陣法究竟存不存在,三國的八陣圖真的可以困住軍隊嗎?

繠鷽_á孏靜





答:這裡是覃仕勇說史,為您講述最真實的歷史。

首先,陣法究竟存不存在呢?

天門陣是《北宋楊家將演義》的虛構,寫得神神道道,說什麼陣中有陣,大陣套小陣,子陣套母陣,陣連陣,陣接陣,陣挨陣,陣靠陣,縱橫交錯,有天罡,有天才,有天寶,有天德,有天翻,有天魁,有天絕,有天鬥,擺全了得有一百單八陣,遼兵只擺了七十二陣,卻也是陣中陰風悽悽,殺氣沖天,魔見哭、鬼見愁了。

太乙混天象陣是《水滸傳》中的編排,描繪得更加玄幻,分青龍、白虎、朱雀,按東南西北,分鬥、牛、女、虛、危、室、壁、亢、氐、房、心、尾、箕、奎、婁、胃、昴、畢、觜、參、井、鬼、柳、星、張、翼、軫等方位擺列,陣內有風雷電雨,常常是風雷火起,空中霹靂交加,殺氣滿天,走石飛沙,端的是天兵驚心,神將膽落。

……

實際上,《三國演義》寫諸葛亮的八卦陣也非常神妙。

且說劉備不聽趙雲、諸葛亮等人的苦勸,堅持興兵為關羽報仇,在夷陵與東吳大都督陸遜對峙。陸遜按兵不動,劉備難忍天氣炎熱,屯兵於樹木之間。馬良將劉備布營圖本帶往成都呈給諸葛亮。諸葛觀圖大驚,料劉備必然潰敗,一面火速調軍準備救應,一面告訴馬良自己已經在魚腹浦布兵10萬,可保劉備逃往白帝城。果然,陸遜火燒劉備連營七百里。劉備倉皇逃命,在趙雲的死護下狼狽撤往白帝城。陸遜乘勝追襲,到魚腹浦,忽看見前面臨山傍江,一股煞氣,沖天而起。陸遜疑懼,深怕中伏,先退兵十餘里,再派人探訪,得知前處只有亂石八九十堆,並無一人一騎。陸遜大異,親自入石堆觀看。哪料進得陣來,飛沙走石,遮天蓋地,舉目怪石差峨,槎椏似箭;橫沙泥土,重疊如山;江聲浪湧,有如劍鼓之聲。陸遜懼意橫生,卻又無可奈何,眼看小命休矣,幸得諸葛亮岳父黃承彥引出了石陣。

小說介紹,這是諸葛亮按照遁甲分成生、傷、休、杜、景、死、驚、開八門佈置下的八陣圖,用石頭擺成,吸收了八卦排列,兼容天文地理,威力巨大,“每日每時,變化無端,可比十萬精兵”。

《三國演義》這段描寫,後來被武俠大師金庸多次化用,搬入了其代表作《射鵰英雄傳》之中,黃藥師、黃蓉父女用桃樹、用海灘礁石布八卦陣,弄得眾江湖豪客團團轉。

但是,這種情節一看也是假的。

儘管《水經注•江水》、《太史升庵全集》以及《奉節縣誌》等書都言之鑿鑿地說現在位於奉節縣城東一公里的水八陣圖,就是諸葛亮當年所為。

但是,從時間上分析,當年諸葛亮領張飛、趙雲逆長江而上救助劉備時,軍情緊急,根本來不及在此擺設陣圖。另外,依靠固定的石塊來困死敵軍的事只能發生在神話傳說裡,現實根本辦不到。再者,陸遜也根本沒有到過這裡。

所以,《荊州圖副》、《寰宇記》、《荊州記》等史料都認為諸葛亮在魚腹浦設八陣圖事屬於“妄傳”。

諸葛亮在魚腹浦設八陣圖事雖屬“妄傳”,但諸葛亮根據周文王《後天八卦》、孫武《八陣之法》、孫臏《八陣篇》等古代陣法,結合蜀魏戰爭的實際需要,推演和創造出自己的八陣圖卻是不爭事實。

