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買菜最佔便宜,一個月能省好幾百!

這樣買菜最佔便宜,一個月能省好幾百!

現在的年輕人工作越來越忙,一日三餐基本靠外賣解決,很少親自下廚煮飯,更不要說到菜市場買菜了。

即使天天下廚房的巧婦or家庭煮夫們去到市場也可能未必知道怎麼買、怎麼挑新鮮的,怎麼看菜成色,怎麼不被坑錢。

這次小編為大家呈上一份買菜攻略,讓你做菜市場最會砍價的精明的消費者。

一、蔬菜類

蔥:選蔥白多的。蔥白髮黃不好。

姜:皮糙幹,淡黃色,捏起來硬。

蒜:紫皮,長得漂亮,捏起來硬,蒜瓣飽滿,蒜瓣與蒜瓣之間有明顯弧度。發芽不宜挑選。

菜花/花菜:選綠梗的,花黃色,梗綠色。

蠶豆:要買沒有黑線的,刀豆短的比長的嫩。

冬瓜:用手指壓冬瓜果肉,挑肉質緻密的買。肉質鬆軟的煮熟後會嚴重縮水。絨毛多,白霜多好。

胡蘿蔔:帶泥的,尖頂 or 挑上下一樣粗細的,這種脆甜。

這樣買菜最佔便宜,一個月能省好幾百!

黃瓜:如果生吃,選比較直,大一點的,指甲掐後梗綠瓤的,刺多,切忌皮厚。如果炒菜,選細小的,刺 多,綠瓤。“頂花”連接處粗大的黃瓜,不要選擇,此種情況多為使用調節劑。

紅薯:掰一個小尖尖,顏色越偏橘色越甜,發白的不甜。然後有一圈白色,白色越小皮越薄 越大皮越厚。外表要年輕好看,乾淨光滑。勿選表皮黑色或有褐色斑點。

捲心菜:綠色,葉子不要抱太緊,這樣的口感脆一些。

韭菜:小葉子,短的,紅梗。春天韭菜最好。買回家用蘇打水浸泡兩三分鐘去農藥,再用清水沖洗兩遍。

韭黃:短一點的比較嫩。

這樣買菜最佔便宜,一個月能省好幾百!

豇豆(姜豆/豆角):捏起來硬的發青的會太生,炒不軟,皺皺的發白的炒起來軟軟的好吃。

苦瓜:除了要挑果瘤大,果形直立的,還要外觀碧綠漂亮的

蘿蔔:手拿起來重的。手感輕說明糠了,沒水分了。不管哪種蘿蔔,以根形圓整、表皮光滑為優。皮光的往往肉細。皮出油勿選。

辣椒:挑硬的,辣椒梗不焉。

藕:窟窿越多越好。九孔藕好吃,裡面無進水的。

芹菜:選葉綠平直根白,不帶根的西芹。超市打水的不要選。葉子尖端翹起,發軟發白發黃,說明老了。

茄子:紫茄子要選蒂也是紫色的,綠色蒂的難吃。頭頂那有一白色略帶淡綠色的帶狀環,範圍越大,表示茄子越嫩。嫩茄子手握有粘滯感。發硬的茄子是老茄子。

山藥/懷山藥(鐵棍兒):摸起來杆上疙疙瘩瘩,越多疙瘩越好。可以蒸著吃,很面,口感像芋頭。炒菜吃的山藥要選脆的,就是那種分表皮相對光滑的。

ps:如果吃山藥削皮,記得帶手套,不然會癢。摸山藥會癢,只要往手心裡倒一點醋 像洗手那樣來回rua弄一番,稍微等一會兒再衝掉就好了

這樣買菜最佔便宜,一個月能省好幾百!

絲瓜:皮越光滑越嫩,手感粗糙就老了。

蒜苗:也要紅梗的好,紅梗才是香蒜苗,也不要太粗太大一根,感覺會很老。

蒜薹:深綠色,頭頂尖部飽滿翠綠,掐下根部,很容易掐斷,嫩就完事兒了。

筍:挑矮壯的,或者歪瓜裂棗的,長得扁扁的也可以,這幾種都比較嫩。用手指甲按一下筍根部,太硬的就老。細直的沒有上面幾種脆嫩甜

土豆:炒土豆絲選光滑無坑,無青頭,扁圓形。金黃色的。深黃色也行。指甲蓋輕輕刮一層皮,裡面黃色好。表面坑多的口感面一些,坑少的脆一些。

土豆保存:放在乾燥的紙箱裡,上面放幾個蘋果,用深色衣服蓋上,別見光,陰涼通風處保存。

這樣買菜最佔便宜,一個月能省好幾百!

