉快的生活。

我個人喜歡勤勞的老人,做些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全世界都喜歡勤勞的老人,不給別人添麻煩的老人。

我就是一個不會讓地閒著的人,就算菜吃不完也可以種一下容易保存的花生什麼的,這樣既不是很好嗎?

不要太過勞累,愛護自己保護好自己的健康,也是在照顧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