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臨水之城變為親水之城

4月中旬,中央電視臺《見證》欄目攝製團隊來到瀘州,拍攝四集紀錄片《見證·瀘州2019》。該片主要拍攝內容包括瀘州三線建設記憶、瀘州酒文化、“兩江四岸”百姓生活的變遷等。

“兩江四岸”百姓生活變遷最大的一個亮點就是:瀘州已由臨水之城變為親水之城。

想要“從哪裡走下去都能觸摸到水”

20多年前,瀘州沿江一帶曾是垃圾棄土堆放的地方。汛期到來,原濱江路一帶,特別是地勢低的住房、街道常常被淹。為保障沿江居民的安全,1986年12月至1987年,市政府在城市維護費中撥款30萬元,修建了瀘州濱江路的第一段——澄溪口至木工傢俱廠一段防洪堤,全長295米。

泸州:临水之城变为亲水之城

濱江岸線成為市民漫步休閒的好去處 。記者 牟科

後來,濱江路不斷延伸。1992年4月到2000年9月,我市對濱江路動了一次“大手術”:拆遷棚戶區、修築護坡和擋土牆、建設車行道、沿江綠化。濱江路從以前功能單一的防洪堤變身為集防洪、綠化、休閒於一體的濱江公園。

曾經有段時間,濱江路的遊樂設施、壩壩魚和茶攤等經營戶扎堆,小攤販佔道經營,空曠的河灘地帶變成一個雜亂的遊樂場,大量垃圾破壞了河岸的美麗,並造成行洪隱患,削弱了本來就弱的城區防洪能力。

過去,市民常常感嘆,濱江路只能隔著高高的堡坎看江水,無法做到“從哪裡走下去都能觸摸到水”,親水性差,浪費了兩江資源。很多市民希望,在“兩江四岸”規劃建設中,突出濱江城市的親水性,讓“水、山、城、人”相互交融,讓濱江岸線成為廣大市民漫步休閒的重要場所,把兩江從單純的交通物流通道,轉化為經濟活力與城市魅力匯聚的雙贏“河流”。

當時,對於如何讓濱江路變得“鳥語花香”,市觀鳥協會會長李昭成曾表示:“如果濱江路的花草樹木,沒有鳥兒的相伴,就如同塑料做的一般。有了鳥兒,濱江路才有靈氣。”

為此,李昭成建議,採取相應措施保護城市生態、水源、溼地等環境,打造瀘州濱江路美麗名片。

打造市民的親水平臺

城市濱江路的尷尬,折射出瀘州經濟社會快速發展面臨的嚴峻考驗:如何將這座臨水之城變為真正意義上的親水之城?將江水變得更清,在更高層次上開展江河治理?

改變濱江路現狀,這是橫亙在瀘州面前的一道難題,大量攤位需要搬遷,投入巨大。

為了改善人居環境,提升城市品質,提高防洪能力,2012年,我市開展了“兩江四岸”整治行動,投入資金7000萬元,對主城區長江段、沱江段內不符合規定的45處遊樂設施、11艘餐飲躉船、217家魚館、12家攤點及20個船形網箱養殖設施予以拆除,淨化水域環境。

無水無靈氣,我市充分利用長、沱兩江穿城而過的獨特優勢,增添水景觀工程,建設特色江城,體現瀘州水和城相融的城市建設理念。特別是我市成為全國首批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城市後,已投入1.5億元對主城區濱江路進行了升級改造,在濱江路融入瀘州特色的濱江景觀和濱岸生態系統,利用長江、沱江沿岸的灘塗作為溼地生態系統的載體,建設挺水、浮水和沉水植物群落,營造出“江灘連水水連天”的獨特景觀,成為瀘州優美的“會客廳”和市民的親水平臺。

近年來,我市圍繞打造“山清水秀、人水和諧、景態自然、醉美瀘州”品牌,以及“親水休閒、綠化健身”的城鄉水生態景觀的要求,逐漸形成了“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舒適,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總體格局。

把眾多親水空間讓給市民

漫步“兩江四岸”改造後的瀘州濱江路,總有一種“在森林中觀賞長江風光”的妙趣,總有一種“一出門就是公園”的驚喜。

春天,堤下臨江側平臺上的排排楊柳吐綠,紅色透水混凝土自行車道,與此前修建的濱江路堤下平臺自行車道貫通。堤下河灘外保留著鵝卵石等原生態景觀,市民可從堤下平臺及延伸下去的石梯走到河灘地,濱江路的親水性得到了很好體現。

如今,這個被聯合國人居中心授予“2000年迪拜國際改善居住環境良好範例”殊榮,並且榮獲“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的怡人之地,散發出怡情之韻,讓20多公里長的濱江路沿線變成了景區。到了夜晚,江中畫舫亮燈唱晚,與斑斕多彩的夜景交相輝映,使“城上人家水上城”的酒城更加美麗。

水利部水資源司司長陳明忠在參觀瀘州濱江路後說,瀘州“兩江四岸”整體規劃建設暨整治工程,將城市文化、水文化、酒文化融為一體,把眾多的親水空間讓給了市民,提高了瀘州的城市品質。記者 簡放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