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信用社和農商行是一樣的嗎,需要注意些什麼?

小幹探


  一般情況下,某地區有農商行(農村商業銀行)就沒有農村信用社,因為農商行是農村信用社改制而來的,所以可以將這兩家銀行認為是同一家銀行,也就沒有什麼需要特別注意的了。

  某地區的農商行和農村信用社一樣,原則上不能跨縣經營,而農村信用社以縣(區)為單位,由省聯社監管。如果某縣(區)農村信用社改制成功,那麼該縣(區)的農村信用社就會被農商行代替,不會再有農村信用社。

  而改制成功之後,原有的農村信用社業務會被農商行接管,存款和相關的投資理財一般不受影響,也就沒有特別需要注意的地方了。

  但是最近看到一條資訊說是在農村信用社裡存了五年定期,到期以後去取發現農村信用社不在了,一番打聽之後才知被改製為農商行,可是到附近的農商行去取錢取不出來(期限較久,櫃員沒有權限),說是要到總行才能支取。那麼也就是說,如果農村信用社改製為農商行,可能給存款人或投資人造成一定的麻煩,這一點倒需注意。

  截至2018年9月末,全國有農村商業銀行1436家,即有1436家農村信用社進行了改制,改制之後不再受省聯社監管,而是像其他商業銀行一樣直接受銀監會(如今為銀保監會)和央行監管,相較而言更為自由,存款利率和推出的理財產品收益相對可能較高。


三人聚眾


農村信用社是農村信用合作社的簡稱,指經過中國人民銀行批准設立、由社員入股組成、實行民主管理、主要為社員提供金融服務的農村合作金融機構。

農商行是農村商業銀行的簡稱,是由轄內農民、農村工商戶、企業法人共同入股組成的地方性銀行。


農村信用社和農商行功能性質都是一樣的,因為農商行以前就叫農村信用社,後來因為國務院下發《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方案》,經過這次改革,農村信用社只有在規模達到一定程度,核心資本充足率,資本充足率、不良貸款和呆賬準備充足率等各方面的指標都符合農村商業銀行標準了,報給中國銀監局審批,經過同意之後,才能進行籌建改制掛牌成為農村商業銀行。

而不一樣地方就是企業性質不一樣,農村信用社是股份合作制企業,監管機構主要是受省聯社監管。農商行是股份有限公司,監管機構是銀監會監管。從規模上來說農村商業銀行要比農村信用社要大,也更具有實力。

簡單來說農商行就是農村信用社的升級版本,相當於你玩遊戲小號練成了大號,對於你本人來說,這個號不論是小號還是大號,都是在一個框架裡面,只不過換了張地圖,換了一種打法,實質沒有變。

所以我想好多人會想為什麼我們這裡還叫農村信用社,而別的地方怎麼叫農商行。你只要理解了農村信用社和農商行的區別和我上面說的,也就知道為什麼了。像北京、上海、安徽、湖北、江蘇等很多省份都已經改組,完成了都叫農商行,沒完成依然叫農村信用社, 這也是以後必然的趨勢。


青山綠水映晴空



兩者的歷史沿革

農信社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建國初期,那時候全國只有兩家金融機構,城市裡面都叫人民銀行,農村後來就組建農信社。人民銀行是由國家出資成立的正規金融機構,而對於廣大農村地區來說,政府沒有太多的資金和管理能力,所以就在1952年前後,仿照互助組的形式,讓各地農村社員自籌資本金,以鄉鎮一級組成農村信用合作社,信用社是獨立法人獨立經營,主要為社員提供金融服務。

合作制跟股份制有些相似,但是不一樣,合作制更像是一種會員制,為特定人群提供服務、非公開的信用合作,理論上以互助為主,盈利為輔,股份制是公開的股權制度,為市場服務,為股東賺取利潤是目標。合作制並且不是中國首創,在工業社會早期的英國、德國和法國,後來的美國、日本都廣泛存在信用合作組織,亞洲來說,日本和中國臺灣的信用合作金融是最發達的,社會影響力和規模也很大。

