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定要給孩子培養一些“無用”的愛好(父母必讀)

為什麼一定要給孩子培養一些“無用”的愛好(父母必讀)


最近一個朋友寫給他兒子的一段話使我頗有感觸:


“人生的路上,無論是學習、工作還是在家庭方面,都會遇到一些難以對旁人傾訴的事情。與其暗自苦惱,不如與鋼琴來場靈魂交流,將那些不快、痛苦、迷茫的情緒,全都交由音樂來淨化。


為什麼一定要給孩子培養一些“無用”的愛好(父母必讀)


年輕時哪怕花一點點時間,去培養一些“看似無用”的愛好,成年後你的精神世界就會充盈和富有。當焦慮來臨時;當壓力讓你喘不過氣的時候,那些“看似無用”的興趣愛好,就會如一盞潤肺降燥的清茶,為你撫平一切。”


世上有味之事,包括詩,畫,哲學,音樂,往往無用。吟無用之詩,醉無用之酒,讀無用之書,鍾無用之情,終於成一無用之人,卻因此活得有滋有味。

越無用,越幸福

倪萍愛畫畫,周潤發攝影,徐靜蕾的書法讓人叫絕,從小喜歡美術的陳坤當起了室內設計師......最持久的幸福都來自無用的事。

為什麼一定要給孩子培養一些“無用”的愛好(父母必讀)

人哪怕花一點點時間,去做點毫無功利的事,漫無目的地去走一段路聽一首歌,精神世界就會充盈和富有。


蔡康永說,人生最重要的東西,其實都沒有什麼用,親情,愛情,兄弟,讀書,音樂,清風,明月......在我們人生灰暗時刻,給我們力量與堅持的,往往也是他們。

為什麼一定要給孩子培養一些“無用”的愛好(父母必讀)

陳道明從小鐘愛鋼琴,只要在家,每天都能彈上兩三個小時,出門拍戲也隨身帶著心愛的電子琴,有空就來上幾首。他還自詡是個手工藝人,澆糖人,捏麵人,穿針引線給女兒做一身衣服......

他最享受的時光,是和妻子杜憲同窗對坐,她繡十字繡,他做皮包,再來一壺淡茶,歲月靜好,坐看雲捲雲舒,故事慢慢經過。

這個被季羨林都稱讚學識浩瀚的男人,覺得時間就應該浪費在“無用”的事情上。


無用之處,終有一天會大有用處。


以前,只要精通某一領域就可以取得成功,但是今天,能獲得最大回報的,是那些在不同的領域也能遊刃有餘的人。我把這些人稱為“跨領域的人”。他們具備多個領域的知識,在豐富的人生體驗中找到自己的樂趣。他們過著多元化的生活,因為這樣的生活更加精彩,更有成效。


為什麼一定要給孩子培養一些“無用”的愛好(父母必讀)


芝加哥大學心理學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創作了經典著作:《心流:最優體驗心理學》,他曾研究過具有創造力的人物的生活,發現“創造力一般都與跨領域有關”。最具創造力的人,能夠看到被其他人所忽視的聯繫。


設計師克萊門特·莫克說:“未來10年,需要人們具備跨領域的思考和工作能力,探索完全有別於自己專業的新領域。他們不但要處理不同領域的工作,同時還要發現其中的機遇並找到它們之間的聯繫。”


從小培養一些來自不同領域“無用”的愛好,才會在未來擁有更廣泛的知識、多學科思維以及更強的創新能力。


為什麼一定要給孩子培養一些“無用”的愛好(父母必讀)


著名的蘋果教父——喬布斯,大學只讀了一個學期就輟學,常常去旁聽社區大學的書法課,最炎熱的夏天去印度朝聖。這些看來“玩物喪志”的事情,在幾年後他創立蘋果公司,設計產品時,卻成了他源源不斷的靈感。

書法給予了他極高的美學鑑賞力,禪修則把“化繁為簡”的理念潛移默化地成為他的設計風格,蘋果風靡全球。

為什麼一定要給孩子培養一些“無用”的愛好(父母必讀)

莊子在《人間世》中說“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有用的事情大家往往趨之若鶩,而無用之物的價值卻被大大忽視,放在人生上,又何嘗不是呢。

特別認同梁文道在《悅己》一書中提到的“無用論”

“讀一些無用的書,做一些無用的事,花一些無用的時間,都是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個超越自己的機會,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變化,就是來自這種時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