萵苣:綠心,綠葉,葉子越鮮豔越好。綠心外觀高長。白根口感發苦,外觀粗短。

西紅柿:圓的,粉色飽滿的,看起來白裡透紅,這種炒出來翻沙,味道濃郁。底部凹,底部圓圈小,頂端不要尖。

小白菜:水靈有精神,菜幫顏色綠的青口小白菜。

西葫蘆:選絨毛的,表面手感澀澀,外觀皮綠色,白皮老了。

油菜:好看的,葉子短的,青色梗,一掐即斷。

洋蔥:選顏色紫紅的,含花青素多,營養價值高。越硬越紅越好。

玉米: 發黃的老一點脆一點,發白的會太嫩

補充:豆莢,選擇飽滿嫩綠的,空殼的不要。

帶殼青豆:殼已經不綠了皺皺巴巴的豆子飽滿,很綠的那種一般豆子還很小

這樣買菜最佔便宜,一個月能省好幾百!

二、水果

蘋果喜歡吃脆的:選黃裡透紅,尾部凹坑深,帶清晰紅黃條紋的脆甜。不要買全是紅色的、整個偏向一邊、歪的、表皮粗糙不光滑的。

蘋果喜歡吃麵的:均勻大片紅色或者是帶少量點狀紋路,一般口感比較面。

橘子:買底部凹進去的橘子,底部有個圈圈像肚臍眼,橘子甜。

香蕉:如果兩邊綠中間黃不要買,頭或者尾一端發綠是正常的,如果兩頭都發綠說明打過崔熟劑。

梨:底部有圓圓的光滑的深窩窩,肚臍深的。

火龍果/菠蘿:都挑胖的,細長的不甜。

柚子:同等體積下越重越好水越多越甜,車釐子越深紅越硬越好。

橙子:外表色澤飽滿,皮緊,並且相對重一點的 水分足夠多。

這樣買菜最佔便宜,一個月能省好幾百!

菠蘿:上端帶刺部分勻稱又飽滿,就說明它是個好菠蘿。

香瓜:要選輕的,敲起來聲音脆脆的,這樣皮薄特別甜。

提子/車釐子:不要只看梗綠不綠,捏一下,硬的就是新鮮的/儲存得可以的,軟的都是快壞了的。

人參果:圓圓的才好吃 長長的橢圓的都不好吃。

山竹:先看殼要顏色豔麗,硬度適中,偏軟一捏就開為好。捏起來很硬的千萬別買,正常的應該是那種有彈性的硬。葉子要選綠的。再看屁;,,股瓣越多越好,口感會酸甜不粘膩,而且不容易有籽,一般都是六瓣及格,七瓣為好,八瓣或以上好。

芒果:用手輕輕地撫摸芒果的皮,光滑柔軟的就是熟得剛剛好可以拿回家就吃的,如果是坑坑窪窪的就還得放一陣,如果有點澀澀的就是放得太久了不新鮮了。皮微微皺的最好吃 雖然不太好看。

西瓜:紋路必須整齊,又黑又綠,瓜底圈越小越好,瓜扭一定要捲曲。

這樣買菜最佔便宜,一個月能省好幾百!

三、肉類/水產

豬肉:按壓回彈好。粘手且肉色不深的比較新鮮。注意不要買老母豬肉,怎麼做都不會好吃的。

不要在肉攤上買肉餡 可以選肉要他絞餡,但不要買他直接攪好的餡,買肉越早去越好,到晚上基本上都是剩下的。

牛肉:摸上去粘手有彈性就是新鮮的。

活雞:要老的就看腳上的釘,有釘的就是老的,有時候可以看雞冠或者腿,看起來糙的都是比較老的。

魚:魚腮鮮紅,魚鱗亮,眼睛亮;聞一下有沒有柴油味。

蟹:關節飽滿、蟹角飽滿;買重的。

蝦:買那種透明的才新鮮,發白的就是不新鮮了。

這樣買菜最佔便宜,一個月能省好幾百!