《三國志》、《水經注》、《華陽國志》、《漢中府志》、《沔縣新志》、《忠武侯祠墓誌》等眾多史料均有記載:諸葛亮曾在定軍山上“築督軍壇,教兵演武,推演八陣圖”。

收錄在《諸葛亮文集》中也有《八陣圖法》,諸葛亮在文中自豪地說:“八陣既成,自今行師,庶不復敗矣。”

所以說,諸葛亮的八陣圖雖然沒有《三國演義》裡寫得那麼神奇,但從諸葛亮“庶不復敗矣”一語,可知其威力非同尋常。

八陣圖具體如何佈陣呢?諸葛亮只在《兵要》第九篇中泛泛說了一下:“以朱雀旗豎午地,白虎旗豎酉地,玄武旗豎子地,青龍旗豎卯地,招搖旗豎中央。”後人難得要領。

清嘉慶年間的武侯墓祠主持道人李復心專門到定軍山進行了實地考察,他在《忠武侯祠墓誌•沔陽八陣圖考》稱:諸葛亮當年“在沔陽之高坪(即定軍山下武侯坪)積石為壘”,並且,這些石壘“於今儼然”。根據這些石壘,李復心認為其陣法有“當頭陣法”、“方陣法”、“下營法”,等等,以八陣圖來練兵,使軍隊“行則為陣,止則為營”而立於不敗之地,以取得戰爭之主動權。

但李復心本人在軍事上終歸是個門外漢,雖知“伍者五行生成之數也,陣者八卦之象也,遊兵者二十四氣之數也”,始終沒法窺探出其中的精奇玄妙;而這些“八陣圖”石壘殘跡又於上世紀五十年代分田到戶時被徹底毀去,現在的諸葛亮八陣圖已經成為了中國古代軍事科技史上一道難以破解的課題。

可惜可惜。

最後,總結一下:陣法是真正存在的,諸葛亮的八陣圖的確威力巨大,但像小說寫的,用幾十堆石頭就能困鎖十萬大軍,顯然是虛構的。


覃仕勇說史


在古裝劇和古代小說中,但凡涉及到了大規模的軍事衝突,都會提及名目繁多的陣法,如一字長蛇陣、七星北斗陣、平戎萬全鎮、和本朝八陣等等,這些陣法有的是小說家虛構的,有的則是的確存在,並在中國軍事歷史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其中最為知名的就是諸葛亮的八陣圖。

“八陣”之名最早出現在《孫臏兵法》中,此後該陣法一直延續到兩漢三國時期。諸葛亮則對“八陣”進行了創新,極大地提高了蜀軍地戰鬥力,有利地抵禦了魏軍的侵襲。

關於“八陣”,《唐太宗李衛公問對》記載:“陣數有九,中心零者,大將握之,四面八向皆取準焉。陣間容隊。以前為後,以後為前。散而成八,復而為一。”由此可見八陣是由八個陣圍繞一個指揮中樞組成的一個大方陣。而諸葛亮的八陣圖為步兵、弩兵、車兵、騎兵合成編組的方陣,中心陣由16個小陣組成,八陣各由6個小陣組成。八陣在實戰中的主要作用是防禦敵軍進攻。


老照片


南洋有降頭術,用柳條驅動小鬼,殺人以無形。所以奇門遁甲也好,利用符咒的迷魂陣也好,都是道士所為,道士可以驅鬼,當然也可以利用鬼。這些應該屬巫術範疇,不通神鬼者玩不了吧?

諸葛亮都可以逆天改命,這些術法是會的,鬼谷子的陰符七術裡也有這些功法,後來鬼谷子的這些法術缺失了,應該在民間吧?

真東西必須有師承,不可能滿大街賤賣。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


用戶和言悅色


陣法當然是存在,不然怎麼說排兵佈陣呢?那麼,陣法到底有沒有用,八陣圖又是怎麼回事,真的那麼神奇嗎?

