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辛和妲己,只要有人批評和與他們作對,他們就殺。為什麼不敢殺批評過他們的聞仲?

手機用戶55598206438


妲己與紂王殺害了許多忠心的大臣,為何他們不敢對付聞仲?

小劉侃封神

比干遭到妲己的迫害,剜心而死。在他死了之後,聞仲剛好北海平叛歸來。

看到比干死亡,又看到鹿臺還有九間殿的炮烙之刑,聞仲又急又怒,額頭上第三目睜開,射出尺餘遠近的白光。

聞仲立馬命執殿官敲響鐘鼓,請紂王上殿。

紂王得知聞太師回朝,乖乖來到九間殿。

聞仲訓斥紂王一番,又說了一句話,“臣今回朝,自有治國之策,容臣再陳。陛下暫請回宮。”

紂王還是沒說什麼,又乖乖的回宮了。過了三日,聞仲給紂王上了治國十策。

不止如此,原文描述,聞太師立於龍書案傍,磨墨潤毫,將筆遞與紂王:“請陛下批准施行。”

聞仲雖然一心為國,但他此舉,已經是權臣欺君的作為了。

而聞仲的治國十策裡有一條,便是廢黜妲己。

聞仲此舉,又是欺君又是要廢黜妲己,更是要拆掉鹿臺,那麼以紂王和妲己的殘暴,只要有人忤逆他們便直接殺死,為何對於批評他們的聞仲,他們無可奈何,甚至還要小心翼翼呢?

那麼小劉跟大家分析一下。

一,聞仲是三朝元老,更是託孤重臣。

姬昌死的時候,把姬發託付給了姜子牙。

而紂王的爹帝乙死的時候,把帝辛也就是紂王託付給了聞仲。

姜子牙在西岐雖然是相父,是託孤大臣,但他是半路出家,來到西岐的比較晚,那時姬發都已經長大。所以,在姬發的心裡,姜子牙的確是有權有勢,但威望絕對不會高到哪去。還有西岐的大臣也不見得全都佩服姜子牙。

但是聞仲不一樣,他不止是託孤大臣,更是三朝元老。

紂王之所以坐上王位,是商容、梅伯、趙啟他們三人上奏摺立他為太子。

但同樣三朝老臣,商容沒有成為託孤重臣,而聞仲卻是。很顯然,紂王的爹帝乙,他這麼做絕對不會是無緣無故的,證明聞仲的忠心、能力、威望都足以讓人放心,他能擔得起這個重任。

所以,就這一個託孤重臣的名號,就足以讓紂王尊敬聞仲。

如果紂王想要殺聞仲,那也必須要在聞仲真的犯錯的情況下。如果真的有錯,只要紂王有命,聞仲一定會束手就擒。但如果沒有理由,紂王想要殺了聞仲,所有大臣不會同意,還有朝中軍將也不會同意,畢竟聞仲還是帶兵打仗的元帥。

在朝中、軍中,聞仲的威望都是無人能及的。

二,聞仲看著紂王從小長大。

姜子牙是姬發名義上的乾爹,可這個乾爹也僅限於名義上的,是沒什麼感情的。

聞仲不同,他看著紂王長大,他雖然名義上不是紂王的乾爹,可實際上這感情跟乾爹差不多。

更有傳說聞仲是紂王的老師,更有帝乙所賜的打王金鞭,紂王如何不怕。

再者,聞仲逼迫紂王拆掉鹿臺、廢黜妲己,但他不止做了這些事,他還在想辦法維護商朝江山,比如開倉放糧,招賢納士,廣開言路。

別的大臣都在等著紂王做事,但聞仲是想辦法幫紂王做事來保全江山。

這麼一比較,紂王在心裡也會更加認同聞仲。加上從小的感情依賴,他殺了任何人都不會殺聞仲。

三,聞仲跟別的大臣甚至跟姜皇后都不相同。

姜皇后首先被對紂王說了一句話,“如陛下荒淫酒色,徵歌逐技,窮奢極欲,聽讒信佞,殘殺忠良,驅逐正士,播棄黎老,暱比匪人,惟以婦言是用,此‘牝雞司晨,惟家之索’。以此為寶,乃傾家喪國之寶也。”

姜皇后作為紂王的正宮娘娘,誰都可以說商朝要滅亡了,但唯獨她不能。可她倒好,先說起紂王將要傾家喪國。

所有人都在罵紂王,說成湯江山要在他的手中滅亡。而聞仲雖然批評紂王,但獨獨沒有說過成湯江山要覆滅的話。

別人罵紂王都是為了自己的名聲,但聞仲不是,他是首先在想辦法的基礎上。

一個人行的正坐的直,也就不怕別人算計,而紂王與妲己也不敢。

四,紂王都在怕聞仲,妲己又如何敢面對聞仲呢。

聞仲修道者,更是截教弟子,妲己根本不敢見他。

別人說妲己是妖怪,紂王絕對不會相信,但如果聞仲見了妲己,說她是妖怪,而聞仲的忠心絕對是讓紂王放心的,此時紂王一定會思考妲己究竟是不是妖怪。

所以,當聞仲點名要紂王廢黜妲己之時,妲己待在後宮,不敢見聞仲,更別說是報復他了。

而聞仲因為不能進入後宮,所以他也沒見過妲己,否則一定能看穿妲己是妖怪。

封神演義裡描述,自始自終,聞仲都沒與妲己見過面,所以,也就沒有了妲己陷害他這一說法。

再者,在妲己進宮之前,聞仲就在北海征戰,後來又去東海平叛,他整日不在朝歌,妲己就是想陷害他也沒有機會。

小劉侃封神,請關注。


小劉侃封神


首站,回答這個問題,先做一個思維定位,就是帝辛(商紂王)妲己以及聞仲都是《封神演義》中的人物,所以分析的時候也主要在小說裡的範疇內!