四、菇類

平菇:不要選長相大得太誇張的。中等大小就好。新鮮平菇的表面很有光澤,邊緣有點微微的向內卷,蓋子背後的那些褶子很整齊,沒有被撕裂或者斷開就是好的。不新鮮的平菇邊緣是看起來有點散的,就像個平的扇子的感覺。

香菇:厚的比薄的好吃,深色的比淺色好。那種傘蓋上有很多白色或前褐色的那種不要挑,不好。

杏鮑菇:的話,現在很多杏鮑菇傘蓋都被弄掉了嘛,就看那個邊緣,邊緣泛黃的就是不太新鮮了。

金針菇:有兩種色,白的和黃的,其實味道差不多,不要在意這些細節。不管哪種顏色,反正選顏色乾淨整齊的,黃的都黃,白的都白。看起來沒有光澤的那種就是不新鮮的不要買。頭部越小的越好吃,傘蓋全部都打開的了的那種金針菇就老了,不要。

這樣買菜最佔便宜,一個月能省好幾百!

五、買菜小技巧

1、菜市場、超市越早去越好,除非跟檔主很熟,不然買不到好原料,部分檔口晚上會補貨,哪些晚上檔口會補貨的要記住,最好勾搭好幾位買菜大叔、大媽,這樣買菜會方便很多,也可以勾搭幾個經常買菜的老婆婆,陪她出去買菜,學幾天就會了;

2、不要在超市買新鮮水產,我沒有一次在超市買到過滿意的新鮮水產,原因很多,就不多說了,記住就行;

3、不要在菜市場買冰鮮,要麼去冰鮮批發市場,要麼去超市買真空包裝的冰鮮,一定要注意看表面是否結了一層冰,如果表面有冰或者有冰霜的代表曾經解凍過,這會很難吃而且不衛生。

4、買高檔牛肉、高檔冰鮮去冰鮮批發市場,有很多個品質可供選擇,價格上也會便宜很多。

5、買雞、鴨去菜市場買活的最好,現場宰最美味。

6、買帶皮的豬肉(比如豬腳、五花),叫攤主用火噴皮,一來去豬毛,二來把表皮微微烤焦,這樣皮在燉煮的時候保持一定的彈性,口感更好。

7、肉類要買新鮮,肉的表層不粘手、有彈性、微微溼潤或者乾爽,一點點小小的肉味,如果問到類似皮蛋、臭雞蛋的味道。。。這個肉是很差很差了。

這樣買菜最佔便宜,一個月能省好幾百!


六、總結

• 首先,作為蔬菜要有蔬菜的樣子,乾爽為宜。圓的你就長圓,有紋路你就長清晰。好蔬菜標準要看起來精神飽滿。

• 青菜類的就把它當成幼兒園的小朋友,一指甲掐下去水嫩嫩的。(我這是比喻句,沒讓你真掐,我看白敬亭還掐下去水嫩嫩的呢。)

• 蘿蔔地瓜啥的實心類的當成健身房裡的小哥哥,舉在手裡沉甸甸的,乾淨又好看。

• 水果啥的看底部就完事了,大部分越凹越甜。不然怎麼叫凹造型呢~

• 買菜一看二摸三捏四掐(要文明買菜啦,就算掐也要掐根部,掐完就買,不要留下指甲印影響別人挑選呀~大家都是文明的好市民~)

• 嘴巴要甜,去挑水果時,讓賣水果的幫忙挑,比如:“小姐姐,你上次幫我挑的xxx超甜超好吃,這次麻煩你幫我再挑幾個嘛。”

這樣買菜最佔便宜,一個月能省好幾百!

參考素材:

○ 豆瓣用戶luna

○ 知乎「你有哪些值得分享的買菜(包括生鮮類技巧)?」


你可能還想看:

我是 ,喜歡的客官可以關注我,有趣的文章記得轉發給別人看看~

大家可以在評論區裡分享一下自己的挑東西的經驗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