第一,在三國之前,陣法的應用就很廣泛了

在諸葛亮的“八陣圖”之前,早就有陣法了。打仗要是沒陣法,就談不上軍事藝術,只能說是群毆了。在春秋戰國時代,由於戰爭頻繁,軍事藝術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陣法的應用越來越精巧與廣泛。

比如說,在著名的繻葛之戰中,一代雄君、著名的軍事家鄭莊公,就是以“魚麗陣”大破周王師。“魚麗陣”就是戰車部隊與步兵之間的協同作戰,具體的安排是戰車在前,戰車之後是步兵,步兵的位置是填充戰車與戰車之間的空隙。也有另一種說法是鄭國的方陣以二十五輛戰車為一排,在戰車與戰車之間有五名步兵,這種隊陣的特點是步兵和戰車之間可以互相支援,戰車可以憑藉其防禦力和居高臨下的優勢,支援兩邊的步兵隊伍,而步兵在戰車旁可以防止戰車被敵軍分割包圍,陷入孤軍作戰的危險。鄭莊公一直致力于軍事上的革新,其戰術思想是居於領先水平的,這也是鄭國能稱霸一時的原因。

第二,在諸葛亮的八陣圖之前,就有“八陣”的記錄

“八陣”這個詞,最早並不出自諸葛亮,在《孫臏兵法》中就有了:“用八陣戰者,因地之利,用八陣之宜。”

東漢班固寫的著名的“燕然山銘”中,又提到八陣。這是在竇憲北伐匈奴後,寫的一篇功銘文,其中有一句是“勒以八陣,蒞以威神,玄甲耀日,朱旗絳天。”

班固所寫的八陣是什麼呢?根據記載,漢軍的的陣法有八種:一曰方陣,二曰圓陣,三日牝陣,四曰牡陣,五曰衝陣,六曰輪陣,七曰浮沮陣,八曰雁行陣。所謂八陣,就是軍隊在作戰過程中的八種陣型變化,雖然我們不清楚具體的變化,但從名字來看,可以猜到一些。方陣就是方塊陣形,圓陣就是圓弧陣型;牝是雌性,牡是雄性,陣形就應該就是凹凸陣形了。竇憲破匈奴之戰,去諸葛亮並不算很久遠,因此,漢軍八陣,對諸葛亮的八陣圖應該是有啟發的。

第三,諸葛亮的八陣圖

《三國·蜀志·諸葛亮傳》記載:"亮長於巧思,損益連弩,木牛流馬,皆出其意;推演丘法,作八陣圖,鹹得其要雲。"我想這裡所謂的八陣圖,就是八種陣形變化的圖解。

諸葛亮把八陣圖用石頭壘成一個模型,史料是這樣寫的:諸葛壘南有亮所造《八陳圖》,自壘南去聚石八行,行閒相去二丈,因曰:‘八陳既成,自今行師,庶不覆敗。’八陳及壘,皆圖兵勢行藏之權,自後深識者所不能了。

在《晉書》“桓溫傳”裡,寫說桓溫曾見到這個八陣圖的模型,他看了後,說“此常山蛇勢也。”當時跟隨他的一幫文武官員,沒人看得懂。

這個八陣圖一直到宋代還有,蘇東坡見過,他這樣寫:“武侯造《八陳圖》於魚復平沙之上,吾嘗過之,自山上俯視,百餘丈,凡八行,為六十四蕝蕝正圓,不見凸凹處,又就視皆卵石,漫漫不可辨。”

八陣圖很有名,但有什麼實際作用嗎?從史料來看,還是有的。

我舉兩個例子。

一個是西晉的名將馬隆,在討伐鮮卑首領禿髮樹機能時,史書載:“隆依《八陳圖》作偏箱車,地廣則鹿角車營,路狹則為木屋施於車上,且戰且前,弓矢所及,應弦而倒,奇謀閒發,出敵不意。”

《北史》也有個記錄:後魏時柔然犯塞,刁雍上表採諸葛八陳之法為平地禦寇之方。是時所制陳法十餘條,有飛龍、騰蛇、魚麗之變。

八陣圖其實沒那麼神秘,只是諸葛亮在前人陣法的基礎上,做了點補充。後來卻被吹成如何神奇,如何變化無窮,可擋十萬雄兵等等,這些都是誇大其辭。要知道,連諸葛亮本人都是常敗將軍,五次北伐無一成功呢。


君山話史


“陣”是古代兩軍交戰時,部署的一種行列形態。

“陣”可以用於作戰、防守或是屯駐時,“陣”必須依照敵情、地形、天候的變化來設計,也就是兵書中所稱的“陣法”。

“圖”是規劃的意思,陣圖便是經過特殊設計的基本部署陣形,在冷武器時代,陣形對一場戰爭的勝敗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說,在古代,不會排兵佈陣的人,至多是一名先鋒將。