小說中妲己被塑造成受女媧招妖幡之令敗壞商湯江山的關鍵人物,也是急先鋒,她自然要為了完成目標以便日後論功行賞而奔走呼號!但是,當她初入紂王朝中的時候發現紂王的江山並不容易敗壞,或者說當時完全看不出來要走下坡路的跡象!

因為文有太師聞仲,武有黃飛虎,文足以安邦,武足以定國,還有商容、比干等一大批朝廷棟樑,這都是帝乙就給紂王的重要政治遺產,可以說在這種大框架下,就算紂王是劉禪一樣的庸庸之輩也不至於短期內達到滅國亡身的下場!

但是,因為有任務在身,妲己肯定是等不及的!因而只能採取極端手段,擾亂朝綱,製造酷刑,引發一系列不得人心的慘案:逐商容、殺比干、剜目姜皇后、追殺兩皇子(被禪教所救)、將黃飛虎逼上西岐諸如此類……這段過程流失的不僅僅是人才,更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民心!不得不說妲己這一招釜底抽薪確實做得很徹底,但是,妲己卻始終動不了聞太師!原因有二,一是聞仲常年在外征戰不服,當時不在朝中,第二點下面再談!

這一邊,朝廷發生突變,前線戰局已定的聞太師知悉後果然馬不停蹄的趕赴朝歌!並且直接向紂王進言治國十策,除佞臣保忠良安社稷,重要的是紂王竟然一一應允,除了廢黜皇后妲己這一項,足以看出聞仲在紂王心目中的地位以及在朝堂中得份量!

那麼,為什麼妲己不故技重施,對付聞仲呢?因為,她沒有這個實力!這就要說上面的第二點,聞仲在人間的身份是商朝三朝元老,託孤大臣;然而在仙界的身份更是不俗,乃是截教掌教聖人通天教主座下四大親傳弟子之一的金靈聖母(就是那個以一敵三同時對付文殊、普賢、慈航三大士,最後被燃燈用二十四定海珠偷襲致死的強悍人物)親傳弟子,短短修習數十載實力便已達大羅金仙之境(可對比姜子牙得元始天尊四十年真傳仍然修仙無望,只能到人間謀取富貴,真可謂天上地下),是截教三代弟子第一人,連趙公明這種天皇得道的二代弟子都是與其道友相稱,足以見得其在截教中的超然地位。有這重身份以及實力做靠山,妲己一個區區未得道的千年狐妖自然是不能撼動其分毫!

說到底,一部封神講的無非是仙界勢力的一次火拼大洗牌,楚河漢界已擺下,身處其中皆是棋,無非是誰的背景更強,勢力更大一點罷了!

最後再看看最後封神的結果,苦苦奔波的妲己最後被女媧拋棄落得個身死道消,反觀聞仲被封為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掌管雷部,高下立判啊!

碼字不易,歡迎批評指正,多多關注哈😊



落魄龘書生


能殺得了嗎?誰能殺得了?不是我吹,整個朝歌你找找看,誰是聞仲的對手。那幾個不入流的妖精,奉申公豹為上仙。你覺得申公豹那個慫樣能幹得過聞仲?

乾死那幾個妖精對聞太師來講太容易不過了!

不是沒人想殺聞仲,是想殺而實在是幹不過啊!沒辦法,人比人氣死人,貨比貨,得扔啊!

人家有這實力,就是橫。你看那些大臣不是把聞仲恨得咬牙切齒的,最後不還得暗氣暗憋嗎?

幹不過就是幹不過,沒辦法。這也說明了一個現象,實力證明一切!沒實力啥也別說了,受氣.窩囊.寄人籬下.看人臉色太正常不過了!


大內密探3033


為何紂王不敢動聞太師,從封神演義中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幾點:

1、聞仲和紂王都是站在同一戰線的,算是他的心腹

2、聞仲太能打仗了(整個大商都知道),一直在外四處征伐,為紂王穩固江山、賣命;沒有他的累死累活,哪來紂王的酒池肉林

3、聞仲和各路諸侯私交不錯,可以作為各路諸侯和紂王之間的緩衝

4、聞仲是紂王的老師這一層關係,再加上老奸巨猾,懂得明哲保身

5、紂王登基是聞仲保的他,繼位後又是太師到北海平亂

6、聞仲兵權在手,誰敢動

7、聞仲位極人臣、三朝元老,對殷商忠心不二,算是朝歌第一人,紂王畢竟不是傻子,還用得著他

8、紂王在截教中,身份地位都要比聞仲高,但聞仲的師傅是通天教主的弟子聖靈聖母,背景深厚



當然了,聞仲這個人物是虛構的,以上都是我個人胡言亂語,看看就可以了


早起的混子


從現在掌握的一些情況來看,真實的紂王應該與隋煬帝有一點像,是個雄才大略之主,但是安排的工程超出了當時國人能承受範圍,周武王看準時機,一舉給推翻。至於幹了那些壞事說不清楚。


賽麥大弘


聞仲相當於商的宰相,商的宰相權力很大,甚至可以廢立商王。比如說伊尹,當時就廢掉了商王太甲,讓他去給湯守陵,等他反躬自省之後,才又將他迎回來,讓他重新當王。

紂雖然為所欲為,但還是忌憚聞仲


老汪讀史記


這個電視看的不全,所以不敢多加評論。


小小姐之籬


當時聞仲屬於丞相,要先動之,先其滅之門生,朝歌聞仲門生一個一個被除,還沒輪到聞仲,商已經滅完


野外逸夫


因為打不過……聞仲的師傅可是截教三聖母之一的金靈聖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