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中眉莊隨手賞一把瓜子,為何蘇培盛嚇的直呼不要?

傷心在所難免


對於《甄嬛傳》這部良心劇,製作精良,場面宏大,各個演員通通演技在線。可以說,《甄嬛傳》是近年來為數不多的好劇之一,口碑更是極佳。



其中塑造了眾多性格鮮明的經典人物,除去幾大主角,比如皇帝,皇后宜修,甄嬛,安陵容,還有與甄嬛一同進宮的沈眉莊。

關於沈眉莊賞賜蘇培盛一大把金瓜子的這個情節發生在劇中的第59集。(有感興趣的讀友可以回去看看)

當時沈眉莊重拾雍正帝的恩寵,蘇培盛奉皇上的命令前來給惠嬪(沈眉莊的封號)送些禮品供她解悶兒。

當時的沈眉莊神情平淡,回了句“有勞公公辛苦來一趟,這點子心意就當請公公喝茶吧”。說完隨意就著桌上的禮盒裡抓了一整把金瓜子,給身邊的丫鬟,示意她遞給蘇培盛。

而當時的蘇培盛,其實他並沒有嚇得直呼不要,而是先是吃驚之後微低著頭說:“不敢當,不敢當”。


接過那把金瓜子之後,又笑意滿滿的說:“這太貴重了”,傳達了些皇帝的旨意後又恰當的奉承一番便退下了。

歷史上的蘇培盛是皇宮內懋勤殿的首領太監,懋勤殿是皇帝讀書、批閱奏本及鑑賞書畫的宮殿。所以說蘇培盛既然是雍正帝的近侍,貼身大太監,他的眼力和能力自然可見一斑。

關於金瓜子,這是古代碎金的一種稱謂。在中國古代歷史中,金瓜子是帝王的御用賞賜之物,一般人無權使用。

因此金瓜子大多隻存在於王公貴族和名流大賈之間,是皇恩的一種象徵。

在當時,一枚金瓜子的重量在20克到30克之間,將近一兩。而一兩金子確切價值為現在的20萬人民幣上下。

假如惠嬪一把金瓜子抓了40個,那就是賞了蘇培盛近40兩黃金,這在當時相當於正宮皇后半個月的俸祿。這叫蘇培盛怎麼敢輕易接受呢。


更何況當時的沈眉莊地位早已今非昔比,蘇培盛更要好好斟酌著回答。

其實沈眉莊從一開始就並非池中之物,她是濟州佐領沈自山之女,濟州佐領在當時是從一品的官職。

而她本身又是端莊典雅,知書達理,這樣的身世,這樣的品行,直接吸引到了太后的賞識。

於是太后先是示意皇帝授予她協理六宮之權,又親自撮合她與皇帝修好,種種做法足夠體現沈眉莊的不凡和地位。

這樣一位有太后撐腰又得皇帝恩寵的主子,哪個奴才敢怠慢?

因此沈眉莊賞蘇培盛金瓜子時,他表現的先是非常驚訝,之後受寵若驚,最後欣喜萬分。

當時鏡頭切到甄嬛時,這位熹妃也是若有所思的表情。不得不說劇中細節真的表現得很到位。


換一個角度說:蘇培盛作為皇帝的貼身大太監,是在御前伺候的人,說他“心比比干多一竅”都不為過。

根據電視劇中的描寫也確實如此,他是可以完美周旋於皇帝和各位嬪妃之間的人。既懂得揣測皇帝的心思,又能看似笨拙,卻十分準確的把話說到皇帝心裡。

皇宮中地位等級森嚴,蘇培盛卻完全做到了在任何時候都能夠見什麼人說什麼話,他是懂得順著權勢往上爬的人。

這種主動顯拙的性格可以對比《紅樓夢》中非常經典的一個人物,那就是薛寶釵。

雖然背景不同,地位不同,但是精於世故的能力卻是一樣的出眾。放眼現在這種能力在人際交往中依舊十分重要。

同樣,由於他們善於與周圍人恰當周旋,最終得到的好處也是一樣的多。可以說圓潤事故是蘇培盛作為總管太監的重要處事原則。當時的沈眉莊為什麼輕易賞賜蘇培盛那麼多錢呢?