“八陣圖”即為傳說中一種非常著名的陣形。

諸葛亮的八陣圖確實存在,且被應用於後世。

根據《三國志》的記載:

“亮性長於巧思,損益連弩,木牛流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陣圖,鹹得其要。”

西晉李興在註解諸葛亮的八陣圖時指出:“推子八陣,不在孫吳”。也就是說諸葛亮八陣圖的設計是他獨創的,並非出自於孫武和吳起所設計的八陣。“八陣圖”的設計實用有效,對後世影響也很大。

司馬昭在平滅蜀漢以後,便命令陳勰學習諸葛亮“陣圖、用兵倚伏之法”,並表示可用“武侯遺法教五營士”。

北魏時代的習雍上書北魏文帝,表示:“宜採諸葛八陣之法,為平地禦寇之方。”

唐太宗時,著名的兵法家李靖,更根據諸葛亮八陣之法,創造了六花陣法的佈陣方式。

李靖的六花陣富於變化,可以應對不同的戰場環境和敵軍的多種方式攻擊;從中,我們已經可以看出八陣圖的影子。

根據唐朝時常州的刺史,獨孤及《風后八陣圖記》,此八陣為:天覆陣、地載陣、風揚陣、雲垂陣、龍飛陣、虎翼陣、鳥翔陣、蛇蟠陣等八種。

根據《唐太宗李衛公問對》:

“太宗曰:‘天、地、風、雲、龍、虎、鳥、蛇,斯八陳何義也?’靖曰:‘傳之者誤也。古人秘藏此法,故詭設八名爾。八陳本一也,分為八焉。若天、地者,本乎旗號;風、雲者,本乎幡名; 龍、虎、鳥、蛇者,本乎隊伍之別。後世誤傳,詭設物象,何止八而已乎?’

李靖應該是真正掌握諸葛亮八陣圖要領的人,他指出,八陣並非是指八種陣形,而是隻有一種陣。八是八個方向,八陣是指陣地上面向八方的部隊。

不得不說一句:相對於如上的八陣圖復原,個人認為還是李靖的六花陣更加靠譜。

最後是彩蛋:孫武八陣

漢代名儒鄭玄在其書中記載,孫武有八陣之設計。孫臏新出土的兵法中,也有“八陣”、“十陣”的篇目,並記載道:“知八陣之機,才是王者之將。”


依照現有資料記載,傳說中孫子所謂的八陣,分別是:

1. 方陣

比較著名的當屬秦國方陣。

2. 圓陣

3. 牝陣:也就是口袋陣,著名的卻月陣*就是其中一種。

(注:《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一十八》記載,南朝劉裕憑藉“卻月陣”,以2,000步兵大破北魏3萬精銳騎兵。)

4. 牡陣

5. 衝陣


6. 輪陣

此處存疑:1561年9月,川中島之戰中,上杉謙信所採用的以方圓陣集中兵力,輪換對敵的同時逐漸脫離戰場,這是否算是輪陣?


7. 浮沮陣

此處存疑:“浮沮”一詞源於西漢將軍公孫賀,因其率軍出五原推進2,000餘里,到達匈奴境內浮沮井,故封其為浮沮將軍。所以這個詞是後人對孫武八陣進行的解讀。究其陣形,應該是突進的錐形,類似於鋒矢陣。

8. 雁行陣

此外,日本戰國時代的甲州戰神武田信玄,對我國的《孫子兵法》有很深入的研究,他以“風林火山”軍旗馳名,所使用的陣式有八種,分別是:“魚鱗、鶴翼、雁行、偃月、鋒矢、衡軛、長蛇、方圓。”

這也是由孫武的八陣演化而來的。


萬里長空夜未央


8卦陣肯定是存在的,無風不起浪,如果它不存在的話,那麼它的傳說也就不存在了!

但是古今以來,儘管它的傳說不絕於耳,可是傳說與鼓吹者,大多數人是人云亦云,真正把它的奧秘揭示出來的乃寥寥無幾,的確令人感到遺憾!