農信社體制比較特別,鄉鎮一級叫做農信社,可能只有幾個網點,但是可以獨立放貸款,獨立經營;再上一級是縣,叫做某某縣農信社聯合社,是管理機構,以前沒有實際經營管理權,只是各鄉鎮信用社代表而組成的聯合體,屬於協調機構和行業管理機構。

這種體制的目的是,一方面誰出資為誰服務,不能越出社員的範圍,二是防止總行化,資金被抽調到城市裡面,農村金融需求得不到滿足。

回到中國大陸來說,農信社在農村地區紮根服務70年,隨著改革開放經濟發展之後,不少沿海發達地區的農村變得富裕,加上流動人口和企業的發展,尤其在舊村改造過程中產生大量的財富,讓當時小信用社一下發展壯大,更重要是當時的農村,城郊,現在可能已經成為城區和市中心,服務對象擴大,市場競爭也直接面對當地銀行,在多數城市,農信社的規模都僅次於當地的四大國有行。

在這種情況下,農信社這種體制已經不能滿足服務對象、市場環境和本身的發展的需求,必須進行商業化改造,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更重要的是可以名正言順為城市居民服務。在2003年左右,國務院批准了在部分地區試點和改制農村信用社的方案,當時還有兩種改制方向,一種是農村合作銀行,即繼續堅持合作制,但是又引入商業化改造,第二種才是農村商業銀行,這就跟普通的商業銀行體制差不多,但是國家要求其農村兩個字不能去掉,不能忘本,不能脫離農村市場。到了近幾年,農村合作銀行試點不太理想,都逐步統一改造成農商行。



基本概念和規範

1、農村信用合作社(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農村信用社、農信社),是指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設立、由社員入股組成、實行民主管理、主要為社員提供金融服務的農村合作金融機構。

2、農村商業銀行(Rural commercial bank) 是由轄內農民、農村工商戶、企業法人和其他經濟組織共同入股組成的股份制的地方性金融機構。

3、農村合作銀行是由轄內農民、農村工商戶、企業法人和其它經濟組織入股組成的股份合作制社區性地方金融機構。主要任務是為農民、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提供金融服務。

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和農村信用社在設立條件、股權設置、法人治理結構和服務重點等方面都各不相同。

一、設立條件:

註冊資本金、資本充足率、資產規模、資產質量等方面均有不同要求。

二、股權設置:

農村商業銀行的股本劃分為等額股份,同股同權、同股同利;農村合作銀行股權分為資格股、投資股兩種股權,資格股實行一人一票,投資股每增加一定額度就相應增加一個投票權。

三、法人治理:

股東大會是農村商業銀行的權力機構,同時設置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營管理層,農村合作銀行權力機構是股東代表大會,股東代表由股東選舉產生,同時設置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營管理層。農村信用社為入股社員服務,實行民主管理,社員一人一票。法人治理上,社員代表大會是權力機構,社員代表由社員選舉產生,同時設置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營管理層。

四、服務重點:

雖然三者都是主要為轄區內農業、農民和農村經濟發展服務,但由於農村商業銀行是在經濟相對發達地區組建,農業比重較低,因此,在滿足"三農"需要的前提下,還需要兼顧城鄉經濟協調發展的目標。農村信用社的服務對象則更多地側重於三農。

目前基本情況

經過通過統計,截至2018年底,全國農商銀行總計1055家,資產規模20.2萬億元,佔銀行業總資產(232.3萬億)的8.7%,與五大行中的建行(20.96萬億)資產規模相當,成為“第六大行”。

隨著中國城市化的進程,將會有越來越多的農信社改制成農商行,為當前居民服務,成為服務中小企業、原住居民的主力銀行。


說經


兩者是不一樣的,農村信用社屬於農村金融機構(不能稱之為銀行);農村商業銀行屬於銀行;農村信用社滿足銀監會規定的相應指標後可以申請改組為農村商業銀行,所以,並非你想改就能改。因此可以說農商行的綜合實力會比農信社來的強。不過雖然兩者名稱不一樣,但是目前實際辦理的業務並沒有什麼大的區別。

農信社為何要改組為農商行?