這又要回歸劇本兒了。無論是甄嬛、沈眉莊還是安陵容,她們對雍正帝的態度都是從憧憬敬畏到驚喜忐忑,最後傷心落魄。

她們全都深知“寂寞空庭春欲晚,深鎖朱樓一院愁”是何等的淒涼與無奈。到頭來發現,還是尋找心中所愛最為重要,可是最終仍舊被現實打敗。

當時的沈眉莊為了自己和太醫溫實初的孩子主動向皇帝示好(為了讓她和心愛之人的孩子能夠平安出生,一生順利)。

這和以前豁達大氣的沈眉莊大不相同。蘇培盛還曾納悶地在背後嘀咕了一句“你說這,這太陽打哪兒出來了?”

萬事小心謹慎為好,沈眉莊突然的反常行為,精明世故的蘇培盛有此舉動也不為過。

這部由鄭曉龍導演執導的清宮大劇可謂是塑造性格鮮明人物的成功典範。

謹慎精明的蘇培盛,對於沈眉莊賞賜金瓜子的一系列反應。可以歸結為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是由於蘇培盛自身謹慎的處世原則。第二是當時的沈眉莊舉動有些反常。第三,對於當時的貨幣兌換來說,一把金瓜子實在價值不菲,蘇培盛不敢輕易接受。

因此我們在影視劇中,能看到蘇培盛由驚訝變為驚喜的過程。最後說一句,《甄嬛傳》中每個演員都演技爆炸啊。


史之策


因為這瓜子實在是太貴重了,乃是黃金所制,民間俗稱金瓜子。金瓜子其實就是碎金子,在鑄造的時候,金瓜子沒有固定的模具,所以看起來都是不一樣的,一般一粒大約在20g到30g之間。在清朝這是皇帝打賞官員、妃子、宮人的專有物品,即便是朝中大官,也不是人人都會有金瓜子的,這也代表這皇恩和榮譽。

在甄嬛傳之中,雍正對沈眉莊是一見傾心的,但眉莊和溫太醫有了孩子,沈眉莊只得對雍正殷勤侍奉。此前沈眉莊對雍正一直冷淡疏離,為了保住孩子,她不僅改了平時的穿戴投皇帝所好,還在皇帝路過的時候,故意尋找皇帝送給她的鐲子,表現出十分看重的樣子,皇帝果然上了套兒。

雍正見沈眉莊主動逢迎也是心中暗喜,回去就讓蘇培盛送來了諸多賞賜。沈眉莊自然是要抓緊機會拉攏蘇培盛,為自己鋪路。她隨手抓了一把桌上的小物件送給蘇培盛,蘇培盛見了連連說不敢當。這個時候劇中有個鏡頭特寫,不得不說甄嬛傳的道具做得還是實在的,這金瓜子就是我們在劇中看到的模樣。

蘇培盛得了這金瓜子果然喜得合不攏嘴,忙著道賀沈眉莊,說今晚春恩車會來接惠妃云云。沈眉莊如願以償,網友們大約覺得撒點金瓜子打點又算得了什麼。其實大家想錯了,即便是蘇培盛這樣的紅人,也沒見過這般打賞的陣仗。

前文已經說到了,這是皇帝專屬的打賞之物,沈眉莊就算再得寵,也不可能犯這樣低級的錯誤,就算是皇帝賞賜給她的,她也不能轉手送人。另外皇帝也不可能每天揣著一兜金瓜子看誰順眼就抓上一把,皇帝打賞金瓜子都是以粒算的。即便是當年雍正頗為青睞的兩朝名臣張廷玉,雍正前前後後曾經給他6次獎賞,每次銀兩都過萬記,摺合金瓜子不過就是一罐子,一個妃子,哪來的這麼多金瓜子呢?

在清末的時候,金銀的兌換比例是1:20,一粒金瓜子可以換16兩白銀(按清朝計量計算,一兩約為37.3g),皇后一年的俸祿一千兩白銀,差不多就是373000g白銀,80粒金瓜子,沈眉莊將幾倍於皇后的年俸祿放在桌面上隨手抓來打賞,這樣囂張活不過半集吧。

如今很多滿清遺族還留著當年皇帝賜給家族先祖的金瓜子,在今天這些金子雖然也沒多少錢,但他們也不會將這些金瓜子賣掉,畢竟這曾代表著皇帝的榮寵。


木劍溫不勝


為什麼在《甄嬛傳》中沈眉莊隨手賞的一把金瓜子,就能把蘇培盛嚇的直呼不要?