8卦陣雖然十分玄妙複雜,但複雜就是以簡單的自然形式表現出來的,所以人們只是屈從於它的玄妙複雜的一面,而忽視了它簡單的8×8的自然存在方式!以至於僅隔一層膜不能捅破,始終在8陣圖外徘徊不定!

鄙人認為,所謂的8陣圖,就是在九宮三階自然方陣基礎上排列起來的8階自然方陣,此方陣的中心平均能量為15數,用象數語言解讀為“天能”。方陣的對角線即輻射線含量為120數,用象數語言解讀為“天線”。僅憑此中心的“天能”與射線“天線”的象數語言蘊義來講,就表明此8陣圖的功能威力無比!有什麼力量能和天的威力抗衡呢!

那麼它的功能威力是如何體現出來的呢?請大家細心觀察一下我排列出來的8階自然方陣即8陣圖的內在結構,其中每一個方格子裡的數,如果被消滅而不存在了,那麼它相連四個方向上米字形的四對數的任意一對數合力湧上來,其力量平均值都是原來的數字,可以如數彌補原來的損失!即使在作戰中,第一層四方數的力量都消失了,那麼其相鄰第二層以及第三層的四方數的平均數乃仍然保持原來數字不變,會繼續上湧,依然如數補充同樣的作戰能力。

當然敵人如果不跨過方陣外圍的第一層進入方陣內,這種方陣“內在結構”形成的威力則不能得到發揮。

以上是鄙人以邏輯思維自我摸索感悟所得,不知是否符合歷史真正的8陣圖面貌。即使不是,本人認為它是以自然方式形成自然力量的威力體現,也是一種能量平衡運動的方法,可以在八陣圖內任意縱橫演繹風流本色

不妥之處,祈盼高人指教!




易境2


陣法肯定是存在的,但是到了戰國末期這種所謂的陣法戰就逐漸被淘汰了,這主要是因為武器與打仗方式被改變了。我國的兵家大聖白起曾說過,水無常形兵無常勢,最好的兵法就是沒有兵法,最好的陣法就是沒有陣法。

早期的陣法之所以重要主要是因為當時使用的是車戰兵,當時的戰車兵有點類似現代的裝甲步兵師作戰,步兵要跟在坦克後面作戰,這肯定要求布各種陣,這種陣實際上就是儘量讓步兵走步兵的道,戰車走戰車的道,這樣打起仗來就不會互相踩踏混亂。

但是到了戰國後期,這種格局變了,由於魏國發動了李俚變法,這時候散兵戰被引入戰爭中。以魏武卒作為代表的重步兵以彪悍的戰鬥力跟快速穿插的散兵戰能力打破了傳統以車戰作為主力的作戰方式。因為陣戰不論從反應速度到推進的機動速度都遠遠跟不上散兵,散兵打仗的時候速戰速決,根本不會給陣戰兵從容佈陣的機會,吳起就是用這種方法打垮了秦國的50萬部隊。所以在魏秦河西之戰後,散兵戰開始被推向高潮,陣戰基本上被淘汰。只保留了最基本的戰鬥隊形,比如長蛇陣(行軍隊形),比如錐形陣v形陣等戰鬥隊形。

至於說三國時期的所謂陣法作戰,那肯定是假的了。在三國時期所有的戰術戰法都已經非常成熟了,不可能還會有那種很落後的陣法。至於說陸遜在夷陵之戰後停止追擊劉備並不是碰到所謂的八陣圖(小說杜撰的石頭陣),主要是碰到趙雲部隊的截擊,當時的趙雲領兵9000多人以逸待勞攔道截擊,而陸遜部隊則是已經追擊了700裡的疲憊部隊,陸遜在這種情況下選擇撤退的。