農村信用社的股權結構多為合作制,農村商業銀行的股權結構為股份制,這是兩者最根本的不同。改製為農村商業銀行,會使原來農村信用社的資本金擴大、塊頭變大,內部運行機制則以股份有限公司為基礎,可以消化掉歷史包袱和優化股權結構,本質上來說這是適應政策走向、適應經濟趨勢、適應市場需求。可以說農信社是1.0版本,當它達到升級的標準時就變為了2.0版本了。

農信社改組為農商行的要求

根據《國務院關於印發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方案的通知》(國發〔2003〕15號)和銀監會相關文件,目前農信社改製為農商行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包括資本充足率、撥備率、不良率以及股權結構等要求(具體指標為:資本充足率上要不低於10%,撥備覆蓋率要不低於150%,資本盈利率不低於15%,資產盈利率不低於1.5%等)。相關指標達標後,可以報中國銀監局審批,經銀監局同意之後,才能進行籌建改制掛牌成為農村商業銀行。

總結

一般農信社(農商行)都是以縣級為單位進行區分的主體,改組是整個縣級區域的改組,所以對於常年居住在一地的人而言,改不改組對其而言,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雖然農信社不算嚴格意義上的銀行,但是其也受《存款保險條例》保障,50萬元以內的資金,無需擔心安全。


鯉行者


農村信用社和農商行是一樣的嗎,需要注意些什麼?

農村信用社和農商行,在本質上還是有一些區別的,但是在實際上還是行使一個作用,就是吸納存放款以及支持農業生產的農業貸款。

農村信用社,是在農村分佈最廣泛的信用社,吸納存放款以及農業生產的貸款,對於農村的農業生產和民生有著良好的支持作用。農村信用社在我理解就是屬於地方性的金融機構,達不到銀行的規模。特別是一些縣市的農村信用社,都是以縣市的名字作為農村信用社的名字,規模比較小。並且由於其不屬於銀行,不歸銀監會管理,而是受省聯社管理的。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的微信、支付寶等支付軟件不能綁定農村信用社卡的原因。

而農商行則是屬於銀行的範疇了,雖說還是屬於地方性的銀行,但是也歸入銀監會管理了。其所行使的只能和農村信用社其實沒有區別的。也就相當於農村信用社是普通的,而農商行是信用社的PLUS版本。農商行和信用社也有著共同點,就是農商行的銀行卡也很難被支付軟件綁定的,說明農商行的規模還是比較有限的。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農信社是農商銀行的前身,當其規模達到一定程度,同時核心資本充足率、資本充足率、不良貸款率和呆賬準備充足率等各方面的指標都符合建立農村商業銀行的標準時,就可以報銀監局審批進行籌建改制,最終掛牌成為農村商業銀行。也就是說,農信社和農商銀行其實就是同一個體,只不過農信社代表著“成長期”,當各方面“成熟”以後自然而然也就成了農商銀行。



當然,從嚴格意義上來講,農商銀行以及農信社還是有一定區別的。農信社全稱叫做農村信用合作聯社,遵循的是“一社一法人”制度,受省聯社統管,下面的各地分社相當於其連鎖加盟店,實行的是自負盈虧、自我約束模式;而農商銀行和城商行、全國股份制商業銀行的經營模式是一致的,只有總行是獨立法人,下面的各市分行都要接受其管理,經營發展等都要在大方向上與總行的安排相一致,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農信社時期存款利率是可以自行制定的,而改製為農商銀行以後就要按照總行的約定利率來執行!



與農信社相比,成為農商銀行以後的金融機構格局變大了,不再是單純的服務農民以及涉農企業,而是可以在區域內綜合發展,像其他金融機構一樣開發更多更好的存貸款業務產品,讓自身規模不斷髮展壯大!總之,未來所有的農信社必將被農商銀行全面取代,這是時代的進步,也是國內金融發展的必然趨勢!


財富公元


我是安徽潁上縣人農村人,本人在外地我想農村合作金融個人存摺在外地能取錢嗎


用戶337693404941


農信社現在改叫農商行了 就是一家啊

是準備考農商行嗎啊,一般需要靠行測公基+專業知識的 有基礎可以自己看書刷題備考,也可以來我們中公教育參加培訓備考!


黃岡中公教育


一個機構兩塊牌子.或者說兩塊牌子,一套人馬。


長歌不息


也就是同行異地匯款收費和不收費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