我們先來聊聊沈眉莊為何要用金瓜子打賞?

一、金瓜子,顧名思義是用金子做的瓜子。是古代碎金的一種稱謂。起初,金瓜子和金錁子一樣作為貨幣流通於民間。金瓜子沒有固定的磨具和重量要求,壓根就沒有兩個一模一樣的金瓜子。一般情況下,一枚金瓜子在20克到30克之間。

到了清末,金子與銀的兌換比例可以達到1:20。所以,持有一枚金瓜子無疑懷揣一筆鉅款,不為普通人能夠擁有和攜帶。金瓜子的這些特別。使得擁有和使用它的人必須是王公貴族、名流大賈。事實上,到了清代,金瓜子已經成為皇帝的御用之物,皇帝自然不會去購買什麼,而是專門用來賞賜後宮及大臣。金瓜子便和皇帝緊密的聯繫在一起。

所以賞賜金瓜子便成了榮耀的彰顯。

二、在劇中,沈眉莊是濟寧府人,是濟州佐領沈自山之女,身份尊貴、家世顯赫。

她的美麗端莊,大方得體,嫻於禮法,談吐不俗得到了雍正的賞識。

在賞蘇培盛金瓜子之際,正是她得到雍正盛寵之時。

現在,大家不難理解沈眉莊賞的金瓜子,為何蘇培盛直呼不要,太貴重的意思了吧。


日青繁花


沈眉莊能再次獲得盛寵,是因為和溫太醫偷歡後懷孕,偽裝成皇上的子嗣得以復寵。其實沈眉莊這一懷孕,倒給了皇上臺階下。

當年入宮她的地位甚至高於甄嬛,榮寵更甚,深的皇上和太后的喜愛。那時沈眉莊心思單純,家室顯赫,和皇上濃情蜜意,又被賦以協理六宮之勸,風頭可謂一時無二。

如此便遭來了華妃的嫉妒,設計讓她以為自己得了龍種哄騙皇上,導致皇上大怒,被圈禁了起來,盛寵不復,帝王無情,沈眉莊在幽禁的日子中看清了皇室的冷暖,同時斬斷了對皇上的情根,即便之後解禁,她對皇上也不似當年般親熱。

開始皇上還對她施以溫情,一次次的打回來後,也漸漸將她忘卻,後宮佳麗三千,一個對皇上冷淡的妃子,下場可想而知。但由於太后喜愛她,才讓皇上一直對她戀戀不忘,並且甄嬛也為沈眉莊平了反,皇上心中一直是有愧疚的。

如此,沈眉莊的懷孕對皇上來說,是一件大喜事,賞了無數好東西,更有代表盛寵的金瓜子。這金瓜子非常人所有擁有,是皇上用來賞賜王公大臣以及後宮之物,不能用來貨物流通,價值金貴不說,更是一種身份的象徵。

沈眉莊對皇上早已無情,哪怕金山銀山也不能打動她的心,但對於蘇培盛,她還是有意拉攏的。只是她賞賜錯了東西,金瓜子哪是一個太監所能擁有之物,何況沈眉莊今時今日的地位,哪怕是不收她的東西,蘇培盛也一定會為她獻犬馬之勞。

這樣既回絕了沈眉莊,又能討一個好。身為人精的蘇培盛自然是知道這個理兒,何況她看沈眉莊對於皇上的恩賜如此隨意,也自然知道這位小主不是什麼善茬,自然就嚇得不敢收下了。



壹條電影


這段劇情發生在《甄嬛傳》第59集的3分46秒與4分42秒之間,劇情是大太監蘇培盛帶領兩名小太監給惠嬪送皇帝御賜的獎賞。大太監蘇培盛問候過甄熹妃和沈惠嬪後,就將宣佈皇帝對惠嬪獎賞。惠嬪接到獎賞後,說了感謝公公的話,就抓起一把黃色的瓜子派宮女採(福垊認為應該是“彩”)月賞賜給了公公。那大太監受寵若驚,誠惶誠恐,但還是接住了。並且透露了皇上還會好好獎賞以及晚上皇上讓惠嬪侍寢的信息。

黃色瓜子是什麼瓜子?