優己


傳說中石頭擺下的“武侯八陣圖”並沒有“困人”這樣的神奇功能,只是諸葛亮“演習佈陣”留下的痕跡。

但陣法是我國古代真的存在的。

陣法是我國古代軍事家為了充分發揮軍隊戰鬥力,發明出來的一種“作戰隊形”。

陣法是我國古代軍事家的智慧結晶,在我國古代不僅有步兵陣法、騎兵陣法,還有騎步混合陣法專門用來“協同作戰”。

早在皇帝蚩尤大戰時,陣法就已經走上了歷史舞臺;武王伐紂“封神大戰”後,姜子牙就完成了兵法著作《太公兵法》;後世的各種兵法都有專門的篇章講述“兵法戰陣”。

“兵仙”韓信能夠打敗“力能扛鼎”的項羽,靠的就是“十面埋伏”大陣;冠軍侯霍去病深入大漠“封狼居胥”,可不是運氣好,靠的就是苦心鑽研出來專門剋制匈奴的“車懸之陣”;戚繼光能夠根除困擾明朝沿海幾百年的倭寇,靠的就是盡心創造的鴛鴦陣。

這些都是古人發明出來的,最大程度發揮己方優勢的“作戰隊形”,因為古代兵書大都秘而不宣,又被稱為“陣法”。

孫子曾經說過“用八陣戰者,因地之利,用八陣之宜。”

可見“八陣”早就為歷代軍事家所用,但是因為諸葛亮的傳奇性而形成了所謂的“武侯八陣圖”,在演義小說裡大行其道,成為了一種神奇的陣法,披上了神奇的面紗。

杜甫也曾稱讚說“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可見“八陣圖”的威名。

只是如何憑藉成都“八陣圖遺址”揭開這層面紗,還需要後人的努力。

歷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樣的歷史人物。想了解歷史人物,學習歷史知識的可以關注我,感謝大家支持。

歷史公元



可樂桐閣


這個關係到古代行軍打仗的問題,古人打仗講究天時地利人和,而在這些條件上面,古人行軍打仗還要進行細緻的分工,因為在過去是冷兵器時代,所有的戰爭基本上都是兩軍短兵相接,也就是說古代行軍打仗基本上都是硬碰硬的肉搏戰,而對於這種性質的戰爭方式,兩軍對壘的技巧的運用就要求高很多了。

為什麼說近現代戰爭在戰爭的時候計謀雖然不可缺少,但是兩軍對壘在技巧的運用上面出現了巨大的差別,熱武器是屬於遠程攻擊,雙方短兵相接肉搏戰的機會其實並不多,基本上都是在一定距離外就解決問題了,所以古代的那種行軍作戰的方式跟現在並不完全適用,但是戰爭的理念和計謀卻是可以運用的。

在古代的戰爭裡面經常會看到兩軍對壘列陣對壘,也就是說在古代的冷兵器戰爭裡面列陣是屬於一種迎敵方式,為什麼古代流行做法作戰其實這個並不難理解,因為古代的時候戰爭都是肉搏戰,所以雙方之間肯定會混戰到一起,而不像現在這樣雙方戰爭有一定的距離,而古代的戰爭肉搏基本上都是人數眾多的大規模碰撞,如果太過混亂不好指揮運用,所以會以一些陣型各司其職的方式戰鬥,這樣可以有效的提高軍隊的作戰能力和應變能力。

當然古代的一些陣法的確存在,只是並沒有那麼神奇而已,大多數都是被後人加工誇大的結果,我們現在瞭解的古代陣法其實就是一種行軍打仗裡面總結的經驗,在平常的軍隊練習演練當中結合一些隊形和配置提高作戰效率的方式,其實就是經驗加上一些地理環境的運用加上合理的軍隊配置形成的一種隊形之間相互配合的作戰理念。

諸葛亮在三國裡面運用的陣型其實就是利用了良好的地形環境,加上軍隊平常訓練的隊形配合,兩者結合到一起形成了一定的優勢,提高了軍隊的作戰效率,其實裡面蘊含了諸葛亮的才華和機智以及對地理環境的運用的掌控加上軍隊平常的訓練和執行力上的優勢,行軍打仗最主要的還是軍隊素質以及指揮運用條件加上一些其他因素的影響。

陣法這個東西是存在的,只是基本上都是運用在行軍打仗上面,而陣法的出現其實也是在行軍打仗裡面經驗的積累獲得的,說白了就是計謀的運用加上軍隊訓練和素質的發揮以及地理環境的合理運用,這些都是屬於智商加天時地利人和,這些陣法適合當時的社會環境,對於現在戰爭來說這些陣法就不起作用了,還作用的是裡面的軍事理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