黃色瓜子不是瓜子而是金瓜子。這是用黃金製作成瓜子模樣的碎金子。一顆金瓜子大概在20克到30克之間,它們大小相似,製作精美,金光閃閃,形如瓜子。但這瓜子卻不屬於貨幣,它不可能市場上流通,也就是根本花不出去。沒人敢花,沒人敢收,原因就入蘇培盛所說——這太貴重了!

金瓜子到底有多貴重?

金瓜子的貴重跟它的經濟價值有關。一顆金瓜子的經濟價值,按金首飾一克363元來算,一顆金瓜子的價格就在7260元和10890元之間。沈眉莊她這一把金瓜子大概有20來顆,摺合人民幣也就20多萬左右。嚴格來說,這些錢對於皇帝的親信太監蘇培盛來說,真的是毛毛雨。前面福垊也說了,這麼多錢,而且也花不出去,那他為何嚇得蘇培盛說:“不敢當,不敢當呢?”

因為金瓜子更重要還是它社會價值。金瓜子乃皇帝專屬,專門賞賜給敬佩的男人和心愛的女人。敬佩的男人即社稷功臣,心愛的女人乃後宮寵妃。金瓜子的社會價值就幾乎與清朝的三眼花翎相當,能享受到此待遇的寥寥無幾。那是無上的榮光和恩寵,祖墳都冒煙了。據悉,清朝賞賜金瓜子最多是也就是張廷玉了,他也不過跟《甄嬛傳》的蘇培盛拿的差不多多。

為什麼惠嬪有那麼多的金瓜子?

福垊認為肯定不是雍正帝賞賜他父兄的,因為家裡的金瓜子肯定不可能放在宮裡,那是家裡的榮耀和自豪。編劇通過在桌上就放了兩盒金瓜子就證明皇帝對惠嬪的喜愛之情,這些金瓜子多的連平時也放在桌子上,就說明了這金瓜子惠嬪有很多,根本就不稀罕。然而惠嬪對不起雍正帝,不僅讓皇帝綠意盎然,而且皇帝喜當爹,您看把皇帝高興的吧。福垊記得他的兒子後來繼位了呢!莫非編劇受乾隆帝是漢人這個野史的啟發嗎?

惠嬪為什麼當著熹妃的面給蘇培盛那麼多金瓜子?

惠嬪是熹妃的人,惠嬪之所以賞賜蘇培盛那麼多的金瓜子。目的就是拉攏皇帝的心腹大太監為自己所用,如果大太監接受了自己的饋贈,那說明他已經被自己收買。蘇培盛看著惠嬪甚是受寵,在誠惶誠恐中接受了那無上榮耀的金瓜子。拿人家的不僅手短就連嘴也軟了,蘇培盛當時給她透露,晚上皇帝要寵幸惠嬪。當著熹妃的面給大太監金瓜子,大概是自己人才這樣做的吧。

編劇不太嚴謹

編劇一方面要表現金瓜子的尊貴,另一方面又展現惠嬪將金瓜子很隨意地放在桌子上,從側面證明很多而且還給人金瓜子不尊貴的感覺。隨意的賞賜金瓜子配著蘇培盛的惶恐激動有些矛盾。還有一點當著上司賞賜大太監有收買之嫌,熹妃怎麼看?怎麼想?而且她拿的是皇帝的賞賜去賞賜皇帝的親信太監,皇帝知道了會怎麼想?那大太監真的就敢要?而且金瓜子根本不能花,惠嬪卻說這點小心意就當給公公喝茶吧。福垊感覺編輯不太嚴謹,表現有些矛盾和不和邏輯。您認為呢?

謝謝大家。


福垊


在《甄嬛傳》中有一集提到惠嬪沈眉莊重新得到了雍正的寵愛,於是雍正派自己的親信大太監蘇培盛給深眉莊送了不少貴重禮物,而沈眉莊則隨手抓了一把瓜子給蘇培盛,並淡淡說道:“這點心意就當作請公公喝茶了。”而蘇培盛看到這瓜子,卻連忙說道:“不敢當、不敢當,這太過於貴重了。”


蘇培盛是雍正皇帝的親信太監,肯定是見過大世面的,為何看到沈眉莊隨手賞自己這一大把瓜子,卻這麼吃驚呢?蘇培盛吃驚是因為這瓜子不是普通的瓜子,它叫做金瓜子。瓜子很普通,但與“金”沾邊就不普通了。

金瓜子是個泛稱,是古代對細小的碎金子的一種叫法,與金錁子是一樣的。它不僅有瓜子狀,還有其他的形狀,它是沒有固定模具的,而劇中沈眉莊所賜金瓜子就是瓜子狀的。

金瓜子很珍貴,所以對於製作的分量會把捏的很好,一般維持在二三十克的樣子,二三十克金瓜子按古代的計量來算也有一兩重。


金瓜子有價值,所以最開始也是被當做貨幣,雖被當作貨幣,但擁有金瓜子的只能是一些富商、豪紳。到了明時期,由於官方禁止流通金銀,擁有金瓜子的已經很少很少了。

到了清時期,由於金瓜子細小、便於攜帶,加上又十分珍貴,它就成為了清朝皇帝們把玩的御用之物,一般出門都會隨身攜帶一些,皇帝也會用它來賞賜給寵臣、嬪妃們,當然給不給完全是出自自己當時心情如何。



得了金瓜子證明自己得到了皇帝的賞賜,得到了皇帝賞賜就是證明自己受過皇帝寵幸,是被皇帝恩賜過的人,這是一種榮耀、一種象徵,已經不單單是一個值錢的貴重物品了。而且可以玩著皇帝天天把玩過的物品,想想就很刺激!

不過劇中沈眉莊隨手就拿一大把金瓜子賞賜給蘇培盛似乎是不太現實,畢竟金瓜子相當珍貴,沈眉莊怎麼敢隨手一大把賞賜?雍正皇帝可能都沒有這樣賞賜過別人。


夏目歷史君


先來說說瓜子

瓜子,作為生活中最為常見的零食,乍一聽就有一種親切感,要不然某二手車平臺也不會直接用“瓜子”二字命名了。但你知道瓜子是從什麼時間開始流行的麼?最開始流行的又是什麼瓜子呢?

嗑瓜子的習俗源自北方,寒冷的冬季,一堆人圍坐在火爐周圍,邊嗑瓜子邊侃大山,這麼接地氣的應用場景其實在明末清初就已經形成了。但那個時候主要吃的瓜子並不是葵花籽,而是南瓜子!南瓜是在明朝被引進中國的。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有記載:

南瓜種出南番,轉入閩浙,今燕京諸處亦有之矣。二月下種,宜沙沃地,四月生苗,引蔓甚繁,一蔓可延十餘丈……其子如冬瓜子,其肉厚色黃,不可生食,惟去皮瓤瀹,味如山藥,同豬肉煮食更良,亦可蜜煎。

說了這麼多,我們只需要記住兩點:一是清朝中後期瓜子多是南瓜子,二是當時瓜子只是中上層貴人圈兒裡的小零食,遠沒有現在這麼普及。所以金瓜子既有寓意其形狀小巧,也有稀罕物的意思。

清朝皇帝賞賜用的金瓜子

按照上面的內容,我們就會發現《甄嬛傳》中沈眉莊用來賞賜蘇培盛的道具金瓜子,形狀是錯了!

清朝中後期皇帝賞賜大臣所用的金瓜子真實的模樣應該是這個樣子的:

當然,這也不能怪道具組,因為葵花籽在民國時期異軍突起,成為天南海北,老少皆宜的零食,其知名度早已深入人心,如今瓜子已經被用來專指葵花籽了。商家自然不會與民間的普遍認識作對,金瓜子自然也被做成了葵花籽的模樣!

船伕在之前的文章中介紹過漢朝皇帝賞賜大臣用的是馬蹄金,重量約為現在的250克左右,而金瓜子明顯就要小於馬蹄金,從中可以看出從古到今,皇帝真是越來越小氣了。估計中國每一代帝王都有類似狗的愛好,什麼喜歡的東西都喜歡埋土地,雖然後來有許多“兢兢業業”的摸金校尉,讓這些寶貝得以重見天日,但畢竟誰也不能保證都被挖出來了,所以總量上還是會越來越少。

查了下資料,其重量約為馬蹄金的十分之一左右。至於很多文章中所說的一顆金瓜子相當於一兩金子,更是信誓旦旦的指出價值約為二十萬人民幣上下,這明顯就有些誇大了!首先,黃金的價值放在幾百年這樣的長週期來看,增值率是很低的。再者不論是馬蹄金還是金瓜子,由於古代冶金提純的技術限制,都不是我們現在常說的24k金,也就是千足金,其純度要低許多,這樣其價值又要打幾個折扣。

單純對比金瓜子的貨幣價值其實意義不大,因為明清主要的流通貨幣是白銀,而不是黃金。金瓜子對於大臣,更多是御賜所帶來了“無形價值”,也就是榮譽感,以及外人看來皇帝對一個臣子的恩寵程度。所以在人多的地方,不經意間拿出來顯擺顯擺,其作用不亞於朋友圈和領導的一張合影。

所以在來看《甄嬛傳》中沈眉莊用金瓜子賞賜蘇培盛,明顯有逾越禮制的嫌疑!因為金瓜子通常是御賜,也就是皇帝才有資格賞賜下去的。當然有人會說沈眉莊的金瓜子應該也是皇上賞賜給她的,但即使是皇帝賞賜給你的,可不意味著你就有100%的處置權。

說句更實在的,拿皇帝賞賜給你的“寶貝”給別人,你是有多麼不把皇帝當回事啊!結合《甄嬛傳》中的劇情,沈眉莊卻是是有些不把皇帝當回事,但女人有這種“特權”敢賞,大宦官蘇培盛卻不敢接。畢竟睡過的女人,皇帝或許還會殘留些露水情緣,但再順手的太監也是奴才,狗一般的存在,皇帝是不會介意換一條更懂禮數的存在。

所以感覺沈眉莊是在給蘇培盛“挖坑”啊,好在“蘇大人”沒接招,皇宮裡果然水深啊!

最後插播一條:“空心鑄鐵刷金油漆,十元一斤,好看不貴!”——《甄嬛傳》道具組宣


瓦爾登的船伕


所謂金瓜子其實就是皇帝用來賞賜臣下的散碎金子,因其形似瓜子而得名“金瓜子”。

在《甄嬛傳》中,眉莊因假孕爭寵一事而心灰意冷,漸漸對雍正冷淡了下來。本想借照顧太后來打發餘生的眉莊,不料後來卻無可救藥的愛上了太醫溫實初,最後還在酒醉之下和他一番雲雨,懷上了他的孩子。

有了身孕的眉莊也想效仿好姐妹甄嬛一樣徹底得“綠”了皇帝,於是就算準時辰在雍正下朝的必經之路上堵他,假意尋找皇帝送的手鐲。

雍正這個情場老手又怎會看不出來眉莊已經釋懷,這是在討好自己。

雍正其實一直放不下眉莊,怎奈眉莊一直因假孕一事耿耿於懷,作為皇帝也不好過分討好。今日眉莊給了他臺階下,他也見好就收,隨後就派蘇培盛給眉莊送去了禮物,這才有了題主所問的那一幕發生。

蘇培盛說:“皇上的鳳鸞春恩車今晚便來。”眉莊一看計劃成功自然心頭大喜,而且蘇培盛也是皇帝跟前的紅人,跟他打好關係辦事方便得多於是便賞了他一把金瓜子。

跟著隨皇上多年的蘇公公什麼世面沒見過?此時卻也慌了手腳,要知道按照金兌銀1比15來算的話,一顆金瓜子大約20—30克,一把金瓜子說啥也有好幾千兩銀子。如此大的手筆怎能讓人不心花怒放呢?而且這還是皇帝御賜之物,自然意義非同一般。

我想此時蘇培盛並不是“嚇”得說不要,而是一方面要得如此大的賞賜自然喜不自勝另一方面也是在“假客氣”。


上將噯福斯


一是因為金瓜子所代表的地位,二是蘇培盛的禮貌,三是沈眉莊的大方程度驚人。

金瓜子在那個時候,屬於特別珍稀的物品,幾乎是皇上擁有所屬權。金瓜子一般是皇上用於賞賜的物品,所以金瓜子只存在於王公貴族之間,或者是皇上眼前的紅人!



那麼,惠嬪娘娘出手就是下把,該是有多少呢?這把金瓜子所代表的金錢我們暫且不說,就說沈眉莊有這麼多,那就已經證明了她在後宮的地位,她身上所繫的寵愛。

沈眉莊,是太后的好媳婦,太后時不時的提點皇上,提醒沈眉莊。但是由於眉莊被誣陷的事情後,她對皇上的心已死,所以刻意迴避皇上。

而皇上,清楚她的氣性,也知道她委屈,所以也不會勉強她。但是皇上的心裡有沈眉莊,所以當沈眉莊與溫實初動情以後,眉莊懷孕,故而施技重新回到皇上身邊。



皇上非常開心,沈眉莊終於打開心扉接納他了。皇上得知沈眉莊懷孕以後,更是各種恩裳。所以,這一把瓜子充分表現了其榮寵和地位,蘇培盛自然清楚這個,所以說不敢當,不敢當。

其二是蘇培盛是皇上身邊的人,禮儀禮貌,為人處事,察言觀色的能力自然非常人能比。他時刻清楚自己的身份,所以說不敢當,不敢當。



他不是怕,他是要得體。雖然他就是一個太監,但很多時候他也是皇權的代表。比如,甄嬛回宮,沒有蘇培盛怎麼能成?所以,他只是出自於一個奴才(雖然是高級人物)但是他的身份在這裡,所以要說這句話。

第三,蘇培盛作為皇上身邊的人,見過不少好東西。但是這金瓜子,隨手一把,還說:“這是一點子心意,請公公喝茶”。

這哪裡是一點點心意呢?那麼大方,所以蘇培盛忙說不敢。



其實,沈眉莊心已死,這些東西皆是身外之物,不在她眼裡了,也就不存在。對自己無用的東西,拿來做人情,尤其是蘇培盛,有何不好呢?正好蘇培盛也是一個知恩圖報,但有仇必報的人!

這也是沈眉莊會做人,洞察世事的能力。


無心浪味仙


《甄嬛傳》第五十九集中,眉莊以丟玉鐲為計重獲皇上恩寵,蘇培盛受命到碎玉軒送了很多貴重賞賜。

眉莊隨手抓了桌子上的一把瓜子賞他,蘇培盛嚇得連忙說:“不敢當,使不得,這太貴重了。”

從電視劇中,大家能看到眉莊賞的瓜子並非普通“瓜子”,而是金瓜子。

蘇培盛是皇宮首領太監,跟在皇上身邊近身服侍多年。

平日所見恩賞自然不少,一把金瓜子的賞賜為何嚇得他直呼不要呢?

有書君認為原因有以下三點。

原因一,金瓜子在古代是碎金的稱謂,與金錁子一樣作為貨幣流通,但它的本意不僅代表錢財。

最為珍貴在於它是帝王御用賞賜之物,一般都是用來賞賜後宮或者重要大臣,能接到這樣的賞賜代表著皇上的恩寵和看重。

蘇培盛雖是首領太監,但仍是奴才身份,眉莊賞蘇培盛金瓜子,無異於給他帶來了無尚榮耀,驚惶驚恐之下才有如此表情。

原因二,古時金銀錠的標準大概一兩左右一枚,金銀的兌換標準為一比十左右。

據記載,一枚金瓜子的重量是二十克到三十克之間,三個金瓜子等同於一枚金元寶的價值。

眉莊隨手抓的一把金瓜子在價值上相當於四五個金元寶,若把它兌換成銀元寶就是四五十個,若換在當下,這些元寶價值也在二十萬人民幣上下。

蘇培盛面對這樣貴重賞賜,驚喜之情自不在話下。

原因三,也是最為重要的。

眉莊飽讀詩書,端莊大方,持重謙和,有著“寧在枝頭抱香死,不曾吹落北風中”的傲骨志氣。

當年華妃在後宮一人獨大,皇帝受其挑唆,相信眉莊假孕爭寵,眉莊為此傷透了心。

就算事後皇上低頭示好,眉莊也是淡而素之,一直處於“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的狀態。

蘇培盛聰明伶俐,善於揣摹皇帝后妃們的心意,是夾縫中生存的佼佼者。

他非常明白眉莊對皇上感情的淡泊程度,這次帶著皇上心意來到碎玉軒,原想著清高心性的眉莊不會有所賞賜。

卻沒承想眉莊厚賞於他,這種反常舉動給他帶來了無限詫異,就算精明老練,他也沒有能夠及時控制住自己的驚奇表情。

在後宮世態炎涼中,眉莊對甄嬛始終保持初心重情重義,劇中她雖與蘇培盛交往不多,但僅這一事,足以讓蘇培盛感念眉莊心意,為日後盡心盡力幫助甄嬛打下伏